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出路(本科论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5069字

  题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出路

  

  目    录

  
  摘  要 (详见正文)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
  1.2 重点发展阶段
  1.3 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发展阶段
  
  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2.1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2.2 政策措施不配套,落实不彻底
  2.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2.4 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慢,技术和风险资本结合困难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化
  3.2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3.3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3.4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促进高技术产业化 
  3.5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3.6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经济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新技术产品研究领域,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取得卓越成就,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会是今后我国对外贸易工作中的重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获胜。因此,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新技术; 竞争力 ;创新;发展
  

  引言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较晚,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为了提高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提高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科技计划,并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果。

  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的技术革命浪潮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重视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对于中国在新世纪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政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较晚,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 
  
  1949-1978年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因为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为了增强国防实力,国家重点扶持一些基础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具体运作形式是:由政府制定权威性、强制性的高新技术发展任务;由政府拨款投入研发资金,集中全国人力,重点发展关系到国防安全的尖端技术。1956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重点发展核技术、喷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提出“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依托国家的有利支持,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并初步建立了以军用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该体系包括航空和航天、核能、火箭、电子、自动化、计算机、新材料技术、激光、分子生物学等等,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奠定了我国高新技术在国际上的战略防御地位。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个时期的高新技术产业纯粹是为了国家安全的需要,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对我国的其他产业起到很大的带头推动作用。 
  
  1.2 重点发展阶段
  
  1979-1992年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重新认识和重新规划的阶段。1978年3月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着名论断;同时明确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1979年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基本原则,以军民结合,以民为主为总体方针。在自主开发基础上,利用国际上的资金、技术、人才,实行开放合作,重点发展.1986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第一次系统地从整体上规划高新技术的项目、领域、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了带头和核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已经确立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领域。1988年8月,一项名为“火炬”的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出台,它与863计划相互衔接,重点选择七个领域,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走向国际化。“火炬”计划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在重点发展基础上,1988年5月,国务院确定“以中第页共9页3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中心,批准成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而掀起全国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一种区域集中模式汇人聚物,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1.3 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发展阶段
  
  从1992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进入一个全新的体质创新和扩大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发生的明显变化表现在:一是过去以政府行政扶持和计划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在这种市场氛围下,大量的多元所有制的高新企业出现,并显示强大的发展活力。政府部门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速度和形式不断增多,各项体制规定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阶段。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国家级高新区数目增加到53个,高新技术产业总数达到17527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128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392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63.3万人次。到2005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医药制造业,包括化学药品制造,生物制品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包括飞机制造以及修理,航天器制造;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等;电子计算机以及办公设备制造,包括计算机整机以及外部设备等;医疗设备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势头比较好。但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当前,无论是行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还是科技人员,思想认识和观念都还有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地方。

  2.2 政策措施不配套,落实不彻底
  
  一些政策在执行中手续繁、周期长、不利于落实;有关地区政策执行中对非国有企业不能一视同仁;有关政策缺乏配套操作措施。如中央《决定》明确要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增值税扶持,但除软件和集成电路外,对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的扶持措施尚未落实。此外,关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风险投资和风险担保等,都还需要更具体明确的政策规定。

  2.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全社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科技成果不受重视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社会对科技成果的渴求日益强烈。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后劲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2.4 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慢,技术和风险资本结合困难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但在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尚未形成,致使风险投资机构不多,风险资金量不大,技术和风险资金结合困难。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定份额,在二十一世纪初,用20—3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我国有必要在产业技术政策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措施给予明确指导。因此,我们对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探讨。

  3.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研究到实现产业化的连续过程。它大体包括高新技术的发明与研制、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新产品实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即产业化三大阶段。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产业化。而高新技术产业化又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企业规模生产,即某种高新技术产品在单个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二是产业整体扩张,即高新技术产品出现从事专门生产的企业群体,进而形成产业。三是产业多方渗透,即高新技术产品、工艺和技术与其他行业相融合,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现高科技化。

  3.2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是必要的。但是,要使这种主导作用能够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挥积极作用,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条件。

  首先,政府的干预要建立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要有超前的战略思想,看准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选择集中突破的重点领域和产品,实施正确的产业化技术路线,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其次,政府的干预要建立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干预并不是代替企业来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化,而是要通过政策引导、有效调控和创造需求等措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最终要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经营发展来实现。只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我创新的机制和动力,政府的干预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政府的干预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重点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和产业进行扶持;抓好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建立国家试验中心、工程中心,为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提供促进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根据产业化进程适时调整政策。在某一类高新技术发展初期,对其中的企业重点扶持,使其尽快成长,形成产业规模。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具备了自主开发和再度发展的实力,政府的扶持力度应相应调整,让企业自主发展,由市场拉动和技术创新来推动。 
  
  3.3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以往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弱点,突出的是科研成果与面向经济脱节,高新科技只做到开发阶段,而不做到产业化,就会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矛盾更加深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研队伍与产业队伍密切结合,从整体来说,应鼓励科技人员走产业化道路,应鼓励科研队伍与产业队伍密切结合。  另外,在高新技术转化方面,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成果要起点高、有创新,从某种意义说,只有创新才能转化;另一点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结合,这是有市场头脑的科学家和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市场机遇。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展,国家应选择、扶持有前途的高新技术幼苗,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 
  
  3.4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促进高技术产业化 
  
  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突出表现在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风险投资基金不发达,这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因此,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对于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3.5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速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3.6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经济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一批  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正脱颖而出,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我国有实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走国际化道路,除了在国外设立海外销售分部和生产分部外,还应建立研究开发分部,重视知识的国际来源,按照所在国的客户需要进行研究开发,开发出新产品,占领海外市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迎接全球高新技术浪潮的挑战,抓住机遇,建设科技创新的国家体制,提高科学技术的自主发展能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新的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作出理论思想的准备,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在21世纪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健.论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7(5).
  [2]肖元真,王冬梅.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立身之本[J].南方论刊,2006(11).
  [3]余博.自主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上海企业,2009(12).
  [4]李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J].《涉外税务》,2006(6).
  [5]傅新民等: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62);
  [6]周成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支持力度[J].《税收征纳》,2007(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