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西部制造业就业量的影响分析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杨博文
发布于:2020-07-29 共15632字

  摘 要

  中国劳动力人口众多,改善劳动力就业形势,增加劳动力就业规模,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当下,中国劳动供给相对过剩,就业压力严峻的局面亟需改善.制造业作为中国吸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对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推进就业结构升级,稳步扩大社会就业,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实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均衡地考虑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努力实现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的良性互动,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稳定就业形势.因此鉴于当下制造业发展和就业严峻的现实,处理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就业间的关系,解决好制造业就业供给和需求间的相应关系,维护好制造业就业市场稳定迫在眉睫.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角度理解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大量已有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并不是中性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偏向劳动或资本的特征,如果研究过程中忽略了技术进步的的这种特征,也就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生产过程中劳动或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影响,进而不能做到深层次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本文首先根据现有研究,依据技术进步过程中不同要素的相对边际产出量,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技术进步在资本-劳动间的偏向可以分为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根据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间的偏向性可以分为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非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两种类型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实证上,本文利用 1997-2017 年间各省制造业行业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了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结果表明:1997-2000 年大部分省份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2000-2017 年期间都偏向于技能劳动,从均值来看,发现样本期内每年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都大于 0,说明每年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都是都是偏向于技能劳动的,在全国范围内,技术进步的提高使得技能劳动不断代替非技能劳动.本文实证检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显着为负,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每增加 1%,就业减少 191 人.从控制变量方面看,制造业增加值,资本投入,年出口额对就业影响显着为正,工资,外商直接投资,年进口额对就业影响显着为负.又分区域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影响显着为负,影响程度为中部大于西部,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东部地区就业影响并不显着.

  关键词: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技能劳动就业,非技能劳动就业

  AbstractAs

  China has a large labor force, it is necessary to stabilize the employmentsituation and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of labor force. These measures will beconducive to China's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a harmoniousand stable situation. At present, China's labor overpopulation and huge employmentpressure need to be solved. Manufacturing, as the lifeblood of the economy in China,is the biggest industry, which can absorb China's labor employment and play a great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In view of thestatus quo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 deal withmanufacturing the contradiction and unification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employment relations, solve manufacturing jobs at the ends of the contradiction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maintain good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marketstability is around the corn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as technology progress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employme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tradictory unity ofhelp to better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s.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our economy totransfor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employmentstructure and to steadily expand employment. Whil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driven by high and new technologies, the impact of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balanced way. While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more jobs should be created to absorb more labor force for employment, so as to easethe hug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stabiliz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Researchersfound tha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not neutral, which often presents thecharacteristics of tendency towards the labor and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development. i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ignored, which ismeant to ignoring the differentiated influence on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labor and capital made b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an't do deep analysis of the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employment mechanism further.

  Firs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marginal ofoutput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types of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divided.According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bias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 it can be divided into capital bias and labor bias.According to the preference of technical progress between skilled labor and unskilled labor,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echnical progress and non-technical progress. On thebasis of this classification, the paper will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mployment respectively.Second, This papermeasures the bia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provinces. Byusing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based on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 function, thispaper measures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index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provinces from 1997 to 2017. Results shows that most of the provinces in 1997-2000technology progress prefer the skill labor;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2017, only aminority prefer the skill labor. On average,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period of a yearbi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ex are greater than zero, which shows that China'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rogress are biased towards the skill labor. on a nationalscale,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makes skilled labor replace unskilled laborcontinuously.Third, empirically the bias influence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employm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ex found sample period, skill bias technologyprogress with significant negative abnormal impact on employment, biased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ex 1% increase, 191 job losses in terms of control variables,the added value of manufacturing, capital investment, annual exports has significanteffects on employment is positive, wag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nual imports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employment and negative points area to the east, middle,western region of employment has carried on the inspection, the followingconclusions: bia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ex to the middle The influence ofemploy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nd the influencedegree was greater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an in the western region, both of whichwer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The effect on employment in the eastern regioni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killed laboremployment; unskilled labor employ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核心概念界定 ............................................... 2

  1.2.1 偏向性技术进步........................................ 2

  1.2.2 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 3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4

  1.4 研究方法 ................................................... 5

  2 文献综述......................................................... 6

  2.1 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研究 ..................................... 6

  2.2 偏向性技术进步研究 ......................................... 8

  2.3 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研究 .............................. 10

  2.4 文献简评 .................................................. 11

  3 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就业演变分析........................ 11

  3.1 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度 ................................ 11

  3.1.1 测度方法 ............................................ 12

  3.1.2 数据来源及指标 ...................................... 13

  3.1.3 各省制造业技术进步指数 .............................. 15

  3.2 制造业就业演变分析 ........................................ 17

  3.2.1 就业总量变动分析..................................... 18

  3.2.2 技能劳动就业变动分析................................. 20

  3.2.3 非技能劳动就业变动分析............................... 23

  4 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分析.......................... 25

  4.1 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 ....................... 25

  4.2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 ...................... 26

  5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27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27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28

  5.3 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回归分析 ................................ 29

  5.3.1 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整体层面的影响....................... 29

  5.3.2 对各个地域制造业层面的影响........................... 31

  5.4 稳健性检验 ................................................ 33

  5.5 实证小节 .................................................. 34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35

  6.1 研究结论 .................................................. 35

  6.2 政策建议 .................................................. 37

  参考文献...........................................................38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2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人口众多,最高时期我国劳动力人数曾达到 9 亿多,近些年我国人口逐渐出现老龄化,劳动人口较峰值来说略有减少,但总体规模依然庞大,显示着我国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人口过剩,就业压力巨大的局面亟需改善.结合当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整体就业局势,应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推进制造业就业结构升级,稳步扩大社会就业,稳定劳动力就业形势.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是吸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大行业,同时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增加劳动力就业,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因此在当下制造业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调节就业供给和需求两端矛盾,实现就业增长的稳步推进的相关政策制度,维护就业市场平衡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稳步前进,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但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如今,我国正处于制造业经济转型和技术革命的重合时期,我们在这一特殊时期,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第二,要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实现"弯道超车".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还要懂得如何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矛盾,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在实现科技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就业.

  学术界就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和统一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起初时候,学者们认为技术进步是中性的.技术进步呈现同步提升劳动和资本两者生产效率的特征,在这过程中不会造成劳动和资本的相互替代.但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现实中行业内部随着技术进步的提升,劳动和资本会发生相互替代,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特征.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通过改变投入的资本和劳动量,提高产量.这种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技术进步则被称为"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探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有益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现代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认清我国制造业就业现状,进而提出相应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对策,维护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就业间矛盾和统一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于研究制造业内部,少有从省级方面展开研究的,本文侧重于从省级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在界定偏向性技术进步内涵的基础上,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进行了清晰的区分,分类分析了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几种效应,为现有研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后分析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机制,相对于传统上多侧重于中性技术进步的研究,这将构成对既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深化对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理解.

  (2) 现实意义

  利用中国各省制造业 21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具体测算了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为各省今后研究制造业相关方面内容时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实证部分先对中国整体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研究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有何区别及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为新常态下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就业并改善就业结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有助于各地区在实现制造业就业升级的同时,实现就业量的平稳增长.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偏向性技术进步

  1932 年,希克斯率先提出非中性技术进步这一理念,并说明了技术进步并非总是中性的原因,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比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比一般会决定技术进步的偏向,即偏向于资本、劳动或者是属于中性.具体来讲,假设技术发生进步,如果每单位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例增加,则该技术进步就属于偏向于资本型的;如果每单位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例减小,则该技术进步就属于偏向于劳动型的;如果每单位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例不变,则该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总之,技术进步的方向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边际产出的多少,技术进步会朝着相对产出更高的方向发展[1].因此,我们可以给偏向性技术进步这样定义:行业内部随着技术进步的提升,劳动和资本会发生相互替代,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特征.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通过改变投入的资本和劳动量,提高产量,这种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技术进步则被称为"偏向性技术进步".虽然偏向性技术进步思想的提出很早,也有很多学者对该思想进行了发展和补充,但对它的定义始终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直到 Acemoglu(2002a)在文章中用具体公式阐释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理论,让我们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理解更加深刻.他设定了形式为 F(L,K,A)的函数模型,其中 L 代表所投入的劳动要素,K 代表所投入的资本要素,A 代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如果?[?F/?L]/[?F/?K]/?A<0,则称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 L,反之如果?[?F/?L]/[?F/?K]/?A>0,则称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K.也就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如果存在技术进步,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出大于增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则该技术进步是偏向于劳动的劳动型技术进步;反之,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以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出小于增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则该技术进步是偏向于资本的资本型技术进步[2].

  本文主要探讨技术进步视角下,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偏向问题,以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因此,本文文章中提到的偏向性技术进步专指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间的偏向性.本文借鉴 Acemoglu(2002a)文章中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定义及推导,在此基础之上,设定 F(H,L,K,A)生产函数模型,对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行研究,假定生产函数为 F(H,L,K,A),其中 H代表所投入的技能劳动要素,L 代表所投入的非技能劳动要素,K 代表所投入的资本要素,A 代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进步.如果?[?F/?H]/[?F/?L]/?A<0,则称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技能劳动要素,如果?[?F/?H]/[?F/?L]/?A>0,则称该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非技能劳动要素.即若发生技术进步,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一单位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大于增加一单位非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即该技术进步更能提升技能性劳动进步,则该技术进步属于技能劳动进步.反之,即若发生技术进步,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一单位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小于增加一单位非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即该技术进步更能提升非技能性劳动进步,则该技术进步属于非技能劳动进步.

  1.2.2 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

  以往研究中,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对劳动力属于技能劳动或非技能劳动的判定也不尽相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判别方法.比如在理论研究中,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和 Acemoglu and Autor(2010)曾对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进行如下定义:技能劳动是指工作内容复杂,劳动者需要熟练的技能才能完成该项工作,并且工作的完成快慢与劳动者数量无太大关系,只与劳动者自身能力相关.非技能劳动是指工作内容简单,大多数是重复性劳动,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决定工作的完成快慢[3-4].在实证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所用到的数据不同有着不同的区分标准,总结文献,一共有以下几种:第一,按照所属工作行业不同进行区分. Autor and Dorn(2013)依据所从事工作的种类不同将劳动者区分为高等技能劳动者,中等技能劳动者,低等技能劳动者,其中从事金融证券、软件编程、医生、教师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的为高技能劳动者,从事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等需要一定专业性的工作的劳动者为中等技能劳动者,从事传统农业、物流运输、房屋建设等不需要专业性的工作的劳动者为非技能劳动者[5].第二,用学历的高低来判定是技能劳动或非技能劳动.董直庆等(2014)、王林辉等(2014)和杨杰(2012)以大专学历作为分界线来区分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将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劳动者视为技能劳动者,其余劳动者为非技能劳动者[6-8].第三,用是否具备专业能力进行划分.宋冬林等(2010)依据工作者所在工作单位是否为国有性质的来进行划分,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技能劳动,在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视为非技能劳动投入[9].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各省制造业行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根据上述介绍的三种区分标准,查阅数据库和统计年鉴中各省制造业就业的数据资料,没有按照工作者学历和所在工作单位的性质进行划分的,因此,我们用包群(2008)、钟世川(2015)和冯钟(2018)中采用的办法,用统计年鉴中能够查到的各省制造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这一数据指标来表示从事技能劳动人员数,用各省制造业总人数减去各省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数则为非技能劳动人员数量[10-12].所以后文研究中直接统计制造业行业的科技人员活动数,以此代表技能劳动人员数量.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围绕文本研究主题,根据惯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创新之处;第二,分析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两种理论机制;第三,查找搜集各省制造业有关方面的数据,测度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第四,利用所测度的指数实证检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检验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影响.本文共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解释本文选题基于的研究背景和具有的研究意义,界定本文的两个核心概念,确定本文是研究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偏向;最后对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了简要叙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就业方面的文献有了整体的把握,重点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

  第三章,指数测度及就业情况分析.本章节包含两部分的内容,第一是是利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用 1997-2017 年中国各省制造业相关方面的数据测度出在这之间中国各省制造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比较分析各省偏向性技术指数的大小和所代表的意义.第二是分析了各省制造业就业的现状,包括就业总人数,技能劳动就业人数,非技能劳动就业人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技能劳动就业人数,非技能劳动就业人数的区别.

  第四章,理论机制分析.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尝试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制造业就业的机制,包括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效应分析和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效应分析.

  第五章,实证分析.本章是重点和难点部分,利用第三章测度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和 1997-2017 年间全国各省(除西藏)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为了检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各区域就业影响程度,又实证检验了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不同影响,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第五章的实证结果,对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4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总结了文献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并针对现有文献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角度,理论分析机制和模型构建,以期有所创新.

  第二,数据分析法.重新查找了中国各省制造业相关方面数据,分析中国各省制造业劳动力就业人数,技能劳动就业人数,非技能劳动就业人数,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出口、进口等方面数据的变动趋势,为后文的模型构建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

  第三,实证分析法.运用随机前沿模型、面板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模型,重新测度了中国各省制造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为省级制造业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通过实证验证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影响.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理论层面,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类分析了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几种效应,为现有研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第二,实证方面,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出各省制造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发现各省制造业技术进步都是偏向于技能劳动的.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本文主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影响.现有文献中较多是测度中国整体层面的和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间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而测度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文献较少,因此有一定借鉴意义.进一步研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区别,及对各地区就业总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有何区别及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围绕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在重新梳理了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偏向性技术进步概念,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后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既可以通过特定机制产生促进就业的效应,增长就业;也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对就业产生破坏效应,减少就业,整体上就业量的增长或减少则取决于不同效应作用的大小,若是技术进步使就业增长的效应大于其使就业减少的效应,则整体上将增加就业,反之,则会降低就业.同时为了研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先利用随机前沿模型重新测度了我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然后利用计算得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用 1997-2017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及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根据计算的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结果,可以看出:(1) 在 1997-2017 年样本期内,就中国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正负来看,各省几乎每一年的指数都是正数,说明所有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都是偏向技能劳动的,换言之说明各省制造业每投入一单位技能劳动的边际产出大于每投入以单位非技能劳动的边际产出,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也呈现出这种特质.(2)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可以发现,2001-2008 年三个地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波动较大,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东部地区波动情况最大,最大增长到了 1.5,从整体来看,2001-2008年三个地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均为正值,说明在这期间都是偏向于技能劳动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向于技能劳动的程度越来越高,在 2004-2007 年间出现了短暂的下降.2009-2017 年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特征,表明了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偏向于技能劳动的程度越来越低,但始终都是大于零,三个地区中东部地区偏向程度略高.

  第二,第五章实证分析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系数在 10%显着水平下显着为负,表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和制造业就业总量为负相关关系,因此随着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增加会带来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减少,具体而言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每增加 1%,会使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 191 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实证结果显示:偏向性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于中部和西部影响显着,且均会减少该地区的就业量,但对东部地区就业的影响并不显着.其中对于中部地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系数在 5%水平下显着为负,且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每增加 1%,就业人数减少 504 人,对于西部地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系数在 1%水平下显着为负,意味着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每增加 1%,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减少 248 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部和地区的影响程度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控制变量方面,对于东部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这三个因素对东部地区就业影响比较显着;而资本投入,工资,城镇化率对东部就业影响不显着.对于中部地区,资本投入、工资、城镇化、出口、进口等变量对中部部地区就业显着;而制造业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就业影响不显着.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出口对西部地区就业影响比较显着;而制造业增加值、资本投入、工资、进口、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就业影响不显着.因此 1997-2017 年,东部地区就业人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制造业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额等三个因素;中部地区就业人数的变化取决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资本投入、工资、城镇化、出口额、进口额等六个因素.西部地区就业人数的变化取决于城镇化率和出口额两个因素.

  6.2 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仅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影响,总体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显着地提升中国整体的就业水平.但是,对东部、中部地区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就业总量的提升,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存在挤出效应,正是这种挤出效应的存在,减少了东部、中部地区的就业数量.相反,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西部地区的就业总量,呈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相对于中东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缺乏先进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因此,应充分发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先进经验,发挥其积极作用,引进外资进入我国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比如云南、西藏、贵州等地区,并积极引导产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可进一步改善落后地区的就业状况,为今后就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我国劳动人口众多,但是大多数受教育水平较低,属于非技能劳动力,未来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劳动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特别是能够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企业相匹配的专门人才.因此,应加大培养工人的技能劳动能力,提高技能劳动力的水平,不断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使之与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相匹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对高等学校建设的投入,鼓励在校学生学生多多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增加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尽快了解到企业需要的技术能力,做到相应方面的发展.

  第三,持续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制造业技术进步会减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总量,但制造业就业量的减少并不是以全方面的减少.目前,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市场中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却没有与企业需求相匹配,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极其缺乏高技能人才的现状.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仍然会不断增加.针对此变化,我国应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促进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平衡.

  第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服务业就业岗位.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专业分工的细化,在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同时,还创造了新兴的产业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使得制造业内的部分劳动力得到转化,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率,这是技术进步的创造效应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差距仍然比较大,处于生产链的中低端,随着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政府投入大量资本与劳动力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通过产业间关联,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机制,发挥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在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五、稳步增加出口,充分发挥出口贸易对制造业就业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显着为正,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就业总量的提高,所以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来讲,增加出口对制造业就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制造业出口的优势作用,持续提高出口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通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由于对外贸易存在的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提升其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出口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在提高制造业就业的同时,实现制造业内部就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从长远角度看,应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口的就业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Hicks J. The Theory of Wages[M]. London: Macmillan, 1932.
  [2] Acemoglu 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a,69(4): 781-809.
  [3] Acemolgu D., Zilibotti D.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J].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2001, 116(2): 563-606.
  [4] Acemolgu D., Autor D.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Employment and Earning[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6082, 2010.
  [5] Autor D., Dorn D. The Growth of Low-Skilled Service Jobs and thePolarization of the U. S. Labor Marke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103(5): 1553-1597.
  [6] 董直庆,蔡啸,王林辉.技能溢价:基于技术进步方向的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14(10):22-40.
  [7] 王林辉, 董直庆. 技术进步和就业增长关联效应:基于 MS-VAR 模型的动态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1):67-74.
  [8] 杨杰. 国际贸易、有偏的技术进步与我国的工资不平等[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9] 宋冬林, 王林辉, 董直庆.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 [J].经济研究,2010(5):68-81.
  [10] 包群,邵敏.外商投资与东道国工资差异:基于我国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8(05):46-54.
  [11] 钟世川. 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力结构与行业工资差距[J]. 经济经纬,2015(4):97-102.
  [12] 冯钟. 技术进步偏向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13] Venables A.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a Discrete Technical Change[J].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85, 37(2): 230-248.
  [14] Stoneman P. The Economica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5] Pissarides C. A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M]. London: BasilBlackwell,1990.
  [16] Pasinetti L.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7] Hall P., Heffernan S. More on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Innovation[J]. Journal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5, 17(1): 151-162.
  [18] Fernando del Rio. 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Unemployment[R]. IRESDiscussion Paper No. 031, 2001.
  [19] 葛新权, 金春华. 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测定方法[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4(2):45-48.
  [20] 昌盛.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01):52-55.
  [21] ]瞿群臻.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J].运筹与管理,2005(05):129-136.
  [22] 冉茂盛,邹亚丽.基于 VAR 模型的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33(07):110-116.
  [23] 龚益.技术进步对就业状态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09):5-10.
  [24] 宋小川.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J].经济研究,2004(07):91-96.
  [25] Zimmernann K. The Employment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icalAdvance:Demand and Labor Costs in 16 German Industries[J]. EmpiricalEconomics, 1991,16(2): 252-266.
  [26] Meyer-Krahmer F. The Effects of New Technologies on Employment[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2(2): 131-149.
  [27] Brouwer E., Kleinknecht A., Reijnen J. Employment Growth and Innovation atthe Firm Level: A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993,3(2):153-159.
  [28] Vivarelli M., Evangelista R., Piana M.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 in ItalianManufacturing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 1996, 25(7): 1013-1026.
  [29] Buerger M., Broekel T., Coad A. Regional Dynamics of Innovation:Investigation the Co-Evoluton of Pate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and Employment[J]. Regional Studies, 2012, 46(5): 565-582.
  [30] 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01):58-67+80.
  [31] Mortensen D., Pissarides C.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ob Creation and JobDestruc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 1(4): 733-753.
  [32] Kennedy C. Induced Bias in Innovation and the Theory ofDistribution[J].Economic Journal, 1964, 74(295): 541-547.
  [33] Drandakis E., Phelps E. A Model of Induced Inventi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J]. Economic Journal, 1966, 76: 823-840.
  [34] Samuelson P. A Theory of Induced Innovation along Kennedy-Weizsacker Lin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5, 47(4): 343-356.
  [35] Klump R., Mc Adam P., Willman A.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Approach[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7, 89(1): 183-192.
  [36] 戴天仕, 徐现祥.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 世界经济, 2010(11): 544-70.
  [37] 王林辉,董直庆.技术进步和就业增长关联效应:基于 MS-VAR 模型的动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01):67-74.
  [38] 雷钦礼.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与分析[J].统计研究,2013,30(04):83-91.
  [39] 宋冬林, 王林辉, 董直庆.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 [J]. 经济研究,2010(5)68-81.
  [40] 王光栋 . 有偏技术进步、技术路径与就业增长 [J]. 工业技术经济,2014,33(12):59-65.
  [41] 王光栋,芦欢欢.技术进步来源的就业增长效应--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性为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08):147-153.
  [42] 钟世川 . 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就业增长的影响 [J]. 西部论坛,2015,25(06):62-69.
  [43] 刘国晖,张如庆,陈清萍.有偏技术进步抑制中国劳动就业了吗?[J].经济问题,2016(09):41-47.
  [44] 苏永照 . 技术进步偏向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J]. 财贸研究,2010,21(01):17-23.
  [45] 成艾华,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工业行业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05):108-113.
  [46] 王林辉,袁礼.技术进步技能偏向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合意结构度量[J].求是学刊,2013,40(03):51-58.
  [47] 颜敏,王维国.中国技能偏态性技术变迁的实证检验:兼论大学教育溢价[J].统计研究,2014,31(10):55-62.
  [48] 董直庆, 蔡啸. 技术进步方向诱发劳动力结构优化了吗?[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5): 25-33.
  [49] 潘文卿,吴天颖,马瑄忆.中国高技能-低技能劳动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估算[J].技术经济,2017,36(02):100-108.
  [50] 王林辉,蔡啸,高庆昆.中国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水平:1979-2010[J].经济学动态,2014(04):56-65.
  [51] 王俊,胡雍.中国制造业技能偏向技术进步的测度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01):82-96.
  [52] Aigner D., Lovell K., Schmidt P.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StochasticFrontier Produ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77, 6(1):21-37.
  [53] Battese G., Coelli T.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rmers in India[J]. Journal ofProductivity Analysis, 1992(3): 159-165.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原文出处:杨博文.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