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视角下分析“中国梦”电视剧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8 共352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中国梦”相关电视剧的发展与传播探究
  【绪论】传播学视角下分析“中国梦”电视剧绪论
  【第一章】 “中国梦”与主题电视剧相关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 “中国梦”类型电视剧的发展现状
  【3.1】把握电视剧本体品质,符合观众审美需求
  【3.2】依托国家政策,积极推广“中国梦”电视剧
  【3.3  3.4】重视信息的反馈,实现电视剧互动传播
  【第四章】从“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传播策略中得到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 “中国梦”电视剧的传播学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012 年 11 月 29 日,***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时正式提出“中国梦”以后,“中国梦”这个词便成为当下社会人们纷纷关注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当今政府的执政理念。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开路产品,作为当下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形式,将肩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当下电视剧市场上被各种抗战雷剧、穿越神剧、腹黑斗剧充斥着,只追求“文化 GDP”不问社会意义,这不仅危害着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下中国人的文化传承,价值认同,社会风尚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侵害。

  2014年5月21日广电总局向央视和各省级卫视电视台下发了7月到10月推荐播出的关于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电视剧剧目名单。在这次广电总局推荐的 127 部“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中涌现出一些在口碑和市场上都获得佳绩的优秀电视剧作,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主旋律电视剧题材单一、质量不高、不受欢迎的印象,像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和《我在北京,挺好的》部分单集收视率取得了突破 2%,收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可以达到的目的有两点,一方面,运用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广电总局推荐的 127 部“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中取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的电视剧,如《老农民》、《马向阳下乡记》、《生活启示录》、《北平无战事》、《十送红军》、《相爱十年》、《我在北京,挺好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热播剧看其在传播中具体运用了怎样的策略才能做到让观众叫好又叫座,另一方面归纳这些热播的“中国梦”主题电视剧在传播中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电视剧能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当下中国电视剧市场充斥着一些抗战雷剧、穿越神剧、腹黑斗剧,这些机械化的生产,就像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大量同质化的题材类型、雷同化的情节、重复的话题等等也让当下审美日益挑剔的观众反感,继而转向韩剧、美剧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当下中国电视剧健康发展的隐患,如何提高国产剧的质量,如何让国人喜爱看国产剧是当下中国电视剧应该思考的问题。《马向阳下乡记》、《老农民》、《北平无战事》、《生活启示录》、《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产科医生》、《十送红军》等优秀电视剧为当下中国电视剧注入了一股清流,这些优秀电视剧的热播也让我们对国产剧又重新增加了信心。

  广电总局 2014 年推荐的 127 部“中国梦”主题电视剧其实是从献礼剧由来的,从2009 年庆祝建国 60周年推荐的十部献礼剧到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推荐的41部献礼剧再到 2014 年庆祝建国 65 周年推荐的 127 部“中国梦”主题的献礼剧,推荐剧目一次比一次多,类型一次比一次丰富,传播效果也比之前的主旋律剧好。通过对这些电视剧传播策略的研究,对以后献礼剧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在口碑和市场上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同时随着这些优秀的“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热播对于“中国梦”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由于研究的文本比较新,国内对于“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研究文章比较少。所以在完成本篇论文时着重从两个方面搜集资料,一方面搜集关于“中国梦”理论方面的资料,一方面搜集关于电视剧方面的资料。

  着作类综述:关于“中国梦”和电视剧传播之间关系的书籍很少,大部分都是文章的论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作为参考的只有单一的关于“中国梦”理论方面的书籍和电视剧方面的书籍。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共文献出版社,2013 年 12 月第 1 版,把***主席在各个场合关于“中国梦”相关的论述和解读都摘录到该册中。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主编的《中国梦 我们的梦》,学习出版社,2013 年 4 月第 1 版,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刊登的关于对“中国梦”解读和分析的文章摘录下来,其中刊登在光明日报的一篇由王淑芹写的《国家、社会、个人:中国梦的价值主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这一角度分析“中国梦”,让我对于“中国梦”有了一个全新角度的认识和比较深刻的理解。由周涌,何佳的《影视剧作艺术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年3 月第 1 版,在书中的第四章电视剧本写作中对于电视剧的题材分类以及不同题材电视剧的剧作特征让我对电视剧的分类有了大致的思路。杨义的《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运用富有哲学意味的方式论述了叙事的魅力。由美国电影艺术博士及福布莱特学奖学金得主罗伯特·麦基写的,周铁东翻译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年 8 月第 1 版,分析了在影视中一个好故事该如何讲述。

  论文类综述:尹鸿,阳代慧:《家庭故事·日常经验·生活戏剧·主流意识-中国电视剧艺术传统》(《现代传播》2004/05)。从与电影和电视剧的对比分析中显现电视剧的特点。李悦,林桂帧:《127 部中国梦电视剧在讲什么(“电视剧与中国梦”系列 1)》(《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0/24)和《“中国梦”是不同的颜色(“电视剧与中国梦”系列 2)》(《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07)分析了广电总局推荐的 127 部“中国梦”电视剧的特点。杨状振:《电视剧如何更好地表达“中国梦”(“电视剧与中国梦”系列 3)》(《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1/21)从故事、人物和情感方面精辟和富有建设性地提出电视剧如何更好地表达“中国梦”.刘渊:《电视剧“走出去”的现状及对策》(《中国电视》2013/08)分析当下电视剧输出国外的特点和不足。毛凌滢,欧阳宏生:《日常生活叙事-电视剧本体的回归与审美善变》(《中国电视》2009/02) 讲述了日常化的叙事方式在电视剧叙事当中的作用。杜莹杰,周振海:《中国电视剧的家国同构性》(《艺术百家》2013/03)从中国文化的家国同构的传统分析电视剧的家国同构表达。王泺泉《由“家”的概念谈《温州一家人》(《中国电视》2013/04)从“家”的视角看《温州一家人》中的家国情怀。丁莉丽:《论当前部分主旋律电视剧的“大众化”倾向》(《文艺争鸣》2004/04)对当前主旋律电视剧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富有见解的分析。邬光照:《论主旋律电视剧的贴近化叙事策略》(《电影评介》2010/14)从叙事的角度分析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变化。这些文章在我的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篇论文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获取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着作。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中国梦”和电视剧方面的书籍、期刊等纸质资料。同时在人民网、中国知网、百度信息网、问卷星网中获得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料,供本文参考。

  内容分析法:观看《老农民》、《北平无战事》、《生活启示录》、《马向阳下乡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十送红军》、《相爱十年》、《我在北京,挺好的》等热播的“中国梦”主题电视剧具体分析,获取“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传播的基本策略。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相结合:在本文中重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抓住某一部电视剧中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的成功案例作具体运作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方法,结合规范分析法,提炼启示。四、研究思路和创新点文章以“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传播策略为主线,通过对 2014 年广电总局推荐的127 部“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由来和发展现状,对其中优秀的、热播的“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从传播的视角,对内容、媒介、反馈信息等方面具体分析,发现其在传播上的长处,再通过当下电视剧的发展情况,结合分析这些“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仍存的不足,从而得到的启示。论文的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第二章对“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由来和现状进行陈述;第三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国梦”主题电视剧在传播中具体运用的策略进行分析;第四章运用问题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传播的不足和当下电视剧的发展情况,作有效的传播策略总结。

  一个新的社会现象的热议总会引起来自各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从当下搜集的资料显示,当下社会上关于“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简单的题材分类和内容方面的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传播学的视角,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环境、传播的媒介以及信息的反馈等方面对广电总局推荐的 127 部“中国梦”主题电视剧中热播的、优秀的“中国梦”主题电视剧进行分析。运用传播学的视角对“中国梦”主题电视剧的研究还是第一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主旋律电视剧在今后更好的传播带来帮助,也希望对今后电视剧的发展研究有所裨益。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