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城市文明标语特点探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1 共273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陕西省城市人文精神标语话语分析 
【引言】城市文明标语特点探析引言 
【第一章】话语分析背景探究 
【第二章】城市标语研究对象的界定 
【3.1  3.2】城市标语的结构特点与话语意义 
【3.3】城市标语的社会文化价值显现 
【第四章】 “城市标语”研究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城市标语特征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引 言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学术界目前对于城市话语的研究多停留于语言层面的结构分析上,而涉及到社会层面分析层面却浅尝辄止,研究不够深入。本论文试图突破语言学学科本身的限制,将源自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方法切实地应用于人类语言的社会实践方面,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

  同时,本论文将“城市标语”这一综合性的话语实践作为考察对象,弥补了以往只研究个别特定媒介的片面性,能够涉及到城市话语构建的各个方面,使对该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全面,对于其他实际应用领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内容从选题上看,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题目,目前对这个方面有所关注并做过一些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所取得的成果也尚未达到深层次的挖掘。笔者以人文标语、话语分析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发现:侧重城市标语的研究文章大多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重点从话语的结构、语法等层面对话语进行分析,如张建华《迁徙交通标语的语言特征》等;而侧重于话语分析研究的文章则大多是从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这个角度进行切入,如黄国文《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等。然而,将话语的文本分析与社会实践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则较为少见,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研究社会人文标语既可以促进语言科学的发展,同时对社会实践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因其体现着社会的文化和精神风貌,具有鲜活的语言特点,也和社会行为的建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该语言现象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针对以上因素,我们拟定了本论文的题目:《城市标语研究》,并以“人文标语的话语分析”为研究重点,以城市标语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文献综述

  当前,有关话语分析的研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有关话语分析界定的一系列“历史问题”经历了长时间的讨论研究后,已形成了基本的格局。同时新时期的话语分析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方法,新思路的引入给城市人文标语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奥斯汀在《论言有所为》中指出人们会同时完成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在说任何一句话时,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指所有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侧重于强调说话者的意图;而言后(perlocutionary act)行为涉及话语说出来之后对受众所达到的效果。他将话语视为人类的社会实践,人们如工具般使用着言语从而完成事情,这种理论开辟了对于话语的功能进行研究的新视野①。

  胡范铸对此也指出了自己的观点:“言语行为就是人类行为中使用语言完成交际的一个最小的事件(言语事件),这是言语活动中一个完整的最小的交际单位。亦即指的是某言语行为主体出于某种意图构建并发出一段话语,另外的言语主体接受并自以为是理解了这一话语,从而做出与发话者意图有关联的反应的一个事件”②。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我们研究一种语言的时候并不需要研究这套语言系统下的人到底说的什么,只需要研究一套语言系统有那些词法、句法就可以了,只要明确系统内产生语言的具体规则,就知道人们会怎么来表达,认为语言研究应该是纯粹的语言符号系统,所以不考虑解释者的作用。

  而话语分析的研究却正好相反,并不仅仅分析研究一句话的词法、句法,表达是否标准,而更侧重于从语用的角度来探究这句话,分析这句话产生的社会渊源,以及言内言外之意。英国结构主义理论家特伦斯·霍克斯指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他的意义事实上是由他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那些适之当然的含义并不是这些事情天然内在的特征,而在本质上是任意的,是文化建构出来的惯例”③。

  皮尔斯(Charles S. Pierce)是个实用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符号的有关因素除了能指、所指之外,还有解释者,符号使用所要达到的效果与解释者密切相关,概念和意义的明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效果的达成”①。

  莫里斯(Charles Morris)将语言学研究内容分为句法学(syntactic) 、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三个部分,主要针对符号与符号、符号与思维、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提出 three dimensions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学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符号的使用效果,除了与符号的表现形式(能指)、符号的对象(所指)和解释者相关之外,还受到符号出现的条件(使用环境)、反应倾向(具体内容)等因素影响”②。

  皮尔斯和莫里斯均注意到了语言研究时主观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而后者又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具体客观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

  福柯等人认为任何话语的产生、分布和流通其实都是由某种或某些特定话语系统的构成规则所规定着的,话语不仅反映而且构建形成社会秩序,构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话语非常有效地建构着人类社会,调节并控制知识、机构和社会关系,他们具有建构和体现人类社会身份和行为的功能③。

  正是由于福柯的研究,使得语言学以外的学科学者们也开始进行话语分析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话语分析”一方面关注话语的功能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注重对社会“类型格局”包括各种社会位属及其评价机制的批判性分析,它将话语至于整体框架内,在“语料本体--社会实践--话语”所构成的动态循环系统中重点考察话语的运作与发展。

  三、语料来源

  本论文的题目为《城市标语分析》,我们将研究对象限定为现代汉语文体的城市人文标语,由于语料比较丰富,我们预将各类体现出城市人文精神的标语进行细化,选取具有典型性且有一定代表作用的语料进行深入量化分析。

  本论文的语料主要通过现实的观察、访谈等调查方式进行整理总结而来,共搜集了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内反映城市人文精神的标语约三千余条,并挑选了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语料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重点是将话语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城市人文标语”实例分析。首先查阅图书馆图书,国内外研究机构公开出版的刊物和有关的专着期刊,并通过日常生活积累及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将收集到的我省重点城市中“城市人文话语”语料进行分类,运用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按照不同小类对“城市人文话语”语料实例进行演绎、归纳、分析,接着对这些话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调查,对城市人文话语的建构途径、内容及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使研究结果全面、客观、深入、有说服力,从而论析“城市人文话语” 在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升华出人类语言实践与社会构建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