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我国北方其他秧歌的艺术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792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北方的五大秧歌比较研究
  【第一章】我国北方冀东秧歌的特点分析绪论
  【第二章】河北冀东秧歌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我国北方其他秧歌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我国北方秧歌的伴奏与演唱
  【第五章】冀东秧歌与我国北方其他秧歌的比较研究
  【结语/参考文献】冀东秧歌具体特征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我国北方其他秧歌的艺术特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文所研究的是我国北方的五大秧歌,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南方就没有秧歌。确切地说,长江流域甚至华南一带,也有类似秧歌的民间舞蹈,不过大多数都不叫“秧歌”,而称做“秧歌灯”、“花鼓灯”,或“花灯”、“采茶”等。比较而言,还是我国北方的秧歌更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所选取的秧歌品类被誉为我国北方的五大秧歌,分别是:河北冀东秧歌、山东胶州秧歌、陕北绥德秧歌、山西汾阳秧歌、东北抚顺秧歌。以下拟分别论述。

  3.1 山东胶州秧歌

  山东省是一个文化大省,齐鲁大地是我中华民族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历代劳动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秧歌就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秧歌在山东有诸多种形式,其中以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三大支系为代表。特别是胶州秧歌影响最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步入了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殿堂。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享誉全国。

  3.1.1 历史传承

  据专家考证,清咸丰年间的胶州秧歌与我们现今的秧歌相比较,在舞蹈动作、行当名称、服装道具等方面基本相同。并有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为证。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在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建国以后,有关人员曾先后七次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对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鉴于此,上世纪末小屯村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3.1.2 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有“跑场秧歌”与“小戏秧歌”之分,前者属于民间舞蹈,后者属于歌舞剧的形式。“小戏秧歌”目前已经濒临失传,经过抢救整理,恢复挽救了少量剧目。例如《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胶州秧歌中的所有角色分为“六个行当”,这六个行当分别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

  胶州秧歌演员的通常阵容为 24 人,如若扩大阵容则要求双数递增。秧歌队的领军人物俗称“秧歌爷”,秧歌队的领舞者叫做“伞头”,秧歌队中的六种角色除膏药客以外,“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 种角色,一般都是 2 人或者 4 人,总是成双成对。胶州秧歌的出演过程有着固定套路,总是依照“开场白”、“跑场”、“小戏”先后顺序进行。跑场队形主要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等。压轴小戏主要有《锯缸》《上庙》《拴孩》等。

  胶州秧歌细分为两个流派,分别是以刘彩为代表的“文秧歌”和以陈銮增为代表的“武秧歌”.前者,当地人叫做“东路秧歌”,其风格细腻、柔美、舒展;后者,当地人叫做“西路秧歌”,其风格粗犷、火爆、豪放。随着岁月的脚步,东西两路风格各异的秧歌逐渐发展演变,兼收并蓄融为一体。

  3.1.3 基本动作与风格特征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棒槌舞棒花”、“鼓子丑八态”、“扇女撇彩扇”、“小嫚俏小扭”、等。基本动作的动态特征包括:“脚拧、腰扭、臂划、肩动、手推、腕翻”等。“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舞姿的独特韵味,胶州秧歌舞蹈动律的风格特征为“拧、碾、抻、韧、扭”.以下分别阐述:“拧”确切的说有两个要素,包括腰的拧转和腿的拧转,腰的“拧”实则腰与胯的轻微摇曳,腿的“拧”是靠脚腕发力的腿部扭动,这样就形成了身体的拧转曲线--即人们常说的“三道弯”.“碾”完全体现在脚部动作上。靠脚跟和脚尖的配合旋转来完成。譬如典型的丁字碾步就是如此。

  “抻”是动作过程中形态的瞬间持续和延长,让动作延伸拉长,呈现一种内在的力量。“韧”在胶州秧歌中所体现的是身体的内在力量。主要通过上肢和手臂的联合动作来完成,比如上步时,向上推扇动作所展示的“韧”劲:这种“韧”劲一直延伸到手指尖,直至达到全身的舒展,由于强调“韧”劲,整个动作舒展饱满。“扭”是胶州秧歌动律的核心,所谓“扭秧歌”既出于此。毫不讳言,“扭秧歌”总是以腰部为轴心,但这个“扭”绝不仅仅体现在腰部,同时也体现在上身的手臂,下身的腿部,还有肩部,胯部,以至于脚和膝盖甚至头部的扭动等等。所谓“扭断腰”,只是说胶州秧歌“扭”得狂热“扭”得尽兴而已。

  山东省是一个文化大省,齐鲁大地是我中华民族黄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历代劳动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秧歌就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秧歌在山东有诸多种形式,其中以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三大支系为代表。特别是胶州秧歌影响最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步入了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殿堂。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享誉全国。

  据专家考证,清咸丰年间的胶州秧歌与我们现今的秧歌相比较,在舞蹈动作、行当名称、服装道具等方面基本相同。并有清代宋观炜所作《秧歌词》的描述为证。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在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建国以后,有关人员曾先后七次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对其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鉴于此,上世纪末小屯村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有“跑场秧歌”与“小戏秧歌”之分,前者属于民间舞蹈,后者属于歌舞剧的形式。“小戏秧歌”目前已经濒临失传,经过抢救整理,恢复挽救了少量剧目。例如《送闺女》、《三贤》、《小姑贤》、《双推磨》等。

  胶州秧歌中的所有角色分为“六个行当”,这六个行当分别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胶州秧歌演员的通常阵容为 24 人,如若扩大阵容则要求双数递增。秧歌队的领军人物俗称“秧歌爷”,秧歌队的领舞者叫做“伞头”,秧歌队中的六种角色除膏药客以外,“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 种角色,一般都是 2 人或者 4 人,总是成双成对。胶州秧歌的出演过程有着固定套路,总是依照“开场白”、“跑场”、“小戏”先后顺序进行。跑场队形主要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等。压轴小戏主要有《锯缸》《上庙》《拴孩》等。胶州秧歌细分为两个流派,分别是以刘彩为代表的“文秧歌”和以陈銮增为代表的“武秧歌”.前者,当地人叫做“东路秧歌”,其风格细腻、柔美、舒展;后者,当地人叫做“西路秧歌”,其风格粗犷、火爆、豪放。随着岁月的脚步,东西两路风格各异的秧歌逐渐发展演变,兼收并蓄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棒槌舞棒花”、“鼓子丑八态”、“扇女撇彩扇”、“小嫚俏小扭”、等。基本动作的动态特征包括:“脚拧、腰扭、臂划、肩动、手推、腕翻”等。“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舞姿的独特韵味,胶州秧歌舞蹈动律的风格特征为“拧、碾、抻、韧、扭”.以下分别阐述:“拧”确切的说有两个要素,包括腰的拧转和腿的拧转,腰的“拧”实则腰与胯的轻微摇曳,腿的“拧”是靠脚腕发力的腿部扭动,这样就形成了身体的拧转曲线--即人们常说的“三道弯”.“碾”完全体现在脚部动作上。靠脚跟和脚尖的配合旋转来完成。譬如典型的丁字碾步就是如此。“抻”是动作过程中形态的瞬间持续和延长,让动作延伸拉长,呈现一种内在的力量。

  “韧”在胶州秧歌中所体现的是身体的内在力量。主要通过上肢和手臂的联合动作来完成,比如上步时,向上推扇动作所展示的“韧”劲:这种“韧”劲一直延伸到手指尖,直至达到全身的舒展,由于强调“韧”劲,整个动作舒展饱满。

  “扭”是胶州秧歌动律的核心,所谓“扭秧歌”既出于此。毫不讳言,“扭秧歌”总是以腰部为轴心,但这个“扭”绝不仅仅体现在腰部,同时也体现在上身的手臂,下身的腿部,还有肩部,胯部,以至于脚和膝盖甚至头部的扭动等等。所谓“扭断腰”,只是说胶州秧歌“扭”得狂热“扭”得尽兴而已。

  3.2 陕北绥德秧歌

  简称陕北秧歌,是流传于榆林、延安、绥德、米脂、佳县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因为陕北秧歌以绥德为中心,所以当地人习惯上称作“绥德秧歌”.陕北秧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他恰如其分的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2006 年 5 月 20 日,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1 历史传承

  据专家考证,陕北秧歌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一种古老神会的“傩舞”.相传北宋时已有类似于秧歌的民间舞蹈,当时称之为“阳歌”,关于“阳歌”的具体含义,古籍上是这样说的:“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也有“春闹社,俗名秧歌”的记载。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才压了锣鼓五音”.这个民间习俗一直延续了多少代。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解放区群众称为“胜利秧歌”、“翻身秧歌”.秧歌被赋予了新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内容,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传遍中国。

  3.2.2 表演形式

  在陕北老百姓看来,“秧歌”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秧歌专指“扭秧歌”形式的民间舞蹈;广义的秧歌涉猎面宽泛,包括当地流传的水船、旱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由此组成蔚为壮观的浩大秧歌队。每个秧歌队的场面阵容由数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总指挥称“伞头”,既是组织领导者也是艺术创意者,通常由有多年“闹社火”经验的老者担任。“伞头” 一手持花伞(寓意庇护众生),一手持“虎撑”(寓意消灾却病),指挥秧歌队连舞带歌,其后紧随的是手拿货郎鼓的货郎,再后面就是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所有秧歌队员。

  早年的陕北秧歌全由男士表演,需要女角色时都是男扮女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也参与到秧歌活动之中。男女队员身着彩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在革命战争年代,经过改革的现代秧歌角色有了变化,服饰可穿工、农、商、学、兵的现代装,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也可仍用花伞。但丑角却演变成了鬼子、汉奸、党棍、恶霸。

  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和“小场”两种。“大场”的场面振奋人心的,“小场”的表演秀美俏丽。“大场”秧歌在“伞头”的率领下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这些队形图案变化丰富,主要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等。

  小场秧歌的表演又细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倒挂”等高难技巧。秧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
  
  3.2.3 基本动作与风格特点
  
  陕北秧歌俗称“扭秧歌”,所以“扭”是陕北秧歌最基本的动作。“扭”以腰部为中心点,头部和上身随双臂做大幅度扭动。但更确切地说,秧歌的基本动作不只是“扭”.概括起来有扭、摆、走、跳、转等多种动作。秧歌的步法有“十字步”、“斜身步”、“抖肩步”、“三步一跳步”等。其中“十字步”最为典型,其分解动作包括“前进、后退、左腾、右跃”,尤其“十字步”的群体表演,上下协调,步调齐整,是陕北秧歌的一大特色。

  陕北秧歌男女角色的表演风格有很大的差异。男角叫“挂鼓子”,其动作朴拙,有武术的爆发力;女角叫“包头”,其动作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特点。秧歌艺人有这样一个口诀:“陕北秧歌扭摆走,情绪活泼又自由,节奏欢快变化多,动作好似风摆柳”.总体说来,陕北秧歌有着“欢快的舞蹈动律,鲜明的舞蹈节奏,淳朴的艺术形象,冼炼的肢体线条”.“走的轻巧,摆的花哨,扭的活泛”是其突出的风格特点。这种风格特点不仅仅是外在表现,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使陕北秧歌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3 山西汾阳秧歌

  山西汾阳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交融地带,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汾阳秧歌”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一带,因其覆盖面波及到相邻的孝义市,当地人也称其为“汾孝秧歌”. 作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汾阳地秧歌被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上世纪末,“汾阳秧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汾阳秧歌”是一种广场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浓郁的三晋乡土气息,对于研究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3.3.1 历史传承

  “汾阳秧歌”的历史久远。据当地老乡世代相传,“汾阳秧歌”是唐代重臣郭子仪的族人把宫廷“闹红火”的形式由京城带到栗家庄的,那时栗家庄一带都是汾阳王郭子仪的饷田。唐太宗时,四海平定,天下归心。皇上闲暇无事时,便常看太监、宫女、侍卫们在一起表演一种叫做“闹红火”的边舞蹈边奏乐的游戏。如此说来,汾阳秧歌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汾阳秧歌的传承方式为松散型,学秧歌的人往往不是一徒一师,而是一徒多师,也有悟性好无师自通的,因此,汾阳秧歌的师承关系不是“从一而终”模式。这样传承的好处是避免了传承过程中的艺术僵化,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汾阳秧歌的代表性传人冯丕基,自 13 岁起开始扭秧歌,他打腰鼓功底扎实,舞技娴熟,以刚劲有力、热情奔放、标准健美的舞姿引人注目。

  3.3.2 表演形式

  汾阳地秧歌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诵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一般在演出时,先出场的是武场地秧歌,在他们的套路走完以后,围成一圈由专门的演员演唱,这属于文场地秧歌。唱毕,再回归原队列形式,秧歌队伍继续行进,开始下一轮的演出。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角色造型独特,其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的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

  秧歌队共有十二人参加,称为十二角身。四个磕花棒的、四个打鼓的、四个筛锣的。磕花棒的由侍卫们装扮,打鼓的由太监们装扮,筛锣的由宫女们装扮。因此,磕花棒的是武士形象,一招一式都属武术套路,一身的英雄气慨;打鼓的是丑角形象,时时处处表露出一种不安分的调情举动;筛锣的是少女形象,以掩饰不住的爱慕之心,总想去接近武士,而往往受到丑角的挑逗与阻拦。鼓乐敲打起来后,圈外再加-个马锣、一个大锣、一副大镲,煞是击节有声、节拍有致、热闹有趣。地秧歌的队形变幻也融进了兵家阵势的演变,号称十二套路。

  据老人们回忆,旧时的秧歌,人们都叫“捣秧歌”,只是围成圆圈敲打锣鼓的群众娱乐活动。汾阳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有:“告庙祭神”、“排街”、“掏场子”、“过街板”等。“告庙祭神”是在寺庙中进行的首场演出,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排街”就是走街串户的秧歌表演。主要是给村中德高望众之户拜年贺喜。当秧歌队走到这些人家的门口时,总要停下来扭上几段、唱上几段。各家各户为行礼仪、为讨吉利,往往准备烟茶糖酒对秧歌队予以酬谢,老百姓管这叫“排街”.“掏场子”是指秧歌队在固定的场地表演各种队形套路。汾阳地秧歌的“掏场子”不但队伍蔚为壮观,而且套路丰富多彩,有“一条龙单引”、“两条龙双引”“三条龙穿引”等 70 多种。“过街板”又叫“打过街板”,这时扭秧歌的停下来,由民歌手即兴演唱拿手的民歌。演唱形式是敲打与念唱交替进行,演唱内容大多是喜庆吉利的“四六句子”.后来有好事者为了搞笑弄鬼,将主唱的民歌手扮成丑角的模样,又在他头上插朵花或反穿羊皮袄,人们称其为“蠢厮儿”.清末民初时,汾阳地秧歌又融进了许多说唱艺术的因素,并逐渐增加了一些故事情节,向秧歌小戏过渡,以至于最后形成了山西省的地方性小小剧种。汾阳秧歌的活动旺季主要是冬季的农闲季节,活动者均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所占用都是茶余饭后的业余时间。

    3.3.3 基本动作与风格特点

  汾阳秧歌的武场秧歌有许多翻身、踢腿、旋子、下叉的武术动作,需要有扎实的功底。除了场内打小锣的女角之外,参加武场地秧歌表演者大多都会几招拳脚功夫。过去,花棒和打鼓手都是从娃娃时开始学起,能在十里八村叫得响的秧歌艺人本身就是拳棒好手。由于民间武术教师的门派不同,所以武场地秧歌中不同队伍、不同艺人的动作、风格各不相同。文场地秧歌的歌手以表演唱为主,不参加舞蹈与伴奏。文场地秧歌就是现在的“汾阳磕板秧歌”,它不用丝竹管弦来伴奏,没有曲牌,也没有起板和过门,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只要同台演唱的人能统一到一个调上即可,演唱者纯粹使用地方土语。行里人称男演员叫“瓜壳”、女演员叫“脑塔儿”.当地的秧歌把式们有这样一套行话:“磕花棒的全凭腿脚哩,打鼓的全凭胳膊哩,筛锣的全凭‘圪尺’哩,那模样奴着哩”.“圪尺”是表现女人们娇态的一种步子,两只脚同时扭动脚掌与脚跟横向移动。

  3.4 东北抚顺秧歌

  东北三省地域广阔,民间舞蹈--秧歌有多个支系,尤其以流传在辽宁省东北部抚顺地区的秧歌最为驰名,他艺术特色明显,民族性与地域性双重属性兼而有之。

  抚顺秧歌实际有两个品种,一种是河北、山东一带的移民传入抚顺的关内秧歌;另一种是源于满族民间传统的本地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本文所研究的既是这种)。抚顺是努尔哈赤的故乡,满族的发祥地。“鞑子”一词是旧时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贬称,带有歧视之意,有碍民族政策,鉴于此,1986 年,国内民舞专家正式命名为“抚顺满族秧歌”.

  3.4.1 历史传承

  经考证,“抚顺满族秧歌”形成于十五世纪前后,至少有四百多年历史。1616 年老罕王努尔哈赤在抚顺新宾登基称汗,创建了兵民一体的八旗,每逢打了胜仗或喜庆丰年,都要喝米酒,唱歌跳舞,鼓乐一响,由鞑子官率领,就扭起来唱起来……这应该就是满族秧歌的原始雏形。如果追溯得更远些,这时的舞蹈与其先祖女真人所流行的“莽式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抚顺满族秧歌再现了满族人民狩猎、征战的生活方式,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注重礼仪的古老民风,是满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故此,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时,抚顺地区的满族秧歌尚有五十多个团队。而现如今,就是年节也很难见到满族秧歌的演出活动(尤其是纯正风格的),满族秧歌已面临失传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秧歌老艺人或大多离世,或年老体衰,民间艺术的传承链条接近断裂。二是大量满族同胞早已汉化,满族秧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已不复存在。故此,挖掘、抢救、整理、研究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时不我待。

  3.4.2 表演形式

  抚顺满族秧歌通常有五种角色:1、“鞑子官”(俗称“里鞑子”或“大老爷”),2、克里吐(俗称“和尚吐”或“外鞑子”),3、拉棍的(负责划场步阵),4、上装(秧歌队中的女性角色),5、下装(秧歌队中的男性角色)。从以上角色的身着服装和手持道具上来看,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满族先民们,狩猎、征战的特点。比如:担任秧歌领队的“鞑子官”,头戴缨帽,身穿箭衣,外披黄马褂,扎腰箍,穿黑色快靴,手挥蝇帚,斜挎腰刀;专管维持秩序的“克里吐”,头戴毡帽,反穿皮袄,斜挎串铃,手挥长鞭;负责联络步阵的“拉棍者”,手握柳树棍,装束与里、外“鞑子”大同小异。更有甚者,无论是上装的女性角色,还是下装的男性角色,他(她)们身穿的彩裙和身披的彩带,均以颜色的不同来区分旗属,这充分反映了八旗制度下满族先民的生活方式。

  其表演程式一般是这样的:秧歌队有鞑子官前导领路,拉棍的跟随其后,男左女右排成两行,其他角色穿行其间。舞队入场先“三拜茶桌”后,鞑子官表演“见礼”,克里吐长鞭打场,鞑子官率队“走阵”,“走阵”后,上、下装“圈场”.转入“二人场”,这是表演的高潮部分,最后,由鞑子官率队致满族礼,对主持人(主人)和观赏群众表示感谢。尔后,可以再“走阵”、“圈场”,反复多次,尽兴方休。秧歌舞队一般是在指定的宽敞平坦地集合并表演。

  现今的抚顺秧歌经过历史演变、岁月打磨,已经融合了“满”“汗”两种秧歌的精华,实乃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原汁原味的满族“鞑子”秧歌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找寻。

  3.4.3 基本动作与风格特点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元素。品味满族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其动作的一招一式都是其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无论体态特征还是动态特征,无不打上这个古老民族生产、生活、狩猎、征战的印记。

  在满族传统的舞蹈元素中,多有跃马、射箭、摔跤等反映原始生产生活状态的动作,也有模仿鹰、虎、熊等动物的动作,这与满族先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狩猎、征战是主要生活形式有直接关系。

  抚顺满族秧歌基本动作中的“扬、蹲、跺、盘、摆、颤”等姿态,刚劲豪放,英武洒脱,具有鲜明的满族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色。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