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设备管理论文

仪器设备协同管理的应用与优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24 共5345字
  摘要

        0 引 言

  
  仪器设备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生活和行政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工具和物质基础,也是反映高校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部门、单位对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高校中仪器设备的总量、总值和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数量都在迅速增长。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增加的同时,仪器设备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高,需要仪器设备管理者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本文基于协同管理理论,探讨协同管理模式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达到提升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目的。协同管理就是以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组成系统的若干个子系统进行重组和整合,生成“竞争---合作---协调”的运行机制,使得系统的总效应远大于各子系统的效应之和[1].协同学的理论由原联邦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随即这一重要的方法论被应用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领域[2-5].协同学研究的是非平衡的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6].高校就可以视为一个这样的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内部有许多相互作用和协同的子系统( 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 ,许多子系统都涉及到仪器设备管理,需要这些子系统进行协同管理。
  
  1 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难点
  
  高校中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功能与应用领域各异、放置地点分散,为其有效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尽管信息化手段被广泛应用到仪器设备管理中,但仍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与管理需求相矛盾的“信息孤岛”、“资源孤岛”和“应用孤岛”三大难题[7].
  
  1. 1信息孤岛-信息获取与信息分散、封闭的矛盾
  
  仪器设备在整个管理周期的各个环节( 包括论证、购置、验收、建档、运行、维护、调拨和报废处置等)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以不同的方式( 电子档案或纸质版表单) 分散保存在不同的部门、单位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连接的信息渠道,使得信息获取和上报只能通过“各部门分散收集-人工集中汇总-生成需求报表”的形式进行,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且占用较多人力资源。
  
  1. 2资源孤岛-资源协同共享与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矛盾
  
  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是重要的教学、科研资源,但这些资源并非在学校内部或各部门、单位内部均匀分布[8].部分经费充足的单位拥有大量优质的仪器设备资源,超过本单位内部的使用需求;而某些经费缺乏或者由于学科特点所限的单位则严重欠缺此类仪器设备资源,需要从外部得到支持和补充。仪器设备资源的协同共享也并非仪器设备资源拥有者和需求者“你情我愿”即可实现,需要许多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1. 3应用孤岛-应用整合与职能分割的矛盾
  
  仪器设备管理涉及到众多部门和单位,每个部门、单位都有着自己的管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工具,以各种基于互联网的C /S或B /S软件系统为代表[9-12].这些软件系统在本部门的某个业务领域内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和特点,但与本部门的其他管理软件或其他部门的管理软件之间并不相通,往往使得某项业务被人为的分割开来。为了完成一项业务,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各个软件系统之间切换,靠人工传递实现业务环节上的对接,大大增加了业务办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2仪器设备协同管理的应用与优化建议
  
  2. 1涉及仪器设备管理的各部门间协同
  
  仪器设备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或单位主要有三类,包括仪器设备对口管理部门( 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仪器设备领用部门( 如各专业学院) 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 如财务处、档案馆等)。如图1所示,这些与仪器设备管理相关的各个部门、单位作为学校系统内部同等级的子系统,彼此在功能和业务分管上相互独立,同时又通过某些因素( 如业务往来、流程衔接、业务合作等) 而紧密联系,各部门、单位相互协同的结果决定着仪器设备管理的效果和水平。通过协同管理方法建立仪器设备的科学、高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开发仪器设备管理软件系统和编制相关管理制度时,需要遵循协同管理的三大基本思想,即“信息网状思想”、“业务关联思想”和“随需而应思想”[13].
  
  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单位间协作关系示意图
  
  “信息网状思想”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管理的、多维度的信息进入、流转、获取、共享和使用的平台或者环境。在该平台上,同一类型但分散分布的信息可以通过立体化的网状通道相互关联,无论在哪个节点上,都可以方便地获取完整且真实的信息,打破“信息孤岛”的限制。将仪器设备管理相关的所有部门、单位均纳入该平台中并授予相应的权限,每个部门、单位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入点获取完整的信息,然后筛选出自己需要的部分。以仪器设备对口管理部门为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某台套仪器设备建档时赋予的唯一编号进行查询,一次性得到该台套仪器设备在整个管理周期中的所有资料,如建档时的验收材料和报废处置材料( 存在本部门)、所用的经费和经费执行情况( 财务处)、与该仪器设备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 科学技术研究院)、日常运行维护记录( 领用单位) 等等,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
  
  “业务关联思想”是将属于同一业务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无缝对接,从而打破“应用孤岛”.这就要求涉及到同一业务链的不同部门、单位认真设计业务流程和办事手续,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最大化地减少手动切换( 如办事者往返于各个管理部门,面对面签字、盖章审批) 的环节。
  
  “随需而应思想”就是将各种资源( 人、财、物资、信息、流程等) 进行整合,当系统中某个需求被触发的时候,相关的资源就会被调动并加入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的环境中,即将系统内部的资源进行灵活的组织和调配,以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打破“资源孤岛”.现如今各高校广泛开展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便是“随需而应思想”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最佳体现[14].在仪器设备对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大型仪器设备领用部门的协同下,满足本单位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为其他单位提供有偿的共享服务,从而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综上所述,一个仪器设备协同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要做到用户对于仪器设备信息的有效获取与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仪器设备管理业务的整合和仪器设备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优化。
  
  2. 2仪器设备管理各要素间的协同
  
  协同管理涉及到诸多管理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流程、应用等,其中人、信息、流程和应用被称为协同管理的四大核心要素[15].通过各管理要素的协同,提升系统整体对各项业务的执行力。各管理因素对应到仪器设备协同管理中,即为管理人员、经费、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信息、仪器设备管理流程和仪器设备资源配置。
  
  如图2所示,信息协同实现了各部门、单位对于仪器设备完整、真实信息的方便获取与共享,流程协同实现了业务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应用协同实现了优质仪器设备资源的开放共享,而上述所有因素协同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高度协同。在管理人员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仪器设备和相关经费,才能生成优化的协同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包括各部门、单位与仪器设备管理相关的所有人员) 是仪器设备管理的各项业务、协同管理体系维护的直接执行者,管理人员协同的效果直接决定整个协同管理体系的总效应。只有全体管理人员高度协同,包括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工作执行力和责任意识的加强等,才能保障整个协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以仪器设备运行中的日常管理为例,通常以仪器设备对口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为主导,领用单位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配合,所有管理人员协同完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信息变更、核查、转移调拨等业务。任何一方的不作为都会直接导致业务办理拖沓甚至中断,进而引发整个协同管理体系运转不畅,其它要素的协同也就失去了意义。
  
  仪器设备各管理因素间的协同
  
  2. 3高校与社会的协同
  
  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中,高校作为一个系统,所处的环境便是社会,或者说高校可以视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13].除了内部的协同管理以外,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与社会的交流,高校中仪器设备的管理也离不开与社会中其它单位的协同合作,包括与兄弟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仪器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如图3所示,从内外两方面促进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高校与社会在仪器设备管理上的协同关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