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外国哲学论文

非低碳技术形成的理性反思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05 共637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非低碳技术问题探究
    【第一章】非低碳技术走向低碳发展探析绪论
    【第二章】非低碳技术形成的阶段及根源剖析
    【第三章】非低碳技术形成的理性反思
    【第四章】非低碳技术转向低碳技术的实现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非低碳技术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非低碳技术形成的理性反思

  传统非低碳技术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等深层矛盾。而事实上,这些矛盾背后所潜藏的社会问题,往往与生态、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业文明时期"唯我"的思维方式将人类本性的欲望无限放大,而这种思维意识又以不同的形式被表现出来。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工业文明时期生产方式的阙失和技术理性的滥用和现代文明时期利己的人生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3.1 近代文明时期的具体表现
  
  3.1.1 生产方式的阙失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既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及生产形式的总和,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类从匍匐于自然威力之下的懵懂状态过渡到主客二分的理性时代,导致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形成。工业文明时期的生产方式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持的工业化生产,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导向,在这种生产方式的推动下,这双"看不见的手"使人类陷入了利欲熏心的怪圈。对人类来说,自然界已不再是无法认知的主宰,也并非拥有难以琢磨的神秘力量,自然被人类依照其自身的主体意愿,进行着改造和加工。

  马克思把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化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通过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肯定了实践方式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改造世界的基础,生产方式不仅掌握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命脉,它还体现着其不同阶段的社会特点。显然,工业文明时期唯我观下的生产方式表现为粗放式的外延与扩张,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非低碳发展模式片面地追求速度与规模,其带有一定的反生态色彩。

  首先,传统生产方式的存在形式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力"[37],资本家们确信只有通过无限的扩张才有望在竞争中存活。唯我观下的经济模式从"W-G-W"(W 代表商品,G 代表货币)的自然经济过渡到"G-W-G"的市场经济,从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到只追求资本增值,人类已经陷入一种以逐利为目的的怪圈。非低碳化的生产方式以单纯地依靠不可再生能源为生产模式,通过向自然界肆意地攫取能量,来维系个人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其次,传统生产方式的组织形式是以保证利润的稳定性为目的的,其生产目的和价值指向具有单向性。通过对产品的过度包装、广告宣传、款式奢华等手段来刺激消费,以保障企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但很少考虑像产生垃圾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另外,传统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是自由、放任、高度竞争的,表现为无政府的状态。

  在部分偏远地区,有些小作坊、工厂、企业由于缺乏管辖和规范的治理,致使他们为避免承担处理废气、废水、废弃物等污染物的费用,将这些污染物随意地推由自然承担。从此,生态环境变成了天然的"处理厂"承受着人类所造成的一切罪戾和过失。

  至今为止,虽然很难再找到一种社会实践可以比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更能够改变人类物质条件,但受制于其潜藏着"容易导致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需求,渐渐地,人类开始对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望而却步。单纯地依靠煤炭、化石能源,以破坏大气环境为代价,使得自然界失去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生功能性退化的"非低碳"发展模式,已经引发了能源枯竭、温室效应、大气污染、雾霾等一系列灾难性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然陷入发展困境,生态危机的解决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非低碳技术的产生根源--唯我观,表现为近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阙失,人类已经明白想要从传统生产方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摆脱非低碳技术造成的生态苦难,就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向。人类应该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将优化技术水平作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开辟新能源的手段,把改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促使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作为指导方针,进而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以解决环境问题。

  3.1.2 技术理性的滥用

  任何科学技术的意义都关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它是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非低碳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驱动力,依靠着技术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转变,人在自然面前变得强大而不可战胜。非低碳技术本身不存在与人类生存相冲突的内在动力;相反,正是依仗非低碳技术的武装,人类才逐步成为了统领自然的主人。那么,问题就出在目标本身,即"劳动与工具的合理组合同它的不合理使用之间的断裂"[38].非低碳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作用具有二律背反性,其正负效应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表现为此强彼弱的互斥现象。科学技术作为主体目的性的实践方式,必然会因主体目标的千差万别而不同。人类的目的指向生产活动或军事活动,相应的技术形态就表现为生产力的属性或克敌制胜的功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当我们发现并运用它时,换来的究竟是福音还是悲剧,完全取决于持有它的我们而非技术本身。刀子服务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可以用来相互残杀。"[39]

  技术的迅猛发展往往给人类造成错觉,技术时而是能够造福人类、给予福祉的救世主,时而又变成了毁灭生灵的恶魔。究竟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技术问题,人类也无从知晓。从本质上讲,消解技术所带来的生态困境,势必要从操纵它的人自身去探寻缘由。在社会系统的诸多要素中,技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满足着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需求。虽然,环境问题与技术的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它不能承担该困境中的全部责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人与技术的和谐是一贯的,科学技术对现实有着重要的变革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40]

  在远古时代,"早期的科学技术是以物化文化形式存在的"[41],人们会依据操作者的体力、运用的便捷程度对工具的大小进行周全地考量,以达到最合理的使用标准。接着,受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人类理性被逐渐解放,他们将定义为"把不符合计算和实用规则排除在外"的启蒙理性与技术理性相涉,科学技术控制自然就变成一种不言而喻的通识,人们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所支配的。而后,随着工业文明时期非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进步被等同于科技进步。在唯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非低碳技术被盲目用于追求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消费,资本主义对非低碳技术的运用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他们不给自然界任何喘息的机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毫不吝惜。即使他们为解决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一些处理方式,但其依然是以服务于资本增殖为终极目的。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非低碳化的大机器的设计和使用,开始不完全受制于操作者的便利需求,非低碳技术被非理性应用的情景日益凸显。这种受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意识控制的非低碳技术开始向违反自然规律、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并且愈演愈烈。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非低碳技术革新中总会有更高、更先进的技术目标被提出,但有些目标未必是合理的。一些非低碳技术的设计可能远远超出使用者的实际需要,甚至与技术设计者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技术产品俨然已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这种开发模式和对技术的使用潜藏着巨大的危险:1945 年 8 月 5 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高达 18000 多米,爆炸云雾弥漫整个日本上空,瞬间一切都化为灰烬。事件发生后的 20 年间,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罕见的疾病,酿成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倘若像这些威力无比的技术手段被少数人所控制,并为其的个人利益服务,甚至是对这些技术进行非理性的应用,那么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无从保证,必将给人类带来深痛的教训。

  从表面上看,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非低碳技术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密不可分,但究其原因仍是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滥用所造成的。人类把自然界看作是牟取利益的客体存在,自然对人类而言只是以实现物质交换为目标的利用对象。科学技术不再是中性的,它使人们消费升级,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服从于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中国古代老子曾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42],老子认为"道"可催助世间万物生长,所谓"德"能润育万物繁茂,但"道"和"德"都不会过问和干预事物的发展状态,而是顺其本性任其自由发展。其意在于教导人们要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莫要强加和试图违背自然规律妄图成为世界的主宰。"唯我"思维意识下,人类对非低碳技术的非理性运用早已与保护生态背道而驰。科学技术的滥用迟早要引发损毁人类生存之基的生态危机,因此倡导"低碳发展"俨然已成为大局所趋。

  3.2 现代文明时期的具体表现

  3.2.1 现代文明时期的利己人生观

  随着社会的演化与变迁,人类从工业文明阶段过渡进入现代文明阶段。从古代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如今的现代文明,"在生存实践中人类将自己的意识与实践活动进行着磨合与促进",[43]人类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萌芽,从"我臣服于上帝所给予我的一切"的观念转变为"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切"的唯我观。

  这表明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格局开始逐渐凸显。逐渐地,人类意识到危机四伏的环境问题正一步步逼近人们的生活,开始成为牵制社会发展的障碍。这种理性的进步,使得现代文明时期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运用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但新时代仍然暴露出诸多的矛盾与弊病,其中源于现代文明时期的利己、享乐的价值观的相对主义化,对奢侈生活的过分追求,成为了新时期"唯我"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作为动物所具有的天然属性和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利己本性表现为主体的自卫、自利、自娱和自我发展等行为。一般动物的利己行为具有明显的遗传性或无意识性,而人的利己本性还表现为受某种思想支配的有意识性。在早期的人类社会,安全的生存保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目的,人类只是手无寸铁的生命体,不得不与其他群体进行利益的竞争与合作,到处充斥着可能丧生的危机感。随着文明的演进和脑的进化,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后,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改变自然。通过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创造出一个与人类意愿相契合的客体存在。

  日益膨胀的个人"私欲"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拉力;毫无止境的物质需求成为了带动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永动力。在这种唯我观的驱使下,任何道德伦理的建构都无法约束人的利己行为,"一切以人为核心,人类行为的一切都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利益作为惟一尺度,只依照自身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44].在近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情形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术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人类从依赖自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技术的"理性化影响了个体性和个人的自我实现"[45].非低碳技术的问题"不在它的生产关系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而在于它所释放的贪欲造成了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劳动者的动力机制和个人欲望,却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即劳动者的知识能力和个人素质。"让人类跟着贪欲走,使人类文明失去了道德和智慧的指引"[46].从利己的心理出发,以否定自然的合理性为前提,最大限度为自身利益的合理性寻找推诿的借口,这势必成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而在"趋利"思维方式的驱使下,人类无限制的扩张土地,剥夺资源,势必会导致社会动乱、自然界失衡、甚至人类的毁灭。

  人类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根源不是"上帝"给我们的苦难考验,也不能将罪责归咎于技术本身,而是人的自私本性所导致的恶果。正处于个体本位时代的我们,需要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不再自负于对自然的强占和征服,不再为个人利益的得失而违背自然法则。重审人类自身的行为,回归对技术背后的价值追求,摆脱对物质欲望的羁绊,转变利己的思维方式,培养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价值标准的"类意识".如果正确引导并改变这种利己本性,让每个人都以关乎"己任"意识来思考自然的存在,能够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准备付诸超出其自身认知范围的最大努力,显而易见,这必将更好地改善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

  3.2.2 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任何科学技术的意义都关涉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它是产生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因此,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这意味着只要有人的存在,这种附带的矛盾就无法消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给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埋下了罪戾的种子。而生态问题的产生并不单纯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更同人类生产、活动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所谓异化是指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转化为否定自身的异己客体。而所谓人的异化,就是指人否定了自我,与自身的对立面站在一边的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人通过技术为资本主义创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变得迟钝,与体力一并受到产品的支配和奴役,逐渐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异化现象。现代科技的自动化让繁琐的工艺变成了"人人都能胜任"的、按下开关就能实现的简单操作,遮避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人类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利,丧失了社会关系中的主人翁地位,堕落为受利益随意左右的"活木偶".由于人存在于社会之中,本身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自我异化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在现代人看来,对物质的占有成了拥有社会权力的象征,若想证明个体的社会性存在,就必须通过无止境地获取物质的形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除了毫无遮掩的利益关系和冷漠的金钱交易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联系,人与自然、社会都处于相分离、相对立的状态。利益的社会性离开人而独立,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道德沦丧、腐败成风、人情冷漠,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以物化的形式被表现出来,逐渐沦落为经济往来的工具。从以"物"为生存基础演变为被"物"所束缚,人成了单向度的人,社会也成了单向度的社会。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阶段,日渐加重的环境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暖、雾霾、臭氧空洞等污染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生态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例如一些政府官员只重视关乎其自身利益的工作业绩,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完完全全地置身事外;他们只关注那些能够有利于自己政治前程的商业扩张,视国民诉求于不顾。在这种不严明的执政风气下,环境保护成为了偶发善心的公益活动。但这种方式毕竟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实现责任的常态,这势必会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即便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严重超标的工厂企业,仍然受到部分地方政府的庇护,而健康的环境和民众的生命安全都退居其次,民众与企业、政府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必将引发社会动乱。

  现代文明时期下的非低碳技术正以地球难以负荷的扩张模式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引发高污染、高消费、高失业的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迫使人际之间、区域之间、各国之间的关系都显得极度紧张。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除了要调整技术转向、优化生产模式,还需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畸型发展,弱化人类"唯我"意识,才有望调节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最终实现低碳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3.3 本章小结

  随着非低碳技术的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工业文明时期"唯我"的思维方式将人类本性的欲望无限放大,而这种思维意识又以不同的形式被表现出来。一方面,工业文明时期的生产方式阙失和技术理性滥用,使得非低碳技术成为了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物化手段,逐渐与技术研发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现代文明时期所表现出的利己人生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让人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根源不是"上帝"给我们的苦难考验,也不能将罪责归咎于技术本身,而是人的自私本性所导致的直接恶果。因此,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失范行为,转变利己的思维方式,培养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价值标准的"类意识",才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非低碳技术转型的根本路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