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论文

高职学生特质与培养模式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3 共26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适合高职学生特质的培养模式研究
【第2部分】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职学生培养模式分析导论
【第3部分】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4部分】四川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5部分】四川高职学生特质及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6部分】 高职学生特质与培养模式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5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面对着高职学生群体越来越大,高职学校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教育出来的高职学生与市场的契合度也越来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培养出的高职学生能否满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前景的重要因素。

  本文充分收集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然后,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四川高职学生特质及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四川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前该地区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展了深入分析,并以此将四川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特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其现存的诸多问题;最终,笔者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国内外培养理论的基础上对解决目前四川高职学生特质存在的问题,分别就完善四川高职学生特质及培养模式的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出应该从高职学生定位入手,让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培养特质的环境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针对培养模式的对策,提出完善该学生群体的教育理念,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教学实施,进而建立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综合实践平台,加强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环境建设。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学界对于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理论及其在高职院校相应的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不多,在这方面的理论阐述和实证结论较为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本文研究结论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相互验证。同时,由于受到时间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实证分析只选择学生特质的某个方面,因此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学生个体各有其不可复制的特点,且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是组织中最活跃的元素,学生的知识素养,判断分析能力,价值标准,道德标准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本篇论文只是一个尝试性的研究,有待后续给以足够的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克才。论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及能力培养[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赵阿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及实施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 8): 59.

  [3]楼锡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13)。

  [4]苏国晖。从素质本位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5]张成武等。人才标准谈[J].中国职业教育,2006(6):43.

  [6]钟扬。从企业人才观看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J].集团经济研究,2007(7):262.

  [7]林茹。高职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7(4):130.

  [8]刘明星、曾萍。从用人单位的视角分析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及培养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 (29): 163.

  [9]王卓。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全释[J].教育科学,2004(5)。

  [10]肖云等。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素质需求差异研究--基于重庆市272家用人单位的调研[J].高教探索,2008 (3 )。

  [11]马文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职教论坛,2004(12): 11.

  [12]钟一彪。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与高校学生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8)。

  [13]关冬梅。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14]王任达。发展大学基金会促进大学教育捐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 (11)。

  [15]汤向玲。高职院校职业能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16]朱玉春。建材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分析[C].玻璃,2008(8): 11-12.

  [17]胡军、蔡学英。创新素质一一个新的人才素质概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 12): 278.

  [18]李亚民、陈向平。以素质教育为特色构建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 ( 15 ): 28.

  [19]习洪斌。“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碩士论文,2008年。

  [20]于桂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29):72.

  [21]袭声蓉等。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0): 18.

  [22]史国栋等。创立“基础平台+模块化菜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 (6):62.

  [23]刘淑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87.

  [24]唐成海。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模式的理论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5): 37.

  [25]Gary Echtemacht. 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ing Vocational EducationStudents from Generaland Academi cstudents, Multivariate BehavioralResearch, 1532-7906,11(4),1976,477-491.

  [26]HansHeitke & Mieke Koeslag. The Labor-market Position of University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Administration; a Comparison, Education Economics,7(3),1999,259-276

  [27]Harkin,Joe. Technological Change,Employment and the Responsiveness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rs CompareiA Journal of ComparariveEducation; Mar 1997,27(1)95-99.

  [28]BetsyStevens, What Communication Skills do Employers? Silicon ValleyRecruiters Respond,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5,42, 2-9.

  [29]DiarmuidDe Faoite、Colette Henry、Kate Johnston、et al. Education andTraining for Entrepreneurs; a Consideration of Initiatives in Ireland and theNetherlands, Education+ Training, 2003, 45,430-438.

  [30]Bennell、Paul、Mukyanuzi、 et al. Artisan Training and EmploymentOutcomes in Tanzania, Com声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Mar2006,36(1), 73-84.

  [3 l]Chich-Jen Shieh. The Study of the Role and Effects of VocationalEducation on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2003.
 

  致谢

  回首这两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感谢各位老师对我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对我的关心,因为你们,我的MBA生活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感谢身边的同学、朋友,大家情投意合,为求学时光增添了许多乐趣和动力,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郭志刚教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指引,使我看到了更清晰的职业发展之路。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郭老师的悉心指导。郭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郭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郭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同时‘“ 还要感谢汪老师、戴老师、魏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