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女权文学在文学史上的阶段性发展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作者:高钤
发布于:2020-04-21 共4608字
现代文学史论文第五篇:女权文学在文学史上的阶段性发展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男女权性别文化层面之中,又各自不同,进一步彰显出现当代文学史发展的时代特性。我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尽管受不同时期社会制度差异影响,但追求男女平等的呼声始终高昂。归根结底源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进程中,性别文化所探寻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尚未实现,有必要通过正视其现状来进一步改善性别文化中的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也为进一步窥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进程中的辉煌与弊病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文学史; 现当代; 性别文化; 发展现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Based on Gender Culture
 
  GAO Qian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Zhengzhou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Abstract: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which are embodied in the cultural level of men's and women's rights and gender,and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further highlighting the er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As an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China has been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in different periods,but the pursuit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has always been a high voice. In the final analysis,it comes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in China.The real equality explored by gender culture has not yet been realized.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up to its manifesta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gender culture,and to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further peeping into the brilliant and malad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in China.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中曾经因为一些名人名家的代表作品闪现出熠熠光辉,他们的名字渐趋湮没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深夜苦读、执行咀嚼的美餐,同时也因他们各自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性别文化,慢慢梳理、细细洞察,一度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热点议题,督促现代人不断借鉴和反思。正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进程而言,文学的本质属性应是源于理论和实践沉浮,正视其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历史情境和审美问题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中受“历史xuwuzhuyi”中所强调的“去革命化”发展路径,直接以单纯文艺学、意识技巧问题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大方向。有由此导致文学史研究者无法直面历史xuwuzhuyi,不能辨析文学中的历史真面目和实质。
 
  20世纪80年代迄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女作家创作出的作品总量和作品质量及其对外影响力度比之男性有了极大的进步。以《中国当代文学史》权威人员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女性文学在数量和质量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构成主体之一。据“中国青年网———China Youth Network”报道,纪念1995北京世妇会二十周年活动在京举行,这意味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嘚瑟进一步产生,博宁具有意识形态领域的特质。以男女性性别文化研究层面的相关事项来分析,中国大力女性文学思潮渐趋形成,并具备了话语资源和演变特性。
 
  二、女权文学在文学史上的阶段性发展
 
  我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发展中受历史、人文、科技等因素影响,一度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了人物的无限魅力,也使得不同时期男女权变更有了各自的特性。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是男女权之争相互博弈的结果,其中在三个不同的发展历史时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性。
 
  (一)女性形象觉醒时期
 
  19世纪80年代初,以李伯元、吴趼人、曾朴、刘鹗为代表的谴责小说家所著《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近十年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等作品和以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多写女性妖鬼怪形象)等、戏曲:《桃花扇》《长生殿》等小说里面都有对女性形象有所涉及。
 
  大陆思潮在此阶段以女性主义文学思潮为第一阶段发展,而这一阶段的文学史发展以小说、诗歌、散文共同发出女性声音。在他们的作品中,对其受压迫后的反抗、旧有经验的不满、迫切改变自身不利处境的呼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以张洁和张辛欣为代表的小说家所著《祖母绿》中塑造的曾令儿,在运动中不断地热爱和追求;《沉重的翅膀》塑造的叶知秋;张辛欣作为“独步东西”的女作家,以其代表作《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疯狂的君子兰》以及非虚构作品《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人的自述》(“Beijing People—a Self-report of One Hundred Ordinary People”)等成为这一时期人人乐道的谈资。翟永明为2013年年度提名杰出作家,以其作品《方舟》中塑造的“三女人寡妇俱乐部”成为代表女性性别群体的杰出作品。
 
  这一时期的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中法战争、阜康钱庄挤兑倒闭、第二次重庆教案、北洋水师成立等重大事件。其中以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发展中话语权力觉醒为突出特色。一方面受解放思潮影响,使得男女性别歧视僵局被打破,另一方面在结构性话语空间上,女性比之封建社会有了更多的合法权益。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两个凡是”、关于真理的探讨,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呈现出自由的雏形。
 
  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时期女性权利的崛起,使得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由“男权”时代会组织形式饱受诟病后,女性从行为上争取自身权利的结果。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持续发展时期
 
  1985-1995年长达十年间,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充斥着人道主义的无限光辉,并在男权中心思想回潮的意识形态领域重构的了话语权。由此,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以张贤亮《绿化树》小说中表现的20世纪50年代“右派分子”章永璘在宁夏劳动改造期间的一段永生难忘的生活经历;作品主要通过人物的一系列忏悔、内疚、自责、自省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对饥饿、性饥渴和精神世界的困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解读,展现了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遭遇。
 
  与之相对比的是上一发展时期作品《沉重的翅膀》中叶知秋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及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地位的认同和贺家彬音乐修养彰显自身高洁品性。这一时期的发展,使得中国女性文学在话语权、写作领域、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渴求。作家们在作品中的“性别之声”使命感和审视两性关系的承诺与事实,比之上一时期更理智。与此同时,男性蓬勃的扩张意愿和女性形象化欲望倾斜共存。
 
  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作品是贾平凹的《废都》和陈染的《无处告别》。前者为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由于其独特而大胆的态度以及出位露骨的性描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后者所阐述的黛二小姐状态愈发无限地逼近现代人的精神领域,借以窥见生活的本质。两种文学主义思潮的发展进程中,以男权话语文本与女性话语文本的势均力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诗歌领域以其独树一帜女性个性表达,成为女性思想解放的先驱。主要队伍组成有解放区诗人、国统区诗人和共和区诗人。最富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有李季的《玉门诗抄》和《杨高专》、闻捷的《苹果树下》和《种瓜姑娘》……还不法如李瑛、贺敬之、郭小川、艾青、公刘等人的经典作品。
 
  (三)女性主义文学思潮话语资源获得时期
 
  诸如世界文艺思潮的影响洪流中,包括社会性别、非政府论坛、弱势群体等等在内的系统化组织体系研究及其西方文艺复兴后带来的新产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设计和现实中以女性形象为代表的文学作品铁证如山。
 
  无论是鲁迅笔下的子君迸发的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还是祥林嫂作为农村妇女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个性;甚至包括阿长作为下层劳动者的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及其思想性格上的消极落后,还在《一件小事》中显示出肃穆、严峻而深沉的格调。还包括王安忆代表作品《长恨歌》《小鲍庄》《流逝》,都以家常生活作为载体,关注人的心灵世界,创作出独特的更具震撼力的普通人的传奇。
 
  三、研究综述
 
  要以性别文化考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两性作家母性,完成完美书写传承与超越,以莫言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和孙惠芬《秉德女人》作为政史史诗架构和宽宏大气、细腻温柔不融为一体。在创作层面,要使作品保有原创色调,需在了解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轨迹层面窥见他们的不同表达效果。
 
  考究20世纪90年代女性城市文学,将其作为文学文本、社会文本和文化文本加以推广,是阐明女性主义思潮,与消费主义融合,共同纳入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文学史上“京派”和“海派”是由“二元格局”走向“多足鼎立”的发展轨迹之所在。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轨迹与时期来看,英译本原创文学的研究,是基于陈衡哲代表作《一日》《小雨点》《洛绮丝的问题》《运河与扬子江》《文艺复兴史》《西洋史》《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衡哲散文集》;凌叔华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及散文集《爱山庐梦影———Love the mountain dream》和一些男性译者之间的对比研究,考究了三个时期社会环境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影响及其各自呈现的特点,极富研究价值。
 
  在性别文化研究层面,通过探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新视野,对弥补文化断层和隔代问题,实现文化研究本土化,发挥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以文化转型和文学过度为理论整合,对文学史史料积累和学术再建构规范化,具方法论支持和和而不同的文化研究认知价值。
 
  中国女性在中国现当*写作进程中,由权利转变趋近革命转变,并在新文学研究中,由五四启蒙文学传统———左翼革命文学传统———工农兵文学传统的传承经历,为大众消费语境、日常审美、性别意识外化的新价值维度。
 
  以比较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缘起,无疑能从文学考察、经典传递、文学史等维度,将文学大众性与经典性和文学现象作为研究之根本所在。
 
  从第三发展时期所倡导的性别维度,在文学史和性别之间就相关学者的著述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代表人物为孟悦、戴锦华、盛英、林丹娅、常彬,代表作为《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等等。
 
  结束语
 
  现当代文学史是在中国文学史中最富代表性的杰作,除了受其特殊位置影响外,在文学语言及其表达形式、思想情感层面的研究,一度需要在学科体系中,正视其发展状况。上述研究中就男女性权利之争的性别歧视进行举例论证,在文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学流派和创作中窥见其基本发展状况,更好的充实读者文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丽娟.两性作家笔下的母性史诗———《丰乳肥臀》《秉德女人》比较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李冬梅.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郝莉.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英译史研究:性别视角[D].青岛:山东大学,2013.
  [4]程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以性别文化研究为例[J].大众文艺,2016(3):38-39.
  [5]慧音.文学、戏剧、性别———“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学术研讨会侧记[J].四川戏剧,2006(1):20-22.
  [6]张继红,张学敏.新文学传统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女性话语[J].当代文坛,2018(6):124-130.
  [7]易华.中国文学生态的权力结构与文学经典的生成[J].求是学刊,2013,40(3):116-119.
  [8]谭梅.“民国机制”下的女性文学研究[J].江汉论坛,2014(6):80-82.
点击查看>>现代文学史论文(精选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原文出处:高钤.基于性别文化研究我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现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4):192-19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