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外国哲学论文

卢梭自由政治哲学研究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08 共335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卢梭对于自由的探讨
【导论】 卢梭自由政治哲学研究导论
【第一章】自然自由及其丧失
【第二章】自由的重建与升华
【第三章】卢梭自由观引发的争议
【结语/参考文献】卢梭自由主义思想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导 论

  (一)卢梭生平和主要着作。

  1712 年 6 月,让·雅克·卢梭出生于日内瓦。这个"小国寡民"的袖珍国家是一个充满田园风光和淳朴生活的共和制城邦,大部分公民从事着农业或是钟表制造的工作。日内瓦共和国的国家大事由全体公民选举出的 250 人大议会决定,而具体国务则由大议会选举出的四个市政官以及 20名地方议员组成的小型议会负责。日内瓦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在这里一切奢靡、放荡的行为都被法律严格禁止,并受到社会的严密监控,人们依然过着中世纪后期清教徒式的平静生活。可以说,日内瓦共和国是卢梭的精神家园,他的很多政治构想都有着家乡日内瓦的影子,终其一生,最常用的头衔都是"日内瓦公民"--卢梭。

  然而卢梭在日内瓦的早年生活却谈不上幸福,甚至可以说是悲惨的。卢梭出生才几天,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十岁那年,他做钟表匠的父亲就因被日内瓦政府驱逐而远走他乡,卢梭因而也被寄养在姑妈家中。卢梭在一所寄宿学校学习了两年,就跟着一位钟表匣子雕花匠做了学徒,没多久就离开了日内瓦开始了流浪生活。卢梭一生几乎没有经受过正规的教育,在流浪的生活中,卢梭主要靠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其中主要包括柏拉图、蒙田、伏尔泰等人的经典着作,这些内容丰富的着作对他的想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卢梭曾一度进入巴黎名流圈,但其始终难以适应巴黎贵族与名流的生活,他对于那些奢靡与浮华的生活十分的厌弃。

  卢梭的第一篇着作是他的获奖论文《论艺术与科学》,文中他以强烈的情感力量指出道德孵化是因为科学替代了宗教,因为文学艺术中所鼓励的淫邪和放荡,是因为逻辑牺牲了人们朴素的情感,这篇论文使卢梭一举成名。1755 年,同样是作为交给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卢梭最重要的着作之一--《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诞生了,在这部着作中间卢梭通歌颂了自然状态下人的淳朴与自由,并批判了社会状态下人的堕落与腐化。这部着作尽管使卢梭名声大振,但也使他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阵营彻底决裂,同时遭到了教会的猛烈批评。1762 年,卢梭有两部重量级的着作诞生,分别是《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前者主要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并对传统的教育以及教会进行了批判,而后者作为卢梭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主要着作,重点论述了如何构建合法的政府以及如何保证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状态能够持续下去。除了以上着作,卢梭还有几本文学着作,比如歌剧《山村卜者》,喜剧《纳西斯》,爱情小说《新艾洛伊斯》等。在卢梭晚年,他还用非凡的坦诚与勇气写下了自己的自传《忏悔录》。

  尽管卢梭一生着述宏富,影响巨大,但晚年的卢梭是晚景凄凉的。在卢梭人生的最后十余年中,他的生活极其的艰难与困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因为自己的学说而被各国驱逐,在法国、普鲁士、英国等国间居无定所,他的《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等着作被各个国家禁止出版与焚毁,这其中甚至也包括他的祖国日内瓦,晚年的卢梭甚至需要靠替人抄写乐谱来维持生计。

  卢梭晚年健康恶化,精神状况也十分不佳,患上了妄想症,1778 年 7 月,贫病交加中的卢梭黯然离世,结束了他 66 岁的生命。

  卢梭生前尽管名声鼎沸,却几乎都是恶名,无论是政府、教会或是同时代的知名思想家都对卢梭嗤之以鼻或是冷嘲热讽。其一生几乎都在颠沛流离,几乎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然而在卢梭死后,其思想却产生了几乎超过其之前所有思想家的巨大威力。1789 年,也就是卢梭逝世仅仅十一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巴士底狱被革命者攻破,革命风潮在随后的几年中风起云涌,历史进入了新的一页。在革命的风潮中,卢梭几乎成了革命的代言词,随着革命之火越烧越猛烈,卢梭走向了神坛,为众多革命者所顶礼膜拜。卢梭的崇拜者之一--将革命推向暴力和集权的罗伯斯皮尔就曾以卢梭传人自居,罗氏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当末日审判的号角吹响,看有谁敢于对您说'他比我更像您,卢梭?'"①卢梭的思想同样在百年后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鸦片战争以来,作为西方着名思想家的卢梭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魏源、梁启超、严复、孙中山、刘师培等人都对卢梭思想有过推介与论述。在清末民初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卢梭更是作为革命的符号与象征被革命党人推崇备至。比如,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创刊号上唯一一幅西方人圣哲画像就是卢梭,其对卢梭的介绍文字是"世界第一民权主义大家卢梭".②卢梭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二)本文的论题与写作思路。

  卢梭一生着作丰富,涉及面也非常之广,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教育学等诸多内容。然而卢梭思想流传最广也影响最为深远的毫无疑问是其政治哲学思想。而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尽管论点很多、覆盖面很广,但"自由"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始终。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就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③这句震烁古今的名言几乎可以作为卢梭所有政治哲学的提纲挈领,其政治哲学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可以用自由作为注脚,都可以被认为是在回答问什么人人生而自由,自由如何丧失以及如何重建自由几个问题。

  近代以来,"自由"作为政治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受到了几乎所有政治哲学家的关注与思考。

  作为政治哲学中的基础价值,对于自由的理解之不同也成为了不同派别政治理论分野的重要原因。在对于不同自由观的研究中,贡斯当提出了存在"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两种自由观,认为现代的自由主要是预防政府权力以保障公民的独立,而古代的自由主要是保证公民更大程度的行驶权力;以赛亚·伯林则将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认为前者指外部阻碍的不存在(free from……),后者指的是自我实现、成为自己的主人(free to do……);哈耶克则认为存在"英国式"和"法国式"两种自由传统,前者从经验主义角度强调个人主义的自由,后者则是理性主义与启蒙主义的自由传统,是作为能力或力量的自由观,马克思即是这种自由观的传人。尽管卢梭的自由观可以在上述三对自由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卢梭的自由观中所包含的内容却十分的复杂而丰富,这也正是卢梭思想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之所在。因而,理解卢梭的自由观不仅是理解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关键与钥匙,也是梳理近当代以来自由观的一个最好的着手点,这也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

  尽管"自由观"作为卢梭政治哲学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而实质上在卢梭着作中并找不到有关"自由"的集中性系统性的论述,其"自由"思想散见于其诸多着作的若干章节之中。因而想要对卢梭的"自由观"加以总结和提炼着实并不容易。本文在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卢梭自由观的内容以及后世对卢梭自由观的批评与讨论,而前者又分为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后者是为了通过讨论卢梭自由观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而加深对其自由观的理解。

  关于卢梭自由观的内容,本文主要沿着卢梭写作的逻辑而行,即分为自然自由及其丧失、自由的重建与升华两章。卢梭的政治哲学的起点是对"自然状态"的描述以及"自然状态"下人性的描述。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作为自在状态的人们平等而自由地生存着,其作为人的本质的"可完善性"赋予了人类天然的不可剥夺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人类进入了社会状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附产生了奴役,人类的自然自由也随之丧失。同时,由于进入社会状态后人们产生了欲壑难填的欲望以及虚荣心,致使所有人都被自己的欲望和他人、舆论的评价等非理性或异己力量所奴役,人人失去了自主,堕入了枷锁,即使是那些自认为是一切人主人的人。为了改变充满奴役的社会现实,卢梭希望通过社会契约重新构建共同体,通过将每个社会个体将一切个人权利让渡给一个主权在民的共同体,实现人人平等与自由。同时,卢梭还认为社会个体应该通过服从公意(general will)来实现人的真正自主,也就是其"强迫自由"的着名论述。在社会自由的基础之上,卢梭还提出了道德自由观点,将自由升华为一种道德境界,即个人通过道德修炼自觉与"公意"达成一致,从而彻底摆脱嗜欲的冲动,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

  卢梭认为人的道德根植于人在自然状态中的自爱心与怜悯心,却在进入社会状态后被磨灭掉了,因而应当通过"自由的教育"以培养出真正公民,从而使道德成为自觉,实现其道德自由。

  本文的第二大部分主要讨论了卢梭自由观中为后世所争议最大的两个问题:公意的不可实现性以及卢梭"强迫自由"的悖论。希望通过这两个问题分析卢梭自有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卢梭的自由观有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