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危机的表现与根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17 共69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探析 
【引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理论探究引言 
【1.1  1.2】经济危机的表现与根源 
【1.3  1.4】经济危机的实质与出路 
【2.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挑战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实践挑战 
【3.1】经济危机理论意义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践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伴随着产业革命的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部门从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过渡,确立了机器生产和资本雇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获得飞跃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开始了周期性的噩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

  “只是从1825 年的危机才开始它的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②马克思详尽地分析了其所处时代的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找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才有的瘟疫,“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站在其所处的时代高度,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有以下表现:

  1、生产过剩

  危机使表面繁荣发展的经济陷入瘫痪和混乱中,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商品积压卖不出去,商品价格暴跌,资本蒸发,商业流通和工业生产都陷入停滞中。“在危机中出现的正是这样的情况,他卖不出去。”④商品价格的暴跌造成资本市场的动荡,大量资本外流消失或被消灭。“商业危机的最普遍和最显着的现象,就是商品价格在长期普遍上涨之后突然普遍跌落。”⑤“在危机中,在普遍的价格下跌中,到一定的时刻就会同时出现资本的普遍价格丧失或者说资本的消灭。”⑥积压的商品因为没有销路不得不被销毁,社会生产力倒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写道:“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掉了。”

  2、工人失业

  在危机期间,成批商品积压卖不出去,资本家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解雇大批工人,使成千上万的工人陷入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工人阶级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一边是积压被销毁的商品,一边是陷入深重的贫困和灾难中的无产阶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记录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这一矛盾现象:“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他们的人数每当危机发生时就增大。”

  “1866 年的危机使伦敦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在这个居民比苏格兰王国还要多的世界市场中心,这种贫民的人数 1866 年比 1865 年增加了 19.5%,比 1864 年增加了 24.4%,而在 1867 年的头几个月比 1866 年增加得还多。”②马克思旁征博引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马克思满腔激愤地把资本家称为“凭借吸吮本国年轻工人的膏血而使其自肥的一帮吸血鬼”.

  3、信用体系崩溃

  在发展商品经济和完善市场机制的动力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以商业信用形式为基础的信用制度。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一方面向普通民众筹集资金,使得资本集中和积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家通过各种带有赌博欺诈色彩的形式敛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为资本家这个小群体所占有,加深了贫富差距的鸿沟,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社会财产为少数人所占有;而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因为财产在这里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运动和转移就纯粹变成了交易所赌博的结果··· 如果说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那只是因为按性质来说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④信用制度使不知情的民众对资本主义生产盲目乐观,经济泡沫越来越多,表面繁荣的经济发展下暗流涌动。比如在 1929 年经济大萧条发生之前,美国经济还陶醉在经济发展的神话中,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 4%.但经济繁荣潜伏着矛盾和危机,人们热衷于投机带来的财富,股票价格疯狂暴涨,股市狂热失去控制。1929 年 10 月22 日《纽约时报》头条还写道:“股票还会涨。”10 月 29 日,史上着名的“黑色星期四”,在华尔街股市暴跌中,危机爆发。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言:“而在过度扩张和过度投机的时期,流通手段量将达到最高点,--这时危机突然爆发了,昨天还是如此充足的银行券,一夜之间就从市场上消失了;随着银行券的消失,汇票贴现者,要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人,商品购买者,也消失了。”

  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各国经济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张关系网中经济危机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而是扩散传导至其他国家。“这时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切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物价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

  4、阶级矛盾尖锐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迈向了现代工业社会,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规范有素的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社会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社会生产形成密切联系的网,每一个生产者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的其他生产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市场经济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生产者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盲目竞争。伴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来占有支配生产资料,调节安排生产活动。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这是天方夜谭。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对物质、金钱的野心。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资产阶级鼓励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各种工厂管理模式来剥削工人,可以说是绞尽脑汁运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剥削率和剩余价值率。这一方面促进了生产中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资本所得与劳动所得的比例越来越离谱。同时,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加速,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更多工人的劳动,工人成为了生产流水线上无足轻重的零件,大批工人失业或者半失业,这造成了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无产阶级的贫困愈发加深。愈发严重的失业情况造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更演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摩擦冲突,乃至发展成争夺世界市场而爆发的世界大战。马克思在 1853 年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说明:“欧洲从 18 世纪以来,没有一次严重的革命事先没有发生过商业危机和金融危机。1848 年的革命是这样,1789 年的革命也是这样。

  不错,我们每天都看到,不仅称霸世界的列强和他们的臣民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发生冲突的迹象日趋严重。”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

  首先厘清两个概念: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两者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学者潘永强在《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二者的内涵和表现不同;产生的条件不同;矛盾解决的方法不同;矛盾解决的后果不同。②资本主义社会既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也存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瘟疫-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亦要从分析这两种矛盾入手。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商品货币关系蕴含着经济危机;但使危机从可能变为现实的是社会制度的作用,即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不发达的社会分工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经济,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狭隘性与单纯性,各个经济单位彼此分散、孤立,经济运行中呈现闭关自守、因循守旧、自给自足的特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生产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直接交换变得越来越困难,商品货币关系应运而生,商品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深化各个经济单位的联系,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形态和水平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表现出微妙的变化。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下,存在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区分这两者的根据在于前者生产交换的水平较低,以个体劳动为主;后者与社会化大生产水平相适应,采用资本雇佣劳动进行商品生产。

  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①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始终的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由于商品生产和交换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这一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特殊性。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商品交换过程的顺利完成,表明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矛盾得到解决。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与交换关系变得更为复杂,矛盾解决的过程延长,也变得更为困难。单个资本主义企业的雇佣劳动可以看成是私人劳动,资本主义企业的雇佣劳动相互联系结成社会劳动。但随着生产、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企业超越地区、民族范围,甚至超出国家范围,在整个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关系网,社会劳动的外延大为延生。由于单个资本主义生产企业缺乏对市场实时信息的掌握,生产的商品能否符合市场需求,能否顺利完成商品交换也成了摆在每个资本家面前的难题,决定着每个资本家的命运。

  马克思指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暗藏了危机的可能性。在直接的物物交换时期,双方直接交换各自的产品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顺利解决,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就不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和产品交换种类的增多,双方甚至更多方交换的产品可能不是自己所需要的,采用直接的物物交换的方式难以解决问题。这时就需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交换媒介,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用货币充当固定的交换媒介最适宜。于是商品交换的形式转化为:商品-货币-商品。由此商品世界分成两极:一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

  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就外部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只有商品卖出去了并收回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统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换不再受到个人、地方与时空的限制,商品交换的过程延长并且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商品交换的过程从卖与买的统一过程分裂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出卖的过程和购买的过程。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分开了。这样在实际的商品交换中就可能出现商品卖不出去导致买与卖脱节,这种情况暗藏了经济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随着商品流通范围和交换种类的扩大,在交换过程中出现赊购和赊销的,货币被赋予新的职能-支付手段。赊购和赊销的买卖方式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风险性,在这种债务连锁关系中,如果一些债务人到期无力支付债务,就会影响其所处的债务链条关系,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支付连锁的断裂的风险性隐藏着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

  在商品货币关系中蛰伏着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必然爆发。马克思指出:“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商品交换的种类和时空范围大为扩展,各种信用形式得到普遍发展和应用,商品买卖过程和信用关系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但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运动只是赋予经济危机可能性。

  在资本主义历史上,从 16 世纪起一直到 18 世纪,虽然当时市场联系和信用关系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没有爆发普遍性的经济危机。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带来社会面貌的巨大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开始显露,危机瘟疫开始周期性爆发。因此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表现

  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存在于每一个社会形态中,并在不同的社会中表现出特殊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开始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得到极大飞跃,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封建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这种生产方式是充满矛盾的。在生产力水平上,不可抵挡的生产社会化和分工专业化趋势需要从社会、国家高度来调控经济运行;在生产关系上,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雇佣劳动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变化发展,在具体的经济运行中又产生了以各种形式存在和运动着的具体经济矛盾。当这两种基本矛盾及在其衍生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在具体的经济运行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到企业进行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分工专业化不断发展,生产过程的各环节由不同企业承担,一环扣一环,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各个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更为密切。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专业化,这客观上要求由一个高度组织性的生产者-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生产活动由社会统一计划和管理,生产成果由社会共同占有和分配。只有这样,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得到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1)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同部门和企业的协作关系密切,经济运行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了资本家对自己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绝对的支配权,各企业的资本家自己决定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生产多少。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资本家鼓励并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配置机器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生产管理,企业内部生产井井有条。而整个社会生产在剩余价值规律指挥棒的作用下,生产部门和企业处于盲目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在经济发展中出现日益严重的部门比例失调现象。这种现象酝酿到一定程度,便发生严重的买卖脱节,最后由危机这一强制手段实现生产部门比例平衡。“一切平衡都是偶然的,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进行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

  (2)生产无限扩大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剩余价值规律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对生产起着主导作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马克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②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在于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及其转换形态的各种利润。马克思对资本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利润达到 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 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 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法律,当利润达到 300%的时候,他们敢冒绞刑的危险。”

  资本家通过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以及引用各种管理模式比如泰罗制、福特制等,绞尽脑汁地提高劳动强度,变相延长劳动时间来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无限扩大提供技术基础。

  资本主义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这需要与社会生产力相匹配的消费力和不断扩大的市场来消化这些商品。资本社会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资本家为了击败对手,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增加新的机器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资本技术构成提高。在资本价值构成中,不变资本的比重上升,可变资本比重减少,导致生产部门和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过程为增添新设备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因此在生产中,虽然随着总资本的增长,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会有所上升,但比重逐步下降。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更廉价的劳动力或者压低工人工资等,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加深了无产阶级贫困化。资本家霸占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贫富鸿沟严重。这使得无产阶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萎缩,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剩余价值获得变得艰难,商品交换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都面临困境。“生产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

  这些对抗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通过暴力即危机来解决。因此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就存在经济危机。斯大林指出:“要消灭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