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史论文

明代清代少林武术的社会活动探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王雅芬
发布于:2019-11-20 共3102字

  摘    要: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地区。佛教文化经历史文化的流传和发展,加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共生,逐渐转变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少林文化中,少林武术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始终以朴实无华、内外兼修的特点,留存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在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流变特点更具代表性,文章以这一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少林武术文化; 明清时期; 历史流变; 特点;

  Abstract: Buddhist culture originated in India.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of the later classics,combined with the combination and symbiosis with the Chinese culture,gradually changed int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In Shaolin culture,Shaolin Wushu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Shaolin Wushu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in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alway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icity,both inside and outside,retained in the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 is more representative,s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olin Wushu activities in this period.

  Keyword: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istorical changes; characteristics;

  在对少林武术传承过程的描述进行讨论时,我们会发现当前武术界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但在对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时,却达成了一致。明清两代,少林武术发展风格各异,但都促进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少林武术得以流传和发展的重要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明代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主旨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少林武术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而进步,在明朝时期的声名逐渐扩大,影响力也随之增加,甚至出现“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的称号。穿越浩瀚的历史发展长河,我们对这一时期少林武术发展的原因进行探析,可以发现:在明代,少林武术获得较为迅猛发展的原因,应该与当时少林武僧组成的僧兵队伍帮助统治者“保家卫国”、“靖世安邦”的突出贡献密不可分。在明朝,少林武术的社会活动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一些僧人成为边关驻守的大将,使外族不敢侵犯,保卫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明正德年间,少林的一位武僧周友就是声名在外的边关大将。周友本是少林寺的一名僧兵,但由于武艺超群,多次受皇帝的调遣,在当时山西、陕西等地的边关防守,战功赫赫。周友也被称为“三奇友公”,一些人认为这“三奇”指的是周友在任期间立过三次奇功,但根据后来的资料发现,“三奇”指的是周友奇妙的枪法,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奇之法”———“软、闪、赚”。
 

明代清代少林武术的社会活动探究
 

  其次,帮助统治者平叛乱臣、乱民,驱逐倭寇的贡献。在历史发展时期,暴乱和起义运动一直存在,明朝也是如此。明朝时期,河北霸州地区的农民军曾经发起起义,声势浩大,在河北、山东以及河南等地连连战胜官兵,给统治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他们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调兵遣将,镇压起义。在这次镇压活动中,少林僧兵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除去这次镇压军事活动之外,明朝的整个朝代中,僧兵多次与官兵一起组成联合军队,参加征召平叛军事活动。这些情况虽然在史书中的记载相对较少,却有一些碑文为证。

  除去帮助统治者进行军事活动外,促进少林武术声名发展的另一项军事运动,就是他们抗击倭寇的事迹。我们知道,明朝的发展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倭寇的侵扰较为严重。当时的一些日本浪人组成流寇队伍,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他们装备精良,刀法诡异,给守卫军队带来较大的损失。为了能够将这些倭寇消灭,统治者在其他地区调集精兵强将,积极组织御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少林僧兵就是重要的力量,他们武艺高超,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表现突出,消灭了不少倭寇,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在一次次的历练和考验中,少林僧兵杀敌报国的决心始终不变,依靠高超的少林武艺,给当时的入侵者带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将少林武术的威风打了出来,使倭寇们对于手持铁棒、头顶光亮的少林僧兵产生畏惧。

  最后,帮助军队训练兵士。这一方式与前面两种相比,具有间接性,少林僧人不是直接参与到军事战争中去,而是在武术指导、军事训练以及排兵布阵等方面对军队进行训练。这同样也体现出少林武术在安定家国、促进国家安定和谐等方面的突出贡献。

  二、清代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

  在对少林武术研究过程中,一些人会错误地将明清两代的少林武术发展合并到一起,忽略了其中的差异和不同。明代时期,少林武术的发展对于统治者的依赖程度较高,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在清代,少林武术的发展已经在统治者的意志中逐渐分离出来。

  在清朝发展初期,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对于遭受战火的少林寺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如康熙帝曾为少林寺书写牌匾“少林寺”和“宝树芳莲”,促进了少林武术的传播和发展,后来,雍正帝将少林寺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但与明朝不同的是,清代统治者在提及少林寺时没有了明朝那种“护国杀敌”、“安邦经事”等褒奖,相反却体现出对少林武术活动的不安,“不守清规,妄兴生事”等。与之相反,这一时期的民间活动中,少林武术却又获得极大发展。在这一时期的民间,人们较为尚武,自觉学习少林武术,或是为了自保,或是为了强身健体。因而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兴起了学习武术的风潮,但是这样的发展速度,也给少林武术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在这些学习者中,不乏一些心怀不轨的民众,或是打着传播少林武艺的旗号,进行一些非法组织活动或是在学习武术之后进行一些抢掠等非法活动,给当地的治安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这些非法分子的影响,统治者对少林寺的观点和看法逐渐改变,与少林僧众产生隔阂,进而对少林寺的武术活动进行更为严密的防范。

  如清代时期的天地会组织,从一些资料中发现,天地会(或称洪门)在形成过程中受少林寺的影响较为明显,与少林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在天地会中流传的《会簿》,也就是当时天地会组织的行为规范,记录了天地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一些事迹。这本簿子中指出天地会出现的原因为:康熙年间,少林武僧在帮助统治者平定战乱之后,统治者非但没有授予这些僧人以嘉奖,相反却诬陷他们身犯过错,随即派出官兵焚毁寺院。在与官兵争斗过程中,只有五位僧人得以逃脱,之后这五位结盟起义,也就是洪门五祖,创立了天地会。这本簿子还将整个事件编写为一些诗句,如“少林怨恨何时了,长沙湾口雪凌飘”等。一些武术也与少林寺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武功出自少林中,洪门事务我精通”等说法,都是天地会中常见的语句材料。

  三、总结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少林寺发展进程中有过兴盛,也有过被压制的时期。相对来说,在明代时期,少林武术文化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听候统治者的安排和差遣,进行一些外御敌于国门之外、内安定天下于江山社稷之中的军事斗争,同时也由于受统治者的肯定和激励,反过来也促进少林武术的发展和进步;在清代时期,由于少林武术与统治者意志之间出现裂痕,因而被当时的统治者严密监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活动和发展,但也是由于这一原因,逼迫少林武术向着民间发展,打开平民学习少林武术的大门,并且获得较大范围的认可和传播,使得少林武术的知名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歆.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5):14-15.
  [2]张志雷.中华武术的历史流变[J].兰台世界,2011,(11):70-71.
  [3]许在华.中国现代武术观的历史流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2):112-114.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
原文出处:王雅芬.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85-8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