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性医学论文

产前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来源:实用预防医学 作者:杨红王春侠马进
发布于:2019-08-14 共4993字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行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唐山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梅毒患者162例, 根据其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 对照组未进行抗梅毒治疗或未进行全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后, 治疗组早产、死产及流产率 (8.24%、3.53%、2.3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5.97%、11.69%、10.39%) ,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治疗组存活新生儿极低体重、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3.75%、7.50%、6.2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1.67%、25.00%、28.33%) ,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治疗组存活的新生儿RPR阴性率为23.75%, 高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存活的新生儿中, 治疗组高RPR滴度 (≥1∶8) 的发生率为13.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低RPR滴度 (≤1∶4) 的发生率为62.50%, 高于对照组的3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改善新生儿预后。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 妊娠期抗梅毒; 新生儿预后;

  作者简介: 杨红 (1975-) , 女, 本科学历,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妊娠合并传染病。;

  收稿日期:2019-01-28

  Effect of anti-syphilis therapy during gestational period on pregnancy outcome and neonatal prognosi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YANG Hong WANG Chun-xia MA Jin

  Received: 2019-01-28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神经、骨骼、心血管等多系统的严重损害[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2],尤其是妊娠期梅毒的孕妇,患病人数逐渐增加[3];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播,妊娠期梅毒感染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均有较大安全隐患,导致孕妇胎盘早剥、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先天梅毒,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有研究表明[4,5],产前对妊娠期梅毒孕妇进行抗梅毒治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但仍有7%~20%左右的抗梅毒治疗失败,先天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仍然较高[6,7]。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产前妊娠期梅毒患者是否进行抗梅毒治疗, 观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唐山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梅毒患者162例, 根据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 治疗组85例, 对照组77例。治疗组年龄20~40岁, 平均 (27.83±8.74) 岁;对照组年龄20~42岁, 平均 (27.96±8.97) 岁。纳入标准:①年龄20~42岁;②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apid plasma reagin test, RPR) 、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 TPPA) 结果均为阳性,确诊为妊娠期梅毒;③有完整的随访记录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及其它影响妊娠结局的疾病者;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③合并HBV、HCV、HIV等病毒感染;④相关资料不完善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均P>0.05) 。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 梅毒感染孕产妇一旦发现感染, 即刻开始治疗, 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药物。1) 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 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 每周1次, 连续3次为1个疗程。2)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单位/d, 肌内注射, 连续15 d为1个疗程。若没有青霉素, 可用头孢曲松, 1 g/d, 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连续10 d为1个疗程;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 (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 , 红霉素每次500 mg, 每日4次, 口服, 连服15 d为1个疗程。儿童预防性治疗方案:苄星青霉素G, 5万单位/千克体重, 1次肌内注射 (分两侧臀肌) 。对照组均为孕期没有进行正规产检, 孕晚期由外院检查检出梅毒才转入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分娩患者, 未进行抗梅毒治疗或未进行全程治疗。

  1.3 诊断标准

  1.3.1 妊娠期梅毒诊断标准

  参考谢幸[8]主编的第八版《妇产科学》教材, ①梅毒血清学检查:RPR与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 (TPPA) 结果均为阳性;②具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取皮损处渗出物暗视野梅毒螺旋体检测可查到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1.3.2 新生儿先天梅毒诊断标准

  梅毒感染孕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项, 可诊断为先天梅毒:①儿童的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暗视野显微镜 (或镀银染色) 检测到梅毒螺旋体;②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③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结果阳性, 滴度≥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 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结果阳性;④出生时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 任何一次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⑤18月龄前不能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 18月龄后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仍阳性。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情况、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监测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使用Epi Data 3.0软件,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率或百分比 (%) 进行统计学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x?±s)进行统计描述,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

  产前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早产、死产及流产率 (8.24%、3.53%、2.3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5.97%、11.69%、10.39%) ,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n, %) 导出到EXCEL

  注:*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概率。

  2.2 两组患者新生儿预后情况

  产前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新生儿极低体重、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3.75%、7.50%、6.2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1.67%、25.00%、28.33%) ,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新生儿预后比较 (n, %) 导出到EXCEL1

  注:去除流产, 死产, 对照组新生儿数60例, 治疗组80例。

  2.3 两组患者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监测情况

  产前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后, 治疗组存活的新生儿RPR阴性率为23.75%, 高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存活的新生儿中, 治疗组高RPR 滴度 (≥1∶8) 的发生率为13.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低RPR滴度 (≤1∶4) 的发生率为62.50%, 高于对照组的3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比较 (n, %) 导出到EXCEL

  3 讨 论

  发生在妊娠期的梅毒被称为妊娠梅毒, 可能是在怀孕时发生的感染, 也可能是在妊娠期间出现的感染[9], 与患者高危职业、不良生育史、配偶有婚外性生活等密切相关[10]。随着近年来性观念的开放, 隐形梅毒和胎传梅毒的比例也在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 妊娠期梅毒母婴传播率达80%以上[11]。由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并经过血液感染胎儿, 引起宫内感染, 导致早产、死产、流产、先天性梅毒等问题[12], 严重威胁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 因此产前妊娠期采取抗梅毒治疗极为重要。

  针对梅毒的治疗, 目前以苄星青霉素治疗为主, 苄星青霉素具有抑制苍白密螺旋体活性作用, 且药物吸收排泄缓慢、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长[13,14]。产前及时实施规范化抗梅毒治疗, 可有效预防梅毒传播, 同时达到治疗孕妇与受感染胎儿的效果[15]。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 对照组患者未进行抗梅毒治疗或未进行全程治疗, 结果显示, 经抗梅毒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早产、死产及流产率 (8.24%、3.53%、2.3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5.97%、11.69%、10.39%) ,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表明对产前妊娠期患者进行抗梅毒治疗, 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此外,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新生儿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显示, 治疗组患者新生儿极低体重、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3.75%、7.50%、6.25%)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1.67%、25.00%、28.33%) ,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对两组存活的新生儿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后显示, 治疗组存活的新生儿RPR阴性率为23.75%, 高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 ;存活的新生儿中, 治疗组高RPR 滴度 (≥1∶8) 的发生率为13.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低RPR滴度 (≤1∶4) 的发生率为62.50%, 高于对照组的3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提示产前妊娠期的定期规范检测与规范化抗梅毒治疗, 并在新生儿分娩后立刻进行预防治疗及随访, 可显着改善新生儿预后, 降低新生儿出现极低体重、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窒息以及降低新生儿的RPR滴度, 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同[16,17,18,19]。

  综上所述, 对产前妊娠期梅毒患者进行早期监测并采取规范化抗梅毒治疗, 定期检测、随访, 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同时改善新生儿预后, 提高产妇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研究存在收集的样本量较少且未完全排除混杂偏倚等不足之处, 需采取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采样等更加严谨的研究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参考文献

  [1] 黄菊青.临床干预对妊娠期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 26 (3) :485-487.
  [2] 张万宏, 徐业华, 石卫东, 等.2010-2015年武汉市梅毒网络报告发病率与人群估计感染率对比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8, 25 (10) :1184-1186.
  [3] Zammarchi L, Borchi B, Chiappini E, et al.Syphilis in pregnancy in Tuscany, description of a case series from a global health perspective[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2, 25 (12) :2601-2605.
  [4] 李晓, 李瑞琼, 杜晓琴, 等.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 25 (1) :74-78.
  [5] 王慧玲, 范淑静, 程占莲, 等.妊娠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J].医学综述, 2014, 20 (1) :176-178.
  [6] 顾逢春, 凌静, 朱玉莲, 等.2014-2015年江阴市妊娠梅毒流行特征及新生儿结局[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 (2) :114-117.
  [7] 祝朝萍.妊娠期梅毒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诊治[J].中国性科学, 2013, 22 (9) :31-34.
  [8]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02-103.
  [9] 王晓娟, 李冰琳, 王聪.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围产结局及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 2018, 27 (10) :117-120.
  [10] 许卫华.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4) :9-11.
  [11] Manabe YC, Namale G, Nalintya E, et al.Integration of antenatal syphilis screening in an urban HIV clinic:a feasibility study[J].BMC InfectDis, 2015, 15 (1) :15.
  [12] 黄菊青.临床干预对妊娠期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 10 (3) :485-487.
  [13] Costa-Silva M, Azevedo C, Azevedo F, et al.Early syphilis treatment in HIV-infected patients:single dose vs.three doses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 G[J].J Eur Acad Dermato Venereol, 2016, 30 (10) :1805-1809.
  [14] Tomkins A, Ahmad S, Cousins DE, et al.O32 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is unlikely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for early syphilis with benzathine penicillin g[J].STI, 2015, 91 (Suppl 1) :A11-A12.
  [15] Hersh AR, Megli CJ, Caughey AB.Repeat screening for syphilis in the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cy: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AJOG, 2018, 132 (3) :699-707.
  [16] 廖丽娟, 李春艳, 付小园.妊娠合并梅毒早期母婴阻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8, 24 (30) :106-108.
  [17] 陈媛媛, 张西艺, 李维玲, 等.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果和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 31 (9) :1071.
  [18] Taylor MM, Stephen NF, Zhang X, et al.Estimating benzathine penicillin ne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diagnosed with syphilis during antenatal care in high-morbidity countries[J].PLoS One, 2016, 11 (7) :e0159483.
  [19] 邱莉霞, 许宗严, 胡瑞娟, 等.深圳市福田区2005-2017年妊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8, 18 (9) :896-898.

作者单位:唐山市传染病院
原文出处:杨红,王春侠,马进.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08):996-99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