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农民文化福利的问题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486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民文化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章】农民文化福利的完善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民文化福利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第四章】农民文化福利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保障农民文化福利的对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农民文化福利制度的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 农民文化福利的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昌黎县地区的农民文化福利保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满足和保障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程度上还远远不够。当前农民文化福利保障中依然存在问题,必须找到这些问题和矛盾,并对其进行根源性分析,找出农民文化福利中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4.1 文化设施残缺不齐,农民文化福利阵地缺失

  文化设施作为农民文化福利实现的载体,将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福利水平的高低。在调查中发现,42.4%的农民认为文化设施和场所缺失、管理维护不到位是农民没有参加文化活动的原因。农村文化设施与城市相比十分薄弱。

  1、农民文化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文化设施数量不足、陈旧落后,配套设施不达标,与农民需求的文化设施错位,这些都是导致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低的原因。政府供给明显小于农民文化设施需求的是电影放映室、戏台、文化活动室(见图 4.1),其次是文化广场、图书室,政府提供公共文化设施时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以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为导向来提供公共文化设施。

  第二,政府投入主要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缺乏对文化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宣传不到位,仅有的文化设施使用效率较低,并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考核监督体系。如何实现文化福利是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任务。

  2、究其产生的根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

  第一,国家长期战略偏向的影响。我国以往长期重城市轻农村,更注重城市文化建设,轻农村文化建设。城市地区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更充足。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城市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要远远早于和优于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可以增进农民文化福利的载体。这一战略是农村地区文化福利水平长期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地方领导观念上不重视。政府重经济不重文化生活,有些地方领导不愿意把财政资金投入农民文化建设中去,特别是一些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政府领导不希望把资金投入到分散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是很难看出成绩的。有些地方领导即使进行文化设施建设也只注重有形的建设,只注重硬性指标的完成,因而成为了政府的形象工程,缺乏对符合农民需求的文化设施的建设。并且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对建设后的使用并不关心。调研中发现,有不少村庄争取到上级财政拨款,建立了图书室、文化广场等,但村民反映,大多数时间门是关着的,甚至文化设施被挪作他用。

  第三,后续资金投入缺失,管理力度不够,监督考核体系不健全。受到农村财务状况的限制,虽然基础设施有了,但是没有充足后续投入导致设备的维护不足。文化设施既需要建设资金,也需要后续资金,后续资金是保障文化设施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针对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有效合理的利用,使用效率太低。政府在基础设施建成后忽视其效率如何,以图书室为例,图书室建成以后,图书室的书刊长期不更新,对农民去图书室借书的频率等不加考核,图书室无法发挥它本来的作用。

  4.2 文化活动供需错位,农民文化福利内容单一

  文化活动是文化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文化活动的状况是研究农民文化福利的必然要求。农民文化活动有所丰富,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这一目标。

  1、农民文化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文化活动单一,内容陈旧。农民对电视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农民参加最多的就是看电视这一文化活动,占到了 92.1%,对看电视的需求也是最高的,占 92.9%.看电视是最受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在对"您没有参加上题中的其他文化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答题中,51.7%的农民选择未参加原因是"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喜欢".闲暇时间有 35%的农民把时间浪费在打麻将、扑克上,这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引导,真正的提供一些满足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活动。

  第二,文化活动供需错位。需求较明显高于供给的是看电影、看书报、看戏参加秧歌队和广场舞。35.4%的农民想看戏,但是只有 24.6%的农民参加了看戏这一活动。农民对看戏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农民没有选择看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戏曲供给的保障不足。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农民较少阅读报纸,但其实对其是有较强的需求的。与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相比,广播目前则处于没落的趋势。而电影不一致除了部分地区的实际政策落实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播放内容的不喜欢,不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虽然截至 2011 年为全秦皇岛市 1819 个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 21828 场,观众近 44 万人次,圆满完成了全年一村一月一场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但是在当地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2、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政府组织文化活动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现实需要。文化福利即是对农民文化权益的保障。只有畅通表达了农民自身的文化福利需求,政府才能更好的了解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才能更好的组织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提升农民的文化福利水平。社会福利是依据人们的需求满足程度来定义的,符合了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活动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民文化福利。在调查中发现,村图书室很大一部分存在图书陈旧的问题,这些图书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农民的阅读需要,但是很少有农民向上级汇报这一情况,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即使说了也没用,以前的反馈也是石沉大海,这些问题致使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大幅下降,政府开展的文化活动并没有让农民真正的受益。政府应该健全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从而使政府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文化活动。

  第二,农民文化活动内容超出了农民的接受能力。有些地方的图书室提供的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侧重理论性,由于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即使愿意看也是看不懂的,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很多时候并不符合农民的要求。据调查可知,农民更倾向于实用性和娱乐性等方面。贴近农民实际生活,农民接受起来才没有那么困难。

  第三,政府措置的服务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形式主义严重,更多的关注服务数量,而忽视服务质量,更多的关注组织了多少文化活动,而忽视了这些文化活动是否符合当地农民的需要,开展的文化活动并没有很好地与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未得到当地农民的认可。

  4.3 筹资渠道单一,农民文化福利资金保障不足

  资金的筹集是保障农民文化福利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充足的资金,农民文化福利保障就像无源之水,必然寸步难行。

  1、农民文化福利保障在资金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现有资金较为缺乏,并且仅有的资金使用效率也较低,无法为农民文化福利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农民认识到了资金对于提升自身文化福利水平的重要性。

  在对农民没有参加其他文化活动的原因调查中,68.4%的农民认为是没钱买设备、资金支持不到位。在被问到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应该改善的是哪方面的问题时,62.7%的农民选择了资金筹措及运行问题。财政部门的拨款主要是用于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上面,并无其他用于文化工作管理的经费,这就造成了如今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贫血状况。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农村文化设施建成之后,设施维护费、活动费等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这造成部分设施利用率低下,文化资源浪费严重,最终因资金缺乏,形同虚设。

  资金投入不足,文化活动是很难组织起来的,文化设施的后续使用维护也难以为继,这些都会使农民文化福利大打折扣。在一些偏远地区,流动性质的文化设施设备更是由于资金的问题而难以保障,即使是现有的文化设施设备也无法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因而对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作用不大。

  2、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经费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用于保障文化福利的经费差距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并且城乡各级政府可能在执政能力上存在差别,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增长比较缓慢,致使农村用于文化福利的保障经费匮乏,农村地区文化福利水平较低。

  第二,关于文化福利保障资金投入的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当前关于农民文化福利保障投入的相关法律制度不足,财政投入监管体系不健全。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的规范,财政预算就无法有效执行下去。在公共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资金的投入更没有保障。比如,图书室的建设与配套标准是每一个图书室供借阅的图书、报刊等的数量,以法律的方式强制性规范对它们的资金投入以及后续的维护管理费用等等。

  第三,社会重视不足。农民文化福利的保障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重视是保障农民社会福利的关键,农民积极参与是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必然要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重要支撑。

  第四,财政投入的农民文化福利保障资金使用效率低。在政府由上而下为农民文化福利保障拨款过程中,不同级别或者经手部门可能会出现截流问题,最终村庄到手的钱很可能很少。各级部门对农民文化福利资金的管理较为分散,缺乏统筹管理,在对文化设施的投资上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

  4.4 人才队伍薄弱,农民文化福利组织保障不健全

  人才队伍及组织制度是实现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必要条件。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人才队伍薄弱,没有人才队伍的支撑、没有组织的保障,农民文化福利的而保障将无法实现。在对您没有参加其他文化活动的原因调查中发现,53.9%的农民认为未参加的原因是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指导,48.8%的农民认为原因是管理混乱、缺乏定期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制度。42.6%的农民认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时应该解决的是专业人才的配置问题。人才队伍的缺失以及组织管理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民文化福利水平的提高。

  1、农民文化福利的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人才总量不足,缺乏专业性。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很大一部分地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大多数是村委会人员兼职指导,其实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素质,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地区在开展文化活动时,例如广场舞,是由感兴趣的村干部或者村民利用光盘或者电脑自学后再教给其他村民,他们基本上不具备承担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很难胜任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培训和辅导工作。

  第二,农民文化福利服务人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缺乏一个由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以及运行制度。农村基层普遍存在专职不专用的问题。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干部经常被要求配合中心工作,因而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考虑组织文化活动。

  2、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快,由此造成农村文化人才缺乏。

  农村中外出求学和进城务工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村子即使有很多年轻人在家里,但从事的是在家乡附近的工厂务工等非农工作。农村中老少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他们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素质,也没有能力组织村里的文化活动。并且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从村子里选拔可以进行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十分困难。

  第二,农村条件远不如城市,对文化工作人员缺乏吸引力。农村地区的生活、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很多文化工作人才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考虑的是自身,而且也涉及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就医问题等等,在这些方面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差较大。他们认为在农村工作发展机会小,平台较低,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都促使文化专业人员不愿意去农村。

  第三,农村地区文化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保障不到位,导致人才外流。在农村工作的人员,工资待遇较差,各种福利保障与城市地区文化工作人员差距较大,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在农村工作社会地位不高,这些主观心理因素与客观物质因素都导致农村地区文化工作人员外流现象较为普遍,即使有部分文化工作人员愿意到基层支援服务,这也都是暂时的。

  第四,组织领导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职能分工和服务体系人员的安排。如何为农村的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让农民文化福利保障工作有序进行是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重要条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