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王建中文集》体现出的作者学术品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8-25 共7214字
论文摘要

  一

  作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能够出版自己多卷本的文集,无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是值得提倡的.文集是作者学术成果的一个全面总结,也是对作者学术道路与学术品格的一次系统性检阅和梳理.出版文集,对作者具有学术生命里程碑的意义,也代表对作者学术实力的一种肯定.读者从文集中,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整体学术面貌、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值得欣喜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出版了自己的文集.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满族学者王建中先生新近出版的《王建中文集》(包括《理论探析与文学研究》及其续编、《文学批评与艺术鉴赏》《诗歌润笔与散文濡墨》《挚诚友情与至爱亲情》等卷),带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欣喜.这部文集,具有记录一代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跋涉的珍藏记忆的意义.

  在我国,许多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默默地坚守科研岗位,不断开拓创新,为中国的社会科学事业辛勤地奉献着,建筑着中国社会科学的巍峨大厦.王建中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人文领域的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王建中先生是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兼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兼职教授,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国丁玲研究会和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历届理事,辽宁省文学学会副理事长.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1]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有一种学术的品格.王建中先生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学术使命感与学术品格,长期保持着旺盛的学术活力的学者,也是解放后我们党自己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他的研究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评论、影视戏剧评论等,兼及散文和诗歌的创作.关于王建中的学术研究的特色,着名鲁迅研究学者彭定安先生认为":他的这些研究,形成了一个系列,一种格局.这些研究的成果所形成的'系列'、'格局',描绘、抒写、记叙、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文学成就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与作用.这些成果,对于大学文科教学、中文系师生的讲授与学习,都是有益的资材;对于一般文学爱好者,也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它们可以汇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文献总库和积淀之中."[2]

  《王建中文集》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带有时代特色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跋涉的汇总.这种跋涉,带有作者个人的体温,带有他的学术探索的记忆,也包含着作者心性的自由和人文思考.而我们特别需要珍视的,则是从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学者独特的理性精神和学术品格.

  二

  《王建中文集》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学术品格,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他是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年代,由学工转而学文,并且研究视角涉及多个艺术门类的成果丰富的学者.他的研究自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其间基本没有中断过.在比较漫长的学术旅途中,他的学术之路经历了 60 年代初期的起步发轫,度过了"文革"的岁月,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他的学术研究愈加成熟,专业特色也愈加突出.特别是 1992年退休后,愈发勤奋科研,成果丰厚.这使他的研究成果呈现不断攀登之势.他一共发表文学评论、学术论文 500 余篇,主编或与他人合着出版着作 20余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被列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的专着《时代女性论稿》和《东北解放区文学史》,以及《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中外文学名着选读》(上、下册)《东北革命作家田贲诗文纪念集》等.他的研究,跨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领域,以对鲁迅、茅盾、丁玲等作家的研究,及东北现代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研究为重点,他的文艺评论涉及小说、诗歌、散文、影视、戏剧等多艺术门类,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在文学研究中,他是一个勤奋的多面手.

  学术研究的多面开花,源于学术视野的开阔意识.王建中的学术研究,具有广泛吸纳、多面开花的特点.他立足地方,又面向全国.他对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作家里扬、刘文玉、徐光荣、萨仁图娅、金河、马秋芬、刘恩铭、周莹、王汪、宋振庭,乃至早年的萧红、萧军等的作品,都有所研究.作为一个满族学者,王建中还特别关注满族作家的创作,他以《辽宁日报》《满族研究》等报刊为阵地,对马加、田贲、李云德、康启昌、路地、佟希仁、牟心海、张捷等满族作家的作品都有专门的评论,受到满族族友的赞誉.满族作家路地在给王建中的一封信中说":你是一位宽厚、勤奋、务实的满族学者,省内外作了许多评文论诗的文章,对此你有建树."[3]

  王建中还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某种类型知识分子的代表,或者说,是建国后体制内的、专家型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他的身上,既有比较传统的、正统的学术理念,也有着与时共进的开放性的思维视野,有着勤奋严谨的学风,这些,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学术审美品格.

  一个人的学术品格的形成,总是与其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密切相关.王建中之所以有其比较广阔的学术视野,吸纳博采、多面开花的学术品格,正缘于他独特而丰富的人生经历.1931 年他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在日本的侵略占领下度过了少年时期,1945 年东北光复,他体会了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他说:"我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诞生的,度过的自然是灾难的童年.入学后受的是奴化教育,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直到 1945 年'八·一五'光复后才真相大白,从心底里感到作为中国人的屈辱和自豪.正因为这样,我更渴望了解东北日伪统治时期无数革命的、进步的作家反映这一段历史的文学作品,从中了解沦陷区人们的苦难和反抗斗争."[4]

  1949 年,在东北刚刚解放的土地上,18 岁的他就入了团,并就读于沈阳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2 年被保送到培养俄文工业翻译人才的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同年在学校入了党,后提前毕业留校做了几年的青年团工作,1956 年被保送到全国重点高校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1958 年到新成立的辽宁大学中文系任教,后担任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84 年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党支部书记.

  王建中的学术道路,和政治、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早期的学工到学文,从冶金专业和俄语专业学习到从事文学研究,王建中的人生随着祖国的需要,随着党的安排,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弯.

  这种人生的转折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思想中形成的工作服从党的需要的自觉意识,是很宝贵的东西,也是建国初期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共同的精神面貌.这种政治觉悟,这种将政治与学术的自觉结合的意识,对于他所从事的文学研究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也是一种能够激发事业进取的正能量,因为它源于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正像王建中自己说的:"我们这一代青年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一切听从党的安排,把个人的理想完全融入党的事业中,从我个人学习与工作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从学工到学文,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又频繁调动,时而教学时而科研,完全是为了适应各个不同时期党的事业的需要……学工有助于我的逻辑思维,学文有助于我的形象思维,两者兼而得之,从而使我在教学和科研上更为严谨与纯熟."[5]

  而这种自觉的体制内意识和政治敏感,以及教学背景的学术经历,既是他学术研究的一种特色,也是他学术研究的长处.在学术道路的早期,他的学术探索是和他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的业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在俄语教学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曾发表了许多探索性的文章.较早的政治思想浸润,使他的学术道路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有着响应不同时期党的需要的政治敏感性.许多老一辈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此类型的知识分子,为新中国的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曾起到了一种先行者的作用.

  三

  王建中的学术道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与跋涉,步伐沉稳,目标明确,他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原则,坚持独立的思想品格,敢于鲜明地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在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得尤为鲜明.

  我以为,一个好的社会科学学者,应该保持自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该与时代、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一种警醒意识和历史感,用文化的力量和睿智的思想,高擎闪耀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精神火炬,启迪人生.这是一种文化责任和使命.特别是能够从宏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为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和现代化进程,提出自己有见地的学术视点,激发一种清醒的时代精神.我们看到,王建中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学术品格.

  王建中较早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着名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的研究,他的研究范围还包括冯雪峰、叶紫、巴人、赵树理、丁玲、周立波、雷加、骆宾基等人以及梁山丁、梅娘等东北沦陷时期的作家.王建中是中国茅盾研究会的首批会员,先后有 4 篇论文被收入《茅盾研究论文选集》《茅盾研究》《茅盾与二十世纪》等研究文集中.他与陆文采教授合着的专着《时代女性论稿》,着重研究了茅盾作品中的时代女性形象,首次以专着的形式,以"女性视角""全方位"解剖,深入阐释了茅盾艺术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中外文学的比较观照.文学评论家刘鹏评价说:"如此全面、具体而详尽地揭示茅盾先生丰富多姿的女性世界的,大概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文学专着了.""两位学者对茅盾研究这一新视角的开拓,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茅盾先生创作的取向、女性意识的特点以及审美艺术的意蕴,而且也突出了作者艺术世界的远见卓识.这对茅盾研究来讲,不能说不是一种深入与拓展,而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讲,无疑也是一种新贡献."[6]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荣指出,王建中对茅盾"女性文学"的研究"有两点突出的建树:一是将茅盾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化、谱系化,这不仅凸显了作家人物形象的整体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理解的导向.二是将谱系化的艺术形象命名为'时代女性',不仅进一步弘扬了茅盾本人的文学成就,也为文学史研究建构了一类形象的'共名',而这一共名的时代、文化、审美的综合意义则是不可替代的"[7].

  王建中还是我国最早从事丁玲研究的学者之一.1985 年,他就参加了全国丁玲研究会的筹备组,成为首批中国丁玲研究会的理事.他先后发表研究丁玲及其作品的学术论文 20 余篇,共 17 万余字,出版了《丁玲的莎菲系列小说诠释与解读》专着.针对学术界有人认为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图解现成的公式",是"概念化的作品","小说中的众多人物都缺乏个性"的观点,他在论文《丁玲艺术个性的形成、淡化与扩张》中进行了反驳,指出丁玲所塑造的这些人物"恰恰是血肉丰满,个性鲜明,与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的公式化、概念化绝缘的"."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作品中,作家真正做到了对正面人物不'神化',对反面人物不'丑化',而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从实际生活出发,用多色调去描绘人物"[8].此外,王建中在对鲁迅、巴金、老舍等着名现代作家的研究中,也提出了一些富有新见的学术观点.他的这些研究成果,汇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库藏.

  四

  对东北现代文学的研究,是王建中学术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1986 年,他与人合作主编了《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这是国内首部研究东北现代作家作品的论文专集.他对"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作家萧军、萧红,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先后发表了 20 余篇评论和纪念文章,此外,还出版了 10 余万字的编着《〈呼兰河传〉诠释与解读》.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东北现代文学的研究中,王建中是较早的参与者之一.1995 年,他发表了论文《略论抗联时期的革命文学创作》,对东北这一时期的进步文学和革命文学活动进行了介绍.东北沦陷时期的进步文学和爱国作家的创作,长期以来被文坛所忽视,王建中反对不加区别地把东北沦陷时期的作家统统打成"汉奸文人"、认为他们的作品都属于"汉奸文学"的观点,他认为应该从历史唯物论出发,从作品产生的实际环境出发,客观地评价东北沦陷区作家的创作.1987 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东北沦陷时期作家梁山丁的长篇小说《绿色的谷》,王建中随即撰写了评介文章《阶级抗争图,乡土风俗画---评梁山丁的长篇小说〈绿色的谷〉》,指出这部作品:

  "以深沉的爱国感情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的农村血泪交织的生活."他还对春风文艺出版社随后出版的东北沦陷时期的女作家作品选《长夜萤火》给予了评介,努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这种客观的、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的理性评论,对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是非常需要的.此外,他还积极推动和参与了 1991 年 9月在长春召开的建国后首次"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参与会后编选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的工作.

  自 1985 年起,王建中开始关注对中国解放区文学的研究和作家周立波的研究,他先后发表了 10余篇研究周立波的论文,并主编了《东北解放区文学史》.他在《〈讲话〉的基本原则与解放区文学的优良传统---兼驳〈历史无可避讳〉中某些谬说》的文章中,反驳了一些人认为的解放区文学作品是"政治的传声筒""将文艺等同于政治"的观点,他立场鲜明地提出,应该"继承和发扬解放区文学的优良传统",扞卫毛泽东文艺思想.此文在《延安文艺研究》1990 年第 2 期发表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文艺报》"理论与争鸣"版都载文摘录了他的观点,并给予充分肯定.

  1984 年到辽宁社会科学院工作后,他的学术研究进入了最活跃的时期,他积极投入到文学所的东北现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当代辽宁作家研究、影视文学及地域文化的研究课题之中,主编或与他人合着多部着作,获国家级及省、市级奖励 50 余次.

  1997 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电影评论家".此外,在辽宁大学教学期间,他还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包括辽宁大学等东北、华北十七所院校协作编写的教材《鲁迅作品选讲》《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上、下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等.这些,可以看作是他的学术研究的组成部分.这种长久而旺盛的学术生命和广泛涉猎的研究领域,是王建中学术研究的重要特色.

  五

  王建中在《文学批评与艺术鉴赏》卷的《后记》中说:"文学评论是我喜爱并擅长的文体之一,故而在我的文字作品中所占比重也很大.一方面由于我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面对大量的作家作品以及广博的文艺现象,可以说撰写文艺评论与我的本职工作密不可分,亦或义不容辞;另一方面,这一文体的写作兼有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某些特征,驾御它,既是对自己理论根基的一种盘点,也是对自己艺术感知的一种检验,永远具有挑战和超越的意味."他的文艺评论包括对文艺创作的综合评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电影电视戏剧艺术评论等方面.他的评论比较注重对作品时代特征的把握,以及小说的叙事情节、散文的情怀意境、荧屏艺术与人物形象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点评.其中对一些作品的评价,具有比较宏阔的文化视界.如他对《中国古典戏曲名着简论》《三侠五义》《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江西苏区文化研究》等书的评介,以及他对辽宁作家的作品《沸腾的群山》《特殊案件》《代理队长》《典型形象》《努尔哈赤传奇》《张学良将军》《神丑》《北大,1957》的评论,都是贴近实际,亲和而中肯的.他的评论,既理性化,又富有人情味,在作家和评论家之间构架一种活泼的朋友似的关系,进而产生一种真挚的友谊,这使他成为了许多作家的朋友.他还非常注意评文与评人的结合,注重挖掘文章背后的作者的思想修养对创作的意义,既评文又评介作者,这是值得提倡的评论视角.

  王建中的学术研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以载道"的意识,在他的文学研究在场的同时,还伴有思想的在场、政治的在场、时代的在场,有一种真诚的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学术品格.他对研究课题的选择,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在研究中,努力保持与时代新鲜气息的共息吐纳,同时,他的研究又是忠于信仰,忠于事业,积极回应社会的.特别是退休以后,老而愈壮,笔耕不辍.这些,都体现了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良好的学术研究状态.他退休前曾说:"文学道路是艰苦的,任重道远,但愿苦上加苦,在今后的岁月中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10]而在退休以后,他的科研成果超过了退休前,他在《退休四年天天有新鲜感》一文中颇有感触地说:

  "有人说,老年人离退休以后会有一种失落感和寂寞感.其实,这完全是人为所致.工作自己找,乐趣自己寻,谈何失落;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又何谈寂寞.……每天我都有一种新鲜感.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稿,干不完的事,观不完的景,使不完的劲,真有不知老之已至之感."[11]

  这就是他晚年的心态,发挥余热,积极生活,而且科学养生.笔者与王建中先生共事多年,深知他的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他学术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将要结束本文时,我想引述王建中先生在《文学批评与艺术鉴赏》的《后记》中所引录的英国作家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在《仰望星空》中的一段话,自然也寄托了我的同感:"一般而言,真正伟大的专家都充满了睿智、友善、谦卑与有趣.因为他们深谙一点,即自己花上一辈子研究的某个领域或领域的分支,相比该领域本身所隐含的知识,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知识的曦光,在他们前面闪烁,时暗时亮,就像上下起伏的孤寂山谷.他们深知自己不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所以会暗地里羡慕那些后来者.因为,许多在他们看上去还处于一片迷雾的地方,可能在后来者眼中便显得清晰明了.

  他们也深知,知识在向各个方向延伸,显得那么邈远与深不可测,而且在不断交错与纠结.他们自己容量有限的大脑中,那些最微妙的能力与事物蕴藏深远,于是他们便明白,知识并非创造出来,而是不断地被发现."这是多么精彩的关于学术探索和知识发现的叙述.我想,永远地行走在发现新知识的旅途上,也许这就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云柱,主编.名言格言警言赠言四言大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2] 彭定安.王建中文集·理论探析与文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序 2.

  [3] 王建中.王建中文集·挚诚友情与至爱亲情[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3:47.

  [4] 王建中.女性文学的骄傲---评《长夜萤火》的思想艺术成就[M]//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

  [5] 王建中.学工学文党需要,教学科研度春秋---入党六十年的生活历程回顾[J].江西文艺史料,2001(第 31 辑).

  [6] 刘鹏.一部全新的学术专着---评《时代女性论稿》[J].冀东学刊,1995(3):47-51.

  [7] 王春荣".学院派"文学批评的一种声音---王建中文学批评综论[J].武陵学刊,2011(3):111-116.

  [8] 王建中.丁玲艺术个性的形成、淡化与扩张[J].延安文艺研究,1989(3):37-47.

  [9] 王建中.王建中文集·文学批评与艺术鉴赏[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3.

  [10] 王建中.我怎样走上文学之路[J].满族文学,1989(8):62,59.

  [11] 王建中.退休四年天天有新鲜感[J].中国老年报,1996-06-1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