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微信人际交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2 共719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为人际传播带来的变化探究
【第一章】微信人际交往存在的不足研究绪论
【第二章】社交媒体与人际交往
【3.1 3.2】微信功能与特点
【3.3】 微信人际交往
【第四章】微信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微信的人际交往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3 微信人际交往
  
  美国学者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他在他的着作中写到,未来的世界是“湿”的③--借由一些社会性的软件,人与人之间的粘性变得更加强,人情味似乎会更浓,不需要依靠制度,自由地快捷地便可以组建各种群体,发现或者是寻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腾讯在“湿世界”的软件开发上有巨大的优势,这是由于腾讯在中国互联网里累积的巨大的用户资源。微信是成功的,因为它将虚拟网络所带来的不确定与空虚感与实际社交圈相交融从而达到了缓和。不可否认的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市场里面,最有价值的网络核心部分已经被腾讯紧握其中。
  
  3.3.1 微信的 “使用与满足”
  
  约瑟夫·A·德维托认为,人际沟通通常是面对面,例如在课前和同学交谈、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饭时的对话、与爱人互诉衷肠等。提到人际沟通的时候,人们往往在头脑里浮现出的就是以上那些印象。然而,现在人们的许多会话却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在线交流,或者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跨国人际关系的体验。网络的在线交流对于个人、社会甚至职业的成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而现在社会将面对面的对话功能赋予手机这样随身的工具之中,随时随地自由对话,带来了一个人际传播的“移动”社会。
  
  “使用与满足”最先起源于20 世纪早期,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早期是以研究无线电广播与报纸和读者的关系为主。最着名的就是对1940年奥逊·威尔斯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所引起的恐慌事件的研究。而现在由于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因此研究领域也更加广阔,涉及到电视、电影、话剧、音乐会等大众传媒形式。该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论证了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以及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也就是受众对于所使用媒介的“使用与满足”.
  
  美国社会学家 E·卡茨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媒介接触和使用的过程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
  
  中国人口众多,手机用户数量庞大,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加上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便应运而生--专门为智能手机提供的一款即时通讯的客户端应用软件。它无疑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从一些调查结果可以推断,用户在微信里面所添加的好友主要分为家人、好友,同事、社交需要以及陌生人三大类。家人、好友类中是比较稳定、成熟的交际圈,通过微信的沟通与联系可以增加感情浓度以及情感粘性。同事和社交类的比较好理解,就是在用户工作和生活中所添加的好友。从之前“微信人群使用分析”中可以看出,微信使用人群主要是大学生、白领和IT 行业的用户,那么这些人群因为工作、学习的关系,好友也较多。第三类陌生人是指通过微信功能中“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工具所添加的好友。
  
  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所说,人们选择某个媒体是有一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起作用的。多数用户表示,下载微信并使用多半是经由朋友推荐,朋友的使用经验口口相传,加上自身好奇去下载使用。而当周遭有人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产生使用动机,微信的资费很低,互相联络也更方便、节省。当它处于后台运行时,Iphone 版并不消耗流量,Android 版每小时仅消耗3K 左右的流量。前台运行中,发上千条语音却只会耗费30M 流量,如果有无线WiFi,还可以免去流量的消耗。不但能随时交流,还可以反复播放语音、查看文字以及图片,满足用户社交需求。
  
  3.3.2 微信人际交往积极影响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寻找一个中间介质进行间接传播,而微信则是属于后者。传播方式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对于分门别类的传播方式,微信功能让它们都完美呈现。微信已经创造起了一个亲密关系的纽带。快捷简便的操作方式和低廉的花费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和好友分享信息和互动。一段语音、一张图片,让好友分享与分担自己的心情。
  
  每一个手机用户的通讯录都是一个现成的社交图谱。微信交友方面,最初的受众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比较成熟的社交,微信通讯录中大部分都来自于手机通讯录或者QQ 好友,属于一个强关系网络,可以在通过使用微信的沟通过程中使得感情粘度得到进一步增强。微信则是将这个现实生活中的强关系带入了移动互联网,使沟通更迅速便利,也使得本来处于弱关系的陌生用户之间也可以向强关系用户去转变。
  
  微信是一种比较新兴的社交工具,它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用户追求新鲜潮流的心态,而且因为发送信息的便利快速还丰富了社交内容,拓展了社交圈子。“使用与满足”
  
  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和大众媒介如何满足受众两个角度研究媒介和受众的关系①。微信让智能手机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了社交范围。除了之前所说的强关系网络之外,“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都使得用户可以实现社交圈的拓展功能。而后面两个功能的设定,使得受众可以达到匿名交友的目的,打破地域限制,匿名发送语音、文字等随机的信息给其他的受众。因而微信的使用将为人们提供一条途径,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新浪微博算是今年来与微信同样受欢迎的手机软件,但是相对微信具有很强烈的社交属性,它与“微博”有明显不同。微信整合了“QQ”与“微博”,专注于用户之间关系,而“微博”则是强调于信息关系,二者各有不同。微信的这些特征,使得它的信息传播与移动端的短信类似,使得信息更加私密化。
  
  除了微博,网络上有很多与微信功能类似的即时通讯软件。例如:“陌陌”.这个软件和“微信”一样也具备“搜寻附近的人”的功能,但是“陌陌”更专注于这个功能,它最开始的定位就是“寻找陌生人”,这一点就与微信是全然不同的。微信与其他即时通讯软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此,它更强调真实性。与腾讯qq 相比,微信更具有神秘性和隐蔽性,因为它并不能够显示好友的状态信息,例如是否在线或者已经离线等信息。
  
  微信在互相添加好友之后,除了能看到对方昵称、聊天内容以外,还能看到“朋友圈”可以提供长期性的判断。并且可以浏览对方所发布的状态信息去留言、点赞进行互动,使用界面也容易上手且美观,图文并存,等同于一个缩小版的个人网页,而且即时通讯完善,是一种正面的吸引力,所以受到了手机用户的追捧。但也并不全是正面的印象,也有用户反映会收到一些陌生用户骚扰。
  
  春节拜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在不断地被更新。从从前的走门串户的零距离的拜年方式到电话、BP 机、短信到现在的微博、微信,都让春节拜年变得更加有趣。虽然没有一个统计数据,但是现在明显能感觉到收到的短信祝福在变少,而微信的信息量却比平时多两倍之多。很多人没有接收到群发短信,而是改用“语音”的方式去问候或者祝福亲朋好友,而它更大的好处在于可以过滤掉垃圾信息,在纷纷扰扰的手机资讯中,营造了一个清洁的社交空间。虽然腾讯官方并没有公布使用的流量数据,但是从2014 年工信部发布了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中也可以看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原因,我国手机用户短信收发数量下降 18.4%,彩信量也下降30%.除了传统的节日祝福语,在2015 年最火热的春节拜年方式就是“红包”了。红包文化由来已久,在古代被称作为“压祟钱”,用来镇妖祈福。而现在,红包已经不再只是这个单一的意义,每逢喜事都可以用红包随喜,表达心意。于是在2015年的春节里,红包热浪冲向全国各地,新年娱乐项目就是这场移动互联网的“微信抢红包大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打乱了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过年习惯。用户们玩儿得不亦乐乎,为羊年带来了具有现代新媒体特色的年味,有些用户死守手机抢红包,抢到一毛钱会觉得太幸运了,如果抢到超过十元便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恩赐”,这似乎是改变了很多用户的“金钱观”.
  
  春节期间,微信发布了新版本,与各商家联合送出金额超过5 亿元的现金红包以及高达30 亿元的卡券红包。用户只要在微信中绑定自己的银行卡,设置支付密码,就可以用微信钱包里的钱去发红包。有用户表示说,“这样的拜年方式最实在。”于是微信红包算是热闹了羊年的春节,大家都在低头抢红包,摇红包。由于有金额限制,所以相对用户来说这是一项风险极低的交易。从除夕到初八,高达800 万用户参与此项活动,并也由此给微信支付带来了许多的新用户。一些从不曾使用微信钱包的用户,也开始使用这项功能,绑定银行卡,仅仅两天的时间里,通过微信绑定个人银行卡高达2 亿张,这是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花了几年时间才完成的任务。全国平均每个微信红包金额大约为7.5 元,用户最快的抢红包的速度快达1.7 秒。不得不说,微信是2015 年新春佳节的大赢家,它开创了一个有偿的注意力经济时代。
  
  单单只是从数据上看,虽然红包在支付宝和微博上都有,但是微信因为具有真实人际圈子的关系,发红包的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属于强关系,所收到的红包信息也都是公开的。抢到很多红包的用户把数字晒到朋友圈,对微信来说相当于一个有巨大诱惑的免费广告,带来更多的用户争相效仿。于是微信红包产生了比同类功能更巨大的效果--红包发送总数是支付宝发送红包总数的十倍,被马云称为是“偷袭珍珠港”.
  
  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微信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尊重用户,遵从人性,让用户使用时觉得舒服。“抢红包”的“抢”字为红包的获得提供了很大的娱乐性与趣味性,使其更加容易获得传播。
  
  微信红包把一个属于中国的充满人情味的传统习俗与新媒体的移动支付完美结合,创造了一个“全民齐欢乐”的场景。除了欢声笑语和全家齐聚的美酒佳肴喜迎羊年以外,微信还与民众最喜爱的春晚携手共发红包,全方位深度合作,使微信获得了强烈的关注。也许人们在抢红包不亦乐乎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羊年伊始,腾讯股价大涨近4%,也就是说,真正的红包得主就是腾讯自己。
  
  微信让用户拥有了如此大的使用粘性,为一些人或商家提供了一个舞台,因此很多商家开始尝试在微信的“朋友圈”中添加广告。为了不影响用户体验,微信采用了1告形式①。提高相关度,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广告主与用户的利益。例如在 2015 年 1月25 日晚上,微信朋友圈有了第一批的广告亮相。首批广告上线,非但没有引起用户的反感,反而因为“调侃”使广告受到广泛关注。还有用户在朋友圈晒广告“炫富”,让商业广告真正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头仗就受到了如此大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表明在这之后的商机无可限量。
  
  3.3.3 微信人际交往消极影响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存在于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中的,由此我们相互连接,成为网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关系具有明显的社交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周遭的人都知道微博以及微信。当我们还处于印刷媒介的时候,受众获取信息大多强调主动性,而在现在的大众传媒时代,受众开始变得被动,单向性地去接受信息。微信是支持后台运行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否在线上,都可以接收到后台推送出来的信息,于是造成了用户对于手机乃至对于微信的依赖性。如同从前短信功能风靡的时候,时时挂念着微信的新信息,查看是否有消息更新,一些人因为无法控制时间与情绪,导致沉迷。由于依赖性较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容易形成“容器人”的孤僻、自闭的社会性格。“容器人”
  
  这个概念是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提出的,这类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②”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微信作为一种大众媒介,自然也会对用户产生心理、生理上的双重影响--宁可用手指去发送信息,也不愿开口对话,很少与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沟通交流,但却在网络上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话不谈。微信的使用地点和时间都是不受限制的,这也让人们有了更强的自主性,但是在心理上获得高度自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生活。有调查显示,29.96%的大学生在睡觉前仍然要使用手机微信,22.83%的学生在上课时间使用微信,已经出现了“微信控”的现象。
  
  虽然微信是为了方便大家进行社交活动,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受众的社交发展。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往往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对于不良信息的监控确实很难发挥的。一旦出现不良信息,通过微信这样的高速传播,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对其人格塑造会有很大的影响。
  
  任何一种工具都是利弊参半的,微信自然也是如此。自微信诞生以来,不少用户在微信上吃了大亏。盗取微信号或者微信交友不慎等发生不良事件屡屡发生。据北京晚报报道,某留学生的微信号被盗用之后,骗子仅仅用几条微信信息就让该学生的家长被骗了16 万元。使用微信的用户都体验过,微信的定位服务对于微信交友服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这些与陌生人的交友方式,却对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作案方式和动机。微信诈骗案频频发生,让微信变成了“危信”.微信的LBS 功能使得用户的个人隐私遭到了侵犯。用户会收到很多的骚扰信息以外,还会因为位置定位的功能被其他用户搜索到,进行聊天互动之后,一些年轻人因为好奇,会与对方进行见面,而之后便可能会受到侵害。据公安部门介绍,受害人多为单身女性。2012 年 9 月 22 日,安徽卫视就报道了一起“手机摇到坏人,女子坠楼身亡”的新闻,受害人小雨因为微信“摇一摇”认识了犯罪嫌疑人,见面之后被强奸,坠楼身亡。微信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成为伤人的工具。
  
  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都会在手机里面下载很多个社交软件。熟人圈子的微信和QQ,靠地理位置结交朋友的陌陌,匿名分享秘密的社交软件无秘,甚至还有其他各种特殊需求的社交软件。微信时代甚至使得两性关系似乎变得更加“快餐式”,让一些人的价值观颠覆,做出道德沦丧的事情。这些社交软件不断地从后台弹出信息,我们不停地点击刷新,那么究竟是我们在玩社交软件,还是我们被社交软件玩弄了?
  
  随时翻看微信,查看朋友圈有没有人在给自己所发表的状态或者图片点赞或者评论,吃饭的时候,必定先拍照在修图,再发到朋友圈炫耀一番,痴痴地等待朋友的点赞与评论。工作的时候,时不时地去查看微信,看看八卦与好友分享。社交软件创造了太多的“低头一族”,无论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机。我们并没有好好利用社交软件,却被社交软件利用了,进行很多的无用社交。
  
  有数据显示,微博的活跃用户在不断下降,而微信的活跃用户却在不断增加,每个人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两个应用上面。在微博上看新闻、在微信上阅读期刊杂志,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必做的事情。它成为了一股潮流,你若不能时时查看,有可能就错过了或者根本看不明白今天的热门话题。你若不能参与,便与社会脱轨了。
  
  社交软件中被分享得最多的除了吃喝玩乐,还有就是一些花边新闻,这种“碎片化的快餐信息”阅读起来十分耗费时间。5.27 亿网民,使每天产生的信息都是海量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信息量过于庞大,又没有经过信息过滤,导致信息不具备应有的价值,而只是消耗时间的工具而已,造就了很多人心理的空虚和思想的浮泛,被这样浮躁的信息填充了大脑,却不是被形成思维和价值观的知识。知识全部来源于网络,各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经验”却让很多人没有理由地相信,而用户并没有去深层次地思考,这些知识究竟有没有真正经过验证,用网络去指导生活是否靠谱呢?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一直被认为是第五次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却以不可阻挡之势讲人类生活变得浮躁不安,互联网蔓延在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
  
  前不久,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是找手机,点开微信刷朋友圈。吃饭时发朋友圈,上厕所发朋友圈,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还是继续刷朋友圈。那个提醒有未读消息的”红点“就像是一个命令和暗示,让你不自觉地想要去点开看看,以至于原本用来工作、生活的时间全部都耗费在了无意义的刷屏之中。不断响起的消息提醒声也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写东西,感觉整个生活都被微信给毁了。①”
  
  人类的生活正在被互联网化,对生活带来的困扰也逐渐显现出来,以至于一些人突然开始怀念起“无网络时代”.从前在电脑普及的时候,被称为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说法用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去读一本着作,对一个新闻报道无法产生客观理性的认知,会经常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去评判、抨击,发表个人的意见和不负责任的言论,从而导致了造谣、传谣。这样的快餐文化让互联网用户没有办法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其直接的结果也是导致了“虚假”的盛行。互联网媒介盲目追求用户点击率,会自动向用户推荐一些骇人听闻的爆炸性“新闻”,夸张的标题、猎奇性的图片内容吸引用户点击,使用户忽略了真正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由此所导致的就是受众似乎了解许多的“头条新闻”,但对其他却是知之甚少。当用户想要知道某件事的信息的时候,只要有网络,无需求助字典、书籍、教师、长辈,随时随地就可以知道答案。网络的无所不知让受众对它产生的依赖不可想象,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互联网。我们已经开始不会思考,借用或者照搬网络上他人的方法和经验。
  
  再看微信的朋友圈的内容,它似乎是一个特别关注细微生活点滴的“朋友圈”,造成用户对自身以外的事情却是很少关心。这种极其“自我”的状态几乎挤占了人们的绝大部分零碎时间,因为它所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让受众对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失去了本该有的热情,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让人没有时间去真正地生活。在不知不觉中,社会公共道德降至历史最低点。用户将网络搬至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自己的现实生活却显得无关紧要。
  
  微信朋友圈逐渐发展,用户开始发现除了原有的朋友之间晒状态之外,还有了“微商”一词。且先不谈“微商”道德,关于进行的商业活动是否合法,产品是否合格,而就现代年轻人而言,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期待是巨大的,这都是互联网过分夸大行业价值,导致用户产生了一个“互联网思维”.现如今,似乎各行各业都需要依赖互联网才能生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互联网业。
相关标签:人际交往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