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山庄戏剧的历史沿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82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河北承德话剧团山庄戏剧发展探究
  【引言  第一章】山庄戏剧的历史沿革
  【2.1 - 2.4】山庄戏剧作品题材、人物及结构分析
  【2.5】山庄戏剧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山庄戏剧发展现状与对策
  【第四章】山庄戏剧对中国话剧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承德山庄戏剧推广困境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 言

  山庄戏剧起源于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承德话剧团成立于 1948 年,60 多年来,承德话剧团排演了近 200 个剧目,曾经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骏马奖等国家、省部级奖项。这其中,山庄戏剧作为承德话剧团的经典剧目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1988年,《班禅东行》和《懿贵妃》代表中国赴香港参加第十六届国际艺术节; 1992 年《班禅东行》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戏剧节;1994 年《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参加汇报演出;1995 年剧团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西太后》由日本着名导演市川猿之助搬上舞台,在东京连演 40 场;1998 年底《圣旅》参加河北省第五届戏剧节,荣获编剧、导演、舞美设计、演出一等奖;艺术片《班禅东行》在全世界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化的社会使话剧舞台的转型越发迅速,传统话剧舞台演出形式受到社会变革的新思潮冲击,中国话剧也开始发生了深刻的裂变,"举国"话剧体制下的话剧发展开始进入探索阶段。应该说,中国话剧在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尤其是在戏剧的现实性和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融入东方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戏剧体系,并诞生了一批基于中国各地域文化的特色的话剧流派。而在这其中,根植于中国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开始与话剧发展中进行融合,前者往往能够成为话剧蜕变的刺激力量,山庄戏剧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逐渐诞生,并形成中国地方话剧剧种的一支新生力量。山庄戏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达到发展顶峰,使山庄文化与山庄历史通过戏剧这一表演形式进行了广泛传播与发展。然而,在近二十年中,承德话剧独特的山庄戏剧开始面临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内,剧团的经济效益、影响力不断降低。在被业内称之为"戏剧危机"的八十年代年,多元文化内容、元素和形式强有力地冲击着原有的戏剧舞台,各地方戏曲流派光景暗淡,几近处在消失的边缘,生存下来的戏剧流派更是凤毛麟角,几乎没有基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基本是靠财政基金维持运转。山庄戏剧发展面临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话剧产业整体面临的问题,本文将基于戏剧艺术市场发展规律,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化方法,对根植于承德地区的山庄戏剧进行"微观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这对于推进山庄戏剧的发展、推广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导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选择了这一研究命题。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希望达到以下两个目的:第一,通过对山庄戏剧概念的界定,从理论上对山庄戏剧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明确山庄戏剧的题材范围与基础,深化山庄戏剧在戏剧艺术理论研究,为山庄戏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通过对我国话剧市场的调查与分析,结合承德话剧团实际发展状况,对山庄戏剧的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科学性的发展对策建议,促使山庄戏剧真正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使文化、艺术真正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1.理论意义

  通过对山庄戏剧发展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对山庄戏剧发展脉络的梳理和从理论层面的界定;对我国话剧界及其他地方戏剧剧种及流派深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从而从戏剧艺术理论层面对戏剧艺术流派发展与推广进行挖掘与探讨,从而促使戏剧艺术理论的完善。

  2.现实意义

  文化娱乐生活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亟待得到满足,话剧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是现代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戏剧舞台繁荣的回归,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舞台演出都将适应这种新形式的变化,因为多元娱乐形式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能够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戏剧舞台才能真正形成多元化娱乐形式中的一员,否则就将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话剧艺术必须从题材角度、编排手法等方面从观众角度出发,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就将针对该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建议,其将有助于推动山庄戏剧这一优秀话剧风格的传播与发展,促进其真正形成文化艺术产业。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山庄戏剧的研究处在初期阶段,主要研究方向也在山庄戏剧的领军人物剧作家孙德民及承德话剧团的一些经典作品,并未有对山庄戏剧的市场化发展对策的研究,中国知网中涉及孙德民、山庄戏剧关键词文献为 46 篇,其中以《大舞台》艺术双月刊中为主要研究阵地,发表了一系列针对于孙德民与山庄戏剧的研究论文,对于山庄戏剧研究主要学术专着为《火红的山庄戏剧--承德话剧团的艺术道路》(1993)、《戏剧之旅》(1994)、《孙德民与山庄戏剧》(2006), 2007 年于承德召开的"孙德民与山庄戏剧"研讨会,对包括《西太后》、《懿贵妃》、《帘卷西风》等一系列山庄戏剧作品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属于较为系统地诠释了山庄戏剧的题材范围及艺术特色,也针对承德话剧团成立六十余年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山庄戏剧的题材范围界定中,普遍认为山庄戏剧中山庄题材历史剧与孙德民在此前后创作的反映塞外农民生活的现代戏,成为山庄戏剧的两翼。

  2.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山庄戏剧属于承德话剧团在中国话剧大舞台上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流派,在国内的研究尚属于初级阶段,其概念定义及基本的研究范畴在艺术理论研究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所以,国外对于山庄戏剧情况几乎为空白,没有专门的研究学者对于山庄戏剧进行系统分类的研究,无任何论文及专着出版。

  

  第 1 章 山庄戏剧的历史沿革

  1.1 山庄戏剧产生的背景

  "山庄戏剧"的提出与传播,在学术界具有较多争论,而且众多学者在提及"山庄戏剧"时,只将其作为承德话剧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话剧生存困难时期自创的一个戏剧品牌,而对"山庄戏剧"口号的提出,却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多以回忆式提出,并且每个学者的说法均不相同,如余林认为"从 1982 年开始,正是有了这种思考,才有了'山庄戏剧'的探索";布尔在《山庄戏剧的新绿--为〈孙德民剧作选第二集〉而作》中,认为"'山庄戏剧'的提出是在 1983 年,孙德民主创《懿贵妃》演出获得成功之后".而田本相则认为"山庄戏剧"这一概念的提出应该是在 1984 年.

  对于山庄戏剧口号及概念的首次提出,经过参看所有"山庄戏剧"的资料后,其中由原承德话剧团团长、山庄戏剧奠基人孙德民着述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保持和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关于推荐孙德民同志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报告》中两篇文章中都指出, 1982 年孙德民与承德话剧团首次提出"山庄戏剧"口号;在《坚持"二为"方向,不断改革创新》的讲话稿中,孙德民这样这样描述道:"我们从 1982 年就探索'山庄戏剧'的道路。但是,从'承话'的艺术发展史看,我觉得这一条道路很早就开始酝酿和躁动了,而现在在逐渐地从不自觉走向自觉".

  相比各方说法,时任承德话剧团团长、山庄戏剧奠基人孙德民的论述准确性相对较高,所以,山庄戏剧的首次提出和探索时间为 1982 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话剧迎来被戏剧界称为"话剧危机"时期。随着多元文化的涌入,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话剧舞台更面临雪上加霜般的打击,话剧观众日益减少,剧团收入急剧下降;市场经济的原因导致中国话剧人才大量流失涌入影视剧行业,中国话剧事业面临空前的困难,而八十年代初的承德话剧团,也有着同样的困境。1980年,我国着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张庚来到承德,重温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避暑 山庄的"辛酉政变"的历史,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历史题材,应当进一步开掘".张庚先生为当时处在困境的承德话剧团指出了一条契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之下,孙德民开始进行有关"辛酉政变"题材戏剧的创作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山庄戏剧"的开山之作--《懿贵妃》于 1982 年正式上演,并且接连演出一百二十多场, 1983 年进京连演三十多场,并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同年,《懿贵妃》又被孙德民改编成电视剧,并获得了"飞天优秀剧目奖"."《懿贵妃》的演出,标志山庄戏剧正式诞生".

  1984 年 9 月 18 日,孙德民被任命为承德话剧团团长,自此,承德话剧团开始明确提出"山庄戏剧" 的口号,山庄戏剧更成为承德话剧团全团的总体艺术追求,为走出当时的"话剧危机" 指明了方向。

  1.2 山庄戏剧的概念界定

  "山庄戏剧"概念自 1982 年首次提出以来,距今已经 30 年,发展至今,基于承德话剧团及山庄戏剧主要创作人孙德民的提法,认为承德话剧团自 1982 年演出的 25出剧目中,以承德避暑山庄历史故事:辛酉政变、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以及承德地区农村题材的剧目均被纳入至"山庄戏剧",其中有学者认为,以上两个题材是山庄戏剧的两翼。但是在发展 30 年中,山庄戏剧获得国内较高艺术奖项的包括文华奖、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大部分都是以避暑山庄的历史题材剧目获得,可以说,避暑山庄的历史题材剧目成为承德话剧团扬名于中国戏剧界的品牌剧目、精品剧目,而后期创作的诸如《棋盘岭传》、《喊山》等农民题材戏剧,尽管使用了现代舞美表现,舞台表演形式也有了较大创新,并由外聘导演进行二度创作,但是就从戏剧的作品质量和思想深度来看,则远远达不到山庄历史题材戏剧的深度。

  最初承德话剧团以及时任承德话剧团团长孙德民提出"山庄戏剧"的初衷,是以弘扬山庄地区文化为内涵的,是为了将"承德"这一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地理区域概念进行置换,使承德话剧团演出的戏剧可以借势知名度较高的承德避暑山庄,达到提升自己剧团的目的。然而,当"山庄戏剧"随着承德话剧团几部精品剧目如《懿贵妃》、《班禅东行》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并产生巨大反响之后,"山庄戏剧"的概念也随之走红,而后,人们就习惯的将"山庄戏剧"与承德话剧团其他演出剧目一并算入山庄戏剧概念。在学术界,于 2007 年召开的孙德民与山庄戏剧研讨会上就"山庄戏剧"的概念及艺术成就进行了讨论,会上,大家基本认同孙德民的观点,认为山庄历史题材与承德地区农民题材是山庄戏剧的两大题材,将承德话剧团演出的与以上题材的相关戏剧都纳入至山庄戏剧概念范畴,然而,这种界定缺乏对"山庄戏剧"概念的深入探讨与考量,没有对两个题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更没有看到"山庄戏剧"所承载的山庄文化内核,所以,对"山庄戏剧"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公认的、学术严谨的概念。

  对于"山庄戏剧"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山庄戏剧"是一种戏剧风格、还是一种戏剧流派的属性问题是对"山庄戏剧"概念完善的首要任务。根据"艺术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定义来看,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很多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统称艺术流派".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或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显然,"山庄戏剧"是由承德话剧团一家话剧团体所独家出演(除根据《懿贵妃》改编的《西太后》由日本团体出演外),主要剧作人即为孙德民,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山庄历史题材和承德地区农民题材的话剧剧目,所以,"山庄戏剧"应当属于一种艺术风格,而这种艺术风格属于以孙德民为代表的承德话剧团。

  其次,就"山庄戏剧"题材来看,"山庄戏剧"的开山之作《懿贵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剧目整体严谨、传统,对具有地域特殊历史题材的挖掘与掌握,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纵观目前学术界对于承德话剧团"山庄戏剧"的认定,其中受到话剧界好评及演出次数最多的,都是具有浓郁承德地方特色历史题材的,其中主要包括《懿贵妃》、《西太后》、《帘卷西风》、《班禅东行》、《圣旅》、《十三世达赖喇嘛》、《紫罗兰又盛开了》八部历史题材剧。而形成一种艺术风格,其从题材、表现形式尤其是在文化承载上,必须有一种符合艺术风格文化内核为依托,所以,对于承德话剧团所排演的农村题材剧目,包括《喊山》、《棋盘岭传》、《雾蒙山》等是否具有"山庄戏剧"所承载的地域特色、山庄文化文化内核,不具备地域文化特征,何以能够纳入到"山庄戏剧"的概念中?

  在研究"山庄戏剧"的概念时,应该从山庄戏剧所承载的山庄文化入手,而山庄文化具体又指什么文化呢?避暑山庄的肇建对于承德地区具有深刻影响,可以说,没有避暑山庄,可能就不存在承德这一座城市。因为承德自蒙元、明朝时期属北平(今北京)府,处在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接壤地区,只是一个拥有较少人口的小村落。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康熙皇帝敕令建设热河行营,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标致热河地区开始得到清廷重视并迅速发展。康熙五十年(1711 年)热河地区形成现有的基本格局,在此之后,因皇帝避暑、狩猎之需,几乎半年时间都驻跸热河,带动整个热河地区进入繁华时期,街道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可见,正是避暑山庄的肇建,才使得承德由一座"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小村落"演变成为中国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所以,凝结在山庄文化中的核心应当是满清皇家文化,其中还包含农牧结合文化、宗庙文化、多民族融合文化,而与满清皇家文化息息相关的就是满清王朝在此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可以说,承德这座城市正是为避暑山庄而服务的。所以,山庄戏剧题材的话剧,应该以避暑山庄所承载的山庄文化为文化内核,这是山庄戏剧应当具备的本质诉求,是判断山庄戏剧的重要依据。纵观现在的研究成果,笔者仔细的研究了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的剧目,山庄历史题材的剧目结构严谨,将地域历史与地域文化二者巧妙结合,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承德山庄特殊历史政治地位进行了着重表现,承载了山庄文化,展现了承德作为清王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人文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作为山庄戏剧的代表无可厚非,实至名归。
  
  而目前作为山庄戏剧一个重要题材分支的承德地区农村题材戏剧,多是以农民题材反应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农村生活,以及社会大的历史时代变化对于农民生活的影响,如《棋盘岭传》,主要故事讲一个老的村支书在文革期间因为坚持文革中的错误做法,在文革结束后,被其整过的仇人以及村民对其的不理解,而后老支书的儿子当上支书,通过各种努力化解村民心结,最终与大家共同奔赴小康的故事。首先,对于这类题材、这类故事,在北方农村中,属于较为普遍的现象,承德的农村与北方大部分农村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换言之,在看这出话剧的时候,没有人会知道这个故事出自承德,因为这部剧中没有明显的承德地区文化印记,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山西也可以发生在河南,只不过是由承德话剧团排演而已。其次,避暑山庄所在区域,仅限于承德市区,而剧作家孙德民所创作的农民题材话剧均取材于其位于隆化、兴隆等承德外县区的生活基地,虽然这些地区在行政区划上隶属承德,但是承德避暑山庄对于其基本没有任何的文化影响力,承德市区尚且是由一个小山村演化而来,更何况古代交通、信息的闭塞,在更加偏远的地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文化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几乎不存在,所以,农村题材的话剧根本不具备山庄戏剧所承载的山庄文化内核,所称山庄戏剧也就无从谈起。

  对于山庄戏剧,应该进行严格的学术界定,厘清山庄戏剧内所承载的山庄文化内核,对于界定山庄戏剧的概念,具有重要的衡量作用,而具有山庄地域特征的山庄文化内应该包含满清皇家文化、宗庙文化、多民族融合文化、农牧融合文化等多种文化要素。而对于承德话剧团排演的其他取材于承德地区的话剧,包括农民题材、都市题材等,只能称之为"承德话剧",而不应该偷换山庄戏剧的概念,甚至不能称之为"热河戏剧"(承德旧称热河),因为"山庄"、"热河"其只指向承德市区这一部分区域,山庄文化的影响仅限于该区域,不能以山庄概称承德,因为现在的承德辖区较之前已经扩大数倍,其虽属于承德,但是却未受到过避暑山庄 300 年来的历史、文化浸润。

  综上所述,山庄戏剧的概念应当是:指以由承德话剧团创作、演出,具有浓郁承德地域特色,以避暑山庄文化为文化核心内涵,突出反映承德地区独特历史、文化风貌的一种话剧艺术风格。

  所以,针对山庄戏剧的概念,遴选自 1982 年山庄戏剧被首次提出以来,承德话剧团演出的剧目中属于山庄戏剧的有:《懿贵妃》、《西太后》、《帘卷西风》、《班禅东行》、《圣旅》、《十三世达赖喇嘛》、《紫罗兰又盛开了》(详见附录一)。

  本文中将对以上八部作品作为山庄戏剧的研究对象,进行山庄戏剧发展的针对性研究。

  1.3 山庄戏剧的影响与作用

  承德话剧团自 1982 年首次提出山庄戏剧以来,山庄戏剧由一种戏剧艺术风格逐渐成为承德话剧团的戏剧精品品牌,纵观承德话剧团在中国话剧界获得的重要奖项,几乎全是由山庄戏剧中的历史题材剧目获得的,对于山庄戏剧的影响,应该从对承德话剧团、对中国话剧界、对承德山庄文化三方面来论述。

  首先,对于承德话剧团,山庄戏剧作为其八十年代提出的戏剧口号,如今在戏剧舞台上已经实践了 30 余年,30 年间,山庄戏剧伴随着承德话剧团走过了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在改革方向的初期带领承德话剧团这个虽然由河北省文化厅直属却偏居一隅的小剧团声名远播,冲破了北京、天津、黑龙江等戏剧强省的围剿,作为河北文化的优秀代表走向了全国甚至世界的舞台;在随后而来的戏剧危机时代,承德话剧团人仍然以山庄戏剧作为剧团的主要工作方向,为了弥补话剧经费的不足,从1985 年起,承德话剧团开始拍摄影视剧,筹集资金近一百六十万元,其中约 40 万左右的的经费补充了话剧艺术的生产和事业费的开支,在这其中,在八十年代,有商家甚至愿意出 3 万元购买《班禅东行》的剧本改编,但是不采用承德话剧团演员,而被承德话剧团婉拒。可见,在八十世纪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戏剧危机,对于当时的整个中国话剧业都是一个致命的威胁,随着电视的普及,影视剧开始成为大众日常文化娱乐消费的主要方式,戏剧观众的急剧减少,与影视剧的发展密不可分。但是,承德话剧团没有走向与国内众多剧团相似的道路,而是坚持走"树立精品意识,一切为了拳头产品"的道路,在这期间,成为山庄戏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塑造了承德话剧团的在话剧界的口碑,也未承德话剧团赢得了众多的荣誉与掌声(详见附录二),包括:文化部文华奖(《十三世达赖喇嘛》、《圣旅》)、文华剧作奖(《十三世达赖喇嘛》、《圣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十三世达赖喇嘛》、《圣旅》)、曹禺戏剧文学奖(《圣旅》)、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帘卷西风》)、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编剧奖(《圣旅》)、全国话剧交流演出剧目奖优秀编剧奖(《帘卷西风》)、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大奖(《圣旅》)、第二界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剧目金奖(《圣旅》)、孔雀奖金奖(《十三世达赖喇嘛》、《圣旅》)、孔雀奖银奖(《班禅东行》)、电视艺术片骏马奖(《班禅东行》)。

  其次,对于中国话剧界,山庄戏剧成为一支重要的地域特色戏剧,而这种地域特色虽然与生俱来,但是却发展曲折,山庄戏剧形成中国话剧界独树一帜的、由地方话剧团团体形成的戏剧艺术风格,承德话剧团创作的有关避暑山庄历史题材话剧,将世人所熟知的避暑山庄内的历史渊源通过话剧的形式向大众进行了一种精彩的呈现。在中国话剧界,还未有过地域性话剧艺术风格的形成,对于新中国之后的的戏剧剧目,则主要以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等经典之作,但是却未有一个地域如承德话剧团如此,将一个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进行如此深入的挖掘,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弥补了自己的地域劣势,使这个市区人口不过 38 万人的小城市内一个不过 100 余人的小剧团成功地将山庄戏剧推向了全国、全世界,这对于中国话剧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

  最后,对于承德山庄文化来说,山庄戏剧成为传播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话剧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使更多人了解了承德避暑山庄重要的历史文化背景,承德避暑山庄不仅仅是清朝皇帝的园林,而是一座发生了改变中国命运变革的历史活化石。在山庄戏剧中,如以辛酉政变为故事背景的《懿贵妃》、《帘卷西风》,以六世班禅觐见故事背景创作的《班禅东行》、《圣旅》等,对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风貌、悠久历史进行了生动地刻画和表现,尤其是承德避暑山庄中蕴含的满清皇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庙文化,都通过人物造型、台词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辛酉政变、六世班禅觐见等史实对承德避暑山庄的政治地位、政治功能进行了有力地阐释;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清王朝统治者慈禧太后统治地位的确立,就是由承德避暑山庄这座皇家园林开始的,可以说,在这里,中国近代史开始发生转折,对中华民族的命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