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论文

方正激光照排机产业化进程及相关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26 共4415字
论文摘要

  我国印刷技术,曾被世界各国效仿并且使用多年,但是随着西方国家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照排印刷技术很快取代了起源于我国的铅字印刷术,它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而且无金属污染,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可获取准确的数据和高清的图像,这一技术在出版、印刷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我国直到90年代初期,由方正集团将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才逐步改变了这落后的局面,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一、激光照排机产业化的历史背景

  印刷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一直是我们的骄傲,但正是这种我们沿用下来的印刷术多年来也让我们的新闻出版印刷业裹足不前,全国性的印刷业落后,我们的技术水平相当于先进国家1960年的行业水准。

  (一)我国激光照排机诞生的社会条件

  一直以来,铅字印刷是我国印刷业的主导方式,那是先将铅融化铸字,每次选需要的字进行组合排版,密密麻麻的小铅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一次排版工作,所以直到80年代初期,全国出版印刷厂都有着庞大的人员机构,数十万人都从事着铸字、检字、排版这种机械、繁杂的工作。工作环境恶劣、效率低下,为了跟上世界进步的脚步,1974启动的“748工程”,也就是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这个科技项目的确立,真正开启了我国印刷业的二次革命。在此背景下,激光照排机以方正集团为依托,率先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它的产业化成功为我国其他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化运作树立了典范,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化历程中的里程碑,同时也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案例。

  (二)我国激光照排机技术的产业化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大方正成立了激光照排技术公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子行业和高科技技术相结合的企业之一。在随后的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北大方正集团凭借自身优良的技术逐步实现了自身激光照排技术在研发、生产力转化等各个产业化过程。
  随着北大方正激光照排技术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质的飞跃。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一则新闻:我国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得重大突破。其中,华光Ⅰ型激光照排原理样机研制成功。原理样机的成功获得了国家支持他们继续研发的机会,1987年底,国家经委验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获得通过;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加紧了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兴资40万元,支持成立了北大新技术公司。标志着激光照排技术产业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终于,1993年成立方正集团公司,此后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90年代中期,我国重点书刊印刷厂全部淘汰陈旧的铅字印刷设备,从此走入印刷业的电子时代。之后方正以出色的中文排版技术占领了国内99%和全球80%的中文电子排版系统市场,方正集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之路,成为我国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

  二、激光照排机走向产业化的启示

  激光照排机从研发到市场化运作,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路上,可以说它是我国政策、科学技术发展、经济腾飞在社会实践中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次印刷出版业的革命,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它给我国科学技术产业化带来的启示。

  (一)巩固政府对高科学技术产业化的主导地位

  研发出适合中国汉字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汉字印刷技术,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主持立项的国家重大的科技攻关项目。对于改变我国落后的铅字印刷技术,提升信息传媒行业的效率,实现信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信息技术极其落后,尤其是对于科技产业化而言更是一片空白。国内更是没有一个企业挑战这种极限。国家的科研机构和各管理部门就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高科学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和渗透性,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安全。其战略资源无法由纯粹的竞争市场获得。正因如此,推动科技产业化必须提高国家的主权资金形态,发挥国家级科研单位和企业在前瞻性、关键性技术和产学研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和支持高科技技术产业化发展。现阶段,政府部门对于促进科技产业化进程要积极主动,并且敢于承担其研发风险,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运用行政手段和政策法规确保国家对科技产业化工作的投入和政策运转。

  (二)激发各高科学技术产业化主体的工作活力

  发达国家在科技产业化的具体实践环节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譬如,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大多承担着科技产业化的具体工作,是实现科技产业化的主要力量。各个企业和公司对于科技研发的费用和投资大多占到其销售额的5%~10%。反观我国的现实情况,企业目前还不具备承担科技产业化的能力,且不说民营企业,就连国有大型企业也难以驾驭。而且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因制度和经济条件制约没有科技研发的积极性,投入的力度不够,其中科技开发的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困难,这制约了企业持久力和活力,也影响我国整体科研转化为产品的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要积极推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化进程必须树立企业为主的理念。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只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产业化积极性,才能加快我国科技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充分发挥高科学技术产业化人才的创新能力

  高科学技术产业化过程具有极强的产业技术要求和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从技术的研发、实验和产业化各个环节来看,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具体的管理知识,因此对于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标准是严格的。研发激光照排机,最重要的灵魂人物是王选,王选早年受过较好的科学教育,深入科研一线三十年,是我国顶尖的难得的计算机科学家。“748”工程会战期间,来自潍坊计算机厂等十几个协作单位的技术专家吕之敏、向阳、汤玉海等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承担王选总体设计下的各部件攻关,促进了华光系统产品成熟可靠。
  王选团队不仅培养了众多的优秀技术专家,更孕育出大批的高级科技管理专家和知名企业家。王选称自己是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这是难能可贵的。它实现了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完美结合。与之交相辉映的张玉峰就是地道的企业家,拥有科学精神的企业家。单纯的企业家难以深刻理解科技的价值和实施的各复杂因素。方正集团坚持王选划分三类人才的培养方式。第一类人是创新的灵魂人物,专心致志,痴迷技术,也懂得市场。第二类是一支强有力的商品化队伍,能根据市场需求,尽快把技术实现商品化,不断做出适合市场的创新。还有一类人是看清产业方向的前景,善于开拓市场,能够领导整个产业的人。方正拥有这样一支体现产学研结合的队伍。三类人才紧密地结合,能够使方正项目贴近市场,做出成绩,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三、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高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过程是一个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交叉进行、紧密配合的过程,可以说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缜密的体系和整体。但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等缺陷,往往导致市场失灵等不利影响。因此,要顺利实现科技产业化,必须首先确立主管部门对此进行综合协调。所以,政府必须利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科技产业化,具体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确保科技产业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及时避免市场波动对于产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家和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积极调控职能,要下大力气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好高新技术发展规划,致力于提高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发展高科学技术产业提供完善的商业平台。建立作为产业发展肥沃土壤的科学园,让相关产业企业和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强劲、持续竞争的态势,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优势互补

  高科学技术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国现阶段,要完成高科学技术产业化全过程仅靠企业或科研机构很难实现。科研机构对于市场的感应力比较弱;不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资金实力,还缺少企业经营、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型人才。直接局限了科技生产企业对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的掌握能力和洞察分辨能力,科技产业化过程自然无法实现超越。在当代社会,虽然每个企事业单位都有自主权,都有自己的利益取向,仍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凝结多行业、部门多方面人才进行多维合作。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是推动科技产业化的有效形式。这样可以把科研单位的研发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优势完美结合,缩短科技的生产力转化周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单位在技术研发和技术追踪方面的特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在规模生产和市场开放方面的优势,形成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强强联合。此外,科研机构的知识优势和企业的金融优势联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的有力保障,所以要不懈努力,建立两者优势互补的新共赢合作机制,充分挖掘合作创新潜力。

  (三)突出自主知识产权研发

  我国的自主创新效率相对比较低,1978年以后,以引进国际技术为主、国内技术开发协同,利用发达国家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我国科技产业化,不断加快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虽然,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企业的原创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依旧不足,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落后的处境,市场形势和产业发展没有大的改观。
  我国处于 “世界加工厂”的低端地位。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世界上有些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动科技产业化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而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是实现科技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一味地依靠技术引进和技术转让,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就无法突破。正因如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升国内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实现我国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而言显得至关重要。激光照排机的产业化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取得骄人成绩的楷模。北京大学调集了王选这样的顶尖技术力量开展攻关,开创了自主研发的新路程。总体设计技术超前,门槛高,竞争力强。经过艰苦的努力后打败了守住国内市场防线。又继续艰苦作战,占据海外报业市场,实现了我国民族软件在国际市场上的腾飞。大量的自主创新提高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了国际地位,焕发了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选.王选谈信息产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王选.技术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 [J].政策与管理,1998,(5).
  [3]王选.以北大方正为实例谈计算机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J].科技与法律,1999,(3).
  [4]蔡恩泽,王选.中国印刷革命的领跑人[J].中国传媒科技,2002,(1).
  [5]邓燕雯,吴艳英,林玲,曹仁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机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