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9 共533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时代高职教学管理体系优化探究
  【第一章】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导论
  【第二章】微工具在教学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第四章】微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现状与成效
  【第五章】微工具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应用中的困难
  【第六章】微工具等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中的对策
  【参考文献】高校教学管理中微工具的应用参考文献
  
   
  第 1 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教学管理方法地位重要,发展具有时代性

  教学方法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随着专门人才存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检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环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法的改革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长虽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不仅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及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变革教学管理方法等,也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它是一个多要素、多功能、范围广泛、结构复杂的综合系统,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说明了教学工作所具备的重要地位。根据时代的发展,我们还需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方法方面的问题和对策,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管理方法发展具有时代性。

  1.1.2 微时代背景提出了挑战,管理需要时代化

  以微博、微信等微工具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其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巨大冲击力、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随着新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信息管理手段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微博作为新信息手段之一,已演化为新的舆论阵地,同时也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开辟新的管理方式的途径之一。

  他们纷纷变更思路,启用这一新潮资源,为更好地开展各种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高职院校作为承担教育技术公民的组织和机构,也应逐步开通微博进行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普通高校,很多已经开通官方认证微博,并且大大超过政府官方微博数量,而且也在逐步利用微博进行教育与管理工作,有些高校甚至将微博引入课堂,开展微博隐性课堂。微博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创新高职院校管理服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对高职院校微博等的应用和研究,首先在意义上改善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内涵,为多视角地进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供较好的思路;其次,对高职院校微博等的应用研究,既从管理者视角中,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信息管理、高校宣传等方面来探讨微博等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也以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微博的动机。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从管理者角度还是学习者角度研究微博等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创新。

  1.1.3 教学管理方法出现错位,更新应符合时代性

  我国由若干所办学独立的中专或成人教育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占大多数,而过去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其固有的陈旧的组织体系,必然导致效率不高,管理信息闭塞,缺乏活力。院校合并之后,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仍缺乏时代性、创新性和整合性,教学管理的功能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就需要从教学管理要素和各个环节内在联系入手,从开展教学管理创新的角度出发,理性的分析现行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与技能教育相适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促进学校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高职教学管理方法。过去,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学校、教师要么根本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放任自流,让那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加变革地继续充斥于早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代高职院校教学课堂;要么遇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时,高职院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又首当其冲地把矛头指向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法落后,认为其不适应越来越复杂的高等教育变革和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总之,我国高职院校一直很少有人主动思考和解决教学管理方法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法的滞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有效性和满意度不高,不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变革发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关于微博的研究

  西方学者研究微博多研究的是 Twitter,包括手机微博和其他移动通信方式。Hsu,Yu-Chang;Ching,Yu-Hui (2012)对课程教学采用微博进行了研究,其采用了混合设计方法探讨如何于在线研究生课程教学信息设计的真实情境中促进学习。学生在他们的移动设备上使用 Twitter 的应用程序收集、共享和评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真实事例,数据源包括推特(即 Twitter 上的帖子),这种移动微博代表了学生的看法。Gao,Feii Luo,Tian;Zhang,Ke (2012)的研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类型的研究已刊载于 MIE?微博如何在这些研究中用于教学和学习?微博对教学和学习有什么益处?其研究对微博在学习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BARNES、STUARTJ (2011)则用建模的方式对微博进行评判,其结论是持续使用微博意向由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习惯等来决定。

  1.2.1.2 关于微博在教学和学习中的研究

  Domizi、DeniseP (2013)研究了微博用于研究生教学,认为使用微博内容,可以促进社区参与者形成多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和教学研讨会,采用数据分析和调查的方法,以确定如何改变学生的态度,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微博,借助这一新媒体来扩大大学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兴趣。Mills、KathyA(2011)则研究了微博帮助教师教育学生发展自我反思的做法,建立了校园兴趣小组来讨论学生的 Twitter 手机体验,通过微博,磨练学生的反射思维并形成了教学实践经验。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关于微博在高校学生管理上的研究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多,田和军(2011)的研究认为微博是大学校园的延伸和拓展;微博是大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微博是大学生网络自律的一个挑战。利用微博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学校微博平台,使其成为校内信息交互工具;二是注册门户网站微博账户,宣传引导学生关注微博,利用微博平台发布各类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三是思政教师、辅导员建立微博,与大学生网上交朋友,建立网上导师制。曹燕宁(2012)则对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进行了探索,其认为新路径主要有:通过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营造校园微博文化;加强微博技术培训,培养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注重微博管控引导、把握微博舆论主动;构筑微博红色节点、培育微博意见领袖等等。文丰安(2013)则对提升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若干思考,其观点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平台机制的构架、舆论导向的形成以及专业的微博教师队伍,对微博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吴玉苹(2012)则以呼和浩特市高校为例,分析了以微博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观察发现高校大学生微博具有如下特征:使用率较高,时间较短;使用方式多样、频率高、时长短;微博行为以围观为主,自我表达为辅,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较大。

  1.2.2.2 高校微博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

  陈晓靖、刘建国(2013)对高校微博隐性课堂进行了研究,其以微博对隐性课堂的介入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加以分析,从大学生受众角度探讨微博在高校隐性课堂中的作用与意义,其结论是微博作为隐形课堂的一个教学工具,其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学生移动学习的有效性。张蹄、刘洁(2011)则对高校微博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其认为高校微博教学模式是将微博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平台,是高校教学模式的一大发展。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讨论不活跃、课后总结不深入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将微博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平台,不仅利于交流、成本低廉而且实时性强。其提出了高校微博教学模式,内容分解为:课前的微博互动,课堂的微博讨论和课后的微博分享等三方面。陈济哈(2012)则从学习者的动机视角研究微博的高校教育应用,其得出了微博应用于高校教育中的两点启示:以信息为主导,完善技术支持;提供个性化环境,鼓励表达和分享。韩晓琴(2011)则对微博与高校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进行了研究,其认为微博新兴的知识共享、传播及获取平台,对高校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支持价值,即运用微博,容易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实现个性化教学;便于教师进行知识呈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1.2.2.3 微博在高校教辅方面的研究

  除了思想政治和教学工作外,微博在高校中还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的其他方面,国内研究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信息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宣传工作和高校舆情控制等方面。周燕妮(2012)从新浪微博视角研究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其认为微博是高校图书馆文化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明晰高校图书馆微博定位、组建高校图书馆微博体系、规划高校图书馆微博内容、探索高校图书馆微博互动和把握高校图书馆微博时间等五个方面来构建。郭荆(2011)则以微博为媒介探讨了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其认为高校多校区办学,增加了管理难度,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不同校区间甚至还存在文化冲突。高校应该重视并且善于利用微博所具有的简便快捷易于交互的特点,充分发挥微博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进而提高多个校区之间的凝聚力和辖射力。胡德平(2013)则对微博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宣传话语体系传播的问题与创新进行了研究,其认为微博的迅猛发展对党和政府的话语传播模式和政策议程设置产生了革命性的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宣传话语体系的传播同样面临考验,主要表现为生活休闲的形象需求挑战庄重正式的形象塑造等;轻松活拨的内容需求挑战严肃刻板的理论供给;多元对话的表达需求挑战一元 独白的灌输方式;必须进一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宣传话语体系传播的有效性。朱新伟(2012)则对高校应对微博公共舆情进行了研究,其认为高校应对公共舆情必须与大学生的微博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事前、事中、事后入手,建立机制,实施管理,牢固把握高校微博时代稳定的主动权。

  1.2.3 简要的评价

  从以上可以看到,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工具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已不断显现,涉及教学管理、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和宣传舆论等各方面,研究的范围广。同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是本论文研究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不够全面和系统,多只从某个侧重去研究,研究体系不完整;再就是研究深度不够,实践性不强。本文从微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微工具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研究的基础是综述相关研究文献以及研究者对现实的思考。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微时代背景下各种平台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以及高职院校如何利用微时代中的相关平台和利用这些平台如何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等。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以微时代的背景为切入点,介绍微时代中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此为依托,校方和相关管理部分和人员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第一部分分析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介绍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第三部分阐述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现状与成效,论述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现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以所在单位为例进行了数据采集与论证。

  第四部分论述当前微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针对当前新形势,提出加强教育管理改革的基本对策。

  1.4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关于文献法的运用,本论文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和网络等多种资源,查阅相关的学术专着、政府文件、研究报告、调查资料、专业论文等重要文献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有选择的借鉴。

  (2)比较分析法。主要体现在传统和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异同,在比较中,明确微时代背景下教学管理改革的特色和重点。

  (3)实地调查法。针对社会大背景下微信微博等的使用特色,对所在单位微时代教育管理的变化进行调查分析,以此为思考点进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创新。

  1.5 创新点

  如何顺应微时代的要求,抓住微时代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探索和实践是本研究要追求的重点也是创新点。笔者认为从管理层面需要加快资源平台建设并且继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并解决技术、人才、应用模式的困难。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