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杜威参与式民主理论探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1 共5257字

 

【题目】杜威与李普曼关于公众的论战探究 
【第一章】杜威参与式民主理论探析引言 
【第二章】杜威与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的形成 
【第三章】杜威与李普曼公众之争的背景与经过 
【第四章】杜威与李普曼公共之争90年代再度引起关注 
【第五章】杜威与李普曼之争在自媒体时代的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杜威与李普曼对公众参与民主的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20 世纪 20 年代,30 岁的李普曼已经是蜚声国际的新闻记者,年过 60 的杜威则被认为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及社会学家。二战后,随着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两人在对公众的看法以及新闻与民主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杜威与李普曼的这场辩论始于 1922 年,李普曼出版了《公共舆论》一书,书中他将人分为“局内人”和“局外人”,局内人是指少数的精英,局外人则是指一般公众。

  他认为一般公众是不理智的,无法把握事实的真相,又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正来掌控社会政治问题的应该是那些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社会精英的“局内人”.杜威则是主张民主是需要大众一起参与的。《公众舆论》出版后,杜威随即在《新共和》上撰文抨击了李普曼的精英主义思想。随后,李普曼在 1924 年出版了《幻影公众》一书,再次强调了他所坚持的精英主义,就杜威的参与式民主进行抨击。杜威在 1927 年出版了《公众及其问题》,书中不仅批判了李普曼的“局内人”和“局外人”之说,还强调解决民主问题的办法就是更加民主,他主张建立“民主共同体”社会,每个公民都应参与进来,民主是和公民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在当时杜威的思想一直不被当时新闻传播学界的学者们所认可,甚至遭到了很多人的抨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技术不断进步,杜威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也越来越得到人们认可。对此,美国着名传播学者罗杰斯评价说:“杜威的作品远远高于他们的视野,以致使其影响不能为之所认识;而且,杜威的许多思想的确是当代传播学的间接先行者”.①杜威的一生都致力于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中来,在他对政治、教育和社会等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窥见其传播学的思想,尤其是与李普曼关于公众的争论更见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当今传播学研究亦具有启示意义。

  李普曼和杜威的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一个世纪,但是关于新闻、公众和民主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为普通公民提供了方便快捷、自由发表评论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媒介和公众之间的传---受模式,实现杜威所提倡的全民共同参与的民主社会不再是天方夜谭。因此将杜威与李普曼的这场争论拿出来重新解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站在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对李普曼与杜威的争论观点进行一番梳理与比较,并结合其思想形成的背景,深入解读杜威和李普曼的思想,分析基于网络的“自媒体”时代下,杜威所提倡的民主如何成为现实的可能。

  1.1.2 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李普曼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奠基人,杜威是哲学领域的泰斗级大师。

  通过研究李普曼和杜威关于公众的争论,从而把握杜威和李普曼的基本思想,挖掘其理论的精髓所在,分析两人民主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局限性等方面,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其价值,对新闻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2、2、现实意义。杜威是对我国影响最大也是学术界最为熟悉的西方学者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杜威的研究都集中在他的教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方面,新闻学界的学者对于杜威涉猎新闻领域的研究着墨甚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网络平台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使得一个世纪以前杜威所提出的参与式民主思想不再是天方夜谭。杜威这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我们应该给与其高度关注,重新审视其民主思想,抽取合理之处为我所用。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笔者以题名含有“杜威与李普曼”、“公共新闻运动”、“参与式新闻”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分别进行精确检索,时间段从 1962 年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得到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学界对杜威和李普曼争论的研究相当少,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笔者通过报纸阅览、中国知网在线搜索、电子文献搜索等文献检索方法发现,关于李普曼的研究多体现在他在舆论学方面,探讨其对新闻领域的贡献。李普曼从业生涯长达 60 年,先后在《先驱论坛报》、《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就职,他一生所写的时评共计千万字以上,发表了社会学、教育学和哲学着作三十余部。李普曼本人的着作虽然不少,但是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并不多,仅有几部影响较大的。他的奠基之作《公众舆论》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后来其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文字全球发行,至今仍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被誉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1925 年出版的《幻影公众》被称作是《公众舆论》的姊妹篇,这本书也是李普曼在新闻学研究方面重要的着作之一。此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林珊编着的《李普曼》、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宋石男编着的《伟大的旁观者:李普曼传》,都是国内学者编着的关于李普曼生涯系统全面的介绍,他们都是以罗纳德 斯蒂尔撰写的《李普曼传》为蓝本进行了改编,帮助读者更快的认识了解李普曼的思想变化历程。

  学界对杜威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教育、哲学、政治等角度出发。近年来,国内翻译出版了杜威的多部教育着作,主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五大演讲》、《自由与文化》、《经验与自然》、《杜威全集》等,杜威的《公众及其问题》一书还没有中译本。

  近年来,国内学者出版了多本有关杜威的专着,主要探讨分析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思想以及杜威在中国的讲学经历,并将其汇编成《杜威五大演讲》。2009年 5 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主义之我见--杜威在中国》,主要阐述了五四以来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文学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张宝贵着;2012 年 3 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变化中的民主与教育--杜威教育政治哲学的历史研究》,主要探究杜威关于民主与教育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丁永为着;2012 年 6 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主义的基础: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研究》,主要是结合当前哲学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概述了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的基本概念,分析杜威的哲学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澄清了学术界对杜威及实用主义的一些误解,刘华初着。2002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一书,书中主要探讨了杜威的社会思想,并把他参与大量社会活动和个人思想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地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剖析他的社会学思想及一小部分政治思想。

  此外,从学术期刊、学术论文发表的情况来看,当前大多数学者对李普曼与杜威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出发,但站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着墨甚少。笔者以“杜威 李普曼”为检索词在知网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主要有几篇学者的论文:胡翼青在《调和“李杜之争”一种社交化媒体时代的新闻观》中让我们看到了处在社交化媒体时代背景下实现杜威参与式民主的可能,他更倾向于杜威的参与式民主观;单波、黄泰岩在《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民主关系问题上的分歧》一文中分析了杜威和李普曼的争论,提出新闻传媒在实现民主的道路上既要从杜威的参与式民主思想中获取理论来源,提供更真实的信息给公众,又要面对李普曼对现实民主的批判,避免个人利益、偏见对新闻事实的扭曲;李明轩在《重读李普曼与杜威的论战:为李普曼翻案》一文中不同意一些学者对李普曼精英主义的批判和对杜威参与式民主思想的推崇,他认为李普曼准确地看到民主理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尴尬处境,大众传播媒介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李哲、宫承波在《李普曼与杜威的争论试析》中系统的对李普曼和杜威的争论做了一番梳理,认为作为公共新闻运动的理论基础的杜威的民主思想无疑是正确的,民主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董山民在《杜威与李普曼“公众”之争的启示》中阐述了两人对公众对民主的不同认识,分析了杜威和李普曼思想中的价值与不足,阐明公众该如何做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民主;贺祚琛在《自媒体时代对于杜威大共同体式民主的促进和实现》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杜威与李普曼的争论,总结分析了自媒体传播的特点,自媒体的发展如何让杜威的参与式民主观成为一种可能。可见,新闻学界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杜威和李普曼之争的探讨研究少之又少,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正如罗杰斯所说的,杜威是新闻传播学的间接先行者,研究杜威的思想需要与新闻传播发展的整个历程出发,以网络为载体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将杜威和李普曼关于民主的争论再次拿出来分析,网络的发展让杜威的民主共同体的思想得以促进和发展,这正体现了杜威思想的先进性。

  1.2.2 国外研究

  相比较而言,美国对李普曼研究相对全面系统而又深入。1982 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耶鲁大学罗纳德 斯蒂尔教授 1980年所着的《沃尔特 李普曼与美国的世纪》(Walter Lippmann and the American Century)一书为李普曼研究集大成者。它不仅仅是李普曼的个人传记,更一叶知秋,以李普曼为切入点,对整个 20 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事务进行深入评述。作者对李普曼进行了多次专访且专享了李普曼大量私人档案,同时查阅了大量相关一手资料,历时八年写就此书。该书在学界和出版界评价极高,连获班克罗夫特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相当长时间令欲染指李普曼研究者高山仰止。有学者评论道:“我有把握这样总结,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李普曼传记了”.①1989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林珊翻译的《舆论学》问世,这是李普曼 Public Opinion 一书的第一个中译本。这两本书概括的了李普曼的生平及主要的思想,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李普曼的主要依据。

  就美国学术界而言,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对杜威的兴趣与热情与日俱增,关于杜威的研究论文和着作大量出现。美国学术界对于杜威的研究在诸多学科领域同时展开。

  哲学界和教育界的研究自然是主力军,但近年来,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也纷纷介入。1930年,美国学者霍姆斯出版的《约翰 杜威其人和他的哲学》(JhonDewey:The Man and His Philosophy)主要研究杜威的哲学思想。对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有:美国教育学家德沃金的《杜威论教育》(Dewey on Education)和教育学家克伯屈的《杜威对教育的影响》(Dewey Influence on Education)主要叙

  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美国及世界的巨大影响。罗伯特 威斯布鲁克在 90 年代初出版的《杜威与美国民主》讲述了杜威幼年的宗教家庭氛围、大学时期受到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熏陶,他热情地投入到美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中来的一生,这本书被认为是研究杜威政治思想的力作,是近年来杜威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2002

  年斯宾塞 丁 马克西编辑出版了《约翰 杜威和美国教育》(John Dewey and American Education)一书,本文从 20 世纪 20 年代,杜威与李普曼的那场争论切入,讲述这场争论的时代背景及来龙去脉,分析探讨他们对于公众对于新闻与民主的分歧。李普曼是悲观的精英主义推崇者,杜威则是积极的参与式民主倡导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媒介技术经历了一次次的飞跃,网络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为新闻媒介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主要收录了杜威分析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自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如何让杜威的参与式民主思想和民主共同体理论有了实现的可能,进而分析杜威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性以及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着作。

  1.3 本文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思路

  本文从 20 世纪 20 年代,杜威与李普曼的那场争论切入,讲述这场争论的时代背景及来龙去脉,分析探讨他们对于公众对于新闻与民主的分歧。李普曼是悲观的精英主义推崇者,杜威则是积极的参与式民主倡导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媒介技术经历了一次次的飞跃,网络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为新闻媒介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分析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自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如何让杜威的参与式民主思想和民主共同体理论有了实现的可能,进而分析杜威思想的价值和局限性以及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1.3.2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

  首先,本文是关于杜威和李普曼的思想研究,因此,其相关着作成为了本文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杜威和李普曼的着作、文献资料等进行全面的剖析,梳理并概括出其主要的媒介思想。

  2. 比较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杜威与李普曼的民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思想中精华的部分,以及更深刻地把握杜威的思想中与新闻息息相关的部分,从中归纳杜威民主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1.3.3 创新点

  1. 在研究对象上,学界对李普曼和杜威争论的研究着墨甚少,站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对李普曼和杜威的争论进行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将杜威的参与式民主思想与当下我国的传媒业现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中看出杜威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局限性。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的相关研究多采用文献分析法,用比较法进行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在不同的时期对杜威和李普曼的争论进行纵向对比研究的更是没有,这也是本文的一种创新和探索。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