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与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叶·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 20 世纪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先知一般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压抑、阴暗、荒诞而又恐怖的未来。 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 “未来”, 也就是1984 年。 在这个时代,全世界只剩下三个国家:欧亚国、东亚国、大洋国。这三个国家都处于高度集权统治之下,三国之间时而和平时而进行着“莫须有”的战争,状态极不稳定。 小说的主人公温斯顿则生活在大洋国的伦敦,他是该国唯一一个政党的党员,但是不是“核心党”,而是“外层党”的成员。 主人公在真理部记录司工作,工作内容就是修改已经出版的旧报纸上的报道, 使之与当前的政治环境相一致, 从而确保“党”的政策方针一贯伟大英明。在这个国家里,“老大哥”的巨幅画像到处可见,每间屋子都安装了“电幕”,甚至在郊外的树丛里都会藏有监听器, 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党”的监控之下。 但是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正如书中所言:“不过巡逻队并不可怕,只有思想警察才可怕。”在大洋国里思想控制无孔不入,奉行“双重思想”,没有历史,没有真相,个人自由和独立思想更是无从谈起。
《1984》成书于 1948 年,一方面,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人类开始对纳粹的专制独裁进行深刻的反思,本书中所提到的思想控制,对青少年的洗脑教育正是纳粹思想专制的真实写照。而另一方面,当时东西方开始对峙,冷战拉开了大幕。 作者奥威尔本人由于 30 年代参与了西班牙内战,更是亲身经历了苏共是如何残酷打击迫害异己力量的。因此这本小说一度被认为是批判斯大林集权专制的反苏小说。
不可否认,《1984》 是一部政治意味极强的小说,但它绝不是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宣传工具。奥威尔作为一个极具使命感的作家、一个人道主义者,他认为“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们的任务是使地球———我们唯一拥有的地球———上的生活更有意义”。 《1984》这部小说不仅仅描述了政府血腥的高压集权统治,更刻画了其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 在小说里,正是借温斯顿这样一个小人物对亲情爱情与真理的追求,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人性以及人的尊严的思考。
一、亲情的苏醒
亲情是维系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感,对父母的爱与眷恋更是我们自出生便具有的本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情与爱本应是这世界上最纯洁最温暖的情感。
但是奥威尔在《1984》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人性扭曲的世界:在大洋国里孩子们被组织起来,他们人性中的凶恶残忍被有计划地操控并释放出来,而对象就是所有所谓国家的敌人。政府和媒体鼓励孩子们充当密探,偷听揭发自己的父母,这些孩子被称为“小英雄”。人们普遍活在自己孩子的监视中,对自己的儿女充满恐惧。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性被异化,人们不知亲情为何物。
大洋国人性的残忍甚至嗜血在这一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津津有味地欣赏直升机轰炸难民船,即使是惊恐的孩童、绝望的母亲、瞬间化为碎片的生命都只能引得麻木的观众阵阵喝彩。 在大洋国里,“党”一向宣称“纯粹的冲动及感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此时的欢呼声告诉读者党的教育是多么成功。但是影片母亲用自己胳膊保护孩子的场景却深深地打动了温斯顿,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时时渴望着母亲的爱。
在温斯顿十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在第一次大清洗中失踪,先是父亲,然后母亲与妹妹在熬过一段饥饿匮乏的日子后也失踪了。 在小说开始的部分,温斯顿对于母亲的印象还是十分模糊,对母亲的爱藏在内心的最深处,甚至自己无法发掘。 于是母亲的形象总是出现在梦中:在井里,在坟墓里,在沉船里注视着他,脸上没有责备。 但是他知道,母亲的离去是为了他能够活下去。而温斯顿对母亲的思恋则使他对这个集权统治已深入骨髓的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母亲的死“悲惨可哀”,但是在眼下的世界里已不再可能,因为这属于逝去的那个时代的事,在那个时代有私生活,有爱情和友谊,在那个时代一家人相爱互助,而现在这个时代只有“ 恐惧、 仇恨和痛苦, 但没有感情的尊严, 没有深刻的或复杂的悲哀”。
而随着温斯顿与裘丽娅相爱,他对母亲原来那似有还无被压抑的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开始温斯顿梦中出现的母亲形象十分空洞,记忆也是模糊的。 但是裘丽娅给他带来了真正的巧克力,巧克力的香气总是让温斯顿产生莫名但是强烈的不安的感觉。终于在梦境中又见到了母亲,多年来被压抑的记忆在梦中复活,他又回到了母亲失踪前的最后一天。 年幼的他抢走了家中最后一块巧克力,任由垂死的妹妹在母亲的怀中等待死亡的到来,而母亲只能紧紧把孩子的脸贴在自己的胸膛。 在那个残忍而又冷酷的世界里,母亲任何试图挽回孩子生命的举动都是徒劳都是无济于事的。但是这个动作却充满了爱,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他联想到影片里那个母亲,那个想要在大轰炸中保护自己孩子的绝望女人。 而亲情在他心中的苏醒,他对严酷现实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他认识到在这个冰冷而又坚硬的大时代里, 微小个体的一个拥抱、一滴眼泪甚至对将死之人的一句话,这些动作虽然于事无补,但是却有自己的价值。他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党员和无产者的区别就在于无产者们还怀有人所应具有的朴素的感情,没有变得铁石心肠。
二、爱情的生长
如前文所述,温斯顿对母亲的思念与爱的苏醒正是伴着他与裘丽娅一步步坠入爱河。可见爱情不仅给温斯顿枯寂的生命注入新生的活力,更是唤醒了他内心隐藏的真实的人性。
每个人都渴望爱情,没有爱情的生命必然是苍白而空洞。 但是在大洋国是不可以有爱情的,因为党反时一切家庭亲情。 个人的私生活、情感完全处于集权政府的监控和操纵之下:子女揭发父母,夫妻相互告发,对于身边同事的失踪无动于衷。 人类之所以为人的所有美好感情都被集权毒害侵蚀,只知道崇拜虚无缥缈的“老大哥”。 在这样的社会里,爱情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大洋国,统治者宣扬禁欲主义,婚姻唯一的意义就在于繁殖后代,使所谓的“事业”后继有人。 甚至这个国家里存在“青年反性同盟”这样的组织,对年轻人进行反对性爱的教育。 他们主张过独身的生活,繁殖后代则交给人工授精,至于孩子们则交由公共机构抚养长大。 十分不幸的是,温斯顿的妻子凯瑟琳就是这种禁欲教育成功的典范。
《1984》这部小说整体的基调无比压抑沉闷,而温斯顿和裘丽娅之间的爱情却仿佛这个阴暗荒芜的荒原上一朵靓丽的小花,虽然柔弱但顽强不屈。 主人公想尽办法摆脱电幕监听器、躲开可思想警察一次又一次约会,哪怕只在拥挤的人群中见上一面,一起默默无语地走上一段路都可以享受到爱情的愉悦。他们的爱情正是对专制集权制度无声却最有力的反抗。他们在爱情的滋润下梦想美好的未来世界,想要挣脱专制集权加在人们心灵上的枳楛枷锁,憧憬着梦中的“黄金乡”。
三、无法阻挡对自由的向往
在《1984》中,除了温斯顿的感情世界,作者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诘问,对真理与人生的思索。作为个体的人,最终极的追求是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哲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裴多菲的诗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命和爱情固然可贵,而自由却是更加宝贵的财富。 我们辛勤劳作,为的是免于饥饿匮乏的自由;探索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奥秘,为的是免于愚昧的自由;付出生命与鲜血,为的是免于奴役的自由。 而这些自由在大洋国里都成了奢望。这里食物匮乏,甚至真正的杜松子酒、巧克力、面包、糖都只存在于残缺不全的记忆里。基本的生活资料,小到一枚刀片都供应紧缺。 人类沦为了仅仅求得果腹,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毫无尊严的物种。 无处不在的电幕监听器、如鬼魅一般的思想警察则使每个人的行动都在严密监控之下,不得超出“党”给出的范围,整个大洋国就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牢笼。 独裁统治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则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在这里历史在不断被有计划地系统地篡改;现实世界则是构建在谎言之上,残酷的对外战争是为了维持统治的手段,以至于战争的真实性都是值得怀疑;集权统治还渗入到语言中来,旧的言语被废止,新规范语言则力求简单浅薄,目的就是让不符合统治者要求的思想失去表达的载体;在这个国家,2+2 是可以等于 5 的。 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希望的大监狱中,温斯顿把自己视为“一个孤独的鬼魂,诉说着无人能够听到的真理”。
从小说一开始就冒着被监禁的危险开始写日记,只“为了将来或者过去,为了一个思想自由、人与人各不相同并不再孤独的时代,为了一个有真理存在、历史不能被改写的时代”。 他寻找收集那些与旧时代相关的无用但是美好的东西,比如说日记本,比如说一方镇纸。 他怀念母亲之爱渴望异性之爱,在那个丑陋肥硕的“无产者”女人身上看到了美,因为她象征母爱和善良。
小说中的温斯顿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平凡普通,融入人群中瞬间就会消失不见。 但是在那样一个人性泯灭的社会,他对爱与美的执着,对真理对自由以及人之为人的尊严的渴望使这个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充满了人性的光芒。
而小说的最后,温斯顿终于被专制机器摧毁了,他相信 2+2=5,他热爱“老大哥”,他背弃了他的爱情。 或许, 作者正是借用这样悲剧的结局以警告后人在邪恶的专制集权之下,人性虽然会闪烁着其固有的光华,但是为了守护这人性之光需要无比的坚毅与勇敢。
参考文献
[1] 王岚.《1984 年》中 人性的探求[J].当 代外国文学,2000(4):152-158.
[2] 张 中载.十 年后再读 《一九八四 》———评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J].外国文学,1996(4).
[3] 张琳.对《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统治的反思[J].外国文学研究,2007(2).
[4]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