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性医学论文

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给予认知疗法的效果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12 共2815字
论文摘要

  目前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原因还不清楚,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梅毒螺旋体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转阴。但是多数临床医生或患者对梅毒血清固定的认识不够,仍会反复用抗生素治疗,而忽视其心理问题。随着就诊次数的增加,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尤其是女性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给予认知疗法,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纠正她们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的错误曲解,促进她们的身心健康,并在治疗前后评估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时已确诊为梅毒血清固定的120例女性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5.2±3.9)岁;均行TRUST筛查、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及HIV抗体初筛试验。纳入标准:①配偶或患者有不洁性交史;②在确诊为血清固定前均已接受过规范的驱梅治疗:包括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1次/周,连续3周;或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注,1次/天,连续15天,青霉素过敏者予以阿奇霉素0.5g,1次/天,连续15天;无临床症状或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③血清学TRUST、TPPA检测均阳性,每3~6个月复查1次,其中TRUST滴度均≤1∶8,在随访3年期间滴度无下降或上升4倍的情况;④HIV抗体检测阴性;脑脊液梅毒抗体阴性;⑤配偶或性伴长期性接触无传染,也未传染胎儿;⑥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患者既往均无精神病史及精神创伤史。

  1.2实验分组

  将120例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平均年龄(27.6±4.9)岁,对照组平均(27.7±4.8)岁,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05)。

  1.3研究方法

  治疗前两组均予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pressionscale,SDS)评定其焦虑抑郁情绪;对照组常规青霉素驱梅治疗3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认知疗法干预;3周后对患者重新自评量表评分,并进行比较。

  SAS、SDS评定方法:由3名接受过我院心理卫生培训的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担任评定者,其相关系数r=0.91,评定者之间一致程度较高。初次评估仅评估患者在来院前1周内的情绪状态,治疗后评估为测评患者在干预治疗3周后的情绪状态。对量表能理解的患者自行评定;不能理解或看不懂量表内容的患者,评定者提出问题由患者回答,不带有任何暗示性。患者自评完毕后,评定者将问卷所用项目的分值求和,得出总粗分,总粗分再乘以1.25,得到结果的整数部分计为标准分。两个量表的评定规则为:SAS或SDS的标准分数>50分时,可认为患者处于焦虑或者抑郁的状态。

  认知干预程序主要包括: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了解患者的认知活动,分析焦虑抑郁的原因;③识别患者存在的认知错误;④提供正确信息支持,调整思维角度,纠正患者认知方面的错误;⑤每周(共3周)利用患者复诊的机会或电话随访时,至少和患者交谈半小时,对有情绪变化的患者及时给予针对性疏导。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比较干预组的6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SAS或SDS的标准分数>50分)的发生率分别为80%(48/60)、25%(1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39,P<0.05);对照组的60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81.67%(49/60)、80%(4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5,P>0.05)。

  2.2两组患者SAS及SDS的评分比较由表1可见,干预组SAS、SDS评分在干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9、13.86,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0、0.65,P值均>0.05)。

论文摘要

  3、讨论

  目前梅毒血清固定的原因不清楚。国内外研究主要认为机体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可能对血清固定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哪些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同时这些抑制又如何与血清固定联系有待更多的研究;也有研究者认为梅毒血清固定可能与病程长短、病期及类型有一定关系;也有不同的观点如杨日东等认为无症状神经梅毒可能是导致梅毒血清固定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上,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会反复接受大剂量青霉素的规范治疗,血清学检查结果也不阴转,治疗究竟有无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处理意见。廖元兴认为,严格定义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无需治疗,可以生育;而更多医生对如何处理梅毒血清固定感到困惑。

  国内报道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为16.07%~17.5%,在隐性梅毒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3%,女性的发生率约为男性的2倍,临床上我们会遇到很多这类患者到处求医,尤其是女性患者。一方面她们的思想相对保守传统,得知被传染上性病,心里有委曲、耻辱、愤怒等负性情绪,又不好意思向朋友及家人讲,而自己心里过分担心和恐惧;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能让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RUST阴转,多数患者对TRUST等检查结果不能转阴理解不全面和误认TRUST阳性就表示梅毒没有治愈或有传染性、或再也不能正常生育,对治疗丧失了信心,在精神、心理上倍受折磨,从而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甚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有调查结果显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抑郁情绪普遍存在,抑郁情绪发生率约为59.52%;有较多产生重度抑郁情绪,发生率约为28.57%。

  认知疗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由Beck提出,是以认知论为理论基础的心理疗法,治疗时通过解说与指导的再教育方式,纠正个体对人、对己、对事的错误思想与观念,协助其重组认知结构,从而改善个体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目的。

  此疗法可以用于治疗情绪抑郁、焦虑障碍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很大一部分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在被确诊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本研究中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80%左右,而目前临床医生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只是单纯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生理上的治疗,而忽视其心理上的疾病状态。这同现代医学观念所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有悖的。在本研究中,我科医生与心理科医生一起使用认知疗法对焦虑抑郁的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这一特定人群进行治疗,与此类患者深入沟通,挖掘其认识误区,给予正确信息支持,告诉患者梅毒血清固定并不可怕,能正常怀孕、正常生活,从而解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收到良好效果。结果显示,认知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因此,皮肤科医生要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在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的治疗中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者有机地结合;应不断地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掌握沟通技巧,迅速捕捉到患者的症结所在,及时制定纠正策略,并加以实施;另外还需要全社会乃至政府机构的参与、支持及协助,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3(增刊):202.
  [2]刘藕根,黄清水,陈玉,等.IFN-γ,IL-10与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形成关系的探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7):416-417.
  [3]刘隽华,韩建德,陈木开,等.梅毒血清固定者与治疗后阴转者的免疫功能比较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4):385-38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