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物理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19-11-05 共9343字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上,是否有价值的理论认识,可以为物理教学提出新观点、新材料和新方法,为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作用,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几篇优秀的高一物理教学论文,供给大家进行赏析。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之第一篇: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

  摘要:为了解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对广州市石北中学的556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到8种动机调控策略因子,分别是成就目标唤起、达成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提升、兴趣提升、表现目标唤起、后果预想、自我奖励、心理过程调节。根据因子与学习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将因子分为直接调控策略和间接调控策略。根据描述性分析可知,除后果预想和自我奖励,其余调控策略使用频率均处于中上水平,直接调控策略使用频率高于间接调控策略。根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比女生更乐于使用多种策略调控动机。

  关键词:高中; 物理学习动机; 调控策略;

  在心理学领域中,动机属于个性心理学范畴,与兴趣、性格、理想、信念、世界观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虽然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却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而动机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要素,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激励、维持的作用。如果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好奇。高中物理内容繁琐,各类问题层出不穷,遇到困难大多数学生或畏缩不前,或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学习动机易受到影响而波动。学习动机是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及时有效地调节动机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石北中学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调控为对象,目的是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控策略和策略使用情况及差异,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高一物理

  一、相关文献综述

  1998年,Wolters提出当学生出现学习动机减退的情况时,有可能进行动机调控,以美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两类动机调控策略,分别为"外部报酬"和"兴趣".[1]1999年,Wolters第一次提出"动机监控策略"一词,并归纳出五种动机监控策略,即自我奖励、环境控制、掌握目标唤起、表现目标唤起、兴趣提升,同时编制了动机监控测量表,Wolters的研究为之后的众多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学者也陆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动机调控策略研究。2009年,李昆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出八个调控策略,即兴趣提升、表现目标唤起、掌握目标唤起、自我奖励、后果设想、任务价值提升、意志控制和自我效能提升,并指出男女生动机调控使用频率的差异,文理科学生在动机调控策略使用上不存在差异。[2]2011年,惠良虹、马烁受到李昆的启发,发现了16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动机调控策略,指出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在意志控制和放弃两种策略存在使用差异外,在其他策略使用方面无明显差异。[3]2014年,刘宏刚为开展能够反映中学英语学习特点的动机策略研究,调查了不同类型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归纳出七种调控策略,即兴趣提升策略、跨文化交际策略、自我奖励策略、成绩目标唤起策略、自我效能提升策略、元认知控制策略、归因策略。[4]2016年,陈家宜、杨梅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调控策略的频率较高,其中专业方向和升学渠道对策略的使用有较大影响,性别对使用没有影响。[1]

  归纳之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缺少针对中学生的研究,目前只有李昆、刘宏刚研究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第二,缺少关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广州市石北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共发放556份问卷,回收549份问卷,有效问卷519份,其中男生266名,女生253名,平均年龄15岁。共进行了两次试测和一次实测。第一次试测时间为2018年10月23日,共有91名学生参与,试测内容根据Wolters的动机监控策略量表编制,3种情境,每种情境各5道开放性试题。第二次试测时间为2018年10月31日,试测工具为物理学习动机调控策略调查问卷第一版,共57道题目,70名学生参与。根据两次试测的结果,最终保留34道题目,形成调查问卷第二版,并在2018年11月2日进行实测,556名学生参与。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1=这个句子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这个句子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3=这个句子有时符合我的情况,4=这个句子通常符合我的情况,5=这个句子完全或几乎完全符合我的情况。

  (二)数据分析

  将回收的519份问卷输入SPSS21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类型进行分析,对不同性别和不同文理选科倾向的学生在动机调控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1. 动机调控策略的类型

  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见表1)。信度0.914,接近1,说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高。

  表1 可靠性统计量表

  采用Bartlett效度检验的方法进行检测(见表2)。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指数为0.000,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关系,KMO值为0.900,说明原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了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析出8个因子(见表3),8个因子累计解释总方差为59.754%.

  表3 因子的特征值、解释方差

  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保留大于0.47的载荷值,则每个因子所包含的题目见表4.

  表4 各因子包含的题目

  为更便于解释因子的含义,根据题目内容将个别题目进行调整(见表5)。

  表5 调整后各因子包含的题目

  因子1包含4道题目,表明学生通过设定成就目标来调节物理学习动机。包括坚持学习物理是为了掌握学习内容,获得更多物理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试探自己学习物理究竟有多大的潜能。故命名为"成就目标唤起".

  因子2包含5道题目,表明学生学习物理时会思考物理本身的价值以及物理对个人的积极影响以提高物理学习动机。例如学生认为物理这门课比较重要或者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应该学好。或者认为学习物理可以使自己变聪明或者有利于将来考大学或就业,因此要学好物理。故命名为"达成价值提升".

  因子3包含5道题目,表明学生通过自我暗示、鼓励自己,或者与他人比较激励自己,从而提高物理学习动机。例如告诉自己的智商没有问题,只要用心钻研和多付出些时间,就可以解决物理难题。又如认为他人能学会那么自己也可以学会,遇到较难的物理问题时,如果大家都不会,而自己学懂了就会比别人优秀。故命名为"自我效能提升".

  因子4包含4道题目,表明学生会采用一定的方法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增强物理学习动机。例如学生试图找到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方,尽量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或者试图挖掘物理学习过程中有趣的地方,尽量对物理学习中有趣的地方投入更多关注。故命名为"兴趣提升".

  因子5包含3道题目,表明学生给自己设定物理学习表现性目标,以解决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动机问题。例如与其他同学比赛,把考赢对方当作一种挑战,或者努力学习,不甘落后于他人,又或者不断提醒自己努力把功课做完,把考好物理当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故命名为"表现目标唤起".

  因子6包括5道题目,表明学生会在脑海中设想没有学好物理的情境。例如物理没有学好会影响排名;或者如果物理成绩不理想,自己会羞愧难过,受到老师批评甚至其他同学的取笑。故命名为"后果预想".

  因子7包含3道题目,表明学生会设定奖励来提高物理学习动机。例如学生会许诺自己完成物理作业或实现学习目标后给予自己一定奖励。故命名为"自我奖励".

  因子8包括5道题目,表明学生会针对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做出控制,从而提高物理学习动机。例如学生学习物理时会先调节个人情绪再投入到学习中。或者告诫自己物理较难,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松懈,否则成绩会下降,或者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学习使自己的注意力保持集中,再或者速战速决完成学习任务以免受到外界影响,打断思路。故命名为"心理过程调节".

  根据调控策略是否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将以上8项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调控策略和间接调控策略。直接调控策略是动机调控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学生面对动机产生波动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如何提升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纯粹以求知为学习目标,包括成就目标唤起、自我效能提升、兴趣提升、心理过程调节。间接调控策略是指动机调控与学习过程和内容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周围同学的认同而产生归属感,或者保持自己已有的学习成绩和班级中的地位,又或者为获得来自父母与老师的表扬或物质的奖励,再或者认识到学好物理对将来就业的优势,等等,出现以上情况而采取的动机调控称为间接调控策略,包括表现目标唤起、达成价值提升、后果预想、自我奖励。

  2. 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

  为探究高一学生对8项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详见表6和图1.

  表6 描述统计量

  图1 描述统计量  

  由表6、图1可知,成就目标唤起、自我效能提升、达成价值提升、表现目标唤起、心理过程调节、兴趣提升这6个策略使用水平相当,但是不高。后果预想和自我奖励使用频率较低。成就目标唤起频率最高说明对于物理这门较难科目,学生更乐于尽可能挖掘更多自己可以学会的知识内容,以此提高成绩和逻辑思维能力。达成价值提升指学生认识到物理对于生活以及未来的重要性,明白物理的功用价值以此调节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提升是学生遇到物理难题,停滞不前时,通过自我暗示激励自己以提高学习动机克服物理难题。表现目标唤起指学生通过与他人做比较来暗示自己努力学习。心理过程调节,心理过程包含认知、情绪和意志,这里强调后两种,由于学生在教室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习,很容易受到周边同学的影响,而物理学科更需要集中精力去学习,为避免心浮气躁,学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调节情绪、坚定意志。兴趣提升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在情绪表现上的提升,当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时,会积极主动而且身心愉悦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会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后果预想和自我奖励,指学生设想没有学好物理的后果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后给予自己一定奖励,比较均值发现,学生基本不使用这两种调控策略,使用频率低可能受到年龄限制,学生不擅于使用这两种策略。从整体上看,直接调控策略使用情况优于间接调控策略。

  3. 动机调控策略在性别上的使用差异

  为探究性别对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情况,对男生(N=266)和女生(N=253)在动机调控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7)。根据P值可知,在兴趣提升、表现目标唤起、达成价值提升、成就目标唤起、自我效能提升、自我奖励这些策略使用上,女生显著小于男生,而后果预想、心理过程调节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后果预想男女生均值相等,说明男生对策略的使用抱有更积极的态度。这一结果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物理学习中男生优于女生。

 

  表7 男生和女生在物理学习动机调控策略上使用的差异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使用多种策略调控学习动机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其中成就目标唤起、自我效能提升、达成价值提升、表现目标唤起、心理过程调节、兴趣提升是学生普遍使用的策略,并且使用程度较高;而后果预想、自我奖励这两个策略,使用程度较低。同时,在整体上直接调控策略使用情况优于间接调控策略。男生和女生在使用调控策略时存在差异。相比较女生,男生使用多种调控策略调节动机。

  学生从初中迈入高中,明显感觉物理难度跨度大,学习动机出现波动,因此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更应该了解动机背后的调控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动机调控意识,在操作上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强化应用某一策略,让学生在学会使用策略的同时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控方法以维持或增强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5]陈家宜,杨梅。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调查[A].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7(2)。
  [2]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09(3)。
  [3]惠良虹,马烁。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2)。
  [4]刘宏刚。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之第二篇: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存在的障碍,包括初高中物理知识内容难易程度与能力要求不同、从初中到高中学习习惯与方法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方式不适应、学习心理不成熟,然后提出了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优化策略,包括搞好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铺路架桥;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高一学生; 物理学习; 学习障碍;

  高一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关键期,一些关键的物理知识、必备的能力、基本的观念、科学的思维、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质必须在高一阶段逐步建立,否则学生后续物理学习将举步维艰。分析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学习障碍,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是高一物理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

物理教学

  一、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存在的障碍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内容难易程度与能力要求不同

  初中物理知识语言表述通俗易懂,课本上用文字描述的同时附带大量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建立直观感受,便于学生阅读。所描述的对象是单一物体、单一过程,最简单的运动与受力,最简单的生活现象,各章节知识联系不紧密,知识综合运用少。概念与规律通常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或实验归纳总结得出,感性直观成分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普遍感到轻松。

  高中物理知识语言表述精炼、准确,简洁的公式表达深刻的内涵,文字公式需要学生反复揣摩才能逐步理解[1].研究对象通常是抽象化处理后的理想化模型,多物体、多过程,相对复杂的运动与多种不同性质力,知识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各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知识综合性强。概念与规律的建立需经过较严密的实验与逻辑推理,重视概念与规律的生成过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能力要求高。初中到高中,知识由浅入深、直观到抽象、定性到定量、单一到综合,在高一学生面前立了一道坎,必然会引起一些学生物理学习障碍。

  (二)从初中到高中学习习惯与方法不适应

  进入高一以后,一些学生学习物理仍沿袭了初中的习惯。课堂上习惯听教师讲,忙于记笔记,思维与课堂经常不合拍。只满足课堂45分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反思,知识似懂非懂。学生不重视概念和规律的生成过程,只重结果,对概念和规律只会死记硬背,不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抽象、推理、概括、分析问题能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学生不习惯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高中物理解决问题思想方法灵活多样,许多学生重知识、轻方法。如高一常用的微元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替代法、整体法与隔离法、转换研究对象法、守恒的思想、对称的思想等,许多学生不注意用心领悟,解决具体的问题时通常意识不到,有力不从心之感。许多学生不习惯定期整理复习,寻找前后知识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结构体系,通常学习后面忘记前面,前面知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学习方法不对路,导致许多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时出现了一听能懂、一问就懵、一做就错、一考就怕的现象。

  (三)高中物理教学方式不适应

  初中物理课堂中一节课通常解决一、两个问题,课堂容量小,教师会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学生弄懂弄通,讲练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用得较多。初中物理教学通常采用直观教学,抽象的逻辑推理较少,知识记忆的成分多,学生易于接受。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单独指导的机会较多,学生物理成绩提高较容易,作业与练习经常当堂完成,学生课后学习任务不重,普遍感到较为轻松。

  高中物理课堂容量较大,一节课需要解决多个问题,课堂上留给学生单独练习的时间有限,普遍以讲授法为主,教学节奏快,教师的板书量大,学生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高中物理教学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重视逻辑推理与思维训练,课堂上经常出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2].对具体问题,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具体求解而点到为止,把大量的任务留给学生课后归纳整理,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对较重,那些喜欢死记硬背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难以适应。

  (四)学习心理不成熟

  高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心理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较窄、知识经验与实际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在课堂中经常闹出这样的笑话:田径400米比赛中运动员是在同位置起跑的;超重即重力增大,失重即重力减小;同步卫星可以中国上空运行等。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起点差不多,优势不再明显,竞争更加激烈,难免学习上有压力,心理产生焦虑。高中物理是最容易拉开距离的学科,几轮竞争之后,部分学生败下阵来,信心严重不足,心态失衡,开始自我放弃。还有部分学生意志品质薄弱,学习上无恒心、无毅力,急功近利,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总想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

  在学习动机方面,对物理知识本身感兴趣,想提升自己科学素养的学生不多,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升学、就业、家长与教师,属于被动学习型。高一由于没有分文理科,部分学生虽然上物理课,但学习物理的动机不强烈。一些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对路,付出努力无明显成效,会进一步弱化学习物理的动机,对高中物理学习产生制约作用。

  二、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优化策略

  (一)搞好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铺路架桥

  高一物理的知识体系中,有些知识在初中已经涉及了,有些知识高中首次学习,还有一些知识初高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初中阶段已经涉及的知识,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做到无缝对接。对初中没有涉及的知识,要做好必要的铺垫,搭好必要的台阶,让学生逐层进阶,争取平滑对接。对初高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弄清差异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知识结构的不足,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防止负迁移。

  做好物理知识的衔接的同时,教师也必须搞好数学知识的衔接。高一学生数学上的欠缺通常表现在图像识别与运用能力差、解方程缺乏必要的技巧、列方程不会寻找等量关系、不会寻找有效的几何关系、三角函数边角关系运用不熟练等。在高一,从学生进校开始,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解列方程的技巧;学习运动学时,教师必须逐步花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图像识别能力的训练;学习力学时,教师应提前复习几何与三角函数的知识,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边角关系运算;其他的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渗透。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很重要的因素来自学习方法不正确,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刻不容缓。学生进校之初,教师就应当对学生在学习习惯与方法上提出明确要求,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强化[3].例如,高中物理不能死记硬背,重理解、重知识的生成过程;高中物理重逻辑推理、重思维,需要学生较强的数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注重知识的应用,需要学生具有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物理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注重实验能力,考试实验题占的比重较大,重点考查实验迁移能力等。

  针对高一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习惯不好,遇到问题喜欢急于求助教师、不习惯独立思考的现象,教师就应当明确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尝试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尝试合作解决,再解决不了寻求教师帮助解决,一定要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对高一学生,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导学案培养其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要求紧跟教师问题节奏,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上做简单笔记;加强思维导图在复习整理中的应用,训练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听课笔记并构建知识体系,做好总结反思。

  (三)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方式

  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由直观到抽象需要时间积累,教学中抽象的问题要兼顾到直观,教师要善于借助物理草图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善于列举生活中的生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例如,运动学"追击相遇"问题中,两物体相遇的临界条件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应当画好运动过程草图,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学习"离心运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会出现什么现象,使学生对"离心运动"有直观印象。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对"运动图像"的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一共用了五节内容逐步完善,每节涉及"运动图像"一个小的知识点,教师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若教师教学中急于求成,想一节课解决"运动图像"中的所有问题,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教学方法应当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教师应尽量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环环相扣,使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能够解决,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应当精选教学内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与思维发展过程,重视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批判质疑、实验探究能力,重视物理与生活、科技、社会的联系。

  (四)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有些来自内部因素,有些来自外部因素,无论来自哪里,作为教师师应当尊重与肯定,合理利用,使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了解与满足学生在学习上合理的需求,对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及时肯定与鼓励,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学生学习物理出现的障碍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做好成败归因分析,强调积极归因,弱化消极归因,把失败归因向学生努力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上引导,使学生有再付出努力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条件,合理设计任务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利用好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获得替代经验,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奇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加强物理知识与科技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教师应当设定合适的目标,控制好作业与试卷的难度,对学生表达明确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高一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积极准备、认真应对,做好高一物理教学的各项准备,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华。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81-82.
  [2]梁业实,王洲尔。浅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J].大众科技,2013,15(4):202-204.
  [3]胡林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09,27(10):10-13.

高一物理教学论文推荐范文8篇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