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要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05 共4008字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的特征越来越复杂,传统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已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与自身性别相应的观念、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被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双性化个体有更高的创造性,是一种健康的性别角色类型。由范志强等译著的《妇女心理学》将双性化概念引入国内后,大量国内研究也均表明双性化人格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大学是性别角色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尤其是二至三年级,是未分化和双性化出现下降和上升的拐点,若不得到重视,将影响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性别角色受生理性别和性别观念类型共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不同专业间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在学校中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性格培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使每个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将所有专业分为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医学、工科六大类专业,然后运用随机数字表从每大类专业中随机抽取一个专业,再在该专业1—3年级的每个年级中各选取一个班级,对选中班级的学生做整群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2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6.3%。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问卷信息除性别、年龄、专业等人口学基本指标外,主要分三个维度:

  1.家庭因素,包括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是否独生、影响最深的人及其文化程度、家庭教育类型等;2.学校因素,包括老师期望、交往同伴、集体活动、是否受过奖励及获奖次数、是否有正式异性交往对象等的影响;3.个人因素,包括运动习惯、发育年龄、外貌满意程度、穿着习惯、人生经历、解决挫折的方式等的影响。

  主要使用到的量表是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此量表由贝姆编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性别角色测量工具。量表按形容词评定法编制,由60个描述性格特征的形容词组成,其中包括男性化、女性化以及中性量表各20个,每题按1(完全不符合)到7(总是符合)回答,经统计分别得出男女性度得分,一般采用中位数分类法将人归于不同的人格类型,但很多研究也使用Bem原始的大规模样本的平均数(男女两性性度估计中值均为4.9)。本研究根据BSRI测试的原始分数统计处理得到总体的男女性度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4.4、4.9,将男性度得分>4.4,且女性度得分>4.9的归为双性化;男性度得分>4.4,且女性度得分4.9的归为男性化;男性度得分4.4且女性度得分>4.9的归为女性化;男性度得分4.4且女性度得分4.9的归为未分化。此量表中,男性和女性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4和0.825,可认为一致性信度良好,测试的可靠性较高。

  (三)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比较不同性别、专业、年龄间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的差异;采用多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角色类型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二、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的年龄在16~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8±1.4岁;其中男生147人,占29.3%,女生354人,占70.7%;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医学类、体育类、艺术类分别占22.6%、14.2%、16.6%、25.9%、7.8%和13%。

  按中位数分类法将501名被试进行分类,结果发现:双性化人格有182人,占36.3%,男性化人格有73人,占14.6%,女性化人格有69人,占13.8%,未分化人格有177人,占35.3%。经卡方检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老师寄予较大希望的人中有双性化117人,男性化45人,女性化35人,未分化87人;不被老师寄予较大希望的人在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上的分布情况依次为65人、28人、34人、90人。经卡方检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是否被老师寄予较大希望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自己外貌的满意程度为满意的人中有双性化107人,男性化45人,女性化34人,未分化73;外貌满意程度为一般的人中有双性化59人,男性化24人,女性化28人,未分化83人;外貌满意程度为不满意的人中有双性化16人,男性化4人,女性化7人,未分化21人。

  经卡方检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外貌满意程度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穿着上追求标新立异的人中有双性化44人,男性化16人,女性化4人,未分化36人;不追求标新立异的人在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上的分布情况依次为138人,57人,65人,141人。经卡方检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穿着上是否追求标新立异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遇到挫折自己解决的人中有双性化143人,男性化65人,女性化47人,未分化128人;寻求帮助的人中有双性化39人,男性化8人,女性化22人,未分化49人。

  经卡方检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遇到挫折的不同解决方式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性别角色类型影响因素的多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 , 是双性化人格的概率更大(P=0.025,OR=2.047,95%CI=1.095-3.824);而成长过程中的交往同伴男生多于女生的大学生与男女基本相同的大学生相比(P=0.028,OR=0.479,95%CI=0.249-0.924),及发育过早的大学生与不清楚自己发育年龄的大学生相比,其为双性化人格的概率更小(P=0.026,OR=0.143,95%CI=0.026-0.795)。

  男性化人格方面,文科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相比(P=0.048,OR=5.146,95%CI=1.015-26.092)、对自己的外貌满意的与不满意的相比(P=0.046,OR=4.078,95%CI=1.025-16.227)、一遇到挫折选择自己解决的与选择寻求帮助的相比 (P=0.016,OR=3.078,95%CI=1.228-7.718),其为男性化人格的概率更大。

  穿着追求标新立异的大学生与不追求标新立异的大学生相比,其为女性化人格的概率更小(P=0.008,OR=0.164,95%CI=0.043-0.621)。

  三、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比例为36.3%,未分化人格的比例为35.3%,两者均高于张莉2003年的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比例处于上升趋势,且与未分化型同步增长,两者比例远高于男、女性化人格的比例。传统的单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况已被打破,基于生理差异的传统性别观念在大学生中逐渐淡化。但与此同时,未分化人格的比例也有所提高,需要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视,培养双性化人格与抑制未分化滋生同样重要。女大学生中双性化人格比例为33.3%,高于邹萍1999年的研究结果,但仍低于男生中的双性化人格比例(43.5%)。且男生与女生相比,是双性化人格的概率更大,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男女对异性的期望要求有关,男生一般喜欢温柔贤淑的女生,而女生在男生具备坚强勇敢等男性特质的同时,更希望其具有贴心温柔的一面,从而导致长期以来,男性的双性化比例比女生更高。从不同专业人格类型的分布差异看,文科类与艺术类专业相比,发生男性化人格的概率增大,这可能由于艺术类的学生比较浪漫、时尚、有艺术气息,受传统的性别观念影响较小。

  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成长过程中的交往同伴男生多于女生与男女基本相同的相比,属于双性化人格的比例减小,提示成长过程中交往同伴性别的均衡有助于性格成熟。有无正式交往对象对双性化人格影响不显著,但从比例来看,没有正式交往的异性对象的学生中,双性化比例较低,有待于进一步调查验证。发育年龄过早双性化倾向减小,提示早熟并不利于性格的发展,孩子身体的成熟并不意味着性格的成熟。对自己外貌满意的人双性化倾向大于对自己外貌不满意或认为一般的人,并且对自己的外貌满意的与不满意的相比,属于男性化人格的比例增大。可能是由于对自己的外貌满意是个体的自信心的表现,而自信是双性化人格的重要特征,因此,对自己外貌满意的人双性化倾向越明显。穿着上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人中双性化倾向增大,属于女性化人格的比例减小,可能原因是女生的穿着形式较男生更加多样,中性化的打扮在女生中越来越流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女生的传统性别观念。遇到挫折自己解决的男性化概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男生较女生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受大男子主义的影响,男生遇到挫折选择自己解决的居多。而从比例上看,遇到挫折自己解决的人中双性化比例比寻求帮助的人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独立性是双性化人格的特征之一,遇到挫折选择自己解决的独立性更强,双性化人格的概率也更大。因此,需要注重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均衡培养,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努力,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鼓励学生多吸收异性的优点,取长补短,充分挖掘每个大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郑丽军,郑涌.中国同性恋性别角色异性化倾向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
  [2]Bem.S.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2).
  [3]Jonssn,P.,Carlsson,I.Androgyny and Creativity:A Study o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Balanced Sex-role and Creativefunctioning[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0,41(4).
  [4] 珍尼特·希伯雷·海登,G·罗森伯格. 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妇女心理学[M].范志强,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66,74.
  [5]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
  [6]王中会.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01).
  [7]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8]岳柳,汤帮耀“.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9]刘电芝,余捷婷,黄会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与关键期[J].中国学校卫生,2011,(08).
  [10]王中会.性别,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0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