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838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民文化福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章】农民文化福利的完善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民文化福利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第四章】农民文化福利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保障农民文化福利的对策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农民文化福利制度的优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 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与需求分析

  3.1 调查设计及内容

  为了系统的了解农民文化福利现状和需求,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本文的研究中以秦皇岛市昌黎县为调查地,并于2014年8月到10月进行实地调研。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全省首批扩权县之一。总面积为 1184 平方千米,总人口 55 万人,辖 16 个乡镇,一个城郊区,446 个行政村。调查村庄是昌黎县大蒲河镇的大蒲河、小蒲河、赵庄、裴家堡,昌黎镇的后钱庄、西王庄、两河、八里庄,马坨店乡的马坨店、安岐庄、武各庄,新集镇的新集、小鲁庄、大周庄。

  昌黎县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鱼米之乡、文化之乡、旅游之乡。昌黎县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2011 年,全县生产总值已经完成 160.7 亿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7127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430 元。近些年,伴随着昌黎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增进农民文化福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次调查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昌黎县农村地区 300 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受访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农民文化福利供给的现状、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状况。其中,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闲暇时间五个方面,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及现状主要包括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资金筹集、人才队伍建设及组织管理方面。对获得的相关一手数据进行分析,全面分析了解农民文化福利现状、需求及其特征,发现农民文化福利现存的问题并进行根源性分析,为保障促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文化福利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次调查向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发放的 300 份问卷中,回收 289 份,清除无效问卷,实际有效问卷 280 份,有效率为 93.3%.?

  3.2 样本特征

  1、性别

  从表 3.1 可以看出,被调查农民中男性 135 人,比重为 48.2%;女性 145 人,占的比重是 51.8%(N=280),农村女性偏多于男性。

  2、年龄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农民中 18 岁以下的农民占 25.7%,18-40 岁的农民占 25.4%,41-60 岁的农民占 34.3%,60 岁以上的农民占 14.6%(见表 3.2)。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出现了老龄化现象,一方面,如何满足老年人的文化福利需求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农村提高文化福利水平所需的人才缺乏。据 2012 年人口变动调查资料显示,河北省有23.49%的家庭有 65 岁及以上老人,其中 41.68%是空巢老人家庭。这也就是说,在全部家庭户中,近四分之一有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这些家庭中有超过四成是空巢老人家庭,仅仅经济需求的满足和保障无法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3、受教育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 29.6%,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 51.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民占了15.0%,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仅仅占了 4.3%(见表 3.3)。考虑到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等方面的影响,农民受教育水平应该略微高于这次调查的结果。

  2000 年以来,河北省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文盲人口比重大幅降低,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总的趋势来看,未上学人口、小学低学历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初高中学历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大专以上高学历人口比重快速增长。因此,农民文化福利需求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4、月收入

  受访村民中,人均月收入以 2000 元以下为主,占 63.5%.人均月收入在2001-3000 元的占 19.3%,3001-4000 元的占 11.1%,4000 元以上的农民占 6.1%(见表 3.4)。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可能会以自己消费的方式来满足在文化方面的需要,但是以政府为主导免费提供文化设施等在满足农村居民文化福利需求上依旧是起主要作用。即使是农民可以接受部分有偿的文化消费,也需要政府提供一些补助。

  5、闲暇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农民的闲暇时间主要以 4-6 个小时为主,占 51.4%,闲暇时间 2 小时以下农民占 7.1%,闲暇时间 2-4 小时的占 27.9%,闲暇时间 6 小时以上的占 13.6%(见表 3.5)。在"您没有参加其他文化生活活动的原因"问题中,只有 8.6%的农民选择了没有闲暇时间参与,这表明没有时间参与并不是导致农民文化福利水平低的主要因素。农民闲暇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是家务机械化节约了女性劳动时间,农业机械化节约了农民的劳动时间等等。农民有闲暇时间去参加文化活动,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积极的组织各项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从而真正有效的满足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改善农民文化福利现状,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和幸福感。

  3.3 调查数据分析

  3.3.1 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

  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分别是文化福利的实现载体和具体形式,资金筹集、人才队伍建设及组织制度保障等是增进和实现文化福利的保障条件,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健全的人才、组织制度等的保障,才能有更好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也才能让农民更好的享受到文化福利。此部分将分别对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资金、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组织管理方面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农民文化福利的现状。

  1、农民文化设施情况分析

  文化设施是农民文化福利的载体,为农民文化福利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如果文化设施不足或者管理缺失,失去了依托的文化福利就失去了平台,农民文化福利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文化福利水平需要加强文化设施这个载体的建设。

  根据调查统计,在"您对村提供的文化设施的满意度"答题中,10.2%的受访农民选择了对文化设施感到十分满意,34.5%的农民选择了"比较满意",44.1%的农民选择了"不大满意",11.2%的农民选择了"很不满意"(见图 3.1)。其中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设施数量少、设施种类少、设施质量差、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在没有参加其他文化活动的原因调查中发现,有 42.4%的农民选择了文化设施和场所缺失、管理维护不到位。在实地做调查问卷过程中,我看到有些村庄把图书室当成储物间或者棋牌室来用,村民饭后去图书室其实并不是为了看书读报,而是聚集在一起打牌,甚至是赌博;有些村子建设图书室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是为了达到上级政府的建设指标,因而这部分图书室只是起到了形象工程的作用,如此一来图书室并没有达到它原本的效果。此外,部分村庄图书室里书籍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开放时间不定,这些都导致农民很少去图书室看书,甚至存在农民不知道村子里有图书室这种现象,农民文化福利设施建设及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调查中发现,受访农民得到的文化设施依次是电视,报栏、墙报、黑板报,图书室,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等(见表 3.6)。其中农民可得到的文化设施中,比重超过 50%的有两种,即选择电视的农民有 94.3%,选择报栏、墙报、黑板报的农民有 67.5%.
  
  2、农民文化活动情况分析

  文化活动是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文化福利的重要内容,文化活动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福利。通过充实和组织能够满足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文化活动,将促使农民能够享受到文化生活方面的待遇和利益。应该提高农民对自身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的将文化福利放到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位置上。

  (1)农民文化活动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闲暇时间农民参加的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看报栏、墙报、黑板报,打扑克、麻将,听广播,秧歌、广场舞等(见表 3.7)。其中农民参加的活动中,选择了看电视的农民有 92.1%,选择了看报栏、墙报、黑板报的农民有 41.1%,存在 35%的农民选择了打扑克、麻将,30.4%的农民听广播。农民对电视的依赖程度很大,而且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民闲暇时间用来打牌。农民的文化活动单一匮乏,一方面和文化设施数量少、种类少有关,农民对现有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并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和农民的价值观念密切相连,只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支配农民的行为,最终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对农民的文化生活的基本利益加以保障,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正确的引导农民享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积极向上,参与有利于提升自身素养的文化活动,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应该将享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一种福利切实的提供给农民,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

  (2)农民对文化活动状况评价及其影响

  农民其实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活动对自身的重要性。调查数据统计显示,认为文化活动对总体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的农民占据了 30.4%,认为有影响但不明显的农民占据了 35.7%,认为没有影响的农民占据了 33.9%(见图 3.2)。农民对目前的文化活动感到十分满意的占据了 10.4%,比较满意的占据了 68.2%.

  续表 3.8 中的数据显示,经过卡方检验 sig<0.05,说明在以 0.05 为显着性水平时,进行交叉分析的两个变量存在相关性,即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与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由表 3.8 可以看出,伴随着农民对文化活动评价和重视程度的上升,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是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农民对文化活动评价和重视程度的下降,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与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

  目前,农民现有的文化活动较为单一且处于较低层次,但也正是因为农民并没有意识到文化活动对其自身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民对自己现在的文化生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通过调查得知,农民对文化活动是有切实的需求的,只是自身并未意识到而已,充实农民的文化活动对有效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至关重要,农民应该把文化活动放到影响其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地位上。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有益于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文化活动。

  3、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资金来源

  资金筹集是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重要保障条件,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农民文化福利的实现就是无源之水。

  在对"您没有参加上题中的其他文化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答题中,68.4%的农民选择未参加原因是"没钱买设备、资金支持不到位".在"您认为您所在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时应该改善的是什么方面"的问题中,62.7%的农民选择了资金筹措及运行问题,农民认识到了资金的重要性。在现有农村的资金投入水平下,农民文化福利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如何筹措资金并解决农民文化福利所需的资金与现有投入之间的矛盾仍是增进农民文化福利需要解决的突出的矛盾。

  4、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人才队伍建设及组织管理

  人才队伍建设及组织管理是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重要保障条件。

  被调查地区中,受访者在被问到"您所在村开展的文化活动主要是由谁来组织的",32.6%的农民选择了主要是由政府来组织的,30.2%是由村民自发组织,10.2%是由企业组织,12.5%由社会团体组织(见图 3.4)。47.2%的农民所在村的文化活动开展以及设施的免费开放没有形成一项制度,16.4%的农民不清楚。

  5、3.9%的农民认为未参加原因是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指导。人才队伍的缺失以及组织管理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民文化福利水平的提高。

  在对"您没有参加上题中的其他文化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答题中,53.9%的农民认为未参加原因是"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指导",48.8%的农民认为原因是"管理混乱、缺乏定期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制度".在农村,人才队伍非常的薄弱,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福利服务人才缺乏,即使是已有的人才队伍,也存在着专业性差的问题。42.6%的农民认为农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时应该改善的是专业人才的配置问题。人才队伍的缺失以及组织管理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民文化福利水平的提高。

  3.3.2 农民文化福利的需求

  1、农民文化福利需求分析

  (1)农民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是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载体。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文化设施对农民加以引导,让农民的生活福利起来。越是符合农民需求的文化设施,越有利于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最希望得到的文化设施主要为:电视、图书室、电影放映室、戏台、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等等(见表 3.9)。其中对电视的需求程度最高,达到了 94.3%,在与受访者交谈过程中,农民对于电视的需求高一方面是因为其可得性,另一方面是电视节目中有比较符合农民喜好的电视节目,后面将对此做细致的阐述。截至 2011 年底,全省综合覆盖率达到 99.33%,比上年增长了 0.01 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 99.26%.

  秦皇岛市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 310 个 20 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电视覆盖任务,并全面通过了省"村村通"工作验收组的检查验收。

  虽然现在有 38.2%的村庄有图书室,但有 48.2%的农民还是希望享有图书室,农民对图书室是比较偏爱的,限于目前农民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对于看书报杂志的需求主要应该通过图书室提供的书籍来满足,但是在走访中发现,农村图书室很大一部分存在着虚设的问题,空有图书室的样子,而没有图书或者图书很少。

  政府应该在农民的文化福利保障中起到主导作用,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的同时协调好各方力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真正让农民的生活文化起来、福利起来。基于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保障农民文化福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

  (2)农民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农民文化福利的具体形式,是农民文化福利的重要内容。

  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农民对村里开展活动有强烈的需求。绝大部分农民希望村里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在对"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及日常生活中,您希望政府组织一些公共文化活动吗"答题中,80.1%的农民选择希望,17.2%的农民选择无所谓,2.7%不希望。由此可见,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开展还是非常的期待的。

  调查结果显示,60.5%的农民愿意以观看者角色参与,31.8%表示愿意以表演者的角色参与。这说明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性还是比较强的。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希望参加的文化活动是看电视,看电影,看报栏墙报黑板报,看书报杂志,看戏,秧歌、广场舞等(见表 3.4)。这些方式是农民了解政府方针政策和社会新闻、获取市场信息及娱乐的重要途径,所以政府应该对农民的这些文化福利需求加以保障。在与农民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一部分农民偏爱打麻将的原因可能是较为便利得到这种活动形式。某种文化活动的供给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农民的文化需求。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得知,在电视节目收视喜好上,新闻节目是受访农民最喜欢看的节目(69.6%),接下来依次为电视连续剧(62.5%)、法制节目(44.7%)、戏曲等综艺娱乐节目(36.7%)、经济致富节目(35.2%)、农业节目(33.9%)、科教节目(18.6%)。在书报杂志喜好方面,依次是农业科技生产技能类(50.1%)、武侠言情类(43.8%)、健康知识类(41.7%)、法律知识类(30.1%)、政治历史类(22.4%)、中外文学名着(6.9%),中外文学名着排名靠后,由此可见,在读书方面农民更关心应用性和娱乐性。相当一部分农村的图书室可供阅读的书籍很少,并且没有达到及时的更新,最终无法满足农民阅读图书报刊杂志的需求。由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看书报刊需求的满足,因而需要政府加以保障。在听广播偏好方面,农民的喜爱程度依次是新闻节目(56.8%)、法制节目(40.2%)、致富信息(34.2%)、科技教育节目(18.2%)和广播剧(11.9%)等故事类节目。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需求偏好集中在新闻法制类、娱乐、健康以及农业生产及致富几个方面。

  (3)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资金来源

  资金筹集是保障文化福利实现的必要条件,没有充足的资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组织都难以为继,保障农民文化福利也将成为空谈。

  在对"您认为您所在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的答题中,42.1%的农民表明希望由政府出钱,10.3%的农民选择村民自筹,13.5%的农民选择社会捐助,12.4%的农民选择企业融资,18.6%的农民希望资金来源方式是以上几种方式相结合(图 3.5),可见,农民最主要是希望由政府主导提供保障资金,其次是由多方筹资参与的方式。考虑到农村现实发展状况,农民即使愿意支出,也是比较少的,村民们大多即使愿意在文化福利保障方面出钱出力,能力也是比较有限的。

  (4)农民文化福利保障的人才队伍及组织管理

  人才队伍及组织制度亦是保障农民文化福利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人才指导,农村中的文化人才难以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而且受到农民自身组织能力的限制,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制度将极大的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从而促使农民享受更好的文化福利。在对"您希望村里开展的公共文化活动由谁来组织?"的答题中,53.2%的农民希望由政府组织,10.4%希望村民自发组织,18.9%希望社会团体组织,16.3%希望由企业组织,1.2%不知道(见图 3.6)。87.4%的农民认为农村的文化生活活动的定期开展及设施的免费开放应该形成一种制度。说明农民对于政府主导、广泛参与的组织形式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农民文化福利组织管理制度对于有效满足农民文化福利需求意义重大。

  2、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特征

  (1)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

  农民文化活动日趋丰富,不只是局限于喜欢看电视、书报、电影等这些文化活动,他们已经开始关注上网等这些新的文化活动内容。主要表现在:

  一是互联网等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出现,今后将日益成为农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之一。有的年轻农民也喜欢到附近镇上网吧上网。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民也自己购买了电脑上网。根据 2014 年 5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定期发布的《2013 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截至 2013 年 12 月,全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 1.77 亿,比上年增加 2101 万人,增长率为 13.5%,占全国网民总数的 28.6%.农民使用互联网相当一部分是用于聊天、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等娱乐性目的,但也有一部分使用互联网是为了查找资料信息等这类学习目的以及进行网上交易等,网络购物等在农村将逐步得到发展。农村网民更趋于年轻化,此外,农村网民学历水平偏低,农村网民学历低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现象,这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有直接的关系。二是绘画、书法、摄影等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将会逐步增多。尤其是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来说,其对文化福利的需求也相对较高。这就导致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更加开阔,而且具有了较好的经济条件作为保障。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孩子报班学习舞蹈、绘画等等,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有时会组织农民到城里或者其他地方参观学习。

  (2)农民总体文化需求层次较低

  一方面,在对农民希望参加的文化活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看电视的依赖需求程度达到了 92.9%,看电视是农民最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然而农民对绘画、书法、摄影等这类较高层次的文化活动需求要低得多,仅为 8.2%.另一方面,闲暇时间部分农民喜欢参与麻将、扑克等棋牌活动。有一部分农民把大部分的闲暇时间浪费在了打牌上,村子里的麻将馆成了部分农民最经常的去处。农民文化需求低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首先,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对文化的辨别能力低,这是农民文化需求层次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 29.6%,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占 51.1%,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民只有 15.0%,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仅占 4.3%.其次,受到经济收入的制约。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民的收入比较低,限制了农民的文化需求。再次,由于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老龄化趋势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外流,造成了目前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需求层次低。最后,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福利保障不健全,供给不足,并且存在供需错位的现象,也导致农民对文化需求诉求不高。农民看电视比重很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视在农村已经普及,看电视这一活动更容易获得,然而其他的文化活动还很匮乏,文化设施残缺不齐,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福利需要,农民只有主要通过看电视来打发闲暇的时间。看电视依然是今后农民参加的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如何保障和提高农民文化福利水平,如何正确引导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品位对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农民文化福利水平的高低要以经济为基础,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农民文化福利水平也有所不同,但农民文化福利水平又不应该完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文化福利需求的引导,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正确引导和满足农民的文化福利需求,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应该拥有享受参与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受制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农民也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不应仅仅拘束于目前单一的生活方式,应该勇于体验和尝试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真正的做到让全民享受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