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第二人称叙述的叙事效果研究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7 共270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第二人称叙述相关问题研究
  【引言 1.1】小说的叙述人称
  【1.2 1.3】关于第二人称叙述的争议与界定
  【2.1 2.2】第二人称小说分类的困境
  【2.3】第二人称叙述再分类
  【3.1 3.2】有悖常规的叙述策略
  【3.3 3.4】第二人称叙述的叙述节奏
  【参考文献】第二人称叙述的叙事效果研究参考文献

  结语

  本论文选择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课题--第二人称叙述。从目前查到的比较有分量的专著、文章来看,否认第二人称叙述存在的观点占了多数,造成这样的局面,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人称是小说叙述中最常见的几个要素之一,其含义往往被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导致对该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二,从作品数量上来看,使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小说很少,使之未能获得与第一、第三人称叙述同等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搜集资料,运用叙事学相关研究方法,重新梳理人称、叙述人称、第二人称叙述以及第二人称小说等概念之间的渊源及各自的内涵,肯定了第二人称叙述存在的客观性,继而对第二人称叙述的类型及其独特的美学旨趣作了较为细致的讨论。学识浅薄,论文必定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关于第二人称叙述类型的界定、划分上,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囿于时间,加之能力有限,本文阐发至此,希望日后通过学习,能对该问题有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理论著作类:
  
  [1]【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英】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M].戈木,译。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祖国颂,叙事的诗学[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4]路德庆。 普通写作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写作基础知识》编写组。写作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6]刘孟宇,诸孝正。写作大要[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4.
  [7]朱伯石。写作概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刷馆,1978.
  [9]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10]【英】珀西·路博克。小说技巧[M].方土人,罗婉华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11]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陈子典。写作大要新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1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
  [14]高明。小说研究十六讲[M].上海:北新书局,1930.
  [15]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6]【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7]【法】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 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8]马正平。写的智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9]刘安海。小说创作技巧描述[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0]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1]中学语文教师手册编委会。中学语文手册(下册)[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1.
  [22]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M].广东:花城出版社,1981.
  [23]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4]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5]刘锡庆。写作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6]司有和主编。大学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8]【奥】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6.
  
  硕士论文类:
  
  [1]谢腾。当代中文小说中的第二人称叙述[D].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1.
  [2]刘韵佳。第二人称小说的接受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尹航。第二人称叙述及其哲学内涵[D].山东:山东大学,2007.
  
  期刊类:
  
  [1] 王杰生。《谈写作中的人称问题》[J],语文学习,1957,(2):356-357.
  [2]王欣荣。 人称角度刍议[J].杭州大学学报,1982,(12):32-33.
  [3]张式弼。短篇小说视点问题浅议[J].沈阳师范学院报,1983,(1):19-20.
  [4]吴继路。改变人称提法刍议[J].写作,1986,(5):13-14.
  [5]李株。这样的战士[J].人民文学,1950,(2):6-7.
  [6]林文山。小说的"人称"[J].上海文学, 1985,(5):45-46.
  [7]宋德扬。《灵山》的第二人称叙述[J].文学前沿,2008,(2):223-224.
  [8]黄希云。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J].理论研究,1994,(5):179.
  [9]傅修延。试论叙述节奏[J].江西社会科学,1994,(1):79.
  [10]李森。缺席的第二人称叙述-兼谈叙事人称的逻辑结构[J].文艺理论研究,2010.(4):59.
  [11]袁义江、孙永生。 关于西方社会危机及其解决途径马丁布伯我与你评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75.
  [12].Fludernik,Monika."Second-person Narrative as A Test Case for Narratology: The Limits of Realism."Style, 28(1994):445–479.
  [13]James Phelan,"Self-Help for Narratee and Narrative Audienee:How'I'-and'you'-Read How"Style28(1994 Fall),p.351.
  
  报纸类:
  
  [1]魏巍。最可爱的人[N].人民日报,1951 年 4 月 11 日(头版)
  
  作品类:
  
  [1]莫言。红高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纪飞、刘乃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海明威著。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M]. 陈良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4]【法】阿拉贡。共产党人[M].金满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5]【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上)[M].金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6]韩邦庆。海上花列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7]【美】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8.
  [8]徐迟。徐迟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9]索尔·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M].李耀宗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
  [10]【意】依塔洛。卡尔维诺 [M].萧天佑,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
  [11]【英】理查森。帕梅拉[M].吴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8.
  [12]夏民利。中国当代历届获奖作品佳作丛书。短篇小说卷[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13]【法】米歇尔·布托尔。变[M].桂裕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14]【墨西哥】卡洛斯·富恩斯特。 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M]. 亦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15]莫言。欢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16]高行健。灵山[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0.
  [17]王蒙。王蒙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18]【意】奥莉娅娜·法拉奇。人[M].郭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19]严歌苓。扶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