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西部文化与地理的“联系—割裂—回归”过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9-17 共2945字
论文摘要

  地理和文化之间自古存在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地理总是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其文学都有不同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对文学的影响是否已经减弱了?这对以强调地理差异、地域色彩吸引他人的西部文学来说,是值得探索的。

  一、西部地理和文化的联系

  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崎岖,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与自然斗争成了西部人长期以来的生存主题。西部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概念,如陕西、四川平原等以农耕文明为主,扎根于土地,不爱迁移;西藏、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以游牧文明为主,游荡于草原,性格豪爽。自然环境作为人们世代居住的地方,成为了他们的审美对象。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群又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和审美意识,由此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意识。

  地理对文化起作用的同时,文化对地理也能起到反作用。由于科技进步、旅游需要等因素,地理环境按照本地传统文化的特点被改造成自然或人文的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景观从不同层面增强当地文化的特点,成为一种地域特色。走进每一个西部城市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特色,走进成都是巴蜀古文化,走进西安是古都历史文化,走进西藏是藏地宗教文化。

  西部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其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环境往往都设定在了西部这一地域中,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展现出西部地区的地理、文化、风俗等等。

  地理环境在文学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作家来选择和构建的。西部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西部的人、地、物都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所以必然会在作品中留下西部的印迹。这些地理印迹不是简单描述,而是这些地理孕育出来的生活经验、心态。张承志《北方的河》中,河已经不是一个客观实物,而是被倾注了更多的感情和激情,是心灵状态的一种反应。西部大地的宽广、苍凉、洁净,使西部文学呈现出了悲壮、苍凉、雄奇、浩瀚的特点。西部文化虽然在整个文化潮流中处于边缘位置,但这也给西部文化的创新带来了契机。

  二、地理与文学的割裂

  地理与文化的联系是一直存在的,但到了今天,这种联系却在逐渐减弱。在古代的边塞诗中,它们的联系就十分密切,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等。

  在情感诱发下,这些自然地理、人文风情演化成了作家笔下西部异域风采。但因为各方面的因素,西部封闭的状态被逐渐打破,地理分隔被消解,传统文化体系在崩溃,西部地理和西部文学间的密切联系在逐步被削弱,越来越多的因素介入到了西部文学之中。

  (一)“割裂”的原因

  1.西部受全球化、互联网的影响

  以前,西部与其他地方因为交通的不便而缺乏交流,但现在却能通过互联网、电话产生联系,各种新思想通过这种途径涌入了西部。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西部文学在这股潮流中开始向大众文化趋同,这种趋同消解着西部人的传统思想。

  2.受红军长征及延安这个红色政治中心的影响

  那时,为了革命宣传的需要,西部与政治的联系密切起来,文化也开始为政治服务,从内容、形式、思想等多个方面,对当时西部的众多民间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3.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的改革步伐,打开西部的封闭状态,发展多样化的经济形式,以促进西部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这种经济转型,也使西部人对土地的依赖降低,他们不再埋头于土地,不再只关心庄稼、收成,开始抬起头去看四方,传统经济模式被打破,这也促使了西部人思想的转型,价值观的转变,西部文学中的情感、价值观自然也在改变。

  4.消费主义的流行,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之下,文学开始与经济利益挂钩,大量的西部作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也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西部的猎奇心理,使西部的地理、人文、风俗成为了噱头。

  5.西部自身内部也在瓦解

  东部沿海地区高度发达,东西部之间的落差,使越来越多的西部人为了生计而离开了西部,投身到了东部的建设大潮之中。在西部的大部分村子里,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流向了东部沿海城市,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是否能担负起传承、发展西部文化的重担,这是值得担心的问题。

  (二)“割裂”在文学上的体现

  1.新的西部乡土小说兴起

  传统落后的西部人、原生态的西部生活是传统作家书写的对象,但现在“西部乡村人的凡俗人生及其在现代文明和商品意识重击下所发生的经济和文化震荡则是叙述的主要对象”,西部的地理和自然也得到新的阐释。雪漠的长篇《大漠祭》中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文化情结,就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

  2.新的城市小说兴起

  随着西部城市的建设,西部人在西部现代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城市感受,这个新现象吸引了陈继明、唐达天等一大批作家的关注,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在传统地理文化的熏陶之中,西部现代城市文明成了读者认识中的一个空白。新的西部城市小说的出现正是弥补了这一空白,为西部文学注入新的血液。

  3.新时期出生在西部的作家的异化

  虽然从小受到本地传统文化影响,但长大后的他们跟外界的联系变得非常密切,思想不再单一的被地域局限化了。就像成长于四川富顺的郭敬明———富顺是西部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但郭敬明的作品却辞藻华丽,风格奢靡,完全与一般的西部文学不同,没有一点西部的色彩,他的《小时代》跟上海人卫慧的《上海宝贝》一样,充满了对名牌的追逐,对上流社会的憧憬,对底层社会的脱离。当然,郭敬明不代表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但是却可以说明地理和文化间的联系对现在新一代的作家来说,影响确实不如从前了。这种“割裂”也使不同的人群开始以不同的眼光去审视西部。非西部作家开始写关于西部的作品,他们以外来者的眼光打量西部,陷入了多重身份的思考和追寻之中,完成了自我反省和自我寻找,写出了被认为最具西部性的作品。

  三、“割裂”后的寻找

  西部地理和文学的割裂也带来了困境。有的西部作家开始放弃西部这块土地,放弃西部文化的传统,一味吸收外来的思想、文化,写出了不属于西部也不属于其他地方的作品,既脱离了个性,又不能完全融入其他文化群。为了追上时代新潮,一味把地域特色和文化完全割裂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鲁迅曾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所以有的作家开始重新皈依这片土地,重新感受西部,有意识地抵抗外来文化、城市化、现代化对西部的入侵。但如果把握不当,也容易造成西部文学的狭隘倾向。这种回归不应视为单纯的地域性回归,而是内在精神层面的回归。西部文学保持独特的西部特色,这是它保证自身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时代在变化,人们阅读的需求在变化,对文学的选择也在变化,西部文学要免遭沦落,还需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文学发展的脚步,用新的眼光去审视西部特有的生活状态。一味恪守地域特色的书写,只为了展示西部不同的民俗,缺乏新意,势必会被淘汰。这些都是要西部作家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阿来回到了本民族的历史中,同时结合先锋派技巧,写出了长篇巨作《尘埃落定》,这是西部文学与外来文化结合的成功例子。

  四、结语

  经过联系———割裂———回归这样反复的过程,才能使西部文学得到发展。“首先应是乡土的,然后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这样作家才能不被地域性所束缚,更好地运用地域性写作,又避免沦为地域性的奴隶。翟永明曾在接受采访时就坚持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好的作品……既可以看出地域对你的影响,又可以看出你已经超越了它。”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