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小班科学探究的趣味化、游戏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17 共2909字
  本文针对小班幼儿的探究学习特点,我们从科学探究内容的选择、科学探究环境的创设、探究活动形式的生活化、游戏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小班科学探究的趣味化、游戏化”的学前教育论文。
  
小班科学探究的趣味化、游戏化

  原标题:如何开展小班的科学探究活动
  
  摘要:由于小班幼儿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特点:1、知识经验贫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好奇持续时间短。2、思维直观形象,观察、理解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经常仅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无法注意到事物深层的、内在的联系。3、操作能力较差,且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收集材料的能力弱。4、依赖性强,在面临困惑的时候,往往会很快丧失信心。针对小班幼儿的探究学习特点,我们从科学探究内容的选择、科学探究环境的创设、探究活动形式的生活化、游戏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班幼儿科学探究;生活化;游戏化
  
  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已成为幼教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给幼儿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科学环境,引导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体验、尝试、实践、发现。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幼儿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和养成探索科学的精神。
  
  1科学探究内容的选择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小班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小班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材料更应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在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生活中持续探索,有助于小班幼儿探究兴趣的提高、知识经验的建构。
  
  同时正因为小班孩子的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它们的生活中更充满了千奇百怪可供探求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捕捉,就能引导孩子进行他们感兴趣的科学活动,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索欲望与探索精神。如我观察到:小班孩子想吃好吃的食物,却打不开这些食品的包装;用肥皂洗手时,搓出的泡泡会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喝可乐时发现摇动可乐会出现许多泡泡等。我便抓住这些幼儿碰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了小班科学探索《打开来,尝尝看》,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有包装食品,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通过操作、交流、再操作,幼儿学会了正确打开包装的方法,获得新的经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还开展了《有趣的泡泡》系列活动,让幼儿用肥皂,洗洁净调制泡泡水来吹泡泡,探究不同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否相同;用醋加苏打变出“会冒泡的水”;在糖水中加苏打制作好喝的“汽水”等活动,受到幼儿的欢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他们需要的科学知识,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能指导幼儿的生活,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科学探究环境的创设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材料及环境,它是幼儿探究活动的中介和桥梁。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直观形象,探索操作时使用的教具、玩具及学具应更注重安全性、直观性和活动性的特点,并为幼儿创设一个可操作性强的物质环境,不断引发、延续他们的探索兴趣。
  
  首先,我们在班级创设个“自然角”.利用一些自然资源如小石头、沙子、水、树叶等幼儿熟悉常见的自然物,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感觉并了解发现各种自然科学现象。还在家长的帮助下种植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饲养小动物、小昆虫,供幼儿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情况,从而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及探究兴趣。
  
  小班幼儿知识经验少,对许多现象、观念的感受、理解常常是错误的。如在《蔬果沉浮》中我让幼儿猜想哪些蔬果会浮,哪些蔬果会沉,许多幼儿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又如《有趣的泡泡》中,许多幼儿觉得方形、花形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也应该是方形、花形的。个别幼儿为了表示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不一样,还说吹出的泡泡是人形···为免幼儿因怕犯错误而产生恐惧心理,我们对孩子们的求异行为不能横加指责,也不作过多限制,而是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用各种各样的吹泡泡工具来吹泡泡。在自主的操作活动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出结论寻求到--无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这一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科学区”.在科学区内投放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幼儿感兴趣的小试验材料,作为活动前的经验积累及活动后的延伸。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及操作方法,自由地取放物品,充分地展示自我探索精神。如:在《打开来,尝一尝》活动前,教师就投放各种包装袋、罐子、瓶子,观察幼儿在日常操作中的反映,为《打开来,尝一尝》活动中材料的适当投放提供依据。活动后教师再依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投放材料,教师注意观察,因人施教,提供适当的帮助,延续幼儿的兴趣。其他活动《会变的颜色》《有趣的泡泡》《可爱的蛋宝宝》《糖果不见了》《蔬果沉浮》《有趣的海绵》等均是如此。
  
  我们还要尽量注意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于某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或者暂时找不到答案的幼儿,适当地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幼儿在老师的鼓励,适时帮助下,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幼儿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增强了,有了自信心,他们还会产生更强的探究欲望。
  
  3探究活动形式的趣味化、游戏化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他们的情感往往受情境影响,对活动有很强的情绪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的特点。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尽可能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小班幼儿的共鸣,唤起小班幼儿参与的欲望。如使用魔术法,这种方法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如在《神奇的蛋宝宝》活动中,我出示鹌鹑蛋,在幼儿确认蛋会沉在水中时,在水里加入“神秘的白沙”(盐),奇迹出现了,鹌鹑蛋从水中浮起来了。幼儿十分惊讶:“哇,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这时,再告诉幼儿:“这个小魔术很简单,每个小朋友都会变,不信你们自己试试”.幼儿都跃跃欲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尝试,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来开展小班科学探究活动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玩中学”的乐趣,培养一定的探究科学的情感与认知能力。如在《有趣的海绵》活动中,教师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用小手与海绵宝宝玩“捉迷藏”,帮海绵宝宝“钻山洞”,在大海绵垫上蹦跳。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操作、探索活动,愉快地获得有关海绵的知识经验。又如在《可爱的小脚丫》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自然条件,设计“小脚丫旅行”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光着脚丫赤足“旅行”,在瓷砖地、体操垫、地胶板、鹅卵石、沙地、树荫下、阳光照射的地面上走一走、跳一跳、踩一踩,幼儿积极参与,情绪愉快,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比较,获得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不同感受,了解小脚丫的功用。
  
  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科学内容,灵活编排、设计相应的、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促进小班幼儿探究兴趣、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家培训者培训班上的讲话[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2]王志明。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6)。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