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言语交际中误解的定义、分类及形成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6 共3377字
论文摘要

  一、误解的定义及分类

  (一)误解和其他的“家族成员”

  由于误解容易与其他一些相似的概念混淆,而且误解有时被放在其他概念下研究。要准确定义误解,有必要区分误解和其他一些概念。

  1.误解与交际失败(miscommunication)

  一些学者如库普兰(1991),吉尔斯,和维曼认为两者可以交替使用。但不认为他们有相同的意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交际失败是误解的一种情况。①P85-102
  
  2.误解与不解(non-understanding)
  
  李悦娥(1996)研究了误解、不解和部分理解几个概念。她认为不解在话语中是有标志的,如“what”,“sorry”,“pardon”,“I did not hear”等。概括来说,“不解”是听者没有理解任何信息或者理解有困难。误解主要指听者所理解到的跟说话者意图错位。②
  
  3.误解与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缺乏准确理解和有效语言使用能力而对话语和非语言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失误。语用失误出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命题意义的语用失误;第二是未能理解话语语用含义的失误。语用失误一般是输出方面的问题,而误解是输入者或者输出者的问题。

  4.误解与刻意曲解(deliberate misunderstanding)

  误解和刻意曲解表面上看都是说话者表达含义与听话者理解之间的错位。但是,刻意曲解是指听话者故意利用了特定的语境或话语歧义以达到特定的语用目的,如幽默或挽回面子等。所以刻意曲解是成功的言语交际。而误解的发生是无意的,属于言语交际失败。

  误解在本文研究中被认为既是输出问题也是理解问题,所以误解的产生与说话者和听者都是有关系的。作为一种交际现象,误解应该从多角度审视发掘。首先,从误解发生的当事人来说涉及两方:说话者和听话者。从说话者角度来说,误解是听话者曲解了他的意思;而从听话者角度,则认为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接受。从这一现象的解读者角度,误解是说话人意思与说话者的理解之间的错位。

  (二)误解的分类
  
  基于语料的观察,误解更易于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由于语境处置不当而产生的误解,对说话者具体意图的误解,伴随意义的误解和过度理解。

  1.会话语境处置不当

  首先,语境在确定会话含义方面起关键作用。语境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随着话语信息的不断传递,也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例如,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中,假设说话者意图传递特定信息达到特定的意图。

  一般来说,语境起到一种筛选过滤的作用,能够避免歧义,去除不相关信息。关联理论也认为对于会话含义的正确理解依赖于从所有可能语境中选择正确的。对于会话语境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物理语境,指事件、场景、地点、与说话者听者相关的具体情况。第二层是话语语境,主要指会话的内容。第三层是更为抽象的社会语境,主要包含一些因素如社会习俗,对话者的知识背景,教育职业等。这三个层次的语境并不是互相排斥,相反是相互重叠交叉,共同作用影响会话的理解。

  [一位心脏不太好的女士来某医院检查心脏]

  医生: 你来得太晚了!

  女士:(无言以对)。

  医生: 哦,我是说你如果早来半小时,我可以给你做做心电图。

  女士: 那就算了,做不成就算了,下次再说吧!

  在这个例子中,医生的话被听话的女士误解了,女士想来检查一下心脏, 结果医生说了句”你来得太晚了”,事实上是医生对语境处置不当,没有表达清楚。由于医患关系的原因,这句话有一些内涵,那么患者很容易认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2.具体意图的误解

  未能察觉到说话者正确的言外之意能够导致误解的发生。格莱斯 声称我们对话语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了解说话者的具体意图。③P41-58
  
  [在菜市场]

  我爸:你看,钱找的不对吧?

  菜贩:钱找够你了,怎么不对?

  我爸:我买了三元的菜,给你十块,你找给我十七,多了。

  菜贩:还有你这样的人。(一半羞愧,一半感激)这个误解由于“不对吧”而产生,我父亲是想告诉小贩找多了,意图把多找的还给她。但是小贩已经预设只有顾客被少找钱了,才会说找的不对,占了便宜,肯定是不会提。小贩所预设的顾客的意图,是造成误解的主要原因。
  
  (1)伴随意义的误解

  英语词汇由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组成。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又叫所指意义。关联意义是词的附带意义,伴随意义就是属于附带意义中的一种。伴随意义是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有社会含义的。伴随意义能引起听话者联想形象和情感。那么个体伴随意义理解的差异造成误解。

  [在理发店]

  理发师: 做发型?

  顾客: 剪发多少钱?

  理发师: 墙上有,15块。

  顾客: 嗯。店里有多少人?

  理发师: 两个。

  顾客: 就你和(外面)那个小姐?

  理发师: 不,没有小姐,我们这是正规理发店。

  随着时代发展“小姐”的词义出现降级,从以前大户人家未婚小姐的称呼到从事特殊服务行业女性。顾客显然是把“小姐”作为对女性的尊称,而理发师显然认同现在降级后的语义。

  (2)过度理解

  多解指听话者读出了比说话者意图没有的,更多的含义。通常情况是:听话者认为有言外之意,但于说话者来说只有言内之意。

  [A Chinese host is showing his foreign guest aroundhis home]

  ④Foreign guest: What a beautiful fan!

  Chinese host: If you like it, I will give you as apresent.

  Foreign guest: (Embarrassed)一些类型的语言行为在某些文化中更频繁。例如,赞扬这一语言行为在美国比中国使用更为频繁。

  对话中,外宾表达了对扇子的赞扬,所实施的直接言语行为意义就是赞扬,但是会话中的主人,作为一个中国人,认为这是一个间接的言语行为,通过赞扬想表达的言外之意是想要得到。

  二、误解产生的原因

  要避免误解实现交际成功,需要进一步分析误解产生的原因,这种原因既包括语言内的,也包括语言外的。语言内的原因包括语言本身模糊歧意和预设不同。语言外原因包括听话者知识,对话者关注焦点不同和文化差异。

  (一)话语歧义话语歧义主要见于一词多意和同音异意
  
  A:where are you! The meeting has began.

  B : On the first floor as you told me, but there isnobody.

  这个里面B是英国人,他认为的“first floor”其实是第二层,底层是“ground floor”。而A是一个美国人,“first floor”就是指第一层。

  (二)关注焦点不同

  Guide: We are now passing the longest tunnel inthe world.

  Tourist: Why?

  导游的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从意义上的谓语和语法上的谓语一致, i.e., are now passingthe longest tunnel in the world. 另一种理解,主要的谓语只包含宾语“tunnel”. 游客实际上对第一种理解有疑问。但是导游想表达是第二种意思。

  (三)听话者知识

  主人:(开门迎客)我说呢。今天怎么喜鹊老叫个没完。

  客人:你没有睡好午觉?我打搅你了吗?

  主人:我的意思是说欢迎你.

  由于客人是外国人不熟悉中国谚语“喜鹊叫,好事到”,所以缺乏相应的知识。

  (四)文化差异

  许多学者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误解。文化差异是研究误解不可避免考虑的一个因素。这是由于缺乏对文化实践的统一理解。这种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中外之间,即使在同种文化不同地域之间也会有。

  洛阳人:你对洛阳的生活还习惯吗?

  广东人:习惯什么?我都三年没吃饭了!

  洛阳人:那你是怎么活过来的?

  (广东人的“吃饭”=吃大米饭”;洛阳人的“吃饭”=“进食”)
  
  三、误解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触发机制

  误解往往造成交流不畅,引人不快甚至导致更严重后果,但是特定情境下对误解的利用能产生幽默效果,是促进言语交际的一种方式。

  现今普遍认为幽默的产生主要是存在冲突。在文学作品中能够触发幽默的关键是人物对前者的话语的误解。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饭店里,一个顾客生气的质问服务生为什么汤里有只苍蝇:“what’s the fly doinghere?”服务生一脸茫然回答道: “I think it is swim-ming?”首先,“生气”这个词表明顾客对饭店的卫生差十分不满。以这种方式,这个幽默的故事实际上建立起了一个显著的语境,这个语境能帮助观看者对话语的理解。“What’s the fly doing here”表达的是一种抱怨和讽刺,观众自然就以为服务生应该感到尴尬和不安,服务生的观点和理解跟观众的大相径庭。

  那么,观众和剧中人理解的矛盾不一致,产生了幽默的效果。正如之前谈论的,主要是对言外之意的理解有误,属于对具体意图的误解。服务生没有正确理解客人的话语意图,而误以为是一个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会话中的误解,不同情境下的误解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rone,G.“Hyper-and Misunderstanding in InteractionalHumor”[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40).
  [2] 程雨民.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孙亚.误解的认知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