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政府招商引资的发展阶段与特定时期的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11 共29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政府主导招商引资行为问题探析
  【第一章】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困境研究绪论
  【第二章】政府招商引资的发展阶段与特定时期的意义
  【第三章】政府招商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新时期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
  【4.2 - 4.4】制定科学的招商方针和原则
  【结论/参考文献】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二 政府招商引资的发展阶段与特定时期的意义

  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一定时期内起特殊作用,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物质生活尚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急缺资金发展经济,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组织者和执行者,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政府招商引资的发展阶段。

  1. 中央制定政策地方政府实施。

  1979 年-1990 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开放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四个沿海经济特区。扩大了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在招商引资初期,由于国内资源严重缺乏,尤其是资金,因此这时的招商引资主要以引进外资为主,引进外资的流程为中央确定开放地区,制定严格的招商引资政策,规划地方政府的职能、职责,地方政府负责贯彻落实。

  统计资料表明,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自 1980 年至 1990 年底这十年内,累计获得投资超过三百亿元,其工业产值在五年内快速增长了近 5 倍,平均增速为 50%.假如当时没有引资,仅仅凭借自身的实力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的。

  2. 地方政府取代中央政府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角。

  从 1991 年开始至今,都是地方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角。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节点,对外招商引资进入一个新阶段,到中国加入 WTO 时,我国招商引资工作在国内全面展开。为了能够适应各地区不同的发展需要,中央希望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制定灵活的招商引资政策。

  90 年代初期,随着民营资本的不断壮大,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对象逐步由外资扩大到国内民营资本,引入的资金规模也逐步扩大,从 1994 年开始,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主要依托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当地方政府的政绩主要依赖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时候,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良好的"政绩",调动一切力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甚至不惜代价。

  (1)制定过度的不能兑现的优惠政策。

  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外来投资者到当地进行投资兴业,各个地方政府纷纷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方针制定中,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针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土地资源优惠和税收优惠等,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于政策扶持的力度也各为不一[14].

  然而从实际来看,在一些地方,优惠政策只是政府招商的幌子,一旦投资者在本地建立企业,当地政府的霸权主义就外露出来[15].

  (2)制定严格的招商引资程序和责任制度。

  各地政府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纷纷建立了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并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对分包领导和抽调干部进行考核,与个人政绩直接挂钩。实施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也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是战危机、保增长的重要举措,是使项目尽快落地的有效办法。分包责任制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责任,强化了监督、监管,提高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程[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引资的关注度逐步增加,并普遍认为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为了更好的提供投资环境,优化审批程度,通常会采用"一站式"申报、"一次性"告知、"一门式"受理、"并联式"审批等形式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间,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资料信息完备的企业,都可以一次性办结相关手续[17].而且很多地区"一站式"服务工作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加快审批速度,同时还承担为投资者出谋划策、寻找投资机会的工作。

  (3)五花八门的招商活动。

  为了能够吸引外资,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招商宣传。

  第一是开展经济论坛座谈会。例如河北某市在 2009 年宣布举办首届曹妃甸论坛,并宣告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然而实际上仅第一次大张旗鼓的顺利完成,第三年则杳无音讯,宣传力度和举办效果远远不及第一次,2013 年则更是销声匿迹。从这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招商后劲不足,这很大原因是与地方领导的任期和发展思路有关[18].

  第二是依靠建立友好城市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例如河北省通过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建立友好城市,进行资源和产业互补,及时了解友好城市的产业动态,并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自身投资规模,并举办相应的招商推介会[19].第三是网上招商。目前各地区纷纷建立了网上招商平台,对外发布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起来,在国家、省、市三级外事侨务部门网上进行发布,将每个项目都落实到专人负责,跟踪落实[20].而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招商活动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也纷纷踊跃崛起,市场规模也随之逐步扩大。数据统计表明,2010 年网络招商的市场规模达 11.6 亿元,同比增长 43.2%[21].

  (二) 政府招商引资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意义。

  1. 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始终是各地区招商引资的动力源泉。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为了摆脱过去落后的经济现状,将经济发展作为建设重点,而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方式,因此政府将招商引资工作十分看重,甚至有的欠发达地区将招商引资作为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所以政府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决定着地方发展的产业类型,组织设立企业并督导运营,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政府依然在招商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的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由政府出面进行招商引资,投资者相对更加放心。在地区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主用,对于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22].

  2. 有效的配置了资源。

  相比社会经济中介等组织,政府部门的组织权力和资源调配能力更为强大,因此政府对于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作用也更为明显。例如在信息层面,政府能够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实现经济合作;在信誉层面,政府信誉远高于一般企业;在基础设施层面,政府能够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优势,改善投资所需的必要环境;在引资能力上,政府部门也容易形成资金整合。由于政府部门的天然优势所在,因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能够更为有效的配置各种资源,通过宏观调控来调整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

  3. 弥补了市场发育不足在改革开发初期,国内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环境并不成熟,市场经济体系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市场经济信息不流通等,导致市场本身不够成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由政府主导,强势进行干预,可以从信誉、优惠政策等方面吸引外资,激活市场。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加速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政府通过自身优势,能够加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强城乡合作,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促进市场的调节能力和发展能力,健全相应的激励体系。另一方面,发展初期,许多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大量招商引资会引起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使用过度等,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政府也可以强行加以干预,加大招商引资引导力度,有序管理,缓解市场发育不足。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