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史论文

宋如海对近代体育事业的贡献及简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7-03 共3559字

论文摘要
  一、宋如海生平简介

  宋如海,生于 1890 年,祖籍安徽怀宁。1903 年,他在湖北武昌初次接触基督教就与其产生了不解之缘。1916 年,宋如海从教会创办的金陵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湖北,随后不久,在武昌基督教青年会担任体育部干事一职。受当时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大力推广体育活动的影响,宋如海在进入基督教青年会之后,就积极在武昌各高等学校和中学宣传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倡导学校安排体育课程,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1928 年,宋如海任汉口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同年,他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干事”之身份代表中国出席第九届荷兰奥运会开幕式,并当选为此次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成为近代中国参加奥运的“第一人”.

  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宋如海将在荷兰观看奥运会的感受写成《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该书于 1930 年正式发行出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描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文献。1933 年,宋如海迁任中山公园体委会董事长一职,三年后,他担任中华赴欧体育考察团干事,率领该考察团到当时体育活动兴盛的欧洲访问,参观了欧洲各国青年体育训练活动。1951 年,宋如海从基督教青年会退休。宋如海对我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梳理宋如海一生的体育活动历程,对正确认知和评价宋如海之历史贡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宋如海对近代体育事业的贡献

  1.传播新式体育,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发起群众体育活动是宋如海传播新式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如海到武昌任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干事之后,他发现“武汉地区的现代体育活动(当时主要是体操)只在军队和极少数学校开展,流行面极窄,尚谈不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1]50-52.基于此,宋如海便在武汉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推动了武汉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1924 年,在宋如海等人的积极组织下,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武昌举行。1931 年,宋如海打破武汉地区体育项目以体操为主的局限,开始推广篮球赛事。为了让篮球赛事成为群众都能参加的常规运动,宋如海将篮球赛定制为循环赛,每年比赛一次,参加团体没有职业、阶层限制,可以由群众自己组合。在此种篮球比赛模式之下,武汉各阶层参与篮球赛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 1936 年的篮球比赛中,全市一共有 36 支队伍参赛,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7 支队伍是女子组成的。比赛一共持续 1 个月零 8 天,每场比赛的观众达到两千余人。在较为混乱的近代中国,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近代体育事业发展上的一次壮举。

  不仅如此,为了传播新式体育文化,宋如海还在汉口广播电台播放体操节目,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体操运动,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体操活动中来。1931 年,宋如海在传播新式体育过程中遭遇重大困难,由于当年武汉发生洪灾,很多体育基础设施被毁,各种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如此情形之下,宋如海发动体育热心人士,组织募捐活动,为武汉市运动会的开展募集资金,并建议政府修建中山公园体育场。正是在宋如海的积极努力之下,当年的武汉市运动会、武汉市篮球循环赛得以顺利开展。

  2.培养体育人才。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南京很快沦陷,武汉成为当时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的很多学校被迫转移或关闭,而宋如海却临危受命,担任汉光中学的校长,汉光中学是当时武汉唯一坚持上课的学校。宋如海在担任汉光中学校长期间,就严格要求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将体操、篮球等体育项目纳入学生体育课程之中。同时在汉光中学,有当时武汉最好的室内健身房和篮球场,宋如海利用场地优势,培养出了当时武汉着名的篮球队---锋队。在平时的训练中,宋如海亲自向队员们讲解篮球技巧以及比赛的规则,并不时督促队员们加强训练。最终锋队在全武汉市的篮球比赛中,获得亚军,这与宋如海重视体育人才培养密切相关。20 世纪 30年代,王世选、刘振元、唐宝、郑森等近代优秀篮球名将出现,他们都在汉光中学进行过训练,宋如海都与他们有过篮球技术方面的交流。虽然不能直接判断他们后来在篮球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与宋如海直接相关,但毋庸置疑的是,宋如海当时出于培养体育人才之目的,加强对篮球场地的维护与保养,为这些篮球运动员的成才创造了客观上的条件。

  3.出版专着,宣传奥林匹克文化。1928 年,第 9 届奥运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时任中国奥委会委员的王正廷突然升迁外交部任部长,无暇到阿姆斯特丹考察奥运会。因此,他力荐丹麦公使罗忠贻为代表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全国体协名誉干事宋如海为副代表从美国奔赴荷兰考察奥运会,并收集奥运会的详细资料,以便加强国内对奥运会的了解。在历时 16 天的奥运会时间里,宋如海身体力行,认真考察,一共完成 14 篇通讯稿,寄回国之后,连续刊登在上海《申报》体育版内。

  考察回国后,为了让国人对奥运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宋如海决定对相关稿件和图片进行整理,形成专着,方便后人传阅。在出版专着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确定专着的名称。在我国早期的翻译中,对奥林匹克的翻译多译为“欧林匹亚”或“阿林比克”[2]406.

  宋如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考察第 9 届奥运会期间,对奥林匹克的翻译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他认为,OLYMPIADE 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中文“吾能比耶”的发音十分接近。因此,他准备使用“吾能比耶”来作为奥林匹克中国化的名称,以方便国人理解。然而随后不久,宋如海又觉得“吾能比耶”这几个字带有古文的色彩,不通俗易懂,不如“我能比呀”这几个字读起来顺口,所以他最终选择将OLYMPIADE 译为“我能比呀”,并结合专着的主体内容,将专着命名为《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看似简单的一个书名,宋如海却经过仔细的推敲,由此可以看出,其对该专着的重视。

  在确定书名之后,宋如海又邀请了当时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名人为《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作序,以提高该书的知名度。当时为该书作序的主要有三人,分别是王正廷、陈时、余日章。王正廷不仅仅是近代政治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体育救国”思想的积极倡导者[3]18-19.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如海才与王正廷有一些思想上的交集,使得王正廷愿意为该书写序。陈时与宋如海同在武汉地区开展体育活动,陈时曾担任武昌私立文华大学校长,曾经带领文华足球队在武汉地区取得 9 次运动会冠军,后加入基督教青年会,与宋如海相交甚密。

  余日章也是宋如海在加入基督教青年会后认识的,二人在武昌第三届运动会中一起负责了运动会的筹备工作[4]688-689.宋如海与他们三人进行了详细的沟通,表达了自己在撰写专着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以便他们准确把握专着的内容特点。宋如海请他们三人为该书作序,很大程度扩大了该书的影响力。

  最终,在宋如海的努力之下,32 开本,共计 6 万余字的《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问世,除了将原来的 14 篇通讯稿进行了串联之外,宋如海还在书中展示了大量图片,做到图文并茂,比如将奥运会场的全景、奥运会的开幕、运动员比赛实况等照片都一一进行了展示,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给国人展示了真实的奥运会场景。

  宋如海在该书中说道“:运动游戏,不仅有益于身心,且可提高道德,维持社会治安,尤能促进国民之精神,发煌国徽,光耀于世界运动会场。”[5]157由此可见,宋如海期望通过该书,让广大的群众了解世界运动会之现状,并积极参与到世界运动会之中,为国争光。

  三、宋如海对近代体育发展贡献的简要评价

  从宋如海成长的历程分析,无论其所受的教育,还是其后来的任职,都与基督教青年会密切相关。有的学者据此认为,近代基督教青年会作为西方列强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的重要组织,其所产生的影响必然是弊大于利,由此而否定宋如海在我国近代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贡献。从历史的角度,不难看出,宋如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近代体育事业,在他内心深处埋藏着一颗强烈、真诚的爱国之心,欲通过发展体育实现救国之目的,所以他才广泛开展与宣传新式体育,积极培养体育人才。不仅如此,在条件极为艰苦、对奥林匹克运动一无所知的近代中国,宋如海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写出了影响近代中国体育的着作,使得中国开始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在近代中国走向奥林匹克运动的过程中,宋如海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研究宋如海的资料颇少,但还是可以从其人生轨迹之中找出对近代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所在,虽一生与基督教青年会打交道,但其并没有受基督教青年会的控制,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国家的体育事业。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应积极发扬宋如海爱国之精神,继承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断扩大国家在奥林匹克运动赛场的影响,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向更高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康志杰。武汉群众体育运动的发起者宋如海[J].武汉文史资料,1997(1)。
  [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汤铭新。简论宋如海《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在中国奥林匹克史中的地位与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1999(1)。
  [4]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人物志[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宋如海。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