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的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分析

来源:新西部(理论版) 作者:魏艺宣
发布于:2020-03-25 共4244字

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参考10篇之第十篇: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的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分析

  摘要:本文在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结合社会各界的看法和态度对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进行了简要分析。特别指出:邻避冲突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形式之一, 而我们又缺乏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在事件发生时, 政府应积极听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并通过外部性内在化, 补偿和搬迁等方式来平息居民的对立情绪, 才能不会让事态恶化。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案例分析; 邻避冲突; 群众心理学;

  近年来, 环境群体性事件呈迅速增长态势, 我国大陆年均增速达到29%.这些事件中, 一部分是由于项目未建成而造成公众的环境担忧, 另一部分由于已投产的项目出现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还有一些是由于事故和媒体曝光等突发原因。光明网评论员曾在2012年10月指出, 公众在经济增长决策中的缺位是以环境问题作为导火索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也提出应当建立环境问题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2].本文结合政治心理学知识, 探讨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的发生原因、非理性特点以及反映的群众心理。

心理学

  一、案例回顾

  2012年10月在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部分村民因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而集体上访。后发现该项目包含对二甲苯 (英文名缩写PX) 的生产装置, 于10月25日、26日在镇海区大规模封路抗议, 遭到警方使用催泪瓦斯清场[3].此后的27日和28日, 抗议活动蔓延至宁波市中心的天一广场和宁波市政府, 最终宁波市政府承诺不再建设PX项目, 并停止推进整个炼化一体化项目[4].这就是宁波PX项目事件。本次事件涉及的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由中国石化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确立, 在宁波市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海炼化公司原有的生产规模基础上扩建, 总投资558.73亿元人民币, 占据面积422公顷, 年产15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 其中包含PX装置。

  二、社会各界的看法和态度

  1、官方态度及公司的回应

  事件发生后, 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公告称, 人民群众应当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 公安机关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实行现场管制, 将依据法律对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故意毁坏财物、非法拦截机动车, 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使等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惩[5].宁波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 且停止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6].镇海炼化公司宣传部副部长黄仲文认为PX只是炼油过程中的一种衍生产品, 一般汽油中都含有PX, 危害性并不大, PX可致癌的说法目前并无科学依据[7].

  2、媒体解读

  (1) 中国大陆媒体。10月28日, 镇海区公民游行示威遭到警察、特警镇压, 《宁波日报》专文《一些违法行为极大危害社会稳定大局》使得游行群众的激动情绪进一步被激发。《人民网》专文《沟通在先, "PX"就不会闹大》指出, 该事件的实质是民众对PX项目的不安和反感, 也是对地方政府部门忽视民众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不满[8].

  (2) 中国香港媒体。《香港新闻网》专文《宁波事件凸显民权渐长》, 认为随着中国内地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 民众的维权意识必然会日益增强, 政府需要对官民沟通的渠道做出改革举措[9].

  (3) 境外媒体。《路透社》报道示威游行人群和警察发生冲突, 部分人被逮捕, 其余人被警察驱散。《美联社》也详细报道了此事。

  3、学界看法

  从学术角度看, 针对此次事件学界的讨论主要集中于邻避冲突和环保群体性事件预警上。

  (1) 邻避冲突方面。邻避情节, 其原本意思是"不要在我家后院".戴尔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邻避冲突是城市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形式之一, 这之后邻避冲突开始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探讨。一是人们缺乏对邻避设施相关专业信息的了解, 邻避设施利益相关居民担心该设施会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及其生命财产安全。在此次反对PX项目事件来看, 镇海区和宁波市区的居民对于PX项目涉及的问题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集体行动意识, 首要原因当然是生产PX的设施本身会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多次环境污染事件, 2007年9月, 宁波一家公司因螺栓被盗发生400吨左右丙烯腈泄漏事件, 造成附近空气和地下水污染。2012年4月底, 澥浦镇一家化工厂偷排有毒气体, 导致采蜜的300万只蜜蜂一夜之间全部死亡。这些问题使镇海区居民强烈反对PX项目。另一方面, 大部分利益相关居民都会认为邻避设施带来的社会效应由全社会共享, 而其带来的负外部效应 (如污染、爆炸的可能性) 却要由他们来承担, 他们当然会不满为什么这项设施要建在他们家的"后院"而不是在别处。邻避设施周边的居民是这些负外部效应的直接承担者, 甚至所承担的负外部效应已经大于他们获得的正外部效应。镇海区居民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当邻避冲突发生时, 邻避风险就转变为邻避群体性事件。事件发生时, 政府应积极听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并通过外部性内在化, 补偿和搬迁等方式来平息居民的对立情绪, 不要使事态恶化。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虽然此事件从萌芽到爆发有一定的过程, 但当民众走上示威反抗之路时, 地方政府明显暴露出预警准备不足。一是事前预警不足。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过程包括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反馈三个阶段。如果把事前预警做到位, 预警意识强烈, 则对事件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但从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来看, 政府重在强调事件发生后如何以快速有效的方式去解决处置危机事件, 对于事前预警阶段的分析很少, 政府官员也缺乏预警预防的知识, 往往在被动处理危机阶段浪费大量应急成本。二是预警机制中的信息管理不完善。在群体性事件中, 由于危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强, 管理者需要及时大量的搜寻有效信息以达到预警目的, 扭转事件结果。我国预警机制中的信息有失真现象, 地方官员一味"维稳", 压缩农民在基层的真实信息, 造成政府对于危机判断失效。三是预警机制不健全。首先是预警模式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容易导致各部门、行业之间相互争功诿过, 尤其是在处理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复合型公共危机时表现更突出, 这必然会影响到预警和应急的效率, 导致更大的经济和人员的损失。其次是预警系统问题多发, 如系统更新换代滞后、信号感应器失灵等, 造成危机预警不及时, 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四是预警机制法律建设不全面。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一部比较适合的关于应对环保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预案体系, 目前的应急预案内容笼统, 偏重于事后处置。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共危机的发生机理、过程等有了新的变化, 这些过时的法规就显示出极大的滞后性。缺乏真正的紧急危机预警法律, 就不能在危机发生时顺利的整合资源, 协调运转, 使环保群体性事件的解决陷入困境。

  三、群众心理学视角下对于PX项目事件的简单分析

  2012年10月, 镇海区的居民陆陆续续到区政府上访, 区政府未解决问题, 并且宣称该项目环保达标[10].面对区政府的渎职行为, 公民发现诉求表达渠道失灵, 便选择用游行或暴力对抗等群体性事件的方式维护利益。群体中是一种有限理性,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示威游行与警方对峙其实是在通过集体方式解决政府的信息不公开决策不透明以及当地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而有趣的是, 在运动中首先使用暴力的往往得不到支持, 因为政府出动了防爆特警对民众使用暴力, 于是少部分人中立的态度也被轻易的改变了。

  群体的行为是非理性行为, 法不责众的心理使个人容易抛弃社会的规范、以集体的力量面对社会。在这次事件的政府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到镇海区公民的示威游行过程可能出现了过激行为, 起初只有少量人上访和抗议政府还可劝导其离开, 但后来人群聚集法不责众的心理使得公民逐渐受到情绪化的支配。

  借用卡尔德曼斯的理论, 集体行动的发生来源于人们心灵的不满, 而这些不满则来源于四个方面, 客观条件、比较、前两者的综合以及结合政府的程序正义。在第四个方面, 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来自于过去的经历和将来的期望与当下的比较, 因为在PX项目之前镇海区政府就已经积累了许多民怨, 民众认为政府无法很好的维护自身利益, 只考虑政绩和升迁, 而此次事件爆发之前居民上访又敷衍了事不公开不透明, 因此激起民众不满发生集体行动。我们在宁波镇海区PX项目事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群体冲突转变为公共问题的过程。由于居民单方面无法解决冲突于是开始寻求第三方, 如媒体的支持。而为了防止冲突的进一步扩大, 在这一事件期间微博中"镇海"一词遭到屏蔽, 涉及到游行的一部分图片和文字遭到删除, 宁波市市内无法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传图片, 图片只能通过其异地上传, 这使民众失去了释放不满心理的出口, 其实将群体冲突转变为公共问题了。

  同时, 很多集体行动的发生有邻避关系, 因为PX项目会污染环境, 居民不满又增加了集体性事件爆发的可能性, 这也是根源之一。由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发生过多次环境污染事件, 镇海区居民才会强烈反对PX项目。

  参考文献
  [1]孙元明。国内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0.1.
  [2]陶鹏, 童星。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08) 63-68.
  [3]冷碧遥。邻避冲突及政府治理机制的完善--基于宁波PX项目的分析[J].知识经济, 2013 (11) 7-8.
  [4]Houghton, David P.Political psychology:situations, individuals, and cases.Routledge, 2008.
  [5] Cottam, Martha L, et al.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sychology.Psychology Press, 2009.

  注释
  1光明网评论员。环境群体事件年均递增29%说明什么。光明网, 2012-10-29.
  2我国环境群体事件年均递增29%司法解决不足1%.财经网, 2012-10-27.
  3宁波抗化工项目爆骚乱警催泪弹清场。亚太外汇网, 201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7日) .
  4[6]关于炼化一体化项目快讯。宁波市镇海区政府网站。2012年10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8日) .
  5宁波公安局镇海分局。少数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腾讯网, 2012年10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7日) .
  6海绵。中石化宁波PX项目被疑污染严重致群体事件广州项目亦曾遭抵制。中国经营网。
  7王泓漓, 赵竹青。沟通在先, "PX"就不会闹大。人民网, 2012年10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7日) .
  8黎群英。宁波事件凸显民权渐长。香港中国通讯社, 香港新闻网, 2012年10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30日) .
  9宁波镇海PX项目引发集体上访官方称环评达标。腾讯网, 2012年10月24日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7日) .

点击查看>>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魏艺宣.群众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以宁波镇海区反对PX项目事件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4(01):26-2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