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顺义区“三社联动”的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1 共3841字

  第三章 "三社联动"机制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效

  一、顺义区"三社联动"的发展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5 年 6 月 24 日,中共北京市民政局第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纲要(2013-2015)》。纲要里明确提出,建立"三社联动"协调机制,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合理区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统筹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工人才培养,构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支撑的社会管理服务新格局。

  北京市顺义区民政局出台"三社联动" 社区服务全覆盖体系项目红头文件,十个试点街道也分别出台相应的"三社联动"项目街道红头文件。此红头文件对于规范各个街道、社区开展项目工作有很好的效果。街道、社区的社工基本上能够参加项目的社工专业能力培训和志愿者通用培训以及项目交流活动,每个社区与专职社工进行每周的对接活动,以及社区后期对社区志愿者骨干进行的项目创投培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和运营培训,提高了社区自治组织的孵化创建、规范管理、项目运作的能力,搭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渠道和平台。

  (二)经济社会环境

  社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社区服务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政府、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社会工作者等是社区治理的主要要素,而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已经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部分。这为"三社联动"项目提供重要的社会背景。

  (三)社区环境

  社区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关注,而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也在逐渐提高。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为社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通过申请社会服务项目并为社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帮助建立社区照顾体系,在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改变社区居民对于志愿者服务的认识,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组织,改变社区环境,推动社区建设。但是社区和居民对于志愿者组织存在于社区的意义认识不清,他们认为自娱自乐的小组也可以成为社区社会组织来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社区居民对于开展活动,服务社区居民的意识仍然有待提高。

  经过实地访谈调查,我们发现,顺义区 10 个试点社区和村的居民都有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经验。他们能够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等)提供一些常规的服务,比如家政服务、陪同聊天、理发。另外,由于大都是老旧小区,社区同质性高,居民之间凝聚力高。村民之间的熟悉程度很高,加上村民民风淳朴,他们很愿意为同村的居民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他们的志愿服务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服务技巧也有待提升,所以,在已有的丰富服务经验,对他们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孵化是必要的。

  二、顺义区"三社联动"的基础。

  (一)需求分析

  1.顺义区基本情况介绍。

  顺义区有 6 个街道办事处、7 个地区办事处、12 个镇,常住人口 95.3 万。约有 15 万老年人分布在城区和乡镇。我中心在顺义区六个街道,光明街道、胜利街道、石园街道、双丰街道、旺泉街道、空港街道建立了精神关怀服务站,四个镇,北小营镇,龙湾屯镇、南法信镇、北石槽镇建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

  顺义区处于城乡结合地区,"三社联动"的地点选取有其必然性。选取十个街道的十个社区(村)进行探索,其中有 7 个社区,3 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于如何管理社区事务缺少专业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区事务由居委会代办,社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量很大,社区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倡导还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社区社工也支持持证,并非专业人士,对于专业社工工作并不了解。

  2.顺义区志愿服务现状。

  光明街道裕龙花园社区的志愿者骨干提出做为老服务的项目,主要围绕健康如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文化娱乐、安全如出行安全和饮食安全等开展活动;

  旺泉街道西辛北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提出志愿者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层次不齐,可以培养核心骨干带一批批的志愿者,同时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工作划分;

  北小营镇前礼务村社会组织骨干指出可以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但没有入户的经验,希望机构利用项目资源可以提供一些培训:

  石园街道港馨家园第一社区的对接志愿队伍们表示自己组织活动、自我管理经验丰富,但是在活动场地和资金方面遇到困难,提出可以尝试建立志愿者联合会,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最终能够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服务居民;

  南法信镇华英园社区对接社工表示志愿者队伍们面临着缺乏活动场地和专业老师两方面的需求,同时社工发现由于华英园社区人员构成复杂,常住居民人口较少但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对于社区具有较高的归属感,社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居民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组建更加正规的志愿者队伍,促进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

  双丰街道马坡花园一区项目组社工在参加完"广场月月行"活动之后与志愿者队伍骨干对接,骨干们表示目前"广场月月行活动"只有理发和量血压,仍需要提高活动的多样性,提升志愿者组织能力建设;

  北石槽镇寺上村对接社工表示想把村里的舞蹈队和巾帼服务队培育成更专业的组织,具体内容需要跟村委会的其他领导沟通,需要争取他们的支持;

  胜利街道胜利社区对接社工表示由于社区居委会和志愿者队伍需要满足老年人具体问题的服务,这需要机构在自己能力内培养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和联系外在的资源,希望利用项目渠道解决相关问题;

  龙湾屯镇对接社工则表示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村子里的果品销售,在实现村民创收的同时,也可以带动民俗协会组织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

  3.顺义区开展"三社联动"的必要性项目开展前期,我们走访了双丰街道马坡花园一区、胜利街道的胜利社区、北石槽镇的寺上村、北小营镇前礼务村、光明街道裕龙华园一区、旺泉街道西辛北社区、空港街道莫奈花园社区、南法信镇华英园社区和石园街道港馨家园一区等 10 个试点社区和村。对30 多个居干和居民进行实地访谈,了解到社区的基本情况情况如下:

  (1)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但是娱乐性的组织居多;(2)社区日常活动属于微观活动。10 个对接街道(镇)和社区(村)日常开展的工作是微观活动,如手工编织、健康知识讲座以及一些文体娱乐活动。

  (3)志愿者队伍独立性不强。社区中的很多活动都是居委会策划和开展的。志愿者骨干只是听从居委会的活动安排,并没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

  (4)社区居民和村民的需求。经过访谈,我们了解到 80%的社区和村是有助老方面的需求。

  其他的就是发展社区内的环境卫生和文体娱乐活动。

  (5)由于距离城区较远,社会资源引入不足,缺少外力支持。

  总之,由于 10 个对接街道(镇)和社区(村)对于社区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微观层面,志愿者队伍对于开展专业持续服务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并不了解具体的做法以及社区社工的专业性难以保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三社联动"的开展很好地适应了社区的实际情况,有政府政策的牵引、专业人士做支撑、又有社会组织作为载体,在链接外部资源的同时调动社区内部动力,对于社区发展来说是有益的。

  (二)"三社联动"的理论基础

  1.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 政府、企业、团体、个人作为公共治理的主体将取代政府这一传统管理的主体,可以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之处。在社区管理正在向社区治理转变,针对不同的服务需求,配套的相应的供给方式,能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是一种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满足居民需求,改善社区环境、优化社区公共管理的社区治理新理念。

  而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区治理理论视角下、政府应该发挥主动性,丰富参与渠道,使社会组织、社工、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2.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通过互相合作,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信任,而这种社会信任就以社会资本的形式促进了公共管理的有效提升。

  影响"三社联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资源的匮乏,导致社区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对社区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内部动力不足,外界资源引进后效果不佳。"三社联动"良性运行机制应在建立在充分整合社区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民众的不同需求,链接社会资源,培育社会资本,然后根据需求不断调整,从而改善社区治理。

  3.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社区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注重社区发展与社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充分整合政府、居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内部资源,形成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新型社区治理主体,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工人才队伍发展以及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强后盾,为推进"三社联动"提供理论指导(叶南客等,2010:76)。

  本文以社会系统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将社区看成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如何在政策的倡导下发挥作用,改善原有社区的治理系统,构建一个新的社区治理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三社联动"就是要搭建社工、社会组织、社会的合作平台,社工需要整合相关资源来为居民服务;社会组织需要培育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发展成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认识到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参与社区服务的意识,加入到社区自治组织的服务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从而保证社区小系统的良性发展,最终完善社区照顾体系,并从政策层面提出改善社区治理的新方式,希望在社区治理中政策得以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能不断提升,形成"三社联动"运行模式的良性循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