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近年来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10 共5936字
论文摘要

  网络反腐败是近年来反腐倡廉的一种新途径,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我国也是如此.据统计,近五年共发生了 39 起网络反腐的成功案例,其中 2008 年 2 例,2009 年 3 例,2010 年 7 例,2011 年 8 例,2012 年 19 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对腐败问题的重视也使网络反腐的效率也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提高,据统计,从十八大闭幕后,在全国范围,已有19 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网络反腐也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小鼠标扳倒了大贪官.网络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发了学术界对网络反腐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尝试对近年来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网络反腐的内涵

  目前学界就网络反腐的内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反腐是用网络媒体为平台,开发网络媒体的反腐败的宣传、举报等功用,来进行反腐倡廉的斗争.齐宜光认为,网络反腐是指个人或政府人员利用网络传播技术平台,通过网络的网页、论坛、博客、QQ、信箱等途径,运用发布、传送、揭露、举报、跟帖等方式,揭露有关政府人员的关于腐败的言论、行为、图片、视频等,以期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彭晓薇认为,所谓网络反腐,是指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新形式,即在党和政府主导下,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下,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举报腐败官员的腐败行为,以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反腐方式;李斌认为,网络反腐指的是,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反腐实质上是一种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通过舆论机构或借助舆论工具,从善治的角度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的言行予以道义上的审视、评价和督促,同时也包括对官僚主义、失德行为等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指责.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大众,其实质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传播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党政机关包括领导干部实施民主监督.

  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反腐源自于百姓的"仇腐情结"和"仇恶情结".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民众历来对腐败都很深恶痛疾,当民众有气没地方发的时候,网络便成为了民众宣泄和出气的窗口.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可以发现,我国学术界对网络反腐的定义都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零散释义,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

  二、关于对网络反腐的态度

  学界对网络反腐的态度主要分两种.赞成的学者认为,网络反腐有巨大的优势.网络监督就是互联网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开辟了新途径.网络监督增强了公权能力,降低了法律监督成本,提高了监督质量和反腐效率,其"恐吓"和震慑作用将减少腐败行为,同时将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

  不赞成的学者认为,网络反腐只是制度反腐的补充,建立强有力的反腐败体制才是改变目前反腐败被动局面的关键.有专家认为网络反腐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反腐的局限性表现在:网络自身的不可靠性、网民知情权的不充分性、政府政治输出的不确定性.另外网络反腐中可能会侵犯到被检举人的权利,主要是两个:一是隐私权;二是名誉权,并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三、关于网络反腐败的利弊

  据国外媒体报道,截止到 2013 年,全球网民最多的 5 个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巴西.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日益增多,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反腐的热情也愈发高涨,网络反腐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纵观十八大后的一系列高官落马事件,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政府反腐败的新兴途径和有力助手.学界关于网络反腐有利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网络反腐可以弥补传统制度反腐的缺位

  传统反腐手段中,由于反腐部门本身权力行使程序的复杂性,使得传统反腐方式难以深入到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对高层干部的权力触及有限.网络反腐省却了传统的信访等上传下达的缓慢过程,提高了反腐效率,效果自然好;网络具有虚拟匿名的特点,使得网民在网上的言论更加自由,从而降低了举报人的风险;通过网络,集聚大众集体力量,网民可以多渠道地搜集证据和信息,让全社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注到惩治腐败的进度和广度;政府与网民可以在网络上互动,通过开设电子论坛、公布电子邮件、网上民意调查、设置讨论等手段,实现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大大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展.

  (二)网络反腐可以有效的推进廉政建设

  网络反腐可以更有效的推进廉政教育.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网络反腐融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快捷、容量大、多媒体传递信息等特点,可以改进廉政建设的教育方式,使广大官员能够倾听人民的心声,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网络反腐可以更好的促进廉政立法工作.网络反腐可以使立法人员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使我国现行廉政立法工作更有针对性,为廉政建设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网络反腐还可以改进廉政制度建设.网络反腐提供了公职人员和网民的互动平台,在与网民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听取民意,发现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借助网络推进廉政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通过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加快现行反腐倡廉的制度保障.

  (三)网络反腐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网络反腐因其有匿名性,隐蔽性,高效快捷性等特点,可以吸引广大网民参与其中,使本来"有怨没地方发"的民众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出去,调动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把广大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才可以能聚人心,汇聚力量,最终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也只有这样,民主政治才会"无水分式发展".网络反腐让广大网民看到了发现腐败和惩治腐败的新的希望,增强了其主人翁地位和信心,调动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必将推动民主政治良性发展.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反腐的优点固然让人兴奋,但是网络反腐的弊端同样不可忽视,学术界对网络反腐的弊端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网络反腐有可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及隐私

  网络反腐的优点也可能成为其缺点.网络反腐的匿名性可保护检举人的权益不受损害,但这也不排除对被检举人进行恶意造谣、诽谤的可能性,在发现证据与事实不符之后,一方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被检举人的正常生活,甚至损害他们的名誉,更有甚者还会波及到当事人的亲友,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及隐私.即使是贪官和其他犯罪分子也有其人格尊严、隐私权和名誉权,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就网上公开举报其信息势必会给当事人及家人带来伤害.

  2.网络反腐可能被人利用,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工具

  目前,网络上鱼龙混杂,无章可循.有的人出于某种私利,发布虚假信息,任意夸大事实,而消息一旦发布后,往往引起网民群情激奋,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官员的手段;还有人假借网络反腐之名大施敲诈勒索之术,或歪曲事实、诋毁中伤他人;某些维权网站打着监督的旗号企图利用网络炒作获取非法收益,假新闻充斥网络,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3.网络反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剧举报人的人身安全隐患

  网络举报一旦被证明失实,举报者可能会承担诽谤罪的后果.正如最高检察院发言人所说:"很多人为了发泄义愤,在公共网络上举报,但效果适得其反.这些信息让被举报人知道后,他会有所准备、会串供,导致很多事情查不实也无法查实.反过来被举报人会告其诽谤,司法机关只能追究举报人的诽谤责任."总之,关于网络反腐的利弊,学者们普遍认为,从整体上网络反腐的利大于弊,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针对其弊端加以规范,调控与适当约束,从而使网络反腐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

  四、关于网络反腐的具体路径选择

  有学者认为,网络反腐已经显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应大力提倡并发动民众参与到网络反腐的"斗争"中来;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反腐信息鱼龙混杂,很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有力工具,从而引起社会动荡,应该严加管制.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前进过程,腐败问题同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治理腐败的手段也不能停滞不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就任其发展,也不能只看到不利的一面就阻碍其继续发展.综合各学者观点,本文认为,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功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府方面,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反腐的潜力与活力,并主动为网络反腐营造良好的环境.

  十八大后一系列的网络反腐事件已经初步展现出了网络反腐的潜力与活力,传统的反腐手段毕竟力度有限,所以政府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网络反腐的力量,进而可以逐步主动运用网络反腐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开放的、平等的和互信的态度对待网络监督,不能囿于封闭的视野、僵化的思维和强硬的管制方式,不能对网络监督的发展熟视无睹,更不能凌驾于网络社会之上,而要平等地对待网络监督,从中听取意见建议、发现信息线索、提高监督实效.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政府官员财产收入公开制度,搭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平台,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工作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规范的网络信访案件核查制度等措施为网络反腐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网络方面,要大力加强反腐网站的建设,并促进反腐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在反腐方面的合作.

  反腐网站是网络反腐的重要阵地,是网民对腐败问题呐喊的渠道,同时也是互通网络反腐信息的平台,加强反腐网站的建设意义不言而喻.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官方反腐网站和民间反腐网站双向运行机制,同时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信息互通,同时在网络技术方面进一步提升,避免反腐网站受到不法分子的入侵,建立一支专门负责反腐网站素质过硬的队伍维护反腐网站的安全和有效运行.由于网络具有包容性、虚拟性等特点,信息有可能出现失真的情况,而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对来说针对性比较强,真实性也比较强,因此,促进反复网站与传统媒体在反腐方面的"强强联合"将大大提升反腐的实效.

  (三)人的方面,领导者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接受网络监督,网民应提升自身素质,合法、理性发声.

  网络监督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排斥或者消极对待网络监督都是不明智的想法和作为,甚至可以说是领导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所以,排斥网络监督的领导要迅速地转变观念,端正态度,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形势变化发展的步伐,把网络监督当成外界了解领导干部自身及分管工作的一扇窗户;把网络监督当成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公民都有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网民由于受到"情绪化"的影响,遇到网上腐败现象,不是理性的分析,正确的对待,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一顿,存在着不理智的行为.所以网民应该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自己成熟的网络反腐的心理机制,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合法、理性发声.

  (四)制度方面,推进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实现民间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无缝对接.

  不仅要使网民反腐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制度化出口,更是要把纪检信访举报工作的触角延伸至网络中来,把民间反腐力量更好地纳入到整个反腐资源配置的序列之中,构建和优化网络反腐"制度化"机制.具体来说应该:(1)职能整合,加大网络反腐执行力度;(2)规范反腐网络建设,保障"虚拟社区"步入法制化;(3)建立健全腐败发现及快速反应机制,深度挖掘腐败隐患;(4)推进举报人支持和保护机制,赋予舆情合法化"出口";(5)加大网络反腐倡廉文化建设,营造"自律"廉政氛围.

  (五)法制方面,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相关法律制度,将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由于有关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法律尚不健全,对于知情权与隐私权、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等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网络反腐的主体合法性尚不明确,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网络反腐信息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这自然导致网络反腐不能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具体就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制度而言,一方面,应该考虑到现有的网络反腐的相关法律制度的现有价值和实际效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现有相关法律的不足,从而更好的改进相关法律.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原则,在一些地方制定并执行网络反腐的相关法律,等到条件成熟后再推广至全国.

  十八大后的诸多高官因网络反腐而相继落马已显示出了网络反腐蓬勃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受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难以完全掌控性等因素影响,网络反腐在我国还处于早期摸索阶段,社会期望的民意和官方的良好互动还远没能实现.国外也有网络反腐的相关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必须注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相结合的反腐之路.然而在此路径选择问题上以及兴利除弊具体措施上,我国学界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因此,本文将此作为重点和创新点之一加以研究.

  五、不足与展望

  总体看来,国内网络反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国外网络反腐经验的研究非常少,国内对网络反腐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开拓,国内还目前没有一套系统的网络反腐方面的专着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十八大已经向全国吹响了反腐倡廉的号角,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利器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影响,学界对网络反腐的研究也必将更加深入,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李显峰.网络反腐 5 年曝光了 39 个案件.京华时报.2012-12-12.

  [2]十八大以后落马的 19 名省部级高官.

  [3]李斌雄,吴国斌.网络反腐:廉政建设的新利器.中国教育报.2013-1-11.

  [4]齐宜光,宋捷.关于网络反腐的思考.沈阳大学学报.2010(2).

  [5]彭晓薇.论网络反腐.求实.2011(3).

  [6]李斌,张轶炳.论网络反腐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2).

  [7]田湘波.网络反腐:一种新的舆论监督手段.检察日报.2008-09-09.

  [8]邵道生.方兴未艾的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三论"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

  [9]王瑞娟.网络监督:反腐倡廉的新途径.理论探索.2009(6).

  [10] 石飞. 需要积极推广网络反腐.

  [11]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理论探索.2010(3).

  [12]高亚军.网络反腐中的侵权问题研究.求实.2013(7).

  [13] 2013 年全球网民数量达 22 亿,中国占 17%居首/图.

  [14]赵勇,赵俊燕.网络反腐的特点、利弊及完善对策分析.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4).

  [15]周若辉.谈谈互联网时代廉政建设与网络监督.湖湘论坛.2009(4).

  [16]张亚明,李新华.党风廉政建设下网络反腐的效应分析.行政论坛.2011(4).

  [17]鲍泓,徐媛君.当前中国网络反腐现状及完善措施.人民论坛.2012(5).

  [18]胡庆亮.网络反腐的动因、争议与治理.政治与社会.2010(2).

  [19]周育平".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及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20]最高检察院检察官答《法制日报》记者语,网络举报将是方向.法律日报.2007-08-05.

  [21]张亚勇.提高网络监督水平的几点思考.领导科学.2009(4).

  [22]毛蔚兰.完善网络反腐监督机制的思考.理论探讨.2010(5).

  [23]杜创国,刘静静.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探索与争鸣.2011(1).

  [24]李永洪.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兰州学刊.2010(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