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交媒体与人际交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22 共89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为人际传播带来的变化探究
【第一章】微信人际交往存在的不足研究绪论
【第二章】 社交媒体与人际交往
【3.1 3.2】微信功能与特点
【3.3】微信人际交往
【第四章】微信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基于微信的人际交往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社交媒体与人际交往
  
  2.1 移动互联网下的社交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之便产生了能够便于大家即时通讯的社交新媒体。从宽带网络到光纤网络,从2G 到3G、4G,从移动蜂窝流量到无线WiFi 全覆盖等科技的普及,都无疑让人们感受到网络的力量。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生活品。
  
  网络最早是提供给教育研究以及政府机构使用,1980 年才开始了像聊天室这样的网络互动。We Are Very Social Limited(简称 we are social)是全球最大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资讯公司,在2014 年公布了其对全球关键社交、数字和移动应用的统计数据①。
  
  世界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经达到25 亿,占世界总人口数约35%.而亚洲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是中国、日本、韩国所处的东亚地区,达到48%.
  
  该报告同时收录了中国的互联网数据。据we are social 统计,截止2014 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49 亿。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普及率都在随着时间不断增加,使用LBS①应用的人数占34%.截止至2014 年12 月,全年共计新增网络用户达到3117万人。我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远远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比例,由此可见手机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②。
  
  移动互联网用户更加偏好于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到 85.8%.用户每天平均上网1.9 小时,其中98%的用户均表示在网上注册过社交媒体账户,87%注册用户在过去一个月中还使用过该手机应用。
  
  从图2.3 的数据显示,不管是从网络人口数量还是从普及率来说,现代社会已经可以被称作是一个网络化社会。两位网络先驱杰·西·亚·利克里德以及罗伯特·泰勒早在 60 年代就已经说到④,未来电脑网络的发展,将会超越传统的在真实生活空间中人类所构建的社会网络,必须透过有限的连接点(limited gateways)的先天限制,虚拟的电脑网络将可以去帮助未来的人类轻易地通过网络系统,自由地透过其意志去建构个人的社会联系。
  
  无疑互联网的超越时空性、不受交往限制性等多种技术为人类的互动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是一种很先进的媒介方式。就沟通上面来说,网络可以呈现出更高的主动性、群体性与双向性,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因此人们可以有机会去开发以及感受新的人际交往形式,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由此看出,网络为社会创造了一个资讯流通便利与人际沟通的新领域。网络充满了未知的想象,因此人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新的事物或者是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并不知道会在网络上遇见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件,这是它令人担忧的一点,同样也是它迷人的原因之一,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就使用与普及的年龄层来说,对于成长或者出生于电脑起飞年代的年轻一代的使用者来说改变会更加大,使用动机与行为就更加值得我们去探讨。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针对网络使用的研究报告,就指出青少年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多半是以休闲娱乐以及聊天交友为主。并且大多数人都觉得未来学习、生活、工作中不能没有网络的存在,而大学生主要使用网络的行为包括:1.工具性的使用行为:在网上查找资料,阅读文章、书籍,参与网络活动;2.社交使用行为:与原本熟悉的人保持联系,与陌生人有建立关系的机会,自由地选择互动对象;3.自我肯定的网络使用行为:这样的行为多出现在论坛、贴吧等板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分享自己的创意;4.娱乐性的使用行为:通过线上游戏进行娱乐活动;5.规避性的网络使用行为:隐藏真实的自我,在网络上扮演一种新的角色进行网络互动;6.通过社交网络发展亲密关系的行为。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人除了在搜索信息以外,也会运用网络的互动聊天功能与朋友相互联络。1999 年2 月腾讯推出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OICQ①,至今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上亿。2014 年4 月11 日21 点11 分,腾讯QQ 在线人数突破两亿,是至今在中国使用最普遍的交流应用软件,由此也累积了大量的用户资本。于是当2011 年1 月21 日腾讯再次推出一个新兴的能够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的时候,上线仅仅两年时间,国内用户就超过四亿,海外用户也超过了1 亿。除了腾讯推出的这两项软件以外,新浪微博在2009 年8 月14 日成立以后,也拥有了超过5 亿的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数达到 4620 万,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社交圈。2011 年 8 月 4 日,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就推出了一个名为momo 的交友软件,它是一款专门用于搜索和定位周围陌生人或朋友的应用软件,能够快速有效地与搜索到的“好友”建立联系,认识任意地理位置的陌生人,不仅可以查看对方的资料和位置,还可以发送短信、语音、照片等,在上线不长的上线时间就拥有了超过一亿的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达到4000万。社交媒体不断发展,但是没有改变的共同的属性就是它不仅可以拓展熟人圈子,还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认识你感兴趣的人。从这些使用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许多人开始会利用社交媒体去认识结交新的朋友,使其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友沟通的平台。他们将网络人及关系视为真实人际关系的延伸,或者是一种对现实人际关系不满足的替代。网络交友使用已经不单单是尝试新科技,而是在寻找人生伴侣或者是对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建立认同感与自信心。
  
  2.1.1 社交媒体的概念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这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包括三类:即时通讯、微博、社交类媒介。它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在网络中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这是一个“能互动的”媒体①。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站最先源于美国,在刚刚“出世”就被热烈追捧。很多人都利用它来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有数据显示,1/3 在硅谷工作的人都利用社交新媒体来建立及拓宽自己的朋友圈。
  
  真正标志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的当属 MySpace 和 Facebook 的出现,从那之后,社交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发展至今,有了微信这样在中国甚至是在亚洲都可以被称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它们都提供了一个可以供用户信息分享、即时通讯和交友的多功能互动平台。
  
  社会性网络服务强调人的主体性,微信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微信大多以“熟人圈”为主,所以能让身在虚拟网络中的人和人之间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这些社会化媒体是能够互动的,因此当用户晒出一些照片,分享一些日志,发起一些投票或者活动等,其他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自由地评论和分享、点赞,与发起者进行互动。
  
  这样的娱乐性使得用户在此乐此不疲。因为信息是来自于“朋友”的,所以,其他用户在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很高的信任感,甚至可能导致“共同的行为”.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威特于1974 年提出,父母、亲戚、朋友等是一种“强连接(StrongTies)”,但是传播范围有限,而另一种被称为“弱连接(Weak Ties)”的关系虽然不及前者那样牢固,却能够带来更快的、低成本的高效传播。
  
  微信除了能够用于朋友圈的交往,也适用于陌生的人际交往。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理论是来自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1967 年提出的“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数不会超过6 个,最多通过6 个人就能够认识一个陌生人。②”由此可见,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可以被扩大的。
  
  社交媒体有一个优势就在于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地去关注或者取消关注。受众已经不仅仅是受众,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在这个网络结构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也就是人,他们都可以去生产和发布内容,这是一个受众已经成为了自媒体的时代。
  
  2.1.2 社交媒体的特性
  
  麦克卢汉曾经就以一种“外爆炸”的观念来描述电子媒体将世界整合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概念。网络带给了世界无限的可能,透过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感受到“无国界”.
  
  从前的电视、广播或者是报刊杂志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以外,几乎不能被个人利用来传递信息。它多半只是拥有单向传播的功能,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所能接受的信息,都是这些传播媒体想要让受众知道的信息。在这样的限制下,我们并没有自由--不能自由地获得资讯,不能自由地去“发声”.从前的人际沟通方式例如电话都只是一对一的传播方式,并不算作为一个大众媒体。然而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却补足了这两种传播方式的不足之处,成为一个大众传播媒体与私人沟通平台的结合体,不是单向传播,也不仅仅是双向的,还具有多媒体的特质,使原本只是“受众”角色的用户可以自由地获取或者是发布讯息。
  
  社交媒体也是网络传播,它给社会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变革。关于它的特性,说法有很多。要了解网络传播,首先要先了解“传播”的定义。在《传播学教程》中,郭庆光教授认为,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①。那么,什么叫做网络传播呢?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交互性、超1象,参与者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成为发布者随时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的形成与阅读是以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具有各种意义的超文本,并且各种文本之间可以随意链接。有说法认为,网络传播具有六个特质: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传播成本费用低、权利平等性、多元性,这些都是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本质特征。传播学者杨忠川指出,网络媒体具有开放的(open)、自我组织的(self-organizing)、互动的(interactive)、与相互联结(inter-connected)的特质,扮演着全球传播的角色,用户可以以动态、民主的方式,共享网路上的资讯,并且以无空间、无时间限制的传播方式去传递讯息②。
  
  于是,当网络传播不再依靠电脑,而是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时,这个世纪新兴且热门的一个沟通管道产生了。透过智能手机以及第三方服务商所研发的各种APP,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人联系,获得各种各样的资讯。当没有网络的时候,我们与他人的互动都建立在面对面的交流、书信传递、电话沟通这样的方式。但现在,社交媒体改变了这样单一的对话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与好友进行对话,可以视频聊天,不受到距离的限制。
  
  社交媒体的特性,对使用者来说,是具有高度自由度的。虽然有很多地方没办法达到面对面的传播效果,但是由于网络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且具有匿名性,既有连接也有隔离,可以自主地决定开始互动与结束互动。通过社交媒体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选择角色,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自我满足。这样的迷人之处,使得用户在行为上开始有改变,进而对心理方面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网络交友具有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特性,且拥有网络超文本的特性,可以简单、快速地将文字、声音、动画等等结合在一起。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与进步,这仍然是一种与面对面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差异的人际交往方式。这是它让人存在疑虑,却也是让人着迷的地方。
  
  面对面的沟通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对方的情绪起伏,尤其是会从对方的身体副语言中构建独具其风格的个人印象。在社交媒体中的人际交往,缺乏社会情境线索,看不见对方的眼神、穿着、动作,只能利用表情符号去推测对方的喜怒哀乐。但是这个缺点也会因为使用者互动的频繁以及时间的增加有所减缓,借着文字、图片、语音的灵活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互相补偿,进行较深的互动行为,发展成为固定的人际关系。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语言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了一种可供其他用户了解使用者而可以长期性观察的线索。有研究发现,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现出个人的性格习惯,因此,这成为了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人际交往时的一个必备能力。
  
  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陌生人际交往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匿名性。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真名进行交谈,因为即使是这样,也并没有人确定知道他是谁,这就是它与面对面交流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与对方熟悉以前,用户所呈现的仅仅是一个具有自我特质的符号,这让使用者感到安心,可以随意交谈,不必担心身份的曝光。这种有距离的互动,拉开了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成为一种最好的隔离方式。借由这种隔离方式抹去真实世界的牵绊,切除既有的身份与关系,并且还可以促成现实条件中不能发生的人际关系,可以说这是一种既隔离又连接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
  
  社交媒体是借用网络相互联络的特性而发展出的一种线上社会结构,是一个基于网络而存在的社会群体,是网络用户在虚拟空间中通过公共讨论和充分的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社交媒体与以往传统的IT 技术或者系统不同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资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基于网络资讯科技形成的新型社会机构。社交媒体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吸引网络用户主动参与,形成一个稳定的用户群。
  
  2.2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的实质是人际传播与互动。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人际传播,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①。这其中包含很多人际传播的要素--传者、受者、媒介、信息和反馈。
  
  社会学认为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而心理学则认为它是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心理上的联系。
  
  社交媒体的出现,带来的是另一个人际沟通渠道。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行为,并不只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由于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上虽然也同样有人际关系的存在,但却与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不同。在这个情境当中,会建立起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关系建立的过程和一般人际关系有何不同?这样的关系真实吗?这些都是社交媒体里的人际交往研究所关注的焦点。
  
  社交媒体逐渐成熟,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用户的思想和心理的开放程度均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网络直至现在的移动网络与他人交换讯息,进行互动、聊天、发表建议、结交朋友等等。也就是说,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透过文字线索构成的符号沟通情感,建立起一个人际互动的虚拟互动空间。网络在这个时代看似是以一个媒体的存在,但其实,却也展现了社会生活互动的另一个概念化空间。人们通过它进行资讯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却模糊了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
  
  有国外学者认为,网络所构成的非空间特质的社区是确实存在的。成员会遵守其中约定俗成的规则,延伸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情感,产生了一种“虚拟真实”.《现代汉语词典》中写道,“虚拟”,即是“不符合事实的”,它的英文是“virtual”.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N.)在《数字化生存》里认为, “virtual reality”是一种类似于“在我自己的心里”这样的重复修饰性语言。“虚拟”和“现实”是相等的两半,虚拟现实可以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各种“不可能的事情”,使得人造的事物拥有如同真实事物一样的临场感②。
  
  “虚拟社区”被广泛应用,描述一种透过网络互动所产生的社交现象。有学者认为,虚拟社区的出现使得真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社会支持的个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在虚拟社区中找到类似的人。这个网络社区的出现也象征着一种新的文化。虚拟社区使人们通过自由的网络交往环境聚拢在一起,持续互动,彼此信赖与了解,并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时间与聚会场所,只要有共同的爱好与热衷的事物就可以在一起。如果想要有持续性的互动,那么就需要彼此有相当程度的认同。虚拟社区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兴趣而存在,其中还包括满足人对归属感的渴望,发展真实的人际关系。由于它的角色的匿名性与分身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幻想。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个社区的构成也是基于成员之间共同的互动过程,互动层面包括情感与物质。
  
  网络所营造的逼真感与互动感会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被称为“社会临场感”,意指这些社交媒体让人在社会情感上认为网络对话与现实生活中真实交谈感觉一样。也就是说用户间在交换讯息时,个人可以确实真切地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当我们面对面互动时,会传达出一些较多的非语言信息,例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因此会具有高度的社会临场感。而在通过电脑网络或者移动网络的时候,沟通过程中缺乏这些非语言信息的时候,使用者会进行自我修正,并借着语言技巧的运用或者表情符号的使用来增进亲近性与社会临场感。
  
  传统的人际关系发展为网络人际关系探讨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借着过去的人际理论来检视现代网络人际关系状态,可以更清楚更直接观察出两者的相关之处与差异点。
  
  2.2.1 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
  
  真实世界里面的社交和人际关系都是在彼此的连续互动中建立出来的,而这样的互动关系除了一些带有目的性的动机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刚开始的互相吸引,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吸引理论(attraction theory),分为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①:
  
  情境因素:
  
  时空接近性(propinquity):人与人在物理距离上越接近的话,被吸引的程度就会越高,但是这只是一个表面性的因素,真正发生作用的终点在于因为接近而发生的事件。因为时空上的接近性,更容易得知对方的消息,互相吸引和了解的机会也就变得很大。
  
  人际熟悉感(familiarity):人都会对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因此才能使接近发生效果,增加人际间的吸引。
  
  个人因素:
  
  外表吸引力:外表通常是我们接触他人的时候所看到的第一信息,成为一个“第一印象”.在现代生活中,外表的吸引力甚至已经成为了人际吸引的最大的力量。这里就会产生一种“月晕效应”,会因为“外表”去预期对方的其他特质,这些特质会跟外表“相似”.
  
  个人特质:人通常会比较喜欢跟有“正能量”的人相处。真诚、温暖、诚实、积极向上的人都会比较吸引人,因此,特质会成为人际沟通一开始评断彼此的依据。
  
  相似性与互补性:关系建立的开始,人们会因为接近性或者是外表产生吸引力,但是认识久了之后,吸引的因素就会逐渐转移到对方特质中与自己相似和互补的部分。
  
  人喜欢跟自己的态度、想法、性格类似的人交往,也就是通常人们常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否相似,相似程度越高越容易互相吸引。当两个人互动的态度和观念有所不同的时候,一方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如果刚好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或者是合乎自己的理想,双方也会被互相吸引。
  
  2.2.2 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媒介。移动网络的普及,使许多原本互不相识甚至也没有机会认识的陌生人得以在网络中建立起接触。
  
  尽管网络交友在开始之初,也是以社交为主要的动机,但是却打破了现实人际关系中的情境因素。也因为它的很多不确定性,无法从时空的接近性去获得足够的资讯,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会有让用户发表文字或照片进行自我揭露功能的原因。浏览人通过翻看别人的“个人资料”以获得讯息,确定自己是否愿意产生下一步动作。尽管这些照片也会让人有一些“第一印象”,但是人们对于网络的真实性是有所怀疑的,于是网络人际关系中会将评估提前,少了外在刺激阶段,以更多的资讯交换来替代。
  
  Walther(1992)①认为非语言线索固然重要,但是语言线索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依据。当人们进入网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与人发展人际关系的驱动力,然后借由文字讯息的传递,给互动者一个明确的印象,进而发展心理层次的人际知识,最后解读互动中的关系讯息。1994 年他在为“社会资讯处理过程”加入了“预期未来互动”(anticipated ongoing interaction),认为在电脑中介传播中,用户对于未来的互动是抱有期待的,因此会透露自我讯息,寻求资讯并减少网络的不确定性,延伸用户之间的关系,甚至发展亲密关系。
  
  从社会交换论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发展阶段包括人际吸引、关系改变的标记、人际冲突、自我披露的传播②。不论是面对面的真实人际关系还是网络人际关系,人们都想要寻求吸引力与获得亲密感,差别在于互动方式的不同。网络空间亲近性的需要比较低,加上它高度的匿名性,外表吸引力降低,所以网络上的自我揭露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够被获得。真实人际关系受个人因素比较多,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地发展相对亲密的关系。然而网络却是相反的,它的互动、见面都可以是通过发展之后才被考虑,当关系无法达到最初的动机的时候,很容易就结束了,这是源于网络有高度的自由性。如果在用户双方网络上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只需要下线便可以中断联系,这是现实人际关系没有办法达到的“自由”.
  
  现实人际关系由于无法匿名的关系,会造成人们没有安全感,比较难进行自我揭露。网络有了匿名性的保护,使得人们更容易进行自我揭露,进而加快互动亲密度。
  
  有研究表明,当人们没有人身安全上的威胁,尤其表现在女性身上,隔着网络,会更有安全感,愿意和陌生人进行互动,分享与自身有关的事情。
  
  因为媒介的不同,造成现实人际关系与网络人际关系的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社交的渴望。网络人际关系沟通与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根本上都是想要获得与他人之间更为亲密的关系,寻求吸引力与肯定。
  
  社交媒体里面的人际关系就像是舞台上的表演。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现实生活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表演者在前台扮演了众人所期待的角色,利用各种不同的布景与道具来表演出各种角色,给观众以不同的印象。为了符合台下观众或者互动双方对于角色的期望,表演者必须将互动情境中不能被观众所接受的行为部分隐藏起来,扮演一个符合这个情境的应有的角色,努力隐藏自己的后台行为。所谓的后台行为,即是指卸下面具让原本的性格展现出来。
  
  如果将戈夫曼的这个说法放在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上面,也是合理的。微信上用户可以拥有匿名的代号、昵称、个人资料等文字或者表情资料就像是一个前台的表演装置,透过这些展现本身的信息或者代表的形象。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表演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面具”来表演角色,甚至因为高度匿名性,没人能够百分之百确定真实性的这一点,表演者可以不用戴面具,表现真实的自我。这种自我披露式的传播被布劳认为这是一种“关系广告”.人们重视用这种方式去吸引别人,向对方提供和表达关于个人的信息。适度道德或者充分的进行自我披露,博取他人的好感,甚至进一步发展关系。初步阶段,人们往往含蓄、谨慎,如果没有获得回报,遭到厌恶,可以随时结束自己的表演,可以自由地选择决定需要表演多少程度的自我。戈夫曼将自我呈现分为两种,一种是刻意营造,另一种是自然流露的,无论是哪一种,人们在隐藏了性别、姓名、社会地位等线索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呈现自我和自己本身的角色期待。
  
  网络对于用户来说,已经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情境,甚至产生一种“媒体等同”①的现象。例如儿童会认为倒立的电视机会让电视节目中的爆米花倾泻出来。所以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可以很理性地将社交媒体当做是一个媒介,是一个工具,但是却在无意识中对它有社会性的反省与感悟。把媒体世界和真实世界混为一谈,认为媒体等同与现实生活。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已然模糊,不再有什么实际上的区别可以确实地区分真实与虚拟,网络空间消除了幻想与真实之间原有的标记的界限,让虚拟比真实更加真实②。
相关标签:人际交往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