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下语篇衔接的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9 共4002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语篇研究是“一门旨在探讨言语交际中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作为语言学领域独立的分支学科,其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了六十年代开始日益发展。它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启蒙阶段、开拓阶段和巩固阶段[2]4-14。启蒙阶段的语篇研究主要是从词、句到整个语篇的过渡,从片面的、抽象的理论研究到具体的、全面的理论研究,其中韩礼德(Halliday)的衔接理论取得了突破。开拓阶段从功能句子观和交际动力理论过渡到结构与功能,音系、语法、语义成为语篇研究的特色。

  在巩固阶段,系统功能主义的语篇语法开始成熟,语篇研究范围变得题材多样,领域宽广,视角丰富。其实,最近 10 年来的语篇研究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多视角、跨学科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网络语篇、多模态语篇、电子语篇、语料库语篇等成为语篇研究中新的内容。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把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资源系统,它更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分析是把篇章跟语言的系统联系起来。语篇衔接则是语篇研究的核心。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

  20 世纪 30 年代,当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明确表示应把语言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和关系来研究,这一思想为以后的语言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纵观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无一流派不受索绪尔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伦敦学派甚至转换生成语法。弗斯(Firth)是伦敦学派的领导者,他首先提出了“结构”和“系统”的概念。韩礼德是 60 年代以后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师弗斯的衣钵,同时也吸收了其它学派的某些观点,建立和发展了当代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语言的三个核心纯理功能,即概念纯理、人际纯理和语篇纯理功能。从胡壮麟等人的表述中我们得知,纯理功能的提出得益于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比如概念功能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实用”功能和“巫术”功能的延展,人际功能是“寒暄”功能的延展。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则为韩礼德语篇纯理功能的提出作了历史性的铺垫。从马林诺夫斯基到弗斯再到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法的萌芽、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韩礼德在第 36 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上指出,目前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适用的”语言学应有的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人类行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无论从它自身的普遍性还是从适用性和实用性角度来看,其终究都是解决语言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个分析问题的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语义功能,它不仅探究了“人们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而且研究了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是怎样构建的”。人们在交际中不断地对语言进行选择,通过自然形式的语言,在语境中实现社会交往的目的。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衔接

  语篇一词在语言学中指一个任何长度的、语义完整的口语或书面语的段落。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表达的是意义而非形式。语篇的形式不拘一格,独白,对话、诗歌和散文都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语篇。我们所说的语篇既包括话语(discourse)又包括篇章(text)。系统网络与语篇关系密切,每一个意义行为都是同时在许多维度上进行选择的实例,网络绘制出从系统到实例的路径。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篇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语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衔接与连贯

  衔接的概念最初是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的。它是指“存在于文本或篇章中的意义关系”。也就是说,它是语篇中超出语法结构的一系列构建意义的资源,是一个语义范畴。

  要使这些意义潜势有效的表达出来,就必须通过衔接手段实现。语篇衔接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前者由语篇衔接手段等语言形式帮助实现的,后者则是由语篇衔接手段之外的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帮助实现的。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显性衔接包含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它们是通过篇章的表面结构比如说语法手段或者词汇手段实现的,是语言内部的词汇句法层次的体现过程。

  然而胡壮麟认为除了这些基本的衔接,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下的及物性理论,主述位理论,语境理论和语用学的一些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探索语篇衔接连贯的手段和原因。语言是人们根据社会原则和社会共识在一定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使用的,因此语篇衔接的研究也离不开文化、社会和语用规则。

  张德禄也同意这种观点,他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去探索衔接的意义概念。衔接不仅包括语篇内部的衔接机制,也包括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衔接机制,即外指衔接。其实,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的奠基人和传承者,韩礼德和哈桑、胡壮麟、张德禄等对衔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

  一直以来,衔接(cohesion)与连贯(coherenc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衔接是指文本表面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来连接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是指文本与读者或听者之间对话的产物。衔接与连贯虽然意义不同,但却彼此结合。衔接是连贯的基础,衔接得是否和谐是衡量语篇连贯程度的标杆。衔接形成连贯,是显示连贯的一种方式。如果说衔接是语言内部的形式,那么连贯就是指向语言外部的结果。哈桑认为形成语篇的连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衔接,并且衔接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尤其是省略和替代。近三十年来,语篇衔接吸引了众多的语言学家和学者。他们利用大量的口语和书面语语篇来阐述语篇的衔接特征。

  (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衔接

  衔接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共同点是把语言看作意义概念而非形式概念。人们通过使用语言形成语篇,语篇具有能动性,使“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能够成为共享的信息:它为发话者提供了引导受话者理解语篇的策略”。语篇意义和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不是单方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张德禄用实例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来实现语言交际功能,同时也存在依赖于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组织方式和模式。

  衔接是一种语篇意义模式,用来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它使单个独立的语言片段前后呼应成为一体,还能突出语篇的某一部分。根据在语境中发话者和受话者所共有的信息来表述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也就是说语篇的衔接能够使人们认知周围的世界和内心世界经验,表达人对世界的客观经验和主观看法。同时,确定总体社会角色,行使对话交际中的言语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衔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的框架,语篇衔接机制则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指导下超越了句子之间的衔接,发展为句子与段落之间、语篇的段落与段落之间、语篇的段落与语篇部分和整体之间的衔接。比如最初韩礼德和哈桑在探讨平行结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之间的衔接时,主要体现在小句结构上;小句复合体通过两种同步系统结合在一起,即相互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而逻辑语义关系主要通过扩展系统表现出来(另外一种是投射系统),如解释、延伸和增强。虽然研究小句复合体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得到了学者的一致认可。

  衔接不仅存在于小句之间,也存在于非定谓小句、句子之间或者段落之间。胡壮麟把及物性理论、主位—述位理论、信息理论、语境理论等宏观结构之间的衔接纳入了语篇衔接理论之中;张德禄的语气结构和情态实现的人际意义关系、词汇体现的态度意义关系和由外指性机制实现的语篇与语境之间的意义关系衔接,也丰富了语篇衔接研究的视角。衔接机制的丰富使语篇衔接研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加深了人们对语篇结构和语篇功能的认识。

  四、语篇衔接研究的展望

  正如胡壮麟等说的那样:语篇衔接不仅有助于对语言本身进行科学描写,也有利于话语分析、文体研究、美学、修辞学、语用学等科学的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语篇衔接研究传承与创新并肩发展,如果没有韩礼德等人的基础理论,就没有其他人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继承和充实衔接理论的建设。比如衔接与认知关联的研究,语篇意义的实现是一个认知过程和复杂而高级的信息加工过程。在理解语篇时,语言使用者需要利用语篇所包含的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通过对明示行或者隐含行的相关信息的使用,构建对于语篇的连贯解释。

  其次,语料库为语篇衔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描写素材。加强通用语料库、专业语料库以及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获取更多的数据。尤其要加强学习者口语语料库的建设,虽然口语语料的建设与研究难度大,加上即时条件的约束及动态特征,但其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的研究与时俱增。肯尼迪曾指出口语交际的研究和口语语篇中的衔接将逐渐成为以语料库基础的描述性研究的焦点。我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除了“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和“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之外,口语语料可谓匮乏。一线教师收集学生英语口语语料来研究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征和有效性也显得至关重要。尤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源。比如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除了研究他们的言语特征如语音、语法外,我们还可以研究他们在口语表达时的非言语特征如目光、手势、动作、声调等。全面地探索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口语伴随特征、语言与非语言特征关系等多模态话语系统必将成为语篇分析和二语习得领域的新方向。

  最后,语篇衔接研究应超越单一语种和文体。

  把传统的英语研究逐渐向其它语言如汉语、日语、韩语、泰语等扩展,这符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特征。我们还应该涉及更多不同的文体文本和体裁,比如特定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语篇衔接的研究成果还应该运用到语言教学、文体学和翻译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 Renkema J. 语篇研究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
  [2]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3] 江玲, 俞东明. 《语篇研究导论》评介[J]. 山东外语教学,2011(2): 109-112.
  [4] Halliday M A K. 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8(1):137-146.
  [5]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13.
  [6] 胡壮麟, 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