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德育论文

如何提升高校教师道德水平

来源:高教学刊 作者:黄李琴
发布于:2017-06-27 共6497字

  摘 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系统内各要素未能良性互动和系统外消极社会思潮负面影响两大困境。为此,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内外兼修”:一是重视内在基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二是重视外在保障: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在制度建设上坚持科学性原则,避免“稻草人”效应,注重发挥师德建设系统内的合力作用;坚持人性化原则,注重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高校教师;师德;师德自律行为。
  
  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之下,如何针对高校教师卓有成效的开展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成为考验高校的一大重任。事实上,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内的构成要素,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以及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与师德修养之间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一。来自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之外的消极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二。若要超越这两大困境,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既关注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又加强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只有“内外兼修”方可牢牢把握高校教师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提升高校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
  
  一、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指出“每一方本质上就是自己在对方中的反映,而且建立自身也就是建立对方”.[1]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高校教师与高校、高校学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较好的处理教师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包括学生和其他高校工作人员等的利益)、学校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风气,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高校和高校学生的影响通过三方面来实现:其一,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二,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影响其对职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对高校的归属感以及职业生活中的奉献精神,进而影响人才培养;其三,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深层次上影响其治学态度与专研精神,进而影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识水平,最终影响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一、二方面为人们所熟知,第三方面有待我们加深认识和引起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认为教师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未来道德素质的养成。诚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学生品质塑造方面的特殊意义:教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2]的认知及由这种认知产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但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受教群体具有特殊性---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基本上都已年满 18 周岁,在长达 18 年的家庭教育和 9 年义务制教育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思维模式和道德认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仅仅凭借单纯的道德教育来实现,而应该在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渴求中渗透。所以在有限的师生交流时间内,高校教师必须凭借人格与学识的双重魅力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3]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深层次上影响其治学态度与专研精神,进而影响其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高校教师的教育生活实践充满了不确定性,携带着各种可能性,会遭遇各种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学术研究中的挫折。如果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程度不够,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教书匠”,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和谋生而教书,那么在面临教育教学的实践困境时,则会从教育教学的外在环境寻找原因,埋怨外在环境,敷衍教学工作,而不是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如此一来,则无法获得走出实践困境的意志力、勇气、决心和智慧,从而陷入专业上停滞不前的境地乃至职业倦怠期。极少数高校教师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走上学术造假的道路,闹出学术丑闻。这表明师德境界关系到高校教师在专业和学术上继续深造的持久动力,进而影响其自我成长和发展、影响其独特的学识魅力的形成。这些深层次的影响会导致其在专业领域中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和为人师表作用削弱或者加强,在宏观上也影响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4]在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中,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以及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与师德修养等都是这个系统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在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的同时,形成了一股师德建设的合力,决定着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郑杭生教授将社会运行的状态划分为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三大类型。如果将这种分类标准运用到高校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那么该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未能达到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整个系统未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则正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一。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坚持“德育先行”理念,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往往抓得不够细致,许多方面不能常态化,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指导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不到位集中体现为高校师德建设中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具体而言,师德考核、师德评价、师德监督与师德激励等四个方面的师德建设机制都不够健全。师德建设机制的不健全则导致高校教师形成良好师德修养的外在推动力发挥不充分;同时使得高校师德教育的现实支撑力减弱,对高校教师产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其有限,进而难以获得高校教师对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与理性坚持,最终影响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其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而高校教师能否养成师德自律行为恰恰是衡量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标志。
  
  此外,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而开放系统在系统边界上存在“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5]在中国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在思想领域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挥引领作用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高校教师群体受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但“社会思潮中大量存在的消极因素……社会思潮的分散性容易将社会成员个体的精神状态局限在一个较窄的微观世界内,总是以个人的物质利益来观察和认知世界,评判和估价社会现象”.[6]高校教师一方面面临来自社会、高校、家长、学生对其师德修养和师德境界的较高期盼;另一方面又面临购房、抚育子女、养老、职称晋升等现实压力,其思想上的波动难以避免。少数高校教师甚至在行为上突破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底线,学术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欠缺、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混乱;少数处于领导岗位的高校教师贪污腐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等。以上来自系统外的消极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前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之二。
  
  三、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但外因可以影响内因,对事物发展发挥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问题的关键与核心,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是外在保障,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调控性因素,也必须予以重视。简而言之,高校师德建设要富有成效必须同时注重内在基础与外在保障,坚持“内外兼修”.
  
  (一)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师德规范、条文条例以及高校为此开展的师德建设活动能够对高校教师发挥一种他律作用,但这种作用仅限于使教师体会到师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而不同的教师主体面对同样的师德规范其内心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畏师德规范;有的教师则只是行为上遵从师德规范,但这种遵从行为完全基于现实的考量与权衡;更有甚者会厌恶师德规范对自身行为造成的约束。
  
  故而,如何发掘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成为了师德建设中的难题和关键点。正是如此,我们必须重视发挥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主体性,重视教师的意志自由,发掘其内在的精神需求,使高校教师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师德规范里有关教师权利、义务、职责和使命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增强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自律意志力,才能实现教师师德自律行为习惯的养成。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作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和“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7]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具有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双重特点。“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他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乃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8]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也必须面对和处理好自身需要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关系。
  
  为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着力于激发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其深刻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恰恰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在职业生涯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与幸福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实现其与学生、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需求中的个体性与整体性的有效整合。唯有如此,方能使高校教师从对师德规范的表面认识阶段上升为深层认同阶段,进而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具备顽强的自律意志力,及时在高校师德建设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约束,从而真正养成教师师德自律行为。
  
  (二)与师德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

      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保障,主要是指高校师德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层面的建设与完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一方面有利于抵御高校师德建设系统边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9]中的消极负面因素的影响与渗透,另一方面有利于支持、强化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基础---教师师德自律行为的养成。故而制度建设与完善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必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在价值评判标准与价值目标上的引领

    面对高校师德建设中一些教师学术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欠缺、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混乱、少数处于领导岗位的高校教师贪污腐败等现象,一些学者提出了“底线师德”的建议,同时有人寻求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化的路径,但也有人反对将师德矮化。其实走出师德建设的困境,必须直面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大环境,关注高校师德建设系统之外的社会思潮领域。由于高校师德建设系统边界的可渗透性,社会思潮中的消极因素对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和师德行为的影响难以避免。故而,必须重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中负面因素的阻抗”与对“社会思潮中正面因素的引导”的双重功能,[10]特别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师德建设实践的结合,从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目标两面来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引领,一方面在价值追求上有利于高校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崇高师德”追求和对于师德的“道德矮化”两种极端倾向;另一方面在价值评判上,有利于规范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教育、师德评价、师德监督、师德激励、师德考核制度中的评判标准,进而有利于以统一的评价标准来指导具体制度与管理层面的工作的改进与完善;第三方面,则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追求自身需求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和谐的动力,发掘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高度的责任意识,促进高校教师以积极向上的主体精神状态面对实际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
  
  2. 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制度建设上的科学性原则,避免“稻草人”效应,注重发挥师德建设系统内的合力作用

    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应该着力避免“稻草人”效应。稻草人对于农田的保护作用止于初始阶段,随着鸟儿对于稻草人长期的观察,发现其并不能对自己造成实质性危险后,稻草人对农田的保护作用随之失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在师德建设机制中的落实,注重发挥师德建设这个系统内各要素的合力作用,否则容易遭遇“稻草人”效应。
  
  首先,必须重视高校师德建设中干部主导性与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作用。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的各级领导、中高层管理干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发挥着师德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其自身的言行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如果师德建设中所提倡的、所规范的言行起主导作用的领导干部不能做到,甚至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方面的管理工作上出现不规范乃至失范行为,其影响将尤为恶劣,甚至会抑制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其次,必须坚持高校师德建设中相关制度建设上“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的合力作用的发挥。在当前,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存在过于重视制度的约束性而忽视制度的激励导向性的问题。
  
  高校师德建设不仅需要通过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考核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向教师明确什么是禁止的,而且需要通过师德激励、师德教育来向教师明确什么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在师德教育中所提倡的和所禁止的,在师德监督中没有得到强化、在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未能得到细化、在师德激励中无法得到公正体现,那么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则无法保证。同样,如果师德考核的标准无法与师德教育、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激励相互应证,那么师德考核的有效性是则值得怀疑的;在另一方面师德考核的结果如果不能有效地应用至对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中,不能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则容易产生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稻草人”效应。故而,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师德教育、师德监督、师德评价、师德考核、师德激励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应该是“五位一体”的,而不是孤立作用的,高校必须重视这五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性,重视合力作用的形成与发挥。
  
  3. 高校师德建设应坚持人性化原则,不能忽视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

      “人作为个体存在物,个体的需要或利益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没有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也就没有生命和人的一切活动。因此,个人的需要或利益从来就不是一个道德戒律,而是一个科学事实。”[11]
  
  作为具体的历史的存在,高校教师在面临学校、社会的较高职业道德诉求外,本身面临着除工作压力之外的现实困境如房价攀升、养老抚幼、职称评定等。所以,相关的师德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为工作的起点,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归宿。高校在具体的师德建设工作之中尤其不应回避或者漠视高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单方面强调高校、高校学生对其抱有的职业道德诉求,而应该同时关怀教师的生命质量,结合教师所面临的难点、困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与切实的制度保障。
  
  总而言之,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方可使高校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促进教师队伍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高校、高校教师、高校学生这个三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2.
[2]***。***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 -25629093-2.html.
[3]《]礼记·学记》。
[4]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5]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6]谢迪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J].教学与研究,2016(5)。
[7]夏甄陶。人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2000:153.
[8]唐凯麟。试论道德价值的生成[DB/OL].http://archive.wenming.cn/jddzhr/2008-09/21/content_14452652.htm.
[9]李宝山,王水莲。管理系统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
[10]谢迪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逻辑理路与行为过程[J].教学与研究,201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1960:31.

原文出处:黄李琴. 论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内外兼修”[J]. 高教学刊,2017,(06):146-148.
相关标签:教师德育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