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纪实摄影中手机摄影的运用探讨

来源:中国地市报人 作者:赵耀东
发布于:2021-11-06 共3370字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快速迭代,手机摄影成像越来越好,成像上赶超普通消费类数码相机。与此同时,影像的大众化趋势愈加明显,人人持有手机,人人皆是摄影师。近些年,手机摄影师已成为我国大众影像文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摄影群体。手机摄影师拍摄的内容,不仅成为大众影像文化中值得去探究的文化现象,其记录的内容在影像艺术的传播普及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纪实摄影界崭露头角,成为当代影像史中值得一提的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     手机摄影;影像记录;大众影像文化;群众艺术;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引领蔚为壮观的全民摄影时代。近些年,手机摄影成为大众影像文化中值得探究的文化现象,其记录的内容在影像艺术的传播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由手机拍摄的一些纪实影像已成为当代摄影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手机纪实摄影进行研究和探索已迫在眉睫。

  一、手机摄影特性

  (一)手机摄影的纪实性

  从诞生之日起,摄影就因其复刻现实的特性,超越绘画形式,成为艺术家记录现实的重要工具。纪实摄影既能针对个体或事件做具体的描述,也能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记录社会变化、参与社会变革。手机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摄影类型,在纪实性上同样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手机摄影因其不可替代的便捷性,在纪实摄影界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二)手机摄影的艺术性

  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拍完着名的《美国人》后说:“现在你可以去拍摄任何东西。”自从摄影技术发明后,经过一代代摄影家的努力,摄影艺术已经得到艺术界的公认,甚至影响着绘画的发展,写实绘画在摄影面前不再具有任何优势,其写实价值被取代。与此同时,摄影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达到与绘画艺术分庭抗礼之势。手机摄影日益普及,手机摄影的成像直追单反,目前,高达一亿像素的摄影头已经普遍应用在三星手机和小米手机设备上。在技术层面上,手机摄影与专业拍照设备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样,作为一个艺术表达工具,手机摄影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摄影艺术作为一种光影、构图、色彩、瞬间的造型艺术门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属性,并不会因为摄像头装在手机通信设备上被消减。

  (三)手机摄影的时代性

  摄影的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而时代的伟大之处体现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事实和细节层面,记录事实就是记录历史。以中国影像史中的“天安门”元素为例,自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以来,早期留下来的关于天安门的影像均出自职业摄影师之首,新中国成立之后,包括开国大典等重要时刻,是由当时的官方摄影师徐肖冰与侯波所记录。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照相机作为相对比较贵重的器材,大多数时候掌握在相关部门的宣传人员之手。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机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拍照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关于北京天安门的影像逐渐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庭相册中。直至今天,借助微博、朋友圈传播,人人皆是摄影师,人人可以借助影像表达,外出旅游的人们几乎都会用手机拍摄各地的名胜古迹与留念照,天安门等元素也不再仅限于官方宣传。在每天天安门升国旗时,来自各地的游客不约而同地举起手机拍摄,其形势蔚为壮观,成为大众影像记忆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摄影是不断进步的,手机摄影正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之一。

1.png

  二、手机摄影与纪实摄影

  在技术层面上,纪实摄影的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摄影师的文化积淀、表现能力和价值观,并不会因其使用的拍摄设备而变质。摄影在履行时代赋予的记录使命,也是一个摄影工作者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

  在观念层面,在崇尚多元、百花齐放的时代审美中,摄影师如何领悟内容、处理题材、深入表达,决定着其能否洞察被拍摄对象。摄影工作者是一个观察者、思考者,也必须是一个学习者、表达者。在对纪实题材的表达过程中,手机摄影虽然因为技术局限,在弱光下的刻画能力会较弱,但是在更多生活场景的捕捉中比单反更加灵活。摄影师在拍摄纪实题材时应该扬长避短,一些纪实摄影作品之所以看上去缺少情感表现,是因为在摄影审美不足,不受拍摄器材影响。

  内容层面,摄影师想拍摄什么题材,取决于摄影师有怎样的视觉经验和文化积淀。纪实影像不应该仅是简单的新旧影像罗列,或简单热闹的劳动生活场景,这种现象因为部分摄影人急功近利的思想所致。纪实摄影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拍摄对象有较长时间的接触、深入地了解和不断地提炼过程,不管是人的题材、物的表达还是场景的呈现,其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可做支撑的同样也很多。虽然最终呈现的内容大多以照片为主,但摄影师所拍摄的内容和画面更多。真诚的社会关照,文化上的深入溯源等才是摄影的美学责任,也是手机摄影致力于表达的方向。

  形式层面,形式与风格相辅相成同源共生。一位创作者能够名垂摄影史,大多是因为他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丰富多元的风格表达和风格探索应该是摄影家终极追求的重点。纪实摄影是大众影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因为影像泛滥的现状,只有形式风格特别突出的作品才能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

  观念、内容、形式是纪实摄影三个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且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或片面着力,都是短视且浮躁的表现。纪实摄影的记录和表达,首先是面向艺术的,其次才是面向普罗大众和社会发展,纪实作品提升的关键是摄影师的自我提升,确立自己的风格。在用手机进行纪实摄影创作时,要尤其注意手机摄影本身的特点和风格。

  三、手机摄影的纪实表达

  (一)手机摄影与纪实摄影相互促进

  纪实摄影是摄影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摄影发展的100多年里,纪实摄影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自从摄影发明后,纪实摄影这一表达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在聚焦社会问题、记录时代发展、展示人类生存状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迅猛发展的手机摄影很快应用于纪实摄影。手机小巧精致便携性强,而且隐蔽,没有攻击性和侵入感,不会引人注意。在拍摄时,与专业相机的创作相比,更容易帮助摄影师迅速进入拍摄状态,拉近与被摄者的关系,这种尽可能减少对拍摄者干扰的特点,反而成为一种优势,更接近纪实摄影的本质,相应地拓展了纪实摄影的表达边界。

  (二)手机摄影提升纪实摄影的创作性

  纪实摄影的表达,有赖于摄影师接近真相的程度。接近真相的核心技巧不在于摄影的外在表达技巧有多高超,而是处理关系的程度。纪实摄影因为摄影师与拍摄对象的关系和距离,呈现为现实生活和生活背后两个层次。手机摄影因为拍摄的便携性,把对拍摄对象的干扰降到最低,被摄者会流露出最真实自然的一面。

  台湾着名摄影家、台湾中华摄影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林添福善于用手机进行纪实摄影创作,且卓有成效。在他的眼中,手机不仅携带方便,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更为便捷,对手机摄影的特点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光比准确曝光,就能拍到媲美专业相机拍摄的图片。他拍的印度街头流浪者纪实摄影系列,就发挥了手机摄影的优势,被摄者表情自然,情绪生动有力。

  (三) 手机纪实摄影促进真实性的挖掘

  纪实摄影在抓拍时,要最大程度减少对被拍摄者的干扰,摄影师保持低调的状态,尤其是在抓拍时,一旦被拍摄对象注意到,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就不可避免地不自然。很多人会问,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摄影观念,同样的摄影器材,为什么有些摄影家总能捕捉到最生动的瞬间?事实上,这与技术和设备无关,与摄影师对器材的熟悉运用程度有关。初学者可以使用手机训练自己的现场反应能力,手机天生小巧而且无伤害性,且很常见,很容易与拍摄对象建立起真实而友好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纪实摄影不断地成熟,但这些还不够,还不能作为纪实摄影的终极武器。但是手机摄影已经逐渐成为摄影师进行纪实摄影创作的有力工具,其重要性在特殊场合甚至会更有优势。所以,什么时候需要拿起手机,什么时候该放下,这是每一位纪实摄影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世峰.碰撞与融合一创作关系维度 下纪实摄影理念在手机上的新应用[J]戏剧之家. 2020(04):192-193.

  [2]韩天越街拍盛行原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3]黄少丽.手机摄影对大众文化的影响[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8.

  [4].创意摄影"想”与“思"(上)N].中国摄影报, 2018-04-13(009).

  [5]李莉影像时代中的手机摄影[J]创作评谭, 2018(01):53-56.

  [6]张宝仪新媒体环境下布迪厄摄影的社会功能之嬗变[J].艺苑, 2017(06)-13-16.

  [7]范磊明,潘云华街拍的特点与价值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 , 2015(03):159-160.


作者单位:焦作日报社
原文出处:赵耀东.手机摄影在纪实领域的应用与表达探析[J].中国地市报人,2021(09):123-1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