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人本化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5 共41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青州地区高中教师管理问题研究 
【第一章】人本化管理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绪论 
【第二章】人本化教师管理理论概述 
【第三章】高中教师管理现状调查——以青州市为例 
【第四章】高中人本化教师管理实施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高中教师管理模式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教师是学校从事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水平的好坏也是一所学校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普通高级中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管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关系到学校教学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所以更应该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人员的重视。尤其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几个重要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教育改革日益深化,高中作为国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阶段其教学管理工作量日益增加,要求不断增高,对于高中从事教学管理的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但是在国内当前高考的巨大竞争压力下,多数学校依然只能面对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尴尬现实社会,对于学生的正常发展要求也采取了忽视或者漠视的态度,同时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部分要求即便不是十分合理,但是却依然在不断执行。

  而就教师管理来说,考核方式缺乏公平、公正,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管理制度僵硬等问题在大多数高中中普遍存在,严重的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从教热情,从而对当前的教育改革造成了制约,使得正确的教学改革手段难以得到执行和推进,这对于国内的教育发展来说极为不利。怎样让高中教师能够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是所有高中管理层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青州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古九州之一,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步入高速稳定态势,各项社会文化事业也有了较好的提升。青州市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从政府到民间都对教育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各种投入不断增加,在此形势下,作为基础教育的最终环节的高中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升了青州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为青州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州市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教育教学质量在潍坊市比较落后。本文作者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对此颇感忧虑,希望能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分析,获得提升对策,从而帮助青州高中教育实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意义

  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是近几年国内众多改革领域作为人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上水平,规模虽然庞大,但是在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方面诟病较多。正是因此国内迎合国际潮流,引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引导者和执行者,身负重任,更首先应该实现人本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并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可以促使校方更好的贯彻人本主义管理,实现学校教职工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和发展环境,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为教学水平提高发挥更多的能量,实现了校园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的研究又契合了当前国内关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人本管理理念的深化研究,结合青州市部分高中教学管理的经验,可以探索出一套既能够符合当今教学改革要求,同时又能促进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努力挖掘自身潜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佐证。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人本管理起源于西方,其提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其得到认可并实现大规模应用是七十年代。相比于传统管理学来说,人本管理是对管理科学的一次革命性创新,是管理学的一次伟大进步,实现了管理中心从物向人的巨大转变[1]

  .也因为人本管理的这种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如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体现的人本思想,“社会人”时代梅奥的全新管理视角,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广泛应用,麦格雷戈着名的X-Y理论,到当代人本管理本体论。从其出现、发展到现在,总的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所形成的以泰罗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等人倡导的科学管理否定经验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操作规程、工作定额、差别工资制度、职能分工、管理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该理论第一次将人的因素纳入管理的范畴,但把人放在了大生产过程的从属地位,一方面把人看成经济人,过分强调物质刺激;另一方面把人看成和机器一样的工具[2].

  第二阶段,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行为科学理论。进入20世纪30年代,在着名的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想。

  这是管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行为科学侧重研究人的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但当时仍把对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以后形成的行为科学中,则始终把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乃至中心的位置上[3].

  第三阶段,是战后出现的以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学派。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X-Y理论。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也是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推进了管理手段现代化与管理方法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人们曾经预想,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大量应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4].

  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代管理理论。人们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在这一阶段,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新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西方关于人本管理理论研究第四阶段当代管理理论成就最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行为科学升华的人本管理;二是把系统管理提到新的高度。深刻剖析了人本管理的内涵,即人本管理是不同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基于西方国家人本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结合中国国情,对人本管理在国内的应用作了研究。其中部分成果如下:

  黄伟等(2007)根据人本管理中“人是目的”这一理论前提,来揭示人本管理理论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正确认识和定位组织成员--目标与组织成员目标--健全制度和塑造环境--资本的开发和管理--与组织成员的协调和全面发展”这个人本管理的目标[5].

  任志宏等(2009)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模式--能本管理。他认为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核心本质日益突显出来,以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本也将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导作用[6].

  杨玉凤等(2011)根据近年来日本企业在人本管理实践方面遇到的巨大挑战,并借鉴美国的能本管理模式,提出的将“严厉制度和温情制度相结合”的人本管理模式,其实质也是在实行人本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实行以“能力”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模式[7].

  刘玉清等(2012)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情理法三位一体的中国式人本管理模式,指出“情--理--法作为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环节,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管理模式既吸纳了西方理性化管理的成果,又弥补了西方理性化管理的不足。从管理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来看,它既是管理自身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科技条件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8].

  在人本化教师管理研究方面,马兰霞(2014)在其所着《提升学校领导管理能力》一书中从学校的能力维度入手,首次提出了“教师领导力”概念,认为学校的发展实际上源自教师的发展,教师才是学校真正的领导力量。“教师领导力”的提出是对教师专业地位的确认,“有自己的主导理想”是教师管理的核心,“具有人文情怀”是学校领导者的魅力所在,“塑造职业精神”是凝聚人心的关键,“善于激励人心”是领导教师的最高艺术,“用于在实践中坚持”是成功领导的品质[9].

  朱传银(201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管理素养研究》中认为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师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信息素养、身心素养等几个方面。其中能力素养又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严谨的教育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指导促进能力、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学校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就必须要满足教师在这些方面建设的要求[10].

  顾明远(2014)认为教学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要,但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更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教师是学校中最为基层的力量,是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是学校的核心要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教师的管理状况也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必须要从心理上关心,从事业上重视,从生活上帮助,多方面构架人性化教师管理框架,满足教师需求,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11].

  四、研究方法

  教师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每一个时间段,覆盖到每一个教师和部门,我们既要了解教师管理研究的相关历史,也要掌握国内外教育学家们的最近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研究理论。而实证是对理论的检验,也是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理论水平的最主要方法,所以必须要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结果获得相应对策。

  以此为指导,在本次论文写作过程中,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搜集前人相关研究,并深入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原理与理论。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二)调查研究法。随机选取部分高中作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和回收,同时深入与有关教师记性座谈交流,获取作为真实的信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