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企业管理硕士论文

会展和世界城市的互相促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5 共3356字

  第 2 章 会展和世界城市的互相促进

  2.1 会展、会展业、会展产业的概念

  2.1.1 会展

  会展在英文里主要用 Exhibition、CE(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ME(Meeting andExhibition)、MICE(Meeting、Incentive、Convention、Exhibition)来表达,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会展的词义也在不断的延伸。

  国内的学者对会展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是,阐述引用率较高的定义是“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体育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费制度的集体性和平活动。它包括各类型的大型会议、展览展销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等,诸如各种展览会、博览会、体育运动会、大型国内外会议和交易会等,其中展览会是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虽然学者们对会展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不难看出,他们所指的会展既包括会议也包括展览,只是对会展的延伸概念比如奖励旅游、节事说法不一。

  2.1.2 会展业

  会展业是展览业和会议业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出来[3]。

  2.1.3 会展产业

  会展产业是会展行业的产业化,涵盖了会议和展览策划、营销、组织和服务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是会展行业进行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运作的结果,是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交流日益扩大的产物,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会展产业[2]。

  本文研究的对象展会主要指展览和会议,亦指会展,与上述所讲的会展的概念一样,在此并不对二者加以严格的区分。大型会议和展览会是会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2 世界城市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1915年,西方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英国学者盖德斯(Patrick Geddes)在其所着的《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最早提到“世界城市”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务活动有绝大部分都需在其中进行的城”[4]。

  20世纪60~70年代,跨国公司得到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英国地理学家霍尔(Hall,1966)重新将世界城市带入了城市学者的视线,他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五大特征,他确定的世界城市主要有伦敦、巴黎、莱茵-鲁尔区、兰斯塔德、莫斯科、纽约及东京。

  霍尔之后,海默(Hymer, 1972)注意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主要强调了世界城市的经济交流,在1972年提出用跨国公司总部数量的多少来对世界城市排序。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 R.科恩(R. Cohen)在其发表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和城市等级体系》一文中提出全球城市(the global city)。科恩认为,全球城市(the globalcity)是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控制中心,科恩用“跨国指数”和“跨国银行指数”指标分析了几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4]。

  20世纪80年代,另一位城市规划权威人士弗里德曼(Friedmann, 1986)吸收了社会学家卡斯特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哈维等人的观点,从新国际劳动分工和阶级冲突的角度,在20世纪80年代年提出“世界城市假说”,他把世界城市等级理论依据的几个主要的分析指标确定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部门;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以及人口规模[5]。

  社会学家沙森教授(Sassen)在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分析来诠释全球城市,强调从服务业的国际化、集中度和强度的角度来定义全球城市。他认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生产者服务业的高度发达是世界城市对全球产生影响的主因。

  英国拉夫堡(Longhborough)大学以地理学者泰勒(Taylor)为核心组成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Globalization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也对此推波助澜,在他们对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中,运用生产者服务业中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城市间的联系度来测算城市的网络地位作为判定世界城市的标准。其主要贡献是在测算的技术方法上,其理论的根基与弗里德曼和萨森是一脉相承的,仍然主张生产者服务业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决定性的地位。

  21世纪之后,随着文化经济的兴起以及人们对消费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发现,城市发展理论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观点。创意城市和消费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型,对已有的世界城市理论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5]。

  格莱泽(Glaeser, 2001)指出在新的世纪里,城市发展状况将日益取决于是否能提供高水平的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业,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务业,以及适宜的气候和良好交通状况等。具备这些要素的城市被称为消费者城市,其在城市发展中最具有竞争优势[5]。

  佛罗里达(Florida, 2002)将从事艺术、科学、管理等职业的精英概括为创意阶层,指出那些能够吸引创意阶层的城市(也常被称为创意城市),是最具竞争力的城市[5]。

  科瑞德(Currid, 2007)对纽约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时装、艺术、音乐等文化创意经济是促进纽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强[5]。

  世界城市的内涵,先前部分学者主张单纯的生产者服务业,随后逐渐转向了多种认识的争鸣。按照世界城市、消费者城市、创意城市三种模型,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的发展动力分别来自于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事实上,三种产业类型在纽约、东京、伦敦中均占有较大比例[5]。

  21世纪之后,在学术界,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的发展不再被一致看作生产者服务业所主导,文化产业、消费者服务业等的作用被日益重视。因此,我们在分析国内城市(比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时,需要注意这些新的动向,而不是固守20世纪的学说,才能从世界城市更深层次的内涵出发,对北京的城市发展提出更为切合的建议[6]。

  本文主要从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巴黎、东京、香港等世界城市进行研究。

  2.3 会展业和世界城市的关系

  2.3.1 会展名城亦是世界名城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会展成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知名度的有效推动器,国际上的许多城市,像德国的汉诺威、莱比锡,法国的戛纳,瑞士的日内瓦等,都依托会展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国际性的展览是各行业、各领域、各国家地区展示、交流、交易国际领先产业和技术的盛会,国际性会议则是各个国家地区各个领域的精英、政要聚集交流、探讨问题的形式,因此国际会展名城的城市品位应与会展活动的层次相吻合。东京、纽约、巴黎、伦敦、慕尼黑、法兰克福、米兰包括香港和新加坡既是世界会展名城,也都是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大都市。

 论文摘要

  由表1可知,世界会展中心城市大多数都是国家的首都或首府,是国家、地区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世界城市伦敦是英国的首都,是着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不仅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而且还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世界着名会展名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尽管它只占法国都市人口的18.8%,但其 GDP却占法国都市的28.7%;柏林是德国的首都,也是德国的经济中心;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也是德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级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德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和欧洲的金融中心;新加坡、首尔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国际金融中心或地区经济中心。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拥有发达的国民经济、国际贸易和优势产业,人均 GDP 都在2万美元以上。因此,世界会展名城几乎都是世界名城。

  2.3.2 世界名城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会展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会展业是一个以城市为载体的产业。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与会展业的发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会展业的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是分不开的。因此会展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发展程度。

  巴黎、伦敦、幕尼黑、米兰、柏林、维也纳......以及新加坡、迪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特色,这些城市成为世界会展名城的重要依托[7]。

  会展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发展水平高度相关。每次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是国际化大都市,例如,巴黎、伦敦、费城、等等,正是城市的进步带来了世博会的进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