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传统男权社会体制下当代中国女性潜意识反叛

来源:才智 作者:辛欣;辛斌
发布于:2020-03-18 共4659字
两性心理学论文第八篇:传统男权社会体制下当代中国女性潜意识反叛
 
  摘要:对当代两性冲突问题进行深层心理探源,发现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女性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地位,从思想的解放到政治地位的提高再到经济地位的逐渐独立,已经具备了反叛男权社会的多种条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内在动力开始释放,女性对男权社会体制的内在反叛行为已经出现,由此造成当代女性内心强烈不安,两性分裂的鸿沟正在加深。但是也潜隐着女性人格深层扩展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女性; 两性分裂; 深层心理; 反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变化已给自然、社会和心灵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在人际关系方面,男女两性的冲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形。在新闻媒体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男女冲突的悲剧故事。如别车事件;出轨事件;年轻母亲抛弃亲生子女事件等等,人们开始悲观的思考:当代男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为什么表现如此冲突与分裂?男性与女性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在多年心理咨询实践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男女两性强烈的深度的心理冲突。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大量女性从妥协者不断变成男权文化的叛逆者[1] 。中国女性心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内向外正逐渐释放出一种强烈的冲动,这种冲动是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下深层心理能量的震荡性释放,是对传统男权体制的反击。这种反击力量主要来自深层心理。
 
  一、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倾向的文化特征对女性人格扩展的压抑
 
  中华民族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这种文化内涵中关于男尊女卑的传统价值观对中国女性是明显的人格压抑,让女性内心生发出一种卑贱意识。或者说这种女性卑贱意识(法国女权主义理论家、精神分析学家朱丽叶?克里斯蒂娃称为“母性卑贱”)深入到人的潜意识深处,两千多年来,逐渐确立了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女性在社会上没有话语权、没有自主权、没有享乐权,成为社会底层一个被支配、被玩弄、被贬抑、甚至被任意驱逐的庞大而涣散的群体。
 
  但是,我们知道,无论男女,生活在世界上,总是由基本的生存动机所支配。按照台湾学者张春兴的观点,从生理上说,有:1.饥饿动机、2.性动机、3.母性动机。从心理上说,有:1.成就动机、2.亲和动机、3.权力动机[2] 。在一些深层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沉潜于潜意识中的性与攻击两个方面。在长期的心理咨询中,我们的实践经验也赞同在人的社会行为之下,总是存在弗洛伊德所言的驱力,即“攻击驱力和性驱力”[3] 。实际上就是性动机和权力动机两个方面,这可以视为一个人成长中最基本的动力能量的来源。可是在中国女性身心成长史上,最基本的深层动力即性与权力动机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基本没有自然展现或者能够通过象征性行为给予释放的机会与条件。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潜意识中性本能冲动往往成为了人行为的原始动力[4]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潜意识中的性冲动都是存在的。其实在性欲方面,女性也有和男性相似的性反应方式,只是在性欲及性唤醒方面慢一些,但保持的性唤醒时间更长,因此性欲一旦发动起来,总体性能量并不比男性弱。现代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5] 。但是在中国文化中,似乎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少数能够主动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常常被社会舆论所污诟。女性对自己的性欲也只好采取压抑的态度,正如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性爱与文明》中所言“一般来说,我们的文明乃是建基于对本能的压制上的。”但在封建体制下,男性面对这种压抑,总能找到一定的释放途径,如战争行为、政治权术与财富的攫取等等。男性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与地位,他们制定规则,限制别人,维持所谓的稳定。如宋明理学家极力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其天理其实就是封建皇权与族权的道德观念,是对人性和社会人格的压制。男人们可玩政治,玩权术,还可以在越“名教”的幌子下玩女人。而女人玩什么?除了俯首贴耳的侍候丈夫、孩子外,在权力欲望方面,只能履行社会赋予她们生养孩子、孝敬他人的义务,此外再无其它的权力。女性表现在外的人格形象就是“贤妻良母”,体现在家庭范围内,通过“相夫教子”来实现。如果女性不符合“贤妻良母”的标准,就会承受来自社会舆论和内心的巨大压力。在这种社会压力之下,女性逐渐失去了自我,使自己成为了男性的附属物,不得不听从男人的摆布,完全依赖于男人。于是自卑、自贱、自轻、依赖、狭隘、偏执、保守封闭、不求上进等人格特征普遍出现在女性身上。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潜意识深处总是包含着大量的原始冲动。这些冲动,有些深层心理学家称其为“阴影”,它是一种先天倾向,是人性中阴暗的、未被意识的一面,它包括一切激情和不道德的欲望和行为。在荣格、埃利希?诺伊曼等人看来,一旦被压抑的阴影找到了合适时机进行反击,就可能给个体或者集体带来惊人的灾难:“人格中被抑制和压抑的阴影总是暂时退隐到无意识之中,并且伺机进行反扑。阴影一旦进行反扑或突破,就会导致人格的分裂、乃至包括战争在内的灾难。”[6] 当代中国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潜意识反击也可以视为一场战争,只是这场战争比较漫长而隐晦,当代男性和女性还根本意识不到。作为长期与人的深层心理打交道的心理学工作者,我们已经发现当中国社会的发展为这些长期被压抑的女性提供了逐步解除精神束缚的文化条件时,这种以集体无意识(荣格语)形式或者以社会潜意识(埃里克?弗洛姆语)形式而存在的女性强大的内在“阴影”奔涌而出,对中国男权社会给予强大的冲击,会产生一系列反叛的行为。
  二、当代中国女性潜意识反叛男权社会体制的文化条件的形成
 
  很显然,当代中国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分裂现象已经出现。这种分裂力量来源于女性集体无意识中,而且是在具备了一定的开放式文化条件下的深层动力的释放。这种文化条件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中国女性随着世界女性的解放历程,逐渐获得思想解放、政治权力和经济独立的过程。
 
  奠定现代女性解放思想基础的文化来自于西方社会。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的进步与女性的解放同步推进。1789年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为女性取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力确立了思想宗旨,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也象征着人类由此跨入了现代社会。因为“从奴性到人性的人格解放是‘前现代’到‘现代’的分界”[7] 。西欧的现代化以三个发现(解放)为先导:发现个人,发现妇女、发现儿童。“发现妇女指妇女不再做家庭的囚徒,要跟男子同样有教育权、就业权、选举权。(同上)”
 
  西方文化的传播成为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思想先导。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巨大社会变革为中国女性的解放逐步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初的女子教育,开始与女子职业相衔接,提高了女性适应社会、独立谋生的能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把人们从封建专制主义所造成的蒙昧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使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摆脱了思想上的束缚,为妇女解放运动在思想上起了先导作用。正因为此,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文化、思想、艺术、教育等方面有过一段让今天的学者都感到骄傲的辉煌,特别是在秋瑾、鲁迅、胡适、闻一多等一大批优秀人物身上,可看到当时一部分优秀国民人格中所扩展出来的理智、勇敢、坚定、独立、创造、正义等积极品质。
 
  但是这种局面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由于接下来的社会动荡阻断了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的进程。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才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政治上,她们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切权利。她们投身于火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活中,“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这一时期广大妇女扬眉吐气的口号。但是由于这个时代更多的是表现在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是一种政治上的激进与动荡,没有经济基础上的科学变革,所以,中国妇女政治地位上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真正主体意识的觉醒。然而,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解放,功劳是不可抹煞的。在政治上女性从理论上获得了与男性基本相当的地位。而实践中女性在社会在家庭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甚至部分女性还走上了领导岗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直到二十世纪后期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开放,才真正使中国女性获得了相对全面的解放。可以说,是经济上的自由化使女性开始有了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武器。对女性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女性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可以说,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它为女性生命意义的追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为女性从深层心理反叛男性社会提供了文化的、经济的、思想道德的等多方面的现实条件。
 
  当然还有一个条件不能忽视,即国家施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基本上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同时展开的。生育孩子少,对减轻女性的家务劳动工作量及家庭经济压力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女性有了更多活动在社会领域的时间与精力。这极大的促进了男女两性之间缩小差距,并使男性在多个领域都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女性的巨大挑战,两性的对立与融合更加广泛,这无疑使女性从潜意识中反叛男性社会又获得了一个额外的现实条件。
 
  总之,当代中国女性已经处于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段时期,她们有了自己相应的社会地位。尽管相对于男性来说,她们还远未获得男性的种种特权,与男性的地位还相差较远。但是相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所有时代的女性来说,她们目前所处的状况是最好的。她们在人身安全上和劳动的权利及劳动的安全上都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当然最重要的是经济上她们开始独立了,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女人一旦取得了经济的独立,就会弱化对丈夫的依赖。显然当代中国女性有了让自己开始扬眉吐气的条件。也就是说,当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已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压在她们身心上的沉重包袱,她们潜意识的冲动随时可以进入到意识中来,这样就为她们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提供了释放通道。
 
  当代女性对男权或男性社会深层心理的反叛,也使女性内心常处于不安宁状态。各种外在行为表现很复杂,如对性的大胆追求、敢于抛弃家庭甚至子女去追求个人幸福、对大男子主义者的蔑视等等,使人们明显的感受到了当代两性分裂的鸿沟正在加深。当代两性分裂的问题,如果说女性有责任的话,那么作为享受了数千年优越地位的男性更应该承担始作俑者的责任。当然作者撰文无意探讨男女两性承担责任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当代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由此探寻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对男性来说,洞悉这些深层心理原因,会持更多的理解与包容,修复二者的分裂。对女性来说,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一些潜意识根源,会使意识与潜意识更快的加以沟通,从而使其内心安宁下来。更重要的是,将这种来自潜意识的强大的反叛动力通过一种超越性道德精神给予升华,将这种内心的阴影转化成中国女性进行人格深层扩展的强大动力[8] ,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中国女性人格中将扩展出真正自尊、自信、自强、开放、大度、进取、自律、善良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男性人格同步扩展,两性将共建、共享平等、开放、和谐的美好社会。
 
  参考文献
 
  [1]沈新坤,祝平燕.妥协与叛逆:当代中国女性的二元生存选择[J].现代妇女,2011年(1).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61——380.
  [3] David Edwards·Michael Jacobs.意识与潜意识[M].贾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7.
  [4]王小章,郭本禹.潜意识的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6.
  [5][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37.
  [6][德]埃利希·诺伊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M].高宪田,黄水乞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
  [7]周有光.现代文化的冲击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34.
  [8]辛斌,申荷永,田汉族.论超越性道德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学价值[J].武陵学刊,2011年(6).
点击查看>>两性心理学论文(精选论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华东师大 湖南文理学院心理健康中心
原文出处:辛欣,辛斌.试论当代中国两性分裂的深层心理根源[J].才智,2016(29):214-21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