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河南小曲》二胡曲的音乐风格与表演技法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 作者:王雯
发布于:2020-08-14 共5865字

  摘要

  《河南小曲》是由刘明源先生创作的一首优秀的二胡曲,是二胡乐曲中河南风格塑造最为典型的乐曲之一,乐曲塑造了朴实风趣的河南人的形象.本文旨在乐曲的风格韵味溯源与润腔技巧探究,分析河南二胡音乐风格的艺术表现,总结了其演奏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二胡,《河南小曲》,风格韵味,润腔技巧

  Abstract

  Henan Xiaoqu is an excellent style erhu song written by Mr. Liu Mingyuan. This piece of music absorbed the style and charm of Henan local music, and created the simple and interesting image of Henan people. It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pieces of erhu music in Henan sty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ace the style and charm of the music and explore the technique of moistening the tune, analyze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Henan erhu music style, and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technique.

  Keywords:Erhu "Henan Xiaoqu" Style and Flavor Moisturizing Technique

  目录

  引言

  一、《河南小曲》的创作特征··············1

  (一)刘明源先生介绍··················2

  (二)《河南小曲》创作背景···············2

  (三)《河南小曲》曲式分析···············2

  二、《河南小曲》风格韵味溯源············3

  (一)河南地域性文化与语言对《河南小曲》的创作影响··4

  1.河南地域性文化··················4

  2.河南地域性语言··················4

  (二)河南传统音乐风格韵味对《河南小曲》的创作影响··4

  1.说唱音乐大调曲子·················5

  2.河南曲艺河南坠子·················6

  3.吸收坠琴特有的风格················7

  (三)《河南小曲》对河南传统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的吸收融合··10

  1.旋律特征与唱腔语言运用···············10

  2.音色变化与唱腔风味·················12

  三、《河南小曲》 的润腔技巧·············15

  (一)传统音乐中的"腔"、"音腔"、"润腔"·····15

  1."腔"······················15

  2."音腔"····················15

  3."润腔"····················16

  (二)《河南小曲》的润腔特点···············17

  1.汲取河南地方风格特性音的润腔手法:··········17

  2.基于传统曲艺的特殊润腔手法.···············17

  (三)丰富的润腔技巧:··················19

  1.滑音·························29

  2.悬腕滑揉·······················21

  3.滚揉、压揉及不揉弦音···············21

  4.垫弓·························22

  5.顿弓·························23

  6.颤弓·························24

  7.波弓·························24

  (四)基于唱腔规律的左右手润腔配合··········25

  1.音色选择与左右手润腔技巧配合··········25

  2.节奏轻重与左右手润腔技巧配合··········26

  3.情绪表现与左右手润腔技巧配合··········27

  结语·························29

  参考文献·························30

  引言

  该乐曲是刘明源先生创作的一首经典的=胡曲,他十分娴熟地运用河南音乐的风格元素,使乐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本文从乐曲的风格韵味溯源与润腔技巧的角度,探讨了河南二胡音乐风格的艺术表现,总结了其润腔技巧的运用.

  《河南小曲》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乐曲距今六十年,但依旧被专业团体、音乐院校及广大爱好者传衍,说明这首乐曲仍符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对二胡的演奏研究起到极大的作用,也对研究河南风格的二胡作品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人为河南籍,在校研究学习的方向为二胡演奏,理应掌握《河南小曲》的演奏与理论范畴;同时,家乡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与我对家乡无法割舍的深厚情感促使我进行专业系统的研究.

  一《河南小曲》的创作特征

  (一)刘明源先生介绍

  刘明源先生为着名民族音乐家、民族弓弦乐大师,他集胡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于一身,被誉为"继刘天华、华彦钧之后的又一位中国民乐的一代宗师".刘明源先生的主要成就有:第一,对乐器进行改革.第二,刘明源先生树立了独特新颖的演奏风格,对中国社会及乐界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第三,创作改编了众多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的优秀作品.刘明源先生的创作以二胡曲和板胡曲为主,部分作品如下:

  高音板胡曲:《大起板》(何彬编曲,刘明源演奏谱)、《月牙五更》(东北民歌,刘明源改编)

  中音板胡曲:《眉户联奏》、《喜车红马运粮忙》、《秦腔牌子曲》(郭富团曲,刘明源演奏谱)

  板胡独奏:《纺线线》

  二胡曲:《河南小曲》 《美丽的西藏》

  中胡曲:

  《草原上》《牧民归来》《嘎达梅林》

  民乐合奏:《喜洋洋》《幸福年》

  其中《河南小曲》是刘明源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是一首知名度极高的北方音乐作品,具有河南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河南小曲》创作背景

  作曲家深刻的经历与丰富的内心相结合促成了音乐创作,灵感的源头扎根于河南地区,这里带给他很多深刻的回忆.

  《河南小曲》是刘明源先生于1962年创作的,他长期在河南演出,掌握了河南地方色彩的表现,对河南风格拿捏的恰到好处.他虽不是河南人,但创作手法运用的相当巧妙,乐曲短小精悍处处出彩,把河南的情与景深深的镌刻在这首乐曲中,浓缩在每一个音符上.我本人是河南籍,在河南人这个角度上感受这首乐曲,也丝毫不觉得跳脱.刘明源先生深深汲取了本地的音乐文化,他的创作吸收了河南民间传统音乐的精髓,能够触发人们的共鸣,具有时代精神.

  在1963年《上海之春(第一届全国二胡比赛)》中,宋国生先生首演了这首乐曲,他曾师从于刘明源先生,继承并发扬了乐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在比赛中获得了音乐家们的一致好评,后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流传.

  (三)《河南小曲》 曲式分析
 

  《河南小曲》采用典型的三部曲式ABA1构成.分别为快板、慢板、快板再现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A段(1--51小节),这部分由a、al两个乐段组成,两段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形成了a(1--27)乐段与al(28--51)乐段.快板段落情绪激动,旋律流畅优美,开门见山的展现了河南人乐观直爽的性格,具有风趣幽默的韵味.

  第二部分:B段(52--115小节),这是乐曲的慢板部分,无规整乐句,乐句的长短变化更加复杂,旋律舒展如歌,表达了河南人民对家乡土地的深爱与依恋之情.

  第三部分:A1段(115--151小节),又回到快板速度,是一个大大简化了的再现段落,其奏法与A部相似.演奏速度比第一乐段更快,情绪更高涨.将乐曲推向高潮后以拨音结束,韵味久久不能弥散.

  二、《河南小曲》风格韵味溯源

  无论是富有独特地方风味的器乐体裁还是声乐体裁,作曲家创作时都使作品容纳包含了多样的地方性风格韵味.它是创作的依据与源泉,而作品又能将作曲家运用的地方性风格韵味充分的展现出来.从作品名就能看出,《河南小曲》写的是河南中原富饶的大土地,写的是乐观开朗的河南人说着自己的语言--河南话,更写出了河南孕育出的独特说唱艺术--河南大调曲子与河南坠子.

  (一)河南地域性文化与语言对《河南小曲》的创作影响

  1.河南地域性文化

  河南的地域优势为黄河中下游,从夏朝到宋金的3000多年间,它一直是中国经济、政治的中心.8000年裴李岗文化,在河南唤醒东方文明.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发现的大河村遗址,距今时间久远,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黄河流域的历史长河中的佼佼者.5000年黄帝文化在这里奠定中华文明基本规制,3600年的商都文化在这里传承绵延不息的华夏薪火.

  河南省会郑州居中国之中,是中华文明开始的地方,中国的名称也得名于此.郑州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乡、是中国都城建制创始的地方、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圣地.此外,黄河也流经河南,中华民族在这里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华夏先民从黄河走向四方,把中华文明带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河南集百家之长融中华之精髓,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态和精神性格.

  2.河南地域性语言

  河南的地域性语言为河南话,河南话最早可溯源到夏商周时期的"雅言".由于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洛阳附近,所以代表雅言标准音的就是洛阳一带的语言.北宋时期在开封市建都,河南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河南方言正式成为通用语言,称为"中原雅音".

  河南话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一些独特的字句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例如,"中"这个字是广为人知的河南方言,语调上扬,极具河南特色,展现了河南人的干脆."中"的含义为"行、好、成、能、可以"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可以了"河南话就是"中了", "这个不好"河南话就是"这 个不中".河南人喜欢用"中"的原因,不仅仅与河南地,理位置相关,还与河南人的为人处世之道相符.河南人脾气随和,做事干脆利落,只

  要河南人拍胸脯答应你了"中",那定会帮你把事情办妥当.又比如河南人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吃了嘞啵",读作"chiliaolebo",(后三个音为轻音,无声调)用于熟人问好时的关心,含义为"你吃饭了吗".人们见面语通常为此句,如果谁家没吃,便会说上一句"白走嘞,来家吃点儿吧!",招呼朋友们来自己家用饭,再一同去做农活.

  在中国汉语语言学论述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音节是语言中的最小使用单位.构成音节的有三部分,分别是声母、韵母与声调.起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是韵母,构成整个音节音调高低升降的叫做声调.声调就是物理学上的"基频",它是由声音振动频率决定的.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其中阴平是第一声,阳平是第二声,. 上声是第三声,去声是第四声.

  河南方言属于中州音韵,其在声母、韵母上与普通话差别不大,关键是声调不同.

  《河南小曲》讲的是河南方言,因此演奏者掌握技巧的同时,需要适当了解河南的俚言俗语、特色词汇和用语习惯等.只有感受到了河南话的魅力,才能体会到刘明源先生创作的这一短小精悍 的乐曲的精髓.

  (二)河南传统音乐风格韵味对《河南小曲》的创作影响

  河南地方的戏曲曲艺众多,有生动灵活的表现力.刘明源先生在河南地方演出时,将河南传统音乐的韵味巧妙地结合在《河南小曲》中,把河南地方风味、音乐特色以及河南人民直爽开朗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1.说唱音乐大调曲子

  河南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它的结构方式是曲牌联缀体.明代期间,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弦索音乐繁荣昌盛与普及的局面.明中期以后至乾隆年间,鼓子曲以流行在原汴梁的小曲为基础,吸收了流行在北方的岔曲和中原"八角鼓杂牌"、"鼓子杂牌"而形成.乾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开封的一些鼓子曲友被迫逃亡,鼓子曲也因此由开封,传入南阳并遍及城乡.此后,南阳大调曲子不断的更新发展,成为河南大调曲子的代表.

  大调曲子常用的曲牌名为"剪剪花",它的曲牌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老剪剪花",曲式为宫调式,演唱时转为上属调(原调5=后调1) ;另一类是"小剪剪花",它的曲式特点是以do为宫音、以五正声为骨干音的徽调式,用原调演唱.旋律中常出现四度音程,如sol-do, re-sol 等(见谱例2-1) .《河南小曲》 采用的是小剪剪花的曲牌类型,也常出现四度音程.

  2.河南曲艺河南坠子

  人们一般认为河南坠子源于道情,随后又吸收这一地区的"莺歌柳书''而形成.它早期为徒歌,宋元之际,加上渔鼓、节板等打击乐器.明清以降,道情几乎遍及全国汉族地区,流传到哪一地区,就吸收当地的民间音调,形成"莺歌柳书"是流传在豫、鲁、皖等地的一种民间小唱,也称"英哥溜书"、"颖歌柳书",又因为与"三弦书"相近,也用三弦伴奏,有人就称它为"绑腿书".早期它独立演唱,有自己的传统曲目,曾活跃于河南、山东、安徽一带.后来与道情相结合,成为河南坠子,这大约在1900 年前后.为什么用"坠子"命名,也还有另一种传说,即它是用"坠琴"这件乐器"托音"、"包腔"的,故名.

  早起的坠子,伴奏乐队和唱腔都比较单一,乐器少,唱腔平直、单调,后来在表演实践中不断地吸收其它戏曲、曲艺的养分.河南坠子音乐日渐丰富,特别是之后女演员加盟,唱腔更为细腻婉转.1914 年前后,它从露天地摊搬进茶棚,不仅在豫、鲁、皖等受听众的喜爱,就是在京、津、沈诸地,也都有了自己的听众.河南坠子流传很广,北到京津,东至鲁南、鲁中、皖北、苏北,西到洛阳,不仅是河南的大曲种,也是中国曲艺的代表性曲种.如下文谱例河南坠子《白罗扇》.

  乐句唱词为"恁爹姓啥恁娘啥氏?你是排行数第几?"值得一提的是, "恁"这个字本身就是河南话具有代表性的字.河南话中,第一人称用"俺",第二人称用"恁".两者都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其中"恁"表示的含义是你、你们.

  这两句主要运用了倚音与滑音的演奏技巧,在简单的音符上加花润色.当唱词声调向下走时,运用下倚音或下滑音,当唱词声调向上走时,运用上倚音或上滑音.例如谱例中第一乐句的旋律音为la、mi、do,在la上添加了上倚音与下倚音, mi上添加了下滑音,do. 上添加了.上倚音.这样的创作手法使乐曲演唱时能够保持美感,同时促使腔词保持"相顺"的良好关系.

  而《河南小曲》中,刘明源先生也运用了河南坠子音乐的这种创作规律,如谱例2-3

  在旋律音低音la 上同时加入了倚音与滑音,使乐句脱离了枯燥,增添了艺术效果.这样的音乐为人民群众所好懂、好听、受到感动,更能使听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由此可见,《河南小曲》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不断被演奏者传衍的生存状态也不足为奇了.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河南小曲》风格韵味溯源与润腔技巧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性的二胡作品中,由于风格和音乐表现内容方面上的不同,在演奏的表现上也有着不同.为了能更好的表现出音乐风格和塑造的形象,必须深入的把握好乐曲的创作和风格特点.

  笔者将刘明源先生创作运用的众多素材归纳总结,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演奏者更好的理解此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表现,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演奏技巧.同时可以使演奏者对乐曲进行系统的思考,在演奏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延伸出更多的感悟.

  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学习河南地方性风格音乐作品的演奏者,甚至于其它地,域性音乐作品的演奏者提出借鉴参考,为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增砖添瓦.

  致谢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即是毕业时节.毕业论文的完成随之进入到了尾声,从论文的选题到修改以及完成,虽然遇到了重重挫折和阻碍,但我的导师林聪教授不断的给予我指导和帮助,使我掌握了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成长中,我的音乐素养与文化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里我要诚挚的向我的老师道一声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宋国生教授、居文郁教授、刘尊海教授、吕洪雁教授、张巍教授,他们对我的精心指导及宝贵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老师们,感恩母校天津音乐学院.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将带着在校习得的良好习惯步入社会,依旧努力学习,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一)着作
  1.段亚广.河南话与中原文化[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
  2.沈洽.音腔论[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9
  3.于会泳腔词关系[M]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
  (二)论文
  1.董维松:论润腔[J] .中国音乐, 2004 (4)
  2.冯彬彬河南大调曲子的源流与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2006 (7 下)
  3.高k.二胡作品《河南小曲》的艺术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胡艳妍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 .2015 (3)
  5.黄安源.怀念刘明源大师[J]人 民音乐,1996 (6)
  6.蒋亚丽.中国弓弦乐之圣手-刘明源 [U] .艺术传媒, 2009 (2) 下旬刊
  7.刘涛浅谈二胡运弓和音色的结合[J] .戏剧之家
  8.鲁冰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保护传承[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8 (6)
  9.乔新建、苏丹.说"腔" [J] .中国音乐, 2005 (3)
  10.秦俊华浅析河南坠子的审美特征[J]黄河之声, 2019 (4)
  11.师保华.二胡揉弦、颤弓在乐曲中的作用[J] .东方艺术
  12王静《河南小曲》与戏曲类非遗的美学探究[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 (4)
  13.王俊霞河南坠子的唱腔结构[J]学术论坛, 2014 (7)
  14.王任亚河南大调曲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U]戏剧之家,2017 .
  15.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学研究四题[J] .艺术百家, 2010 (3)
  16.吴茜.二胡曲《河南小曲》及其演奏版本研究[D]. 武汉音乐学院, 2013
  17.许多军.从刘明源看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J] .大众文艺

作者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原文出处:王雯. 《河南小曲》风格韵味溯源与润腔技巧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20.
相关标签:音乐硕士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