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实践挑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7 共66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探析 
【引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理论探究引言 
【1.1  1.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根源 
【1.3  1.4】经济危机的实质与出路 
【2.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挑战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实践挑战 
【3.1】经济危机理论意义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践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实践挑战

  1、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的实施及仍然活跃的危机

  国家干预主义是指反对自由放任,在经济活动中扩大政府职能,限制私人经济,国家行政力量干预或参与控制社会经济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中。国家干预主义的特点有: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行政国家”取代“守夜警察”,成为各国政府职能体系发展的主流趋势;各国公共部门政治职能总体上进一步得到加强;在经济与社会职能上,各国普遍采取了积极干预的职能模式。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随着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进程,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劳资矛盾不断激化,国家作为资本家的总代理人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调节和干预,这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局限性,在生产目的上不仅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也考虑到社会效益;也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资本基础和技术基础。

  这些客观上延缓了危机的爆发。在“滞涨危机”发生后,西方理论界虽然转向自由主义阵营,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仍然体现计划性的色彩,区别只在于国家干预的程度。可以说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都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资本发展史上从不乏国家干预的身影,但危机并没有因此沉寂。以国家干预主义政策来否认危机爆发的侥幸心理遭到历史无情的嘲讽。

  2、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如同一个巨石投入平静的世界经济湖面,一波波涟漪久久不能散去。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爆发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并迅速传导至全世界。各国学者对此次危机展开了深刻思考与激烈争论。

  当前危机与资本史上的数次危机相比具有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成为一些人抨击诟病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所谓的“事实把柄”.

  首先,传统的危机首先爆发于实体经济领域,商品生产过剩,挤压的商品卖不出去,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无法实现,社会总生产无法继续,这导致大量劳动力和机器设备闲置,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信贷链锁断裂,危机燃烧蔓延至银行等金融领域。而此次的危机首先爆发于以金融领域为起点的虚拟经济领域,然后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表面现象上似乎这次危机源于金融市场本身的矛盾和风险性,是独立的货币危机。“美国滥发货币造成全球性的流动过剩,使得虚拟经济过热,而经济交易对象越来越符号化,进一步掩饰和加剧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而诱发、传导、放大成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2007年夏季,美国金融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经营困境,“两房”的危机使得大批银行愁云密布。银行业的危机如同炸弹强烈了震撼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整个经济领域陷入危机的泥潭。2008 年 10 月份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工业生产三个月内三连跌。美国建筑业首先受到重创,房价暴跌;汽车制造业成为建筑业的难兄难弟,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导致汽车销售量大幅下挫,汽车制造业陷入发展困境。

  美国制造业的困境直接导致钢铁需求低迷,2008 年底,美国钢铁价格疲软下滑,钢铁产量暴跌,钢铁行业出现巨额亏损,钢铁工人失业情况严重。三大产业的发展困境殃及到产业链上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下降,亏损严重,融资困难,裁员增加。失业人数和贫困人口的剧增导致社会购买力越来越低,这进一步加剧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经营状况的恶化。

  其次,古典的经济危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生产过剩,消费能力不足甚至萎缩。而此次的金融危机则由“消费过度,负债消费,信用链断裂”引发。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美国形成负债消费模式,以贷款为基础,用贷款买房、买车、接受教育等等。这种消费模式刺激民众的消费欲望,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由于国内的实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国内人民收入减少无力偿还贷款,无法维持这种消费模式。“进入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民众家庭已经入不敷出,所以消费信贷急剧增长。从 1971 年到 2007 年 36 年间,美国民众的消费信贷从 1200 亿美元激增至 2.5 万亿美元,增加了近 20 倍···美国民众的工资 40%用来偿还住房贷款,15%偿还上学贷款,11%用于缴纳社会保障基金,剩下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不足 19%”.①负债消费模式使民众的负债规模越来越庞大,家庭债务压力沉重,债务违约问题明显增多,这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不定时炸弹。

  再次,以往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经历危机、复苏、萧条、高涨四个阶段。而这次危机是在经济发展一派春光的情况下,突发的一次严重危机,而且危机的周期相对延长。时至今日,受此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仍在艰难爬坡中。

  最后,古典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地域较为狭隘,一般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及其附庸国家。以此衡量,严格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危机”寥寥可数。而此次的危机爆发后通过金融传导机制和经济全球化机制迅速扩展到全球,不仅扩展到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动力十足的新兴国家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受到严重损害;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受到严重打击;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中国家,由于出口大幅减少,资金大量外逃,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石油输出国虽然因为石油价格上涨而获得额外收入,但是它们的金融资产受到严重损失,同样伤害很大。”

  当前危机的这些新特点使得一些人质疑马克思危机理论,认为马克思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生产过剩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日益虚拟化和金融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衍生品泛滥,虚拟资本生产过剩。在虚拟经济领域爆炸的危机是独立的资本危机,危机的实质不是“消费不足”而是“消费过度”.国内外的一些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如把危机的爆发归结于机制的失误和外部的偶然因素:格林斯潘时代错误的货币政策、次贷的大量发放、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市场约束机制的失灵、金融监管机构的失职、华尔街的贪婪等等。这只是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分析,或者停留在体制和机制层面,对此次金融危机还是“雾里看花”,不具深刻性和彻底性。

  质疑马克思危机理论,其自身的理论又不能深刻解读经济危机的现实,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及一些国内学者的理论困境。

  实际上此次金融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颗危机种子结的苦果。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限制,人民群众日益贫困化,社会购买力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形成寅吃卯粮的“负债消费模式”.一旦无法及时还债,信用链条断裂,危机就不可避免爆发了。

  3、经济危机未引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必然引起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根本出路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在《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危机与革命的关系,通过分析当时英法两国的经济状况,马克思提出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没有暴露展开;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卡壳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禁锢蓬勃发展的生产力时,通过危机这一强制手段来消灭部分生产力,阶级斗争和革命才有产生的社会土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引起革命,经济危机后发生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也好,革命也好,如果不是来自工商业的普遍危机,都不大可能造成全欧洲的纷争,而那种危机到来的信号,总是来自英国这个欧洲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代表。”①从 1825 年英国爆发首次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后,危机瘟疫始终相伴随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以 20 世纪发生的经济危机为例,在 1900 年危机后,又相继爆发了 1907 年、1914 年、1921 年、1929 年-1933 年和 1937-1938 年危机。在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数次危机。

  但危机没有造成社会制度的崩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08 年危机,虽然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元气大伤,又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但没有真正撼动社会制度。即危机没有引起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解体。

  韦伯尔说:“大家都知道,资本主义不会自己寿终正寝。如果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不动手,资本主义就可以在动荡和危机中无限期活下去。”

  从资本主义社会中革命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发展状况中就可看出目前资本主义制度顽固存在的原因。二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反映在工人阶级的变化中。

  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变化,产业工人数量减少,服务业和白领工人数量增多。工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受教育情况得到改善,工人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资产阶级政府更通过建设“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股权分散给劳动者等措施来拉拢工人阶级,缓和劳资矛盾;在工人阶级队伍中培养一批“工人贵族”来监控无产阶级阵营。针对这些变化,西方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已经丧失了革命意识,提出“工人阶级消失论”、“中产阶级化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一体化论”,公然挑衅马克思危机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

  事实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工人阶级走向富裕生活,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贫富差距鸿沟越来越大,工人的劳动所得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因此,即便工人运动在战后的某一时段处于低谷,也并不意味着它从此沉寂下去了。

  4、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

  (1)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波动的表现

  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颗种子结的苦果。周期性爆发的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力使唤它所呼唤出来的生产力,只有社会主义制度这个魔法师才能将蓬勃发展的生产力收治得服服帖帖。但人们惊讶地发现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类似经济危机的现象也存在。这就给一些反马克思主义者或伪马克思主义者以“事实话柄”来挑战马克思危机理论。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标志的社会经济现象。笔者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类似现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称之为经济波动更为妥当。

  综观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史,确实存在着经济波动现象,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由生产短缺引起的经济波动现象,另一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经济波动现象。在苏联的在军事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政权实行临时共产主义的政策,无偿征收农民的粮食,取缔一切商业行为,在全社会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配给制。结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波动情况,1920 年工业总产值下降为 1917 年的 21%;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极度短缺;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困境。列宁坦率地承认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出现生产短缺现象,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的报告》中,列宁指出:“农村的余粮收集制,这种解决城市建设任务的直接的共产主义办法,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它是我们在 1921 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过类似的经济波动。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及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到 1960 年底,国民经济出现诸多问题。农业出现严重的减产,工业部门比例失调,财政赤字扩大,物价上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遇到可怕的拦路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经济波动现象。在 1986-1988 年改革开放初,由于盲目扩大基础建设规模,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物价猛涨。

  市场出现抢购风潮,倒爷的大量出现更加剧了市场商品流通的混乱,国民经济动荡。“1988 年 7 月,统计局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 19.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②到年底,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分别达到18.5%和 20.7%.在一些行业也出现低水平相对过剩现象。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失衡反映导致资本涌入相同的部门,造成生产总量过剩,如房地产、光纤等产业的过剩现象。

  (2)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国家。马、恩展望的未来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商品货币关系,消除了危机爆发的现实土壤。按理来说,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不会出现危机。但人们诧异地发现在这些国家中也出现的经济波动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不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否定,而恰恰证明了理论的科学性。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出现经济波动,有以下原因。

  首先要客观冷静地认识到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长河中的定位,不能跨越生产力水平拿着马、恩的量尺衡量现实。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不及马、恩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在马、恩的蓝图中,未来社会的起点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极高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基础上,并且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在经济体制上的摸索中出现经济波动也可理解。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实行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的,不存在经济危机的根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初期按照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实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匹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不适合。经济体制僵化、微观经济缺乏活动、物资匮乏、隐性通货膨胀。在前苏联和新中国经济建设中都出现了类似的例子。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也出现了经济波动现象。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先天缺陷,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经济危机、经济波动的可能性。以我国为例,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有国企,也有私企,外企,个人经营户等等。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让所有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的收入差距。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管理经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在国内有些企业甚至引进机器人生产流水线,机器人较之劳动者,更适合艰苦的繁重的工作环境,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但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再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外来影响,如果政府不能及时解决收入分配中的差距问题,就会使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爆发,最终引起经济波动。

  其次要全方位多层次地看到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所处国际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危机、经济波动的输入性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国内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增强。以我国为例,经济对国际环境的依赖程度和敏感程度日益增强。西方发达国家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以降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改变,较之发达国家,我国处于生产链的下游,多为代工产业,所得利润少之又少,在利益分配链条上处于末端。以苹果手机为例,一份名为《捕捉苹果手机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陆代工企业所得利润只占 1.8%,而掌握核心技术和创意的苹果公司独占 58.5%的利润。

  较之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增加,周边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正以更为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代工产业的转移;国际金融势力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翻云覆雨,企图干预套牢我国经济发展,无孔不入地通过各种渠道渗透我国资本市场,向我国的货币政策施压,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西方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形成巨大压力。

  小结

  马克思危机理论自创立后,经受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种种挑战。在对挑战的回应中,理论不断成熟完善,在抹黑诋毁中仍然展现出真理质朴迷人的光辉。来自实践中的挑战主要有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危机的延缓、经济危机没有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以及 08 年金融危机与传统危机相比表现出的新特征。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经济危机理论的挑战反映在理论界有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的资本主义“适应论”、希法亭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可调节的资本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以及“滞涨危机”后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此外理论界还存在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庸俗化解读现象,即“调和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庸俗数理化倾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