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刑事侦查学论文

电信新骗术的防范技巧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16 共1767字

  杭州公安网监支队最近对电信新骗术进行专项严打。据分析诈骗能够得逞,通常有以下四类行为。工具主要是电话,运用的是心理战术,诱骗加恐吓是惯用手法,警方建议应当掌握以下关键,予以重点防范:

  伪装“10086”
  
  利用改号软件或“伪基站”假装成“10086”发短信。诈骗手法是:利用改号软件或“伪基站”将“钓鱼”网站链接附在短信内,链接地址与中国移动官方网站“w w w .10086.cn”相似,只是在 10086 后增加了后缀类似nss,pry,yyz 等,短信内容以手机号积分兑换等内容,骗取事主的信任,市民容易误以为真。一旦点击该链接就下载了带有病毒的软件,按提示在所谓的客户端页面填入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信息。不法分子就能用事主银行卡号通过电商和支付平台,发起购物申请利用软件病毒,在后台读取事主接收到短信验证码,盗刷被骗者的银行卡。

  网络警方支招:认真甄别来电和接收到的短信息,不要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短信,不要随意下载链接软件,不要轻易提供或录入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遇有疑问立即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向权威部门询问核实。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求助,并拨打 110 报警。

  谎称涉嫌恶意透支
  
  谎称银行卡涉嫌恶意透支或洗钱贩毒。诈骗手法是多人分工,假冒银行以及公安局或检察院等工作人员,谎称用户的银行卡被复制盗用,涉嫌贩毒、洗钱、走私等犯罪,以冻结账户相威胁,以保护用户账户资金安全为理由,要求用户将存款存入安全账户。诈骗特征是重复提醒并劝说尽快转账。给受害者一个假网站,里面有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照片以及涉及的罪名,让受害者产生恐惧感,再提出通过电脑操作核查受害者的资金,直到受害者在“钓鱼网站”上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此时,骗子便通过远程操作将受害者的钱转走。骗子会对受害者谎称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很多受害者被骗后多日才发现被骗。

  网络警方支招:任何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均未设立“国家安全账户”等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打电话要求将存款转存到所谓“安全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

  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涉嫌某种犯罪,要求透露银行账户、密码进行“核实”时,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假冒各种身份
  
  诈骗手法是骗子假冒领导身份打电话,利用基层工作人员可能会唯命是从的心理,以垫付款项等“命令”方式,让受骗人支付款项到指定银行账号。网络警方的防范手段是:接到“领导”电话不要慌张再三确认,不要贸然给对方汇款。假冒“老朋友”口气猜猜我是谁。骗子冒充熟人,在电话中当被害人报出相识之人的姓名后即予承认。然后往往隔两天再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付保证金等理由要求汇款。网络警方的防范手段是当接到自称“老朋友”口气“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核实对方身份,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相信对方的种种理由。

  其他骗术也不少
  
  对待其他骗术也不能掉以轻心。

  “医保卡故障”:冒用医保中心的名义向参保人员诈称医保卡发生故障、医保卡欠费停止使用、医保卡透支以及涉嫌购买非法药品等虚假信息,要求参保人员提供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码及密码等个人信息,并要求其对某个银行账户进行转款。骗子以医保中心或其他机关的名义电话通知事主,医保政策有变动、缴费银行发生变动等并留下咨询电话,事主拨打电话就陷入圈套。“刷卡消费”:骗子给用户发送虚假手机短信称银行卡在某地刷卡消费多少元,可致电××××客服号码咨询,客户一旦拨打提示电话,对方就自称是某银行的客服中心工作人员,要求客户持银行卡到取款机上输入密码,进行所谓的查询、设置“防火墙”保护、开通网上电子银行账户等操作,诱骗客户将卡里的钱转到骗子的账户。“邮政包裹”:骗子打电话给客户称有邮政包裹未取。当询问包裹相关情况,“邮政员工”会找借口如谎称包裹里有毒品、危险化学品等违禁品,或包裹中有银行信用卡,被用来洗黑钱或毒品交易被公安机关开拆,应到公安机关侦查科报案给一个“刑侦队”或“侦查科”的电话号码。拨打过去“刑侦队”会以各种理由套出账户信息,并以设置防护和安全措施为由,要求去银行取款机上操作。一旦进入这个过程,骗子将账户里的钱全部转走。“引诱汇款”:收到“ 请 把 钱 存 到 ×× 银 行 ,账号××××”“、还未汇款吧,账号已改为 ×××× ”、“ 钱 请 还 至 账号××××”等内容短信,被害人如果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而按要求而汇款就上当了。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