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音乐剧《木兰》中传统与现代打击乐的融合

时间:2014-08-28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3416字
论文摘要

  打击乐艺术在中国可谓是既古老又年青的艺术,锣鼓艺术的繁荣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前行的脚步。

  数千年来,锣鼓艺术的产生、发展、繁荣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原始鼓的猎捕动物功用、古代帝王享乐功用再到民间群众社火、祭祀,锣鼓文化的发展始终与中华文明结伴而行。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空前繁荣,西方打击乐艺术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打击乐艺术从此进入了飞速发展与快速更新的时期。因此,具有丰富内涵、悠久历史的古老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相碰撞融合,构建出了我国现阶段打击乐艺术形式的民族化、多元化发展特征。

  2013年金秋十月,著名的台湾打击乐团——“朱宗庆打击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一部具有典型“中国风”的打击乐盛宴《木兰》。整台剧目以打击乐表演形式和戏剧中的京剧艺术表演形式相融合,演绎了“木兰”这个角色,阐述了木兰不凡的生命历程。剧中辅以震撼的视听冲击与细腻动人的音乐,带领观众窥探木兰内心深处的纠葛与盼望,从而令观众产生强大的共鸣。音乐会在打击乐繁荣发展的今天开创了新的突破。

  首先,中国传统戏剧“京剧“艺术表演形式的融入极大程度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有元素。在融合现代打击乐与传统京剧两种艺术形式的情况下,又恰到好处地呈现出了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阐述方式赋予了木兰新的内容与生命。其次,以完整的中国民间文化故事作为连贯音乐会内容的主线条。音乐会的形式由音乐剧的表演形式呈现,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汇合,丰富了打击乐艺术的内容,开拓了中国现代打击乐新的发展方向。

  一、民族历史文化的融入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

  1.历史典故

  《木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历史文化典故,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木兰是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女性,她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传说,更是一位少女的成长传记。历史故事中流传下来的民歌诗词对木兰的评价是:“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而在这些颂扬和赞誉的外衣下,木兰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生为柔弱女儿身,在最美丽的韶华,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与魄力,毅然换下缎裳纱裙,身披铠甲上阵杀敌?边疆大漠、战马嘶鸣、妖娆年华、转瞬即逝,对于爱情,她有没有渴望过?对于未来,她又有怎样的憧憬?这一切的一切,让人们对这位传奇的巾帼英雄在肃然起敬之余又多了些许好奇。剧目中的故事情节不仅有委婉细腻的“木兰”心理情绪描写,还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描写,用现代打击乐器的编排呈现出来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在剧中的《叫阵》一曲中,京剧的基本功法十八棍与打击乐演奏家的技巧完美结合,呈现出以棍棒的节奏和打击方式,与练兵用的长竿不同部位、材质敲击出的不同声响,充分营造出古代战场的氛围,使得打击乐器本身“恢弘、嘹亮” 的音色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操兵练功的宏大场面与气势,令人叫绝。

  音乐会曲目的编排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以往的音乐会中,要表演的曲目通常在内容上都是不相关联的。打击乐音乐剧形式的出现,不仅在表演内容上突出了故事情节的连续性,更在打击乐乐曲的编排中增加了内容的逻辑关系。《木兰》剧目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就是音乐会中乐曲曲目的呈现,剧目情节衔接顺畅,一气呵成,使得打击乐音乐剧中故事内容与技术技巧完美地结合,突出了典型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艺术内容的表现性。它不仅展现了打击乐器所特有的音色特质,并且深刻地刻画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而提升了现代打击乐艺术作品的民族化内涵。

  2.戏剧元素

  戏剧元素的融入可谓是音乐会曲目创作中的又一个亮点。众所周知,朱宗庆打击乐团所演奏的乐曲都是由该乐团中专门负责创作的团队进行创作、编排的。戏剧元素的融入除了在乐器的使用中运用到中国戏剧打击乐器,更多的则是在演奏者表演过程中肢体语言的“手、眼、身、法、步”中更多的体现出来。京剧是中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京剧展现了数千年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京剧打击乐的曲牌形式复杂、多变,节奏鼓点程式化较高,京剧脸谱极具特色,这些都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标签。《木兰》在编排和表演中把中国京剧的这些典型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为完成打击乐与京剧在听觉与视觉上合二为一的要求,打击乐团的团员们接受了严格的京剧身段训练,包括武功身段、棍法、十三响等。将乐器、身段表演与唱腔巧妙结合,打击乐演奏以及剧情角色相互结合,变化出令人惊艳的身体节奏,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让观众仿佛与木兰一道置身于金戈铁马,豪情万丈的沙场,见证木兰传奇的一生。

  3.影响艺术内容的其他民族元素

  在《木兰》音乐剧中,民族元素的多元化呈现,给人以轻松愉悦、赏心悦目之感。在曲目的编排创作中并没有局限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在剧情发展中,渗透了多民族的艺术表现特点,从不同的地域风格、多样的生活环境、演出服装、道具等民族元素中展现出现代打击乐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通。首先,在乐器方面,台湾当地高山族特有的乐器与西洋打击乐相结合,展现了新的艺术素材。其次,绚烂的民族服饰配以特定的京剧道具和动作语言,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内容。不论在音乐演奏和服装设计上,都呈现了跨界合作的丰富色彩。

  最后,在现代舞台、灯光、道具的完美融合下,给人以听觉视觉的完美享受,带给观众视觉与听觉的3D空间立体震撼,使得整个音乐剧的中国民族特色尤为凸显。

  二、传统与现代打击乐艺术形式的结合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1.多样性

  西方现代打击乐艺术从演奏技巧、乐器制式、表现形式等多方面都与中国传统的打击乐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木兰》部分剧目在乐器的使用上很下功夫,结合了西方打击乐与中国民族特有乐器的编排。不仅在乐曲编排中结合了西方打击乐器,而且在表演中融合了传统的与现代的演奏技巧,使得演奏形式多样化。在乐器制式、表现形式上,西方打击乐器较为突出的是打击乐中的旋律打击乐器,如马林巴琴或颤音琴。旋律打击乐器擅长的是表现音乐内涵、塑造音乐形象。而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则是锣、鼓等无音高打击乐器。无音高打击乐器在演奏中更多的是节奏律动的表现,烘托气氛。两者的结合取长补短,既展现了故事情节、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又渲染了气氛,提升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时代性

  现阶段,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互通交流已成必然趋势。传统的艺术形式与世界艺术同步发展互相吸收、借鉴,使得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构建成了新时期文化艺术的时代特征。西方现代打击乐艺术形式以它特有的表现形式冲击着中国传统打击乐的原有表现形态。西方打击乐表演形式灵活,乐器的配比构建合理,包括旋律乐器、节奏乐器的合理使用,擅长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突出了作品中音乐性的内容。中国传统打击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单一、不确定性;乐谱、乐器的使用方面科学性较弱;口传心授的传教方式,单一、贫乏的乐器构成形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形式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且流传较广。民间社火、祭祀等社会活动中已离不开传统的打击乐艺术表演,传统的民间艺术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流淌于民族血脉中,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西方现代打击乐艺术必须与传统的打击乐艺术形式相结合,这样既突显了西方打击乐艺术的表现特点,又结合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形式,走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道路。

  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是集演出、文化培训、商业经营为一体的文化产业机构,其独立的运营模式、合理的商业经营以及构思新颖的创作团队都是其乐团成功的坚实基础。尤其在创作方面,作品的内容都是建立在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构建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凸显丰富表现样式的作品。相比西方的打击乐作品则更具有内容性,既展现了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打击乐艺术发展,同时又表现出西方表演形式的灵活多样。打击乐音乐戏剧《木兰》在中西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之路。《木兰》综合了多种艺术种类的表现形式、传统历史典故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融合、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与表现内容的丰富性相融合,使得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容既不失艺术的时代先进性,同时又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欣赏方式,为中国传统打击乐艺术形式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表现内容,与民族艺术发展、时代风格特征相统一,形成了具有传统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新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
  [1]黄轲.《新世纪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之研究》.文化艺术研究,2011.4.
  [2]马娇.《从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音乐语言中看其民族元素的运用》. 河南师范大学,2011.
  [3]李真贵.《来自台湾“心”的撼动-听朱宗庆打击乐团音乐会》.人民音乐,1996.6.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