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社会学下高校学生体质提升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08 共399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河南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究
【第一章】大学生体质差的社会学分析前言
【2.1 2.2】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
【2.3】基于社会学角度的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
【2.4】从社会学角度如何改善提高大学生体质
【结论/参考文献】 社会学下高校学生体质提升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当今高校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问题已成为事实,因此必须要引起全国各级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才的损失,民族的兴衰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我国大学生的体质下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自身不良习惯因素、家庭教育环境与方式、社会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都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大学教育来执行提高,更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健身意识,在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下,大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担任起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大任。
  
  (三)采取政府支持重视,设置强硬措施政策,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的所有社会学因素,从而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改善和提高,大家各在其位,各尽其职,把提高体质健康落实到实处。
  
  第二节 建议
  
  (一)必须要改变传统“重文轻武”思想的束缚,提高体育以及体育人的地位,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倡身体健康与学业并重;
  
  (二)加强大学生、家庭、社会整体的体育健身健康意识,扩大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舆论体系来提高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的重视,进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三)改善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饮食营养、按时,合理分配作息时间,不熬夜,多锻炼,劳逸结合;
  
  (四)高校体育应采取不同方法增加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比如观看体育赛事、宣传体育锻炼文明标语、营造好的开展氛围等,使高校的课外体育锻炼能够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
  
  (五)积极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不宅在家里,不沉迷网络游戏,增强身体锻炼;
  
  (六)改变教学模式,选材多样,教学方式多变,使学生产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投入其中,化身终身体育人,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其中,享乐其中;
  
  (七)政府部门提高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关注,给予更多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与场馆,以保证健身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使大学生自主投入健身,逐渐增加锻炼的热情,以此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八)制定相关法律条例干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设定一些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使其有一定的约束执行力,帮助更好的提高大学生体质;
  
  (九)对车辆出行进行管制,比如单号双号分开出行,实行奖罚制度,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监测比平,有一定奖励,提倡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1]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福建师范大学》,2005.
  
  [2]江崇民,张一民:《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体育科学》,2008,28(9):25-32.
  
  [3]徐云霞,方向丽:《论健康促进-来自国民体质监测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7(8):23-25.
  
  [4]中华人民共和固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8 期。
  
  [5]魏勇:《内江师范学院学生体质健康分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6(21):107-111.
  
  [6]付乐娟:《黑龙江省艺术类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 年第 5 期。
  
  [7]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文件,2007 年。
  
  [8]西安晚报:《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不乐观》,[EB/OL],(2011-09-03)[2011-09-20].
  
  [9]李小伟,张 东:《2010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大学生体质下降中小学生好转[EB/OL],(2011-09-09 )[2011-09-25].
  
  [10]孙卫兵,《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一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5):41-43.
  
  [11]陈春平,柯洪众:《广东培正学院 2005 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 7(4):83-85.
  
  [12]赵秋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现状与对策研究成都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福建体育科技》,2009,9(4):56-57.
  
  [13]唐迅,冉建:《成都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1(5):11-13.
  
  [14]张学忠,常毅臣,张兰:《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发展规律》,《中国学校卫生》,2003 年第 4 期。
  
  [15]李伟:《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与对策》,《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1, 23(3)254-256.
  
  [16]王远:《河北省省会五所高校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与评价》,《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 12 期。
  
  [17]何步文,任瑞昌,苗钟立:《大学新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2 期。
  
  [18]任平社:《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分析》,《价值工程》,2011 年第 30期。
  
  [19]张秀丽,张永荣,高谊,冯永丽,高宝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开大学学报》,2005, 23(12):55-56.
  
  [20]龙冲,邓奎:《高校体育场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 17(2): 93-96.
  
  [21]李粟:《2000 年福建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分析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3 年第 4期。
  
  [22]李薇:《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下降因素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1, 27(2):86-88.
  
  [23]玉德深编译,《日本体力测定》,教育郝囝家体委卫生郝周家民委中周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组。
  
  [24]王雨菲:《西安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现状及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上毕业论文),2009 年第 5 期。
  
  [25]陈丽波,邵艳:《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论坛。
  
  [26]冯瑞,黄林,冯香丽,钱峰:《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内隐性分析》。
  
  [27]教体艺〔2002〕13 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年。
  
  [28]石丁:《对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分析》,(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29]杨贵仁,盛志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3期。
  
  [30]张宏成:《大学体育新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
  
  [31]王进,李定忠:《中国全民健身与美国国民健康计划比较-美国健康公民 2010 带来的启示》,《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Vo125 (3):109-112.
  
  [32]于可红,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体育科学》,2004,Vo124(7):51-54.
  
  [3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4 期。
  
  [34]仇建生:《中美体育测量发展比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Vo126 (6):778-780.
  
  [35]刘星亮:《体质健康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6 期。
  
  [36]陶莉颖:《1991-2005 年吉林市城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37]全面健身计划信息调研组,姚毓武执笔:《各国体育测验制度与健身计划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2):14-21.
  
  [38]母顺碧:《浙江省 1985-2000 年学生体质发展规律及动态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39]李国,高晓发:《中、日、美三国侧于青少年体育测验标准中项目设置比较》,《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2 期。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4 期。
  
  [41]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年第 8 期。
  
  [42]赵英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四川体育科学》,2007(1):124-127.
  
  [43]王亚平:《河南省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第 6 期。
  
  [44]林卫青:《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的初探》,《科技致富向导》,2010 年第 15 期。
  
  [45]洪晖,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体育文化导刊》,2010,(9):113-114.
  
  [46]徐南强,寇磊:《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的研究-全国学生体质 20 年下滑引起的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5):110-114.
  
  [47]张建新:《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9):88-91.
  
  [48]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体育学刊》,2008,15(1):67-68.


  致 谢
  
  时光匆匆,带走了我在郑州大学的三年研究生生活,也许这是在校就读的最后阶段,马上就要离开学校的庇护,走向社会了。论文的顺利完成也预示着自己将要离开这所美丽的校园,踏入新的人生征程。回收论文的写作过程,从收集资料、整理内容、思考探索再到修改完成全部竣工,整个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却得到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三年精彩而有意义的研究生生活,我将会终身难忘。
  
  论文完成至此,我最应该感谢的是如父母般的老师们和视为亲姐妹的室友们、同学们。在此,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导师冯瑞教授,在论文写作的每个阶段,从论文的选题,查阅不同的资料,论文题目及提纲的确定,还有论文中期的修改和建议,定稿前论文格式的调整等每一个环节,都给了我耐心的辅导。
  
  冯瑞老师宽广的心胸、敏锐的洞察力、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都值得我学习,对于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私下里,他更有对我以后工作发展提出宝贵的的意见和建议,论文写作期间有幸得到崔东霞老师,赵子健老师,肖涛老师,高晓娟老师的悉心辅导与帮助,使我的论文撰写与修改不断得到完善。感谢你们,给于我那么多的指导和帮助,使我逐步成长起来。感谢我的朋友们,感谢他们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和在我成功时的共同分享,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你们的支持与陪伴。
  
  最后,感谢最无私的他们,我的家人,他们给予我一切爱的力量,都教会我长大,伴我成长,我要带着感恩的心一路前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