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效果与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4 共4636字
  (三)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呈现出的积极面
  
  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社会、家庭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时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有些也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学校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大学生自身也在不断的提高对慈善的认知和正确的慈善参与动机。总来来说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表现出以下优点。
  
  1.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总体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调查发现,学校、社会、家庭都会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如学校利用尽可能的资源像慈善社团、相关爱心活动、网络、校园宣传、媒体等多渠道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社会及家庭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为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大部分大学生自身也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宗旨,其慈善思想比较积极,他们能够自觉的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愿意为社会出力、为社会服务。总体来看,各个方面都在努力采取措施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其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2.大学生的慈善热情往往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达到高潮
  
  调查发现在 5·12 汶川大地震中大学生了解此灾害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访谈时,很多同学也说那时他们还在初中,但都尽自己最大努力想为灾区人民送去一点温暖。其中有一位同学回忆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她的内心感受时,她是这样说的:“那是我还小,当看到电视里那一片被地震摧残地体无完肤的土地,还有看到那一张张无助的脸孔,我很想打点行囊去那儿帮助这些受灾的人们,哪怕是搬一块砖头也好。可是,我什么也做不了……”在访谈一位慈善社团的社长时,他说每次国家或某个地方遇到重大灾难时,大学生都会踊跃捐款捐物甚至报名想去受灾地区志愿服务,所捐款项及物品是平时的几倍,有时甚至一年累计所捐都不会超过受灾时所捐的款项及物品,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也急剧攀升。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潜意识里都拥有爱心及慈善的“种子”,当社会遇到灾难时能够被外在事件所感化和召唤,愿意为社会及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且能够尽己所能积极参与其中。
  
  3.大学生正成为慈善事业的潜在参与主体
  
  民众的精神文明状态展现着一个社会的现时风貌,而大学生一代的整体素质则为未来社会的“软实力”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正所谓“少年盛,则国胜”.曾一度被称为“一代不如一代”、“垮掉的一代”的 80 后、90 后让人们为之担忧,但事实真实如此吗?,在调查及访谈时发现 X 大学学生都有积极的慈善参与意识,但他们反映社会组织对参与公益的大学生支持力度不够;56.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慈善实践,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大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宣传与教育,提高社会慈善意识,培育更多社会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慈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在成为慈善事业的潜在参与主体。
  
  (四)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一直担负着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当今大学的性质却出现了偏差,评价一个大学的好坏不再仅仅看的是大学的文化底蕴,而是看学生的就业率和是否 211 或 985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文化中良好的文化气息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很难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阻碍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X 大学就存在这样的现象,本来是一所百年老校,却没有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学精神发挥到位,使 X 大学的慈善意识培养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底蕴。
  
  其次,X 高校只开设社会学、社会保障学等专业的课程,没有单独的开设慈善的课程,学生无法接受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必然导致学生对慈善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学生多是通过校园开展的捐赠活动、感恩活动来了解,有的是通过网络来了解,相对片面。慈善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正确了解慈善的内涵,也制约了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
  
  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对慈善知识层次和道德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慈善认知和专业价值的实现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要想深刻领会慈善的内涵,并运用所学所用去帮助他人的可能性不大,也难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第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慈善活动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慈善社团来进行的。然而,X 高校慈善社团的发展却存在种种问题。首先是组织管理不到位,体制不健全。调查发现大学生慈善社团组织管理较为松散,社团部长对普通成员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只有有活动时才临时组织社团成员,平时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不强,其社团内部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体制供大家参考。其次,慈善社团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补助、会费和校内募捐,即便是校内募捐,往往也是场面红火而收效低微,导致社团往往缺少经费而终止活动。再次,社团学生流动性大,且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加入社团,但到了下一年基本又换成了新的成员,缺乏强有力的社团领导班子,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社团的成长。
  
  第四,大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如果说中小学学生还会经常回家,那么在大学期间,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老师的言行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和行为,在慈善方面也是一样。如果老师平时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慈善活动中去,那么会无形之中激励学生对社会慈善事业的热情和激情。可调查中发现我们的老师平时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很少,学生只是在上课时能见见老师,平时几乎见不到,很难互相了解其信息和爱好,使得老师和学生彼此都很陌生,对学生在道德和做人方面的影响微乎其微。
  
  第五,X 大学的人文管理和制度规章不到位。调查发现 X 大学在管理方面缺少人文关怀,如一切以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而没有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通,而且缺乏慈善相关方面的条文及制度,这无形之中使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更不利于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
  
  第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X 大学女生多于男生,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其主要原因是 X 大学是一所师范类院校,校园文化可能更多的展现了阴柔美。另外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在问到“您平时是否关注高校慈善活动时”,大多数农村学生选择不怎么关注,选择很关注或一般的人数很少,而城市或城镇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很关注或一般,这说明农村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慈善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城市学生,这也是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时面临的主要困境。
  
  2.社会方面
  
  首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X 大学学生对社会慈善组织普遍存在着不信任的现象,不相信媒体网络等对慈善的报道。另外,虽然我国慈善组织有较大发展,但大多数组织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是很清晰,慈善组织机构内部缺乏监督,导致运行机制缺乏完善,管理筹措的善款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我国慈善文化氛围不浓甚至出现歪风邪气。再加上对慈善行为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很多大学生对当前慈善组织的发展情况和组织运行了解不全。因此,慈善组织工作的不到位,慈善法规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程度。
  
  其次社会慈善与学校脱节现象严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很少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或助学金制度帮助贫困大学生,慈善知名人士到学校做相关演讲和宣传的频率也很小,导致大学生感受不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爱心。另外,调查发现很多慈善人士捐款都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和被迫性,形成了伪捐现象,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也抑制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
  
  第三,传统慈善文化和现代歪曲价值观的作用影响了大学生的慈善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只对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伸出援助之手,那些和自己没有亲疏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人和事,表现的比较冷淡,甚至不闻不问。
  
  3.家庭方面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鼓励、指引对人的影响及其重要。因此,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会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如果一个家庭经常参与社会慈善活动,认可社会慈善意识,那么这个家庭里的大学生子女对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很高。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在调查中发现 X 大学学生中绝大多数家庭缺少慈善观念,尤其是农村家庭的父母,很多家长对教育抱有很强的期望性和目的性,“盼儿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及其严重,过分关注对子女的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社会责任教育,常以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会耽误学习为借口,阻止他们去参加慈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
  
  其次是家长的示范效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父母很少参与慈善活动,且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她们往往忽视了言传身教对子女慈善意识形成的隐形诱导,这将直接导致家庭对大学生慈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极其微弱。
  
  第三,被调查者大多数来自农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再加上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根本很难涉及到与慈善有关的知识,因为慈善的要求是在解决了自身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人们才会想为了实现自我实现需要,充实内心而去谈或者做慈善。当前我国农村在很大程度上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大多数家庭生活上并不宽裕,尤其是西北农村。所以这也是家庭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时面临的客观因素。
  
  4.个人方面
  
  正所谓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外界提供的条件再好或做的再好也收效甚微。所以导致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时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引起的。
  
  首先,X 大学学生参加慈善带有自私性。现今的社会道德滑坡、人情淡漠、见利忘义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X 大学不少大学生的社会慈善观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总想少付出多回报或有付出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回报,其慈善动机发生了错位。访谈时很多大学生表示做慈善是为了能评上优秀班干部、能得到奖学金之类的等等。这其实模糊了对慈善的本质内容,真正的慈善是不会去计较得失有无的,否则它就无法经受住功利性的考验。
  
  其次,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不是很强。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群体,导致社会关系复杂,调查发现 X 大学学生对社会上许多弱势群体存在怀疑态度,而不愿意帮助陌生的救助群体,对他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许多人在选择帮助对象时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这种出于害怕自己的善良与爱心被欺骗而具有的自我保护心理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现代社会中,由贫困、疾病等导致的社会弱者的存在是全社会性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施以帮助时有很大可能上无法与所要受助的人见面和相识。难道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吝啬了我们的爱心吗?看来要解决问题,一方面得宽大大学生的心胸,另一方面需完善相关的组织建设和法律法规。
  
  第三,大学生片面的将慈善理解为“捐款捐物”.大学生的经济水平是有限的,无法时常捐款捐物,但大学生的时间是充足的,可以把慈善由捐款捐物扩大到志愿服务上来,但调查却恰恰相反。调查发现 X 大学学生中那些经济上较宽裕的学生有时会主动捐款捐物,而那些经济条件差点的学生本来父母给的生活费就少,偶尔靠自己的努力做点兼职,勤工俭学,或是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得到额外资金,生活可能会宽裕点。但他们闲暇时间充裕,可以做些志愿服务,可是大部分大学生将慈善理解为捐款捐物,而忽视了拿时间做慈善的想法,导致将很多有爱心的同学拦在了“慈善大门”之外,导致其慈善行为的发生受到阻力。
  
  第四,大学生的认识与行为存在严重脱节。调查和观察发现 X 大学学生很多时候,灾难来临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灾难过后,大学生的慈善热情也一点点消失,甚至回到原点,这说明他们的社会慈善价值观还比较薄弱。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