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人口流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3 共64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探析  
【第一章】人口流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分析绪论 
【第二章】人口流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清水江流域人口流动特点及传统耕作方式的价值 
【第四章】清水江流域耕作方式的改变对耕地资源安全影响 
【第五章】清水江流域耕地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人口流动下耕地保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人口流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人口流动的基本概念

  人口流动是人们从一个地理单元向另一个地理单元转移的现象,通常与流动人口、迁移人口等相关概念交叉在一起。对于人口流动的概念最早是由William ·Petty 提出,在他的研究中曾指出:比较利益的存在会促使社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而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人口流动学说开端应该是拉文斯坦(Rvenstein, 1885)总结的“人口迁移六法则”,认为人口迁移的意愿是随着迁移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之后,联合国发表《国内迁移衡量办法》明确了人口迁移或流动的定义:一方面,有一定最低距离限度的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并在移动期间发生居住地的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迁移改变其常驻地的人或在迁移期间至少一次有一定最低距离限度的从某地移动到另一地的人。

  1这个定义将人口的迁移或流动看成是单纯的地理位置的转变,并没有对人口流动的现象做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界定。国内的专家学者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对人口流动现象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张庆五从中国的户籍制度出发,认为人口流动就是从户籍所在地前往其他地方并且该行为是暂时的。吴瑞君(1990)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界定了流动人口的概念,认为流动人口是跨越一定地理范围不改变常住户口的各类移动人口;微观上是指某类特殊人口,包括流入当地但不具备常住户口的人群以及具备常住户口但移出的人群。

  2王孟孟(2008)指出,现阶段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人已经脱离土地,常年生活在城市,不在自己原有的居住地劳动或工作,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他们的户口依然在农村,因此,这部分流动人口以拥有农村户口为主要特征。

  3由此我们看出,人口流动从单纯的定义为自然人暂时性的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地方,发展成认为是劳动力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向发达的城市转移的状态。首先,人口的流动无论动机如何都是从一个地理位置向另一个地理位置转移的过程,并且这种转移并不是永久的而是具有时间性;其次,人口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人口的流动从狭义上看就是劳动力的流动,并且这种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就高,此时,就会吸引大批的劳动力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流动,就我国而言,劳动力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城市流动。

  2.1.2 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概念

  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在土地资源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对耕地资源有一个专门的研究,对于耕地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为止,国内对耕地资源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安全的评价以及对耕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究上。鉴于耕地资源安全的重要程度上,有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也只是围绕耕地安全的定义上展开。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耕地资源主要是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安全,一般来说是耕地自身的安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耕地资源安全除了数量和质量的安全还有耕地的生态安全,还要保障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如赵其国等人认为耕地资源安全应该是粮食安全,耕地自身安全和耕地的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张士功等人在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后认为耕地资源安全是指为保障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足量、经济地获取食物、保障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促进生态系统达到和谐、平衡的耕地资源状态和能力,实质上就是要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使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整个生态系统分的和谐发展,保证资源的有效供给,以满足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等发展需要。1从以上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都是从资源安全的概念中得出,要真正的得出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就应该以资源安全与土地资源安全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与耕地资源的特点相结合。首先,耕地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而粮食安全决定着国家经济安全;其次,耕地资源作为资源的一部分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与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耕地资源的安全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耕地资源其上的生物群落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既不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威胁,又不影响后代的需求,是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保证人类持续的需求基础上,耕地资源不会遭到严重的破坏,耕地资源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具有自我的恢复能力,维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数量上的均衡更是质量、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只有一定数量与高质量的耕地资源才能保证其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稀缺理论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形成了资源的稀缺;另一方面,在某一区域,土地的种类通常是单一的,人类对土地资源多样性的要求也会导致资源的稀缺。正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土地供需失衡,进而引发土地资源安全问题。11789 年,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提出自然资源稀缺理论,他认为,资源具有物理数量上的有限性和经济上的稀缺性,这两个性质不会因为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

  1817 年,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指出了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认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最终会导致人口停止增长。在此研究基础上,后人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到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其中庇古与马歇尔认为,各种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属性,不能简单地用笼统的资源稀缺理论加以处理,主张分别对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等问题逐一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市场配置原理。3资源的稀缺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资源的不可再生与有限性更是使中国时刻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危机中。从土地的需求来看,首先我国人口众多,并持续增长着,不断增加的人口总数使得资源的相对量不断减少;其次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脚步加快,我国对于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从土地的供给来看,我国的资源总量是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低,耕地的数量每年都在递减,质量不高,高产田较少,导致大量的土地闲置,人地矛盾日益凸显。此外,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可开垦的耕地人均不足 0.1 亩。并且后备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大部分位于西北部,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土地的荒漠化严重,给土地的开垦带来诸多的困难。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热潮不退,进而引发区域用地问题,加之农村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观念薄弱,导致耕地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上升,但资源的有限性与开发利用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国耕地资源的供不应求现象严重。要缓解这种现象,仅靠有限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要的是对耕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合理的配置,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耕地安全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2.2 人口流动理论

  人口流动理论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英国的拉文斯坦(Rvenstein, 1885)发表了一篇《人口迁移之规律》的文章,归纳了人口迁移的 7 大规律,认为是人口迁移理论的起源之作。之后经历了古典经济学人口流动论、新古典经济学人口流动论和新经济人口流动论三个阶段。

  (1)古典经济学人口流动理论。古典经济学人口流动理论的开端是威廉·配弟的研究,他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人口流动的原因,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使得劳动力发生转移,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李(E.S.Lee,1962)在拉文斯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人口流动是促进人口流动的“推力”

  和阻碍人口流动的“拉力”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随后,赫伯尔(R.Herberle, 1983)提出了着名的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的迁移是有一系列的力量形成,包括迫使人迁移出去的“推力”和吸引人迁移进入的“拉力”.博格(D.J.Bogue,1985)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推-拉理论,指出产生推力和拉力的原因。对于迁出地来说,当地的消极因素是产生推力的根本原因,比如自然资源的缺乏,生活水平的低下,生产成本的增加,经济发展的缓慢等;对于迁入地来说,当地的积极因素是吸引劳动力流入的因素,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更好的生活水平、丰富的就业机会等。当然,迁出地也有拉力作用,只是推力作用的影响大于拉力作用。同理,迁入地也有推力作用,只是拉力作用的影响大与推力作用。

  (2)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口流动论。在 1954 年,刘易斯(Lewis,1954)创立人口流动模型,即两部门理论(Two Sectors Theory):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发达的城市工业部门,两部门收入水平差异显着,这便是二元经济结构。1这是第一次从宏观的角度来阐述劳动力流动的内因及过程。在他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将经济系统分为两个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劳动力的转移并不会影响总的农业产量,而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工业的发展,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了条件,由于收入水平的明显差异,机会促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工业部门得到的利润又会用于投资,继续扩大再生产,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的吸引劳动力的转移。如此周而复始,直到现代工业部门吸收了农业部门全部的剩余劳动力,此时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 Todaro (1970) 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出现大量的失业状况下,仍有大批的迁入者,针对这一现象,他提出了修正的二部门理论,他认为人口流动的原因不是收入的多少,而是预期收入的差距,如果收入高于预期,那么就会认为流动是“盈利”的,就会促使流动的产生,预期收入是由工资和失业率决定的。托达罗模型的提出解释了城市的高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共存的现象,认为解决失业率的措施不是扩大工业生产,而是发展农村经济。

  (3)新经济人口流动论。新经济人口流动理论否认了新古典经济学人口流动理论指出的,劳动力的流动是由于预期收入的差距,提出是其他的劳动要素导致了人口的流动。奥德·斯塔克(Oded Stark,1991)和爱德华·泰勒(I. EdwardTaylor,1991)强调了家庭是人口流动决策的主体,家庭会以预期收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为原则,决定人口流动。迈克尔·皮奥里(Michael Piore)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发达地区存在两个部门,一种是高工资、福利好、工作环境好的市场部门和另一种低工资、福利差、工作环境较差的市场部门,劳动力流入地的居民不愿意进入第二部门,形成劳动力的空缺,需要外来人口来填补,以此满足第二部门的结构性的劳动力需求。

  2.2.3 人地关系理论

  土地是人类以及世界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地关系是地理学中的概念,吴传钧先生指出,人地关系是指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1人地关系不仅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也是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更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人地关系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在社会发展的初期,人类的社会生产能力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不足,人对自然资源有强烈的依赖心理,但又受限于自然环境,因此,难免会夸大自然的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才会产生“天命论”这样的思想。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又有相关专家先后提出“决定论”、“或然论”的理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时,又有“生态论”和“协调论”出现,人地关系的协调理论阐述了人口与土地之间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着土地给予的空间和资源,自然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人类的活动,而同时又在资源上限制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和速度;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作用的程度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这又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相关联。西方地理学家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地关系的内在规律,先后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环境适应论”和“调整论”.其中,英国的罗士培基于调整论提出人地关系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1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地去适应自然环境,而人地关系又是通过人有意识的和自然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

  人口与土地资源在不断的变化中,人地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要想实现人口与土地的和谐共生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也是研究耕地资源安全的根本。人地关系有两大基本原理:其一就是土地承载力限制与超越原理。

  从人地关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土地承载力的有限性是人地矛盾的关键,提高土地承载力才能保障人地关系良性循环。人地关系的发展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既相互制约也彼此依赖,既要择优选择又要相互适应。而人地关系的产生原因也同周遭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土地质量的因素息息相关。其二是人地关系地域关联互动原理。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个区域的人地系统都处于相互关联的状态,其中一个地域的土地环境发生变化都将会影响其他所有的区域,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成为人地关系的特性,现在的人地关系不在将人地系统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将范围扩展为一个整体,以求达到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开启了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后,工业化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1940 年以后,世界强国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又加速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模式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因此被称为“石油农业”.这种发展模式使经济高速发展,但能源的不断消耗也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分为可持续和发展两个概念,可持续的概念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环境资源对人类需求的可承受能力。发展也就是经济的发展,即物质财富的增加,利润的增长。在意识到追求利益的过程中,环境的日益恶化时,可持续发展观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出现在 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署理事会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各地区、各国之间通力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地球系统科学,这是一个将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学科。研究的是整个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环境资源稀缺理论也是可持续理论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研究环境的承载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环境价值理论则是研究如何将环境价值合理化,深度探索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价值,包括环境的成本价值,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环境损失,试图建立补偿机制,定量的测算环境价值量。可持续发展最终是要实现人地系统的协同发展,协同发展论强调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谋求三者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从资源型经济向技术性经济转变,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达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整个生物群落发展的根本。

  其中耕地资源安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满足人类与生活其上的生物的需求之外,自身内部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在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耕地资源的防御能力,使其安全性得到提高。如果人类破坏了耕地生态系统,会导致土地质量与数量的下降,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耕地资源的抵抗能力下降。因此,在对耕地资源的安全进行评价的时候,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因素的变化,才能全面的进行评价,才能找到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的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