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国内外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4 共9221字
  二、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1.慈善及慈善意识
  
  (1)慈善
  
  在英文中慈善用 charity 或 philanthropy 表示。Charity 与基督 christ 的前缀相同,辞书中一般认为“仁爱”、“基督之爱”、“为上帝而普爱众生”等,带有浓厚的宗教(基督教)色彩。Philanthropy 这个词是从希腊文来的,它由“爱”和“人类”两个部分构成,常常被译为博爱或者慈善事业。相对来说,charity更强调对穷人或困苦状态的人的帮助和救济,而 philanthropy 则不限于仅仅帮助穷人,它还带有提高福利水平的意思。中文的慈善没有博爱的含义而是与慈善接近。慈善原本是分开的两个字,“慈”代表“慈心”,“善”代表“善举”.慈心是在伦理道德的层面彪炳慈悲和慈爱之心,善举是在社会行动的层面倡导仁义和仁善之举。慈与善虽有一定区别,但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两者的字义渐趋相近,均包含有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的意思。到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并列言之,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一称谓,并为时人所习用。
  
  目前对慈善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西方着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在其名着《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文中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给“慈善”下了定义,他认为: “如果将时间与产品转移给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和组织,那么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慈善’或者‘博爱’”.贝克尔在这个定义中指出了慈善的两个特点,其一,慈善是一种志愿行为,它绝对没有强制的成分,这种本质特征使得它完全不同于国家税收。其二,慈善行为是针对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或组织的。中国人民大学程立涛、孙国梁两位博士在《论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道德主体》一文中指出,“慈善是一个道德范畴……是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的结合。慈善以无私的道德情感引导和调节道德实践,对每个不幸者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使其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享有与他人同样的尊严和权利,维护其人格的独立和完整。”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慈善是以道德为前提的条件下,那些施惠者对不幸者无私的关怀和帮助,突出了前提条件和两者的利益关系。本文将慈善定义为,人们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由两个陌生的主体在一方遭受灾难或不幸时,另一方不求回报的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志愿服务的行为。
  
  (2)慈善意识
  
  关于慈善意识的定义,有很多论述。如有学者提出认为慈善意识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积极性。人的慈善意识是指导慈善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受思想、道德、宗教、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有人认为慈善意识是在意识的引领下,慈善主体借助同情心对灾难者给予物质和时间的贡献,是对人类“普遍的爱”.从这两个定义来看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将慈善意识看作是对慈善的认知、判断、了解和态度等。
  
  还有学者将慈善意识理解为“慈善意识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一般可将慈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公民感知或认识自己、他人和群体对慈善和慈善事业的理解;二是态度层次,指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的意愿和动机;三是责任层次,指公民把参与慈善活动内化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上面学者关于慈善意识的定义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慈善意识界定为:慈善意识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助、友爱、共享的伦理基础之上的主张一视同仁、无差等地对待所需帮助的人的认知、情感、态度、动机等的一种心理倾向。
  
  2.途径
  
  途径在英文翻译里面一般译成“ways of training”,即训练的一种或某几种方式或方法。在《现代汉语同一词典》里面“途径”词义单一,适用范围较小,一般指达到目的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道路、门径。它与路径、道路等有严格的区别。“路径”属于书面语,多用于比喻,比喻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或方式,比如说“这是一条熟悉的路径、终于找到了成功的路径”.“道路”指地面的道路和某种窍门,还比喻事物发展的方向,如说“条条道路通罗马”.“门道”、“门径”、“门路”都指方法、窍门,如说“寻找增产门道、找到了克服困难的门径、摸到解决这事情的门路”.本文中所指的途径是指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或方式。
  
  3.慈善意识培养途径
  
  对“慈善意识”概念的实践化、具体化和操作化就是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如有学者指出:儒家的仁爱思想,佛教中提出的行善积德学说,道教中的修先利他的公益伦理思想等都是培养慈善意识的重要途径。还有学者指出民间慈善组织的大量出现,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慈善事业的研究和宣传,家庭教育中慈善理念的培养及公民自身对慈善的认识和了解都对慈善意识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就目前笔者掌握的相关研究资料而言,人们还未大面积展开对“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这一概念的探析。在论文中笔者也是试着区分了对慈善意识有影响的一些活动和具体的培养途径。
  
  4.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
  
  大学,指以探求真理为宗旨,以发展社会和服务社会为目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教育机关。它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在校学生。
  
  大学生慈善意识是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知、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参与慈善的动机和意愿行为,它包括对慈善的直觉反应、知识的了解、慈善的价值观念、对慈善事业的认同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等。
  
  本文在上述概念的界定基础之上并参考谢志平主编的《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将大学生慈善意识视作包括大学生慈善认知、慈善情感、慈善态度、慈善参与等内在的一系列心理现象。
  
  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和方式来培养。对慈善意识有影响的一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如有学者根据意识的形成遵循“主客交互作用”的规律,在分析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概念时,是从个体与外部环境两个维度展开的。外部环境方面,慈善团体的发展,慈善人物奖励制度的完善,慈善法律法规的加强;高校开展的慈善教育活动和讲座,学校社团举行的献爱心活动和志愿者社团;父母的表率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内部环境方面即大学生自身,根据慈善意识的概念,大学生可以通过对慈善的认知、觉知、情感和行为来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
  
  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具体培养途径多种多样。如:可以营造慈善意识气息浓厚的校园氛围。如开展“慈善一日捐”,发挥公众人物的社会效应,请慈善名人入校做宣传、演讲等;创办慈善接受站、慈善邮票、慈善超市等;大力发展慈善设施和开展以慈善为目的的联欢会、舞会、演讲、比赛等让人们在娱乐中奉献善心。
  
  校园慈善社团可以举行如谚语、俗语、歌谣、格言、对联、神话及民间故事的活动,以弘扬民间流传的慈善美德,还可以进行戏剧、绘画及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化活动,通过这些举动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审美视角等,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身行示范,引导孩子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体验慈善的内涵,感受慈善活动带来的快乐等等。大学生自己也要通过媒体、书籍、网络等形成对慈善正确的认识和参与动机,提高慈善的参与度。
  
  总之,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方方面面的努力。对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界定也是根据其具体的活动对慈善意识的影响论述的。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

  
  在中国知网网站以“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和“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现状”作为检索词,对期刊、博硕士论文进行检索,其检索结果为零篇。考虑到大多数文章就某一事物到最后都会提出培养途径,所以,从知网以“慈善”、“慈善意识”、“慈善意识培养”及“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作为检索词,进行近 15 年(2000-2014 年)的检索,其检索类型有期刊类、博硕士论文类,以“篇名”为检索项,踢出与教育无关的文献共获取文献七百余篇。
  
  通过相关阅读,本人发现关于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一是古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二是近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三是现当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所以笔者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进行梳理,为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厘清思路。
  
  1.国内相关研究
  
  (1)古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通过整理,笔者发现,古代慈善意识培养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传统慈善文化的熏陶、宗教观念的影响和民间慈善组织的带动等。
  
  我国最早的慈善文化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的储量备荒思想,西周时期出现振济,在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可以提供救急。赈济的思想产生很早,《礼记·月令》中很早就有记载“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禀,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
  
  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对慈善就较重视,在遇到灾难时给予救济,帮助度过难关。儒家仁爱思想提及的仁者爱人;佛教中提出的慈悲为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德学说;道教中的尊道贵德和修先利他的公益伦理思想也都是古代培养慈善意识的重要途径。
  
  西汉之后,慈善的思想观念更加对人内心深处的洗礼进行强调。如有学者指出让民众在内心上接纳并付之行动。如“有善心,则有善言,以言察行;存善言,则有善行也”,“故心善,处处善也;心不善,无能善也”;3还有学者指出要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要从中国传统的俗语中看待意识的培养,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等等。
  
  东汉及唐代时期,佛教流传到我国,发展迅速,佛教中倡导的善恶、济贫、慈悲思想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唐代寺院慈善事业迅速发展。寺院慈善事业主要是济贫、贩灾、医疗、戒残杀、宣传慈善等方面。
  
  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无意中增强和培养了人们的慈善意识。如有学者指出道家吸取了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注重道德的教化功能,特别是善书的流传使道家的慈善观影响着世人。慈善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受到宗教救济观念、治国思想以及财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
  
  宋代、明清时期,慈善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亮点,主要是民间慈善和朝廷治理相结合,形成了很多慈善机构,如养济院、慈幼局、慈幼庄等,成为统治者治国的主要办法。与此同时,民间也出现了许多慈善宣传和慈善活动,如范仲俺宣传的“义田”,朱熹从事的“社仓”等。
  
  纵观文献,我国古代慈善意识的培养受到各种思想、宗教观念和慈善组织的影响,其培养形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有益于我们今天借鉴的方法如:调粟、养恤、除害、安辑、蠲免、放贷、对幼小、老年群体的特殊关注等都是培养慈善意识的有效途径。
  
  (2)近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鸦片战争的发生,使我国进入了灾难深重的时期,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也受到了民族存亡的严峻考验,但这一时期很多历史人物发起的运动和提出的先进思想起到了宣传慈善文化的作用。如:洪秀全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的大同思想,陈独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思想理论,都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存亡、富强和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世界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些思想的提出突破了我国传统慈善文化的范围,通过运动、着述的形式扩大了慈善的宣传和普及。这大大提高了民众的慈善意识。
  
  民间慈善组织的大量出现也是这一时期慈善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民间出现了大量的慈善团体,其作用的发挥远远超过了官办慈善机构,成为近代培养慈善意识的强有力途径。有学者认为,近代慈善机构的大量建立和慈善宣传力度的加强,激发了民众的慈善意识。根据 1948 年的《中国年鉴》披露,当时全国有 4172个救济机构,其中私立者 1969 个,占 47%.很多爱心人士像宋霭龄、熊希龄、宋庆龄等,也开始在各地进行慈善宣传.榜样的力量对人们慈善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纵观文献,我们发现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近代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举步维艰,但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一些伟大历史人物的先进思想、民间慈善组织的出现和爱心人士的慈善宣传为这一时期民众的慈善意识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现当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初,原民间慈善组织基本上已被解散。到 1951 年,我国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组织了。在这段时间人们谈慈善色变,慈善事业由此陷入了停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人们的慈善意识起了阻碍作用。这段时期慈善陷入困境,除了有学者提到的受“左”思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外,还受到国家制度和现实条件的影响。刚刚实行公有制,再加上贫穷,发展慈善实属困难。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后,公众的慈善意识重新被唤起。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社会福利团体逐渐恢复,人们又把慈善活动逐步迎回了现实生活中,这对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进行了推动。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众,尤其是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提上日程,其研究者越来越多,培养途径更加多种多样,也表现出了他们积极的慈善意识,如在四川纹川大地震、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以及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兰州马拉松赛上都涌现出大量的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正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生动体现,这也充分表现了我国国民慈善意识的不断增强.纵观文献,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大多是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这几个角度来论述的。所以笔者也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梳理。
  
  国家、社会方面,主要是从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慈善组织的宣传、慈善公信力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培养人们慈善意识的。我国在发展慈善事业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慈善法律法规,如 1999 年的《公益事业捐赠法》、2004 年的《基金会管理条列》、2007 年的《企业所得税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慈善行为,培养了人们的慈善意识。有学者指出完善慈善捐赠的信息反馈机制,将慈善捐赠行为看作一个循环、透明运作的系统;将自愿性作为慈善捐赠行为必须遵守的原则;加强我国的慈善法律法规建设和公信力建设;强化我国大学生的感恩和爱心教育;积极引导媒体和社会舆论对我国慈善组织的宣传。还有学者提出可以突出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如在新浪微博主动发起“关注捐款”活动,通过QQ、微薄等大众传媒,利用名人效应发挥巨大作用,形成人人皆公益的社会氛围。社会通过相关慈善法律、法规、宣传等措施为大学生培养慈善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和社会环境。
  
  学校方面,主要是从慈善教育、慈善相关课程、培育校园文化、校园慈善社团等方面来论述的。如有学者指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慈善认知与行为培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和充实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让大学生接受正规的慈善教育;培育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文化氛围;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学者就慈善社团做了相关分析,指出发挥大学团委与学生社团的组织引导作用,完善慈善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探索大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有效途径。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颜彦教授在对上海全日制大学生进行随机分层抽样调查,认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在高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关注大学生的慈善捐赠行为和慈善文化认知。还有学者指出、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慈善意识培育中借鉴经验,开设专业性质的慈善培训课程,通过专业课程去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使得大学生理解:
  
  慈善的真正内涵、财富应怎样回馈社会、怎样回馈社会才最有价值等等一系列内容。这些都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家庭方面,通过阅读发现主要是从家长自身来论述的,如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等。如有学者指出,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时刻给孩子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1还有学者指出父母平时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做子女的表率。并且带领子女参与慈善活动,使大学生切身体会何为慈善,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提升儿童的道德责任感。
  
  大学生个人方面也有很多相关的文献,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自身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局限和对慈善事业的冷淡,2是大学生慈善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有学者指出要关注大学生的慈善捐赠行为和慈善文化认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地位等。还有学者指出慈善意识培养的方式主要是从慈善认知、慈善观念、慈善情感倾向、慈善参与动机、慈善行为意向及慈善意识培育的外部环境这八个方面着手,作一尝试性的探究。
  
  通过阅读,本人发现大多数文献就大学生自身都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的,一是提高大学生对慈善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强化大学生投入慈善的热情,三是培养大学生参与慈善的动机及行为。
  
  在总结了前人的研究之后,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方的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教育是关键,学校除了开设慈善教育课程、开展慈善社团活动等之外,还应该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慈善教育纳入其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家庭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国外相关研究
  
  (1)古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国外古代慈善意识的培养受思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影响。西方慈善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基督教的“博爱”价值观。基督教从人有原罪、人性恶出发,推崇“博爱”.“博爱”包括“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两个方面。因为上帝给人以生命和归宿,是人全部存在的基石,所以信仰上帝和爱上帝便是人生在世的最基本信念。因为“上帝”要求其子民爱人,包括爱仇敌、爱弱者,所以信守“爱人如己”的基本诫命就成为人生在世的最基本行为准则。
  
  有学者指出,基督教的《圣经》中就提出了“当爱你的邻舍,就是要用善意爱众人”的慈善思想,而这一思想是萌发诸多欧美人树立慈善意识的力量源泉。
  
  还有学者认为慈善意识的培养最早出现在英国。1680 年,由宗教慈善团体和慈善家在伦敦捐建了第一所慈善学校,开始了对慈善意识的培养,在十九世纪后流传到美国。
  
  纵观文献,我们发现西方从人有原罪出发,把行善动力归于上帝的启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通民众的慈善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从而更好的培养我们的慈善意识。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古代培养民众的慈善意识主要是通过宗教教义和谚语来加强人民的慈善意识。
  
  (2)近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13 世纪西方国家就存在教会主持的慈善赈济,如以色列规定:在学校每个孩子都必须做义工,每年至少义工 60 小时,医院、警察局、敬老院、福利院等都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17 到 19 世纪中期是西方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如失业、老年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社会济贫政策及慈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从而培养了民众的慈善意识。
  
  有学者指出在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瑞士人裴斯泰洛齐也曾积极致力于慈善教育,他曾收容了 50 多个流浪孩子,对这些孩子施加爱的教育,提出要对儿童进行家庭式的母爱教育,让“爱的种子”
  
  在流浪儿童的内心生根发芽,他创办的慈善式教育在慈善教育史上具有典型意义。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西方慈善事业进入到向现代意义慈善事业的过渡时期,其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1)建立了一大批慈善组织和机构。比较知名的如“基督教挖掘者协会”、“铁路慈善就机会”、“罗马天主教慈善机构”.
  
  (2)监督机制建立。这一机制的建立,更加完善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权威力,使人们参与慈善更愿意也更放心。有了慈善组织及机构的大量建立,再加上慈善监督机制的建立,为民众慈善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参与平台和法律保障。
  
  20 世纪初至今是西方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西方慈善事业发展具体表现在:

        (1)民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根据 1998 年的统计,美国 56%的成年人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共从事199亿小时的工作,相当于900万名全职雇员,创造价值达 2250 亿美元。
  
  (2)慈善法律逐步完善。如英国议会审议通过的《2006年慈善立法》,美国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对公民慈善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3)现当代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关于慈善,很多西方国家研究的领域主要有:慈善课程的开设及慈善捐助教育,志愿者、义工的组织与培训,慈善组织机构的建设与政府的关系,慈善事业的外部监督机制及税收优惠政策,慈善救助与社会救助,慈善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慈善基金会的建设及管理,慈善事业社会公信力的建立等等。在近代就有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研究,到现当代其研究范围日益成熟和完善。
  
  关于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研究,西方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有学者提出共同美分和学习给予课程。共同美分(COMMON CENTS)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教育组织,其教育方式以“服务型”的教育方式为主,目的是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仁爱之心和出色才干的新一代年轻人.通过让青年学生参与学习慈善事业服务内容的培训,形成慈善意识后,在大学毕业后能为社区从事服务性的工作。这种学习加深了青少年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增强慈善意识的同时也增进了公民意识,促进了个人品德发展。
  
  在加拿大,对慈善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LTG(learning to give)课程来实现。该课程是由Agard 讨论了名为“学会给予” (Learning to give) 的K-12计划,它是由密歇根基金会委员会提供的一项课程,目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公益服务和慈善事业的教育。此项课程计划由在校教师精心设计而成。旨在传播有关慈善事业及其运作过程原理的知识,发展学生给予和服务的技能,并鼓励年轻人掌握作为民主社会一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在新西兰的中小学,孩子们经常参加各种募捐义卖活动,让他们从小培养爱心,学会把慈善的美好愿望兑现成具体的行动。可以说,慈善意识在欧美发达国家不论阶层高低、贫富与否,可算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意识。
  
  有学者指出,美国签署的《国家与社会服务法案》中鼓励青少年每年要做1400个小时的义工,并对合格者进行奖励。还有学者指出国外大多数学校将志愿服务和就业相挂钩,以此来鼓励学生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据有关调查,国外70%的家庭有过慈善捐赠行为,在家庭浓厚的慈善氛围中,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具备了强烈的慈善意识。纵观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关于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比较详细、具体,具有可行性,为我国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提醒我们开始反思我国慈善意识的培养内容和途径。
  
  3.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评
  
  国外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对我国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之处。从当前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来看,有关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理论及对策方面的探讨。总的来说,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还存在一些不足(1)大多数文献是就公民慈善意识培养论述的,而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研究不多。(2)大多数研究是从理论上论述的,没有经过实地调查,缺少实地调查材料,使研究成果的实施性与操作性受到影响。(3)大部分研究者就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较宏观,很难落到实处,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慈善意识淡薄的现状。关于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现状,相关学者只是在理论层面做了一些说明,即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应该通过什么手段、方式、形式、组织等来进行慈善意识的培养,而对培养途径的现状研究,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章可供参考,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