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

来源:重庆与世界 作者:唐明
发布于:2018-09-29 共2811字

  摘   要:   2014年9月9日, 习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座谈会时候, 勉励教师扎根西部农村, 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2017年12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继续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内容, 努力促进各地师德建设工作。结合总书记的讲话, 放眼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情况, 西部乡村教师的师德加强在历史的新时期又有一个新的内涵。下面我向各位专家同仁汇报一下我的思考。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新时期,乡村教师,师德建设
 

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
 

  第一、 新时期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师德建设重形式轻效果, 当今各个区县师德建设, 各个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教学质量, 即学生分数, 考核也是看分数, 连师德评价依据也是学生分数。多数学校不重视教师师德, 只有在政治学习会讲讲师德要求, 只重视形式, 效果非常差。据梁平乡村教师师德建设情况调查显示, 有70%的人认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没有效果, 20.8%的人认为有一点效果, 只有11.9%的人认为效果是良好的。同时, 有32.5%的受访者认为导致师德建设效果的原因是政府没有重视, 18.8%的人认为老师没有积极参与, 近50%的人认为教育内容与乡村的实际不相符合。所以, 只注重形式, 收效甚微。

  二是师德建设工作不到位, 目前很多区县没有切实的落实师德建设的工作, 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师德工作, 一般的是由组织人事科管理。很多老师并没有深入了解师德建设的深刻内涵, 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在师德方面占的课时比例非常少, 工作不到位。

  三是师德建设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乡村教师数量众多, 师德参差不齐, 面临的学生和环境各不相同, 但是各个区县师德培训的内容较为片面, 主要是讲一些师德知识, 法律法规, 没有关注师德意识、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 新时期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社会转型需要加强乡村教师师德修养, 国家教育发展的纲要指出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出台了关于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意见, 着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遵循教师规律和教师成长的发展规律, 力求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 教师人人各尽其才的局面。我国正处于新时代, 新时期、新征程、新使命的关键时候, 人民既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更需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这需要加大对全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因此,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非常有必要性。

  二是急剧变化的形势, 需要加强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非常复杂, 各种思潮涌动, 尤其是西方的思想泥沙惧下。有些乡村教师的见识很少, 对网上流传的段子不辨真假, 随意地进行评判, 随意地在课堂上进行散布, 有的还大力宣扬西方的文化, 在课堂上漫无目的地宣扬西方民主, 公然抨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的教师因职业倦怠, 容易在课堂上发表偏激的言论和错误的观点。以上种种行为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与教师的职业精神背道而驰, 非常有必要加强乡村教师的师德建设。

  三是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需要加强乡村教师的师德修养,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 农村70%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常年父母不在身边, 他们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品质, 农村地域的差距和农村现阶段的生活水平差距, 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对他们有着重要影响。作为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的教育主体, 有引导农村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大任务。所以, 必须加强乡村教师的师德建设。

  第三、 新时期乡村教师建设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现在的教师不敢管学生, 不想管学生。究其原因, 与当前社会缺乏尊师重教的基本风气有关, 所以, 为了促进山村农村的师德建设, 应该加强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建设。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师德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展现人民教师奋发进取、忠诚奉献的风貌, 引导广大教师向模范学习, 并且落实各种政策, 提高教育, 改善教师的基本条件, 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 促进教师师德建设发展。

  二是注重建章立制的良性机制。师德建设靠教育引导要靠政府的政策, 也要靠自律, 同时还要靠他律。中共中央出台的教师队伍改革发展意见, 明确提出采取综合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 推动师德建设的常态化。首先要建立舆论机制, 对国家法律和中小学教育进行及时监督, 充分发挥规范、监督功能, 既设立光荣榜, 又设立曝光台, 让师德高尚者扬眉吐气, 叫师德低下者心存愧疚。其次建立评价机制, 科学的设置评价细则, 用具体的行为指标考核教师的师德, 让教师有行为的参照物, 明白哪些行为可以做, 哪些行为不可以做, 促进自我发展。然后建立奖励机制, 把师德建设与教师培训、资格认证、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有机结合情况, 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最后建设师德的活动机制, 什么是活动机制?因为师德建设不是一个空头的口号一蹴而就, 而是通过很多活动, 通过老师亲身的体验、参与, 才能达到效果。所以, 应该结合乡村地方的人文和社会经济的特点, 经常性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体验式活动, 让教师在活动中心灵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震撼他们的灵魂, 进而在思想上理论上、行为上提高师德水平。

  三是凸显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我们一般谈到师德就是老师不能做这不能做那。教师也是人, 是学校教育最大的资源和财富, 学校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首先, 建立民主科学的师德管理体制, 为老师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工作环境。其次, 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规范用人行为,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让教师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 心情顺畅的建功立业, 从而自觉提高师德。最后要保障乡村教师的合法权益, 减轻压力的时候更多人文关怀, 最大程度解决他们生活中实际困难, 保障合法权益, 建立教师法律支持。

  四是加强师德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一方面要全力开展师德的培训, 首先把师德作为教师培养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把它贯穿到培训的体系中。其次是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进一步把师德教育作为新岗教师和在职教师职务培训的必修课程和重要的内容, 改变以往说教式的灌输的形式。倡导卓有成效、形式多样的参与式、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另一方面要把教师的工作成就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个人思想改变, 一个人行为改变不可能凌驾于环境之外, 必须和农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开展有利的师德培训。此外,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应该作为抓师德建设的重点。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教育主要是依靠班主任, 班主任的师德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个主要的群体。

  总之, 在新时期新形势上, 师德建设更为重要, 神圣的职业更需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师培训是师德加强的主要抓手,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四有”好老师。

原文出处:[1]唐明.新时期乡村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J].重庆与世界,2018(16):61-6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